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卷四 (10)
卷四 (10)
1. 胞門龍門玉門考
《脈經》帶下有三門:已產屬胞門,未產屬龍門,未嫁屬玉門。案已產之帶,由胎育來,其屬胞門易曉;若未產即已嫁,其帶應由房室來,而屬龍門;未嫁之帶,應由邪思來,而屬玉門何故?考胞門在關元旁,去臍三寸,再下一寸為中極,一名玉泉,其下有龍門穴,內當交骨孔中。《千金》云:龍門在玉泉下,女子入陰內外際。
《翼》云:龍門是陰中上外際是也。女子傷於丈夫之病,多在龍門。何以言之?《千金》云:進火之時,當至陰節間而止。蓋謂陰內交骨節間也。《外臺》云:下精時入玉門半寸許為佳。蓋玉門內半寸許,正當交骨孔間,與男子交時,龍門以屢開而傷,故已嫁之帶屬此。玉門即陰門,在交骨間,無穴。
若未嫁,龍門尚未經開,其因邪思而致營熱者,止為病在經絡,玉門亦經絡外候,故未嫁之帶屬此。《脈經》分別絕精。又案《病源》云:胞門、子戶主子精,神氣所出入合於中,黃門、玉門、四邊主持關元,禁閉子精。彼論三門淺深同此,則黃門當即龍門。以穴言稱龍門,以門言稱黃門,各有當也。
妊娠為夫所動,則龍門傷,不能持關元,即致胎墮,故《千金》、《外臺》諸書治胎落,有灸龍門者。
白話文:
《脈經》說的白帶有三種區分:已經生產過的屬於胞門,還沒生產過的屬於龍門,還沒結婚的屬於玉門。我認為,已經生產過的白帶,因為是從懷孕生產而來,所以歸屬於胞門,這很容易理解;如果還沒生產就已經結婚,那白帶應該是因為性行為而來,就歸屬於龍門;還沒結婚的白帶,應該是因為不好的想法而來,歸屬於玉門,這是為什麼呢?
考證後發現,胞門在關元穴旁邊,距離肚臍三寸,再往下的一寸是中極穴,又叫做玉泉,它的下面有龍門穴,在骨盆交接處的孔洞裡面。《千金方》說:龍門在玉泉穴的下面,也就是女子陰道內外交界的地方。《醫學入門》說:龍門是陰道中上外側的交界處。女子因為丈夫的疾病而受到傷害,大多是在龍門這個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呢?《千金方》說:性交時,應該到陰道深處的骨節之間就停止。說的就是陰道內骨盆交接處。《外臺秘要》說:男性射精時,進入玉門約半寸的地方最好。玉門裡面半寸的地方,正好在骨盆交接處的孔洞之間,跟男子性交時,龍門因為經常被開啟而受到損傷,所以已婚婦女的白帶歸屬於此。玉門就是陰道口,在骨盆交接處,沒有穴位。
如果還沒結婚,龍門還沒被開啟過,因為不好的想法而導致身體發熱,這只是因為病在經絡,玉門也只是經絡在外的表現,所以未婚女子的白帶歸屬於此。《脈經》將精液的洩出區分得很清楚。另外,《病源論》說:胞門、子戶主管精子,是神氣出入的地方,和身體中部的黃門、玉門等四個地方控制著關元,防止精子洩出。他們說的三門深淺是相同的,那麼黃門應該就是龍門。從穴位來說叫做龍門,從門來說叫做黃門,各有各的道理。
懷孕時如果因為丈夫的性行為而受到傷害,就會傷到龍門,龍門不能控制關元,就會導致流產,所以《千金方》、《外臺秘要》等書治療流產,有使用艾灸龍門穴的方法。
2. 白虎病考
唐宋人論白虎病,證治不一,猝不易曉。以泉考之,其別有三。一為年神。《病源》卷四十八云:太歲在卯,即白虎在寅。准此推之,知其神所在,小兒有居處觸犯此神者,便能為病,其狀身微熱,有時啼喚,有時身小冷,屈指如數,似風癇,但手足不瘛瘲耳!又《外臺》卷十三,蘇孝澄云白虎病,婦人因產犯白虎,丈夫因眠臥犯白虎,其病口噤,手拳,氣不出是也。一為糞神。
《證類本草》云:白虎鬼古人言如貓,在糞堆中,亦云是糞神。今時掃糞,莫置門下,令人病此。陳藏器云治法,以雞子揩病者痛處,咒愿送著糞堆頭上,勿反顧,不過三次瘥。白虎是糞神,愛吃雞子也是也。今湖俗名此曰送客人。但古為白虎設,今則沿用而忘所自耳!一為歷節風。
以其百節皆痛,晝差夜劇,如虎之齧,故名。亦見《外臺》。近世謂之白虎歷節,治屬風家。白虎病須別此三者,斯知古論有條不紊。
白話文:
唐宋時期的人討論白虎病,對於病症和治療方法眾說紛紜,讓人難以理解。我仔細研究後,發現白虎病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年神(太歲神)。《病源》這本書的第四十八卷說:「太歲在卯年時,白虎神就在寅的方位。」依照這個說法來推斷,就能知道白虎神的位置。小孩子如果住的地方冒犯了這個神,就會生病,症狀是身體微微發熱,有時啼哭,有時身體又有點發冷,手指會屈曲,像數東西一樣,看起來像風癇(癲癇),但手腳不會抽搐。另外《外臺》這本書的第十三卷,蘇孝澄說白虎病,婦人是因為生產時冒犯了白虎神,丈夫是因為睡覺時冒犯了白虎神,症狀是嘴巴緊閉、手握拳頭、呼吸困難。
第二種是糞神。《證類本草》這本書說:「古人說白虎鬼像貓一樣,在糞堆中,也說是糞神。」現在掃完糞,不要把糞堆放在門口,會讓人得這個病。陳藏器說治療方法,是用雞蛋在病人疼痛的地方擦拭,然後念咒語,把雞蛋送到糞堆上,不要回頭看,做個三次左右就會好。白虎是糞神,喜歡吃雞蛋也是這個原因。現在湖州一帶的習俗稱這個做法為「送客人」。不過古代是為了送白虎,現在只是沿用下來,忘記了它的由來。
第三種是歷節風。這種病是因為全身關節都疼痛,白天比較好一點,晚上會更加嚴重,像被老虎咬一樣,所以叫做白虎。這種病在《外臺》這本書中也有記載。近代稱這種病為白虎歷節,治療方法屬於治療風病的範疇。
我們必須區分這三種白虎病,這樣才能知道古代的論述是有條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