顧金壽

《重訂靈蘭要覽》~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按:茲法匪直可以治泄,即七情虛勞之類亦宜然,是故枚生《七發》。楚太子聞吳客之辯,澀然汗出,霍然病已。雖是寓言,實有此理也。第曉日風雲之變者,世已難其人,而況可求之庸醫中乎。可嘆!可嘆!

《白雲集》云;黃子厚者,江西人也,精醫術。鄰郡一富翁病泄瀉彌年,禮致子厚診療,浹旬莫效。子厚曰:予未得其說,求歸一月。讀《易》至乾卦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運旋不息,故閣得地在中間,如人弄碗,只運動不住,故空中不墜,少有息則墜矣。因悟曏者富翁之病,乃氣不能舉,為下脫也。

又時持水滴吸水,初以大指按滴上竅,則水滿筒,放其按,則水下溜無餘。乃豁然悟曰:吾可以治翁證矣。即治裝往,翁家驚喜,至即為治艾灸百會穴,未三四十壯,泄瀉止矣。

一人服內托藥,大便大泄,小便秘,或用五苓散則全秘,與陳皮、茯苓氣化則效。

一人病虛,服附子熱藥小便閉,諸藥不效,惟得黃連、黃芩則效。

白話文:

瀉法不僅能治療腹瀉,即使是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導致的虛勞等疾病,也適用此法,就像枚乘《七發》中所述一樣。楚太子聽了吳客的辯論,嚇得汗流浹背,病就好了。雖然這是個寓言,但其中確實包含著這樣的道理。只是,能洞察這種迅速变化的人,如今世上已經很少,更別說從庸醫中找尋了。可悲啊!可悲啊!

《白雲集》記載:黃子厚,江西人,精通醫術。鄰郡一位富翁罹患腹瀉多年,禮聘子厚治療,十天左右不見效。子厚說:我還沒找到病因,想回家研究一個月。他研讀《易經》到乾卦「天行健」,朱熹有注釋說:「天的運行永不停息,所以能托住地處於中間,如同人玩弄碗,只要不停地旋轉,碗就能懸在空中而不墜落,稍微停頓就會掉下來。」於是黃子厚頓悟,富翁的病症是氣機不能向上升舉,導致下陷。

他又用滴水做實驗,先用大拇指按住滴水管的上面,水就會充滿容器;放開大拇指,水就會全部流光。他豁然開朗地說:我可以治好這位富翁的病了!立即收拾行囊前往,富翁一家驚喜不已。子厚立刻用艾灸百會穴,不到三四十壯,腹瀉就止住了。

有人服用固澀的藥物後,大便瀉得很厲害,小便卻不通;或用五苓散則大便秘結,加陳皮、茯苓等理氣藥物則見效。

有人身體虛弱,服用附子等溫熱藥物後,小便不通,其他藥物都不見效,只有服用黃連、黃芩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