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泉

《研經言》~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軟弱有石解

《素問·平人氣象》長夏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從《脈經》及《甲乙》。)案石之義,似當為堅,而經與軟弱並舉,則石脈之象,從此可推已。蓋堅為長屬,去來相引;石為短屬,去來皆斷:兩者固別。《素·玉機真臟》真腎脈至搏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絕謂去來絕也。

白話文:

《素問·平人氣象》:「長夏如果身體虛弱無力、脈搏軟弱緩慢,並且感覺有結石感,叫做『冬病』;如果結石感很嚴重,叫做『今病』。」(出自《脈經》和《甲乙經》)

「石」這個字的意思通常是堅硬的,但在這裡卻和「軟弱」並列,因此「石脈」的徵狀可以由此推斷出來。堅硬的脈搏是屬於「長」的脈象,去來之間相連不斷;石脈則是屬於「短」的脈象,去來之間都斷絕:兩者性質不同。

《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腎脈搏動時,會突然停止,就像用手指彈石頭一樣,發出『闢辟然』的聲音。」「絕」的意思是指去來斷絕。

一曰如奪索。(「奪」古「脫」字,見《說文》。奪索即絕也。)是石脈取義於絕,不取于堅,故得與軟弱並舉。第辟辟之石無胃氣,軟弱之石有胃氣,故在彼為死脈,在此為病脈耳!所以長夏忌石者,脾平脈相離,如雞踐地,則離而不甚覺其離也;石則離之顯焉者矣。夫離之為言,猶斷也。

白話文:

一、如奪索(「奪」字古寫為「脫」,見《說文》。奪索就是絕的意思。)石脈的這個名稱,取義於「絕」,而不是「堅」,所以可以和柔軟無力的脈象並列。只不過那些結實的石脈沒有胃氣,而柔軟無力的石脈有胃氣,所以在那邊是死脈,在這邊是病脈罷了!所以長夏季節忌諱食用石材,是因為脾胃虛弱,脈象相離,就像雞踩在地上,離得很開卻不太感覺到分離;而石材則能明顯地將其分離。所謂「離」,就像斷裂的意思。

以不甚覺離者,而忽顯見為離,脾氣弱而腎氣強矣,故病。

2. 玉屏風散方義解

玉屏風之止汗,非如圬者之於牆然也。其謂汗之因風得之者,恆至虛其衛氣而久戀,衛則不收,風戀則不純,以不純乘不收,則汗出自易。故必以防風從外發之,白朮從中守之,而黃耆則居其間而托之。耆之為言致也,(《詩·皇矣》上帝耆之,耆致也。)推致衛氣使風不得留,則衛自收而汗自止。

白話文:

玉屏風藥方能止汗,並不是像砌牆的人用泥塗補牆壁那樣簡單。古人認為汗症是風邪入侵身體造成的,這種風邪會讓身體的衛氣(抵禦外邪的正氣)虛弱,而且長期依附在體內,導致衛氣無法收回,風邪也無法完全排出。由於衛氣無法收回,風邪又依附不去,就會很容易導致出汗。因此,玉屏風藥方必須用防風從外部祛除風邪,用白朮從中間固守衛氣,而黃耆則在防風和白朮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耆」字有「致」的意思(《詩經·皇矣篇》:「上帝耆之。」耆,致也),它的作用是推動衛氣,讓風邪無法停留,這樣衛氣就能自然收回,出汗症狀自然就會停止。

方義如此。人見其汗止也,而以為黃耆固表,亦盍觀其方下有治風邪久留不散,自汗不止兩語乎?《本草經》曰:黃耆治大風。此方本之,故其義與金匱血痹黃汗黃疸諸用黃耆方不同而同,以彼症亦由衛虛挾風故也,其防術並用,取諸金匱桂芍知母湯方中,亦以彼症由風汗之故,以彼證此,斷可知已,必其人之症,如方下所云,始可用之,倘其汗不由於風,或微有風而屬在表虛里實之體,即不可服,服之則衛以被托而益虛,表虛而里益形其實,諸氣不和,雖本無汗,且可使有汗,奈何忌汗而藉此止汗耶,且屏風之名,兼有屏絕屏擋之義,若專以屏藩屏蔽為言,則豔其名而沒其實矣,大抵古今名方,苟得仲景之一端,即非望文而可曉,讀者當以意逆志焉。

白話文:

藥方的意義如下。有人看到出汗停止,就認為黃耆可以固表。但為何不看看方劑的下面,有「治療風邪久久不散,自汗不止」這句話呢?《本草經》說:黃耆可以治療大風。這個方劑就是根據這句話來的,所以它的意義與金匱中的血痹、黃汗、黃疸等症狀使用黃耆的方劑不同而相同,因為這些症狀也是由於衛氣虛弱夾帶風邪所致。其用法與金匱中的桂芍知母湯相似,也是因為這些症狀是由於風邪出汗所致,以彼證此,可以斷定可以使用這個方劑。但必須符合方劑下面所說的症狀才能使用。如果出汗不是由於風邪,或者有輕微的風邪而屬於表虛裏實的體質,就不能服用。服用後,衛氣會被托出而更虛弱,表虛而裏實的症狀會加重,諸氣不調和,即使原本沒有出汗,也會出汗。既然忌諱出汗,怎麼能用這個方劑來止汗呢?再者,「屏風」的名稱,兼有屏絕、屏擋的意思。如果僅僅以屏藩、屏蔽來解釋,就美化了它的名稱而掩蓋了它的實際作用。總的來說,古今的名方,如果都能領會仲景的一端,就不會僅憑字面意思就能理解了。讀者應該用自己的思想意會它的旨意。

3. 磁石治周痹解

人皆知磁石之益腎氣也,而本經獨主周痹,痹為風寒濕三氣雜至之病,未必皆由腎虛,經意何所指乎,蓋嘗歷考方書,乃知磁石能吸通一切擁塞之氣,塗於外則從外吸內,如入升藥提毒,納喉中引針是也,以彼例此,治痹之義灼然矣,經隧中為風寒濕所阻而成痹,亦系擁塞為病,故須此以吸通之,第古方中依經直用者絕少,而繹周義為流之理,則凡擁塞之處,無非痹氣所流之外,故用之者,不必規規於經文,而自合經旨,且因此益知益腎氣之故焉,心肺主呼,肝腎主吸,能吸之物,與喜吸之症,其氣相協,虛者得吸以實之,謂為益腎也固宜,特不比泛泛益腎如山藥地黃輩耳,臨證者審諸,每見上下俱虛之人,咳喘吐血,醫用磁石,漸至肺萎,延成死症,實由吸傷上焦之誤,而醫者無一悟及,可慨也夫,案、仲景書不及此藥者,仲景為傷寒設法,原書不別出金匱,金匱亦論傷寒之雜病也,寒邪從外入內,不可再服磁石,使之從內吸外,故不及也。

白話文:

大家都知道磁石有益於腎氣,但《本經》中卻記載磁石主治周痹。周痹是由風、寒、濕三種邪氣雜合而成的疾病,不一定都是由腎虛引起的。那麼經文中提到的磁石主治周痹的意義何在呢?

我曾經仔細考察過各種方書,才明白磁石可以吸通一切滯塞之氣。將磁石敷貼在外,它就能從外吸內,就像升藥提毒和納喉中引針的作用一樣。以此類推,磁石用於治療周痹的道理就十分明顯了。經絡中由於風、寒、濕等邪氣阻滯而形成周痹,也是一種因氣血不通而致病的病症,所以需要用磁石來吸通氣血。

但是,古方中直接遵循經文使用磁石的方劑很少。如果從「流」的角度來理解周痹的意義,那麼凡是發生氣血不通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周痹氣流溢出的表現。因此,使用磁石時,不必拘泥於經文,只要符合經旨即可。

此外,磁石益腎氣的道理也由此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心肺主呼氣,肝腎主吸氣。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質,與喜於吸入之證候,其氣相通。對於虛證,通過吸入磁石來充實體內之氣,這就是所謂的益腎。但磁石的益腎作用與山藥、地黃等一般益腎藥不同。

在臨牀治療中,應當仔細審察。經常會遇到上下皆虛的人,出現咳嗽、喘息、吐血等症狀,醫生使用磁石後,病情逐漸惡化,甚至發展為肺萎,拖成不治之症。這實際上是因磁石吸傷上焦所致,而醫生卻沒有悟到這一點,令人遺憾。

需要注意的是,仲景的著作中沒有提到磁石。這是因為仲景著重於治療傷寒,其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一書沒有另立《金匱》篇,而《金匱》也是討論傷寒雜病的。寒邪從外侵入體內,不應再服用磁石,讓其從內吸外,所以仲景沒有提到磁石。

