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卷三 (6)
卷三 (6)
1. 仲景用桂枝例解
仲景之用桂枝,不獨太陽病為然,即已見里症而表猶未罷者亦用之。故建中、復脈,雖於滋膩中,尚借一味桂枝以達餘邪;,而桃仁承氣湯、黃連湯、桂枝人參湯、柴胡薑桂湯、當歸四逆湯、烏梅丸諸方之用桂枝准此矣。其尤著者,陽明、太陰二篇,皆有浮脈者宜桂枝湯之論,可見無表症而有表脈者,猶當用桂枝。所以然者,有表脈則氣連於表,與未罷之表症同;無表症則不得不隨其所見之病以為隸。
近人泥桂枝為太陽經者,究未明其例也。夫仲景之用意雖深,能善讀之,則義隨文見,自有跡之可尋,此所以為醫學中百世之師也。
白話文:
張仲景使用桂枝,不僅僅限於太陽病,即使已經出現裡證,但表證還沒完全解除的情況,也會使用桂枝。所以像建中湯、復脈湯這類偏於滋膩的方劑,仍然會用少許桂枝來幫助祛除殘餘的表邪。而像桃仁承氣湯、黃連湯、桂枝人參湯、柴胡桂薑湯、當歸四逆湯、烏梅丸等方劑中使用桂枝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其中特別明顯的是,在陽明篇和太陰篇中,都有提到出現浮脈時適合使用桂枝湯的論述,可見即使沒有表證,但有表脈時,仍然應該使用桂枝。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表脈就表示氣機仍然與表相關聯,與表證沒完全解除的情況相同。如果沒有表證,就必須根據病人實際出現的症狀來判斷病症的歸屬。
近來有人認為桂枝只能用於太陽經的疾病,實在是不了解它的用法。張仲景的用意雖然很深遠,但只要能好好讀他的書,就能夠從字裡行間理解他的用意,自然有跡可循。這就是他能成為醫學界千古師表的原因。
2.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解
任分則權分,任專則權專;權分則功分,權專則功專。分者我與人均,專者人由我使。桂枝湯桂、芍俱三兩,則桂自驅風,芍自斂汗,各不相假,所謂任分權分而功分也。此方桂三兩,芍四兩,則芍能使桂,桂雖有驅風之能,亦不過以辛溫善達之氣,助芍藥宣已痹之血,而不得獨炫其長,所謂任專權專而功專也。加生薑之義,可以類推。
此論身疼痛在發汗後,顯屬汗後亡津,血氣痹著之象。津血同類,故從血痹治。芍藥、生薑皆治血痹,故獨重其分。亡津故加人參,與白虎加人參湯症義同。何以知此身疼痛為血痹也?以脈沉細知之。栝蔞桂枝湯症,亦云脈沉細,而其病由於亡津,以彼例此昭然已。
白話文:
權力分配,責任也會跟著分配;權力集中,責任也跟著集中。權力分配,功效也會分散;權力集中,功效也會集中。分配是指我和別人都有份,集中是指別人由我來使喚。桂枝湯中,桂枝和芍藥都用三兩,那麼桂枝就負責驅散風邪,芍藥就負責收斂汗液,兩者各自發揮作用,互不干擾,這就是所謂的責任分配,權力也跟著分配,功效也跟著分散。這個方子中,桂枝用三兩,芍藥用四兩,那麼芍藥就能主導桂枝,桂枝雖然有驅散風邪的功效,也只能用它辛溫能暢達的特性,來幫助芍藥疏通阻塞的血液,不能獨自展現它的長處,這就是所謂的責任集中,權力也跟著集中,功效也跟著集中。加生薑的道理,可以以此類推。
這裡講的是身體疼痛發生在發汗之後,明顯屬於發汗後津液虧損,血氣阻塞的現象。津液和血液是同類的,所以從治療血痹的角度來治療。芍藥和生薑都能治療血痹,所以特別加重它們的用量。因為津液虧損所以要加人參,和白虎加人參湯的道理相同。怎麼知道這種身體疼痛是血痹呢?因為脈象是沉細的。栝蔞桂枝湯的病症,也說是脈沉細,而且它的病因也是因為津液虧損,用那個例子來推論這個,就非常明顯了。
3. 桂枝附子湯去桂加朮解