4. 人參解

人參性效,近陳修園砭新方八陣,辨之而未盡也,泉謂仲景於亡脈亡血並用人參者,非以人參為能生血脈也,特培其血脈所由生者耳,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津血同類,津液不行,則血亦減少,而津血又皆元氣所生,元氣實藏於脾,人參專能補脾,脾王而氣液充,則亡血亡脈皆愈,故人參之補脾,實人參之培元氣也,惟人參培元氣,故陽虛者得之能益氣,如四君子湯是也,陰虛者得之能蓄津,如人參白虎湯是也,且人參反大黃,大黃功專瀉胃,而胃為萬物所歸,能瀉胃者必能瀉胃之所及,人參功專補脾,而脾為諸經之母,故補脾者必能補脾之所統,推而暨之,大黃無所不瀉,人參無所不補,凡通治之藥准此。

白話文:

人參的功效,清代陳修園在「砭新方八陣」中有所討論,但他並未完全說明。

依我之見,張仲景使用人參治療亡脈(脈搏消失)和亡血(失血過多)的病人,並不是認為人參能生出脈絡和血液,而是通過滋養脈絡和血液生成的根本——脾。脾能運化胃中的津液,津液和血液同源。津液運化不暢,血液也會減少。而津液和血液都是元氣生成的,而元氣則藏於脾中。人參專門能補脾,脾氣充足了,津液也會充足,這樣亡脈和亡血的症狀就能得到改善。所以,人參補脾,實質上是人參滋養元氣的表現。

既然人參滋養元氣,那麼陽氣虛弱的人服用人參可以益氣,比如四君子湯就是這個道理。陰液虛弱的人服用人參可以生津,比如人參白虎湯就是這個道理。再者,人參能制約大黃。大黃的作用是瀉胃,胃是承接萬物之所。能夠瀉胃的藥,必然也能瀉及與胃相通的地方。人參的作用是補脾,脾是諸經之母。所以,補脾的藥,必然也能補及脾所統轄的地方。以此類推,大黃可以瀉遍全身,人參可以補遍全身。所有通用補益藥物的道理,都以此為準。

5. 桑根白皮解

據《本經》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絕脈、補虛、益氣云云,則桑白皮補肺也。《別錄》則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縫金瘡,似桑白皮又瀉肺也。豈相背哉?蓋《本經》「中」字皆指胃言,胃主肌肉,百脈秉穀氣而成,則羸瘦、絕脈,亦系胃病。補虛者補胃之虛,益氣者益胃之氣。

白話文:

根據《本經》記載,桑白皮能治療內傷、身體虛弱、筋骨疼痛、消瘦、流產、脈絡不通、補虛、益氣等。而《別錄》則記載桑白皮能治療肺部水腫、咯血、口渴、水腫、腹脹、脹氣、利尿、祛除皮膚白斑、癒合金瘡,這似乎與桑白皮補肺的功效相矛盾。

其實這並非矛盾,因為《本經》中的「中」字指的都是胃,胃主肌肉,百脈以穀氣滋養而成,所以身體消瘦、脈絡不通等問題,也都是胃病的症狀。補虛是指補養胃的虛弱,益氣是指補充胃的元氣。

胃以下行為順,上逆則肺不平,而肺病作。《本經》著治胃之效,而肺之平,不言可喻也。《別錄》以經義隱約,故推衍之,其主治皆胃逆陵肺之症,一本一標,詞相反,義相成。《肘後方》以之治消渴尿多及產後下血,是宗《本經》為用。錢仲陽瀉白散治小兒肺經實熱,是宗《別錄》為用。

白話文:

胃部以下運作正常,如果上逆會導致肺部失調,進而引發肺病。《本經》記載治療胃病的效果,而肺部平穩,不言而喻。

《別錄》由於經義隱約難解,因此引申延伸,其主治範圍皆為胃逆影響肺部的症狀,一邊是根本原因,一邊是症狀表現,字面意思相反,但實際意義相輔相成。

《肘後方》用治消渴多尿和產後下血,是遵循《本經》的用法。

錢仲陽的瀉白散用於治療小兒肺經實熱,是遵循《別錄》的用法。

6. 百合病用百合解

仲景以百合治百合病專方也,諸家注從未有能道其故者。案《本草經》百合除邪氣,利大小便。百合病症狀雖變幻不一,要之,小便赤黃一症則有定。仲景於至無定中求其有定者,以立診治之准,此百合病所以必用百合也。百合病重在小便,故於頭痛、頭淅淅、頭眩諸足以卜愈期者,皆於小便時診之。

白話文:

仲景用百合治療百合病是專門的方子,但其他醫家對此的解釋,從來沒有人能說出原因。查閱《本草經》,百合可以去除邪氣,利尿通便。百合病的症狀