論曰: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堅,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堅,小便不利,故加桂。其義深奧難明,注家皆不得之。近徐氏《類方》則云桂枝能利小便,又云白朮能生腸胃津液,亦屬牽強。繹經意以身疼、脈虛而澀,為表虛挾濕,復以脈浮推得有風,復以不嘔明其無里症,故以桂枝解表之風,附、術解表之濕。其可確指為濕者,全在「不渴」二字上勘出,故脈澀作陽虛挾濕論也。
然果繫有濕,必大便溏,小便不利;若大便堅,小便自利,則非濕症矣。既非濕症,而見身疼、虛澀之脈,是專屬陽虛可知。即其脈浮,亦平脈法所謂浮為虛也,不得再用解表之藥,以重虛其陽,故決然去桂,桂去而朮、附皆轉為溫煦陽氣之用矣。二方之別,所以明二症虛實疑似之辨者至矣。
白話文:
這條方劑其實是同一個方子,但有兩種用法。如果病人大便硬結,小便正常,就去掉桂枝;如果病人大便不實,小便不利,就加上桂枝。這個道理很深奧難懂,注釋的人都沒能理解。最近徐氏《類方》說桂枝能利小便,又說白朮能促進腸胃津液生成,這也有些牽強附會。
根據經文意思來分析,身體疼痛、脈象虛弱而澀,這是表虛夾雜濕氣的表現,再加上脈象浮,可以推斷有風邪。又因為沒有嘔吐,表示沒有裡症,所以用桂枝來解除表面的風邪,用附子、白朮來解除表面的濕氣。能夠確切判斷為濕邪的關鍵,就在於「不口渴」這兩個字,所以脈象澀就判斷為陽虛夾雜濕氣。
然而,如果真是濕邪引起的,必定會大便稀溏,小便不利。如果大便硬結,小便正常,那就不是濕邪引起的。既然不是濕邪,卻出現身體疼痛、脈象虛弱而澀的狀況,可以判斷這是單純的陽虛。即使脈象浮,也是《平脈法》所說的浮為虛,不可以再用解表的藥物,以免更加損耗陽氣。因此,就果斷地去掉桂枝,這樣一來,白朮和附子就都轉為溫養陽氣的作用了。這兩種用法的區別,就是為了清楚辨別兩種症狀虛實的細微差異,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4. 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越婢湯解
三方皆麻黃、石膏並用,乃表裡同治之法也。然石膏雖曰治里,而《本草》亦稱其能解肌。是三方者,必也表裡俱有熱,而又擁於上焦者宣之。且其為制也,大青龍湯麻黃六兩,石膏如雞子大;麻杏石甘湯麻黃四兩,石膏八兩;越婢湯麻黃六兩,石膏八兩。是皆石膏重於麻黃,石膏為主,麻黃為佐,則解熱之杈勝。
麻黃雖有發散之性,只得於解熱中疏其鬱滯而已。性隨制變,故仲景用大青龍,必提出「煩躁」二字,而以脈弱惡風戒其誤用,以見大青龍專為煩躁設。于越婢湯則主自汗出,無大熱;於麻杏甘石湯則主汗出而喘,無大熱。以見二方專為喘、汗設。煩躁、喘、汗症雖不同,其為上焦熱擁則同,故立法亦同。
近柯氏琴《來蘇集》,疑麻杏甘石症「汗出而喘無大熱;七字為誤,欲移「無」字於「汗出」上。其不足與語仲景化裁之妙用必矣。
白話文:
這三個方劑(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越婢湯)都使用了麻黃和石膏,是表裡同治的方法。雖然說石膏是治療裡熱的藥物,但在《本草》中也提到它能解肌表之熱。這三種方劑,必定是表裡都有熱,而且熱壅塞在上焦的狀況,才適合使用來宣散。而且它們的配製比例是,大青龍湯麻黃用六兩,石膏像雞蛋那麼大;麻杏甘石湯麻黃用四兩,石膏用八兩;越婢湯麻黃用六兩,石膏用八兩。由此可見,它們都是石膏的用量比麻黃重,以石膏為主藥,麻黃為輔助,目的是加強清熱的效果。
麻黃雖然有發散的藥性,但在此只是用來在清熱的同時疏通鬱滯而已。藥性會隨著配製比例而改變,因此張仲景使用大青龍湯,必定會提出「煩躁」這兩個字,並且用脈弱惡風的症狀來提醒不要誤用,這表示大青龍湯是專為煩躁的症狀所設計。而越婢湯主要是治療自汗出的情況,沒有明顯的高熱;麻杏甘石湯則是治療汗出氣喘,也沒有明顯的高熱。這顯示這兩個方劑是專為喘和汗的症狀所設計。煩躁、喘、汗雖然症狀不同,但它們都是因為上焦有熱壅塞,所以治療原則是相同的。
近代柯琴的《來蘇集》中,懷疑麻杏甘石湯的症狀描述「汗出而喘無大熱」七個字是錯誤的,想把「無」字移到「汗出」之前。這種想法是無法理解張仲景藥方靈活運用的奧妙之處。
5. 小青龍湯解
古經方必有主藥,無之者小青龍是也。何以言之?方中麻、芍、薑、辛、桂、甘各三兩,味、夏各半升。考古半升,約古分亦三兩。仲景每以半夏半斤配生薑三兩,五味半升配生薑三兩。此方正其例也。八味輕重同則不相統,故曰無主藥。或謂麻黃先煎即是主藥。豈知麻黃以有沫當去,不得不先煎,與先煎澤漆、先煎大黃有別。
特以肺為水源,以此疏其壅塞耳!且本方加減法云去麻黃者四,麻黃在可去之例豈主藥乎?匪特麻黃非主藥也,即桂枝亦不過因表不解發熱而用之,其與芍藥、甘草同用,全乎桂枝湯矣。桂枝即非主藥,芍藥、甘草更可知已,又何論半夏乎?此方本從桂枝湯來,而其義則在乾薑、五味、細辛三味。本論於柴胡湯、四逆散方下云:咳者,加乾薑、五味子、細辛,即此方主治之義。
柴胡湯方下又云:咳者去人參、生薑、大棗,加五味子、乾薑,即此方用桂枝湯,所以必去棗、姜之義。然則小青龍為治飲家咳之方,故凡用乾薑、五味子,而與若桂若麻並施者,皆自此出。如《金匱》厚朴麻黃湯、射干麻黃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杏仁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杏仁大黃湯六方是也。論此方所從來,當入桂枝類;論此方所由衍,當另建一類,而六方隸焉,斯當矣。
白話文:
古時候的經典藥方一定有主藥,但小青龍湯卻是個例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方子裡的麻黃、芍藥、生薑、細辛、桂枝、甘草各用三兩,五味子、半夏各用半升。考究古代的半升,約等於古代的三兩。張仲景常常用半斤半夏搭配三兩生薑,半升五味子搭配三兩生薑,這個方子也符合這個比例。八種藥材的用量輕重相同,就無法分出主次,所以說它沒有主藥。
有人說先煎麻黃就是為了讓它當主藥。但其實麻黃因為煎煮後會產生泡沫,必須先煎去掉泡沫,這跟先煎澤漆、先煎大黃是不一樣的。小青龍湯主要是針對肺部積水的問題,用來疏通肺部的壅塞。而且這個方子的加減法說,去掉麻黃的有四種情況,麻黃既然可以被去掉,又怎麼會是主藥呢?不只是麻黃不是主藥,桂枝也只是因為表證沒有解除、還在發熱才用它,它跟芍藥、甘草一起用,就跟桂枝湯一樣了。桂枝不是主藥,芍藥、甘草更不是了,又何況半夏呢?
這個方子本來是從桂枝湯演變而來的,但它的重點在於乾薑、五味子、細辛這三味藥。本論在柴胡湯、四逆散的條文下說:「咳嗽的,要加乾薑、五味子、細辛」,這就是小青龍湯的主治方向。柴胡湯的條文下又說:「咳嗽的,要去掉人參、生薑、大棗,加上五味子、乾薑」,這也說明這個方子用到了桂枝湯,所以一定要去掉大棗和生薑。
所以小青龍湯是治療飲邪導致咳嗽的方子,凡是用到乾薑、五味子,又跟桂枝或麻黃一起使用的,都是從這個方子衍生而來的。例如《金匱要略》裡的厚朴麻黃湯、射干麻黃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杏仁湯、苓桂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杏仁大黃湯這六個方子就是如此。
如果從這個方子的源頭來看,應該歸類為桂枝類;如果從這個方子的衍變來看,應該另外建立一類,把這六個方子歸在裡面,這樣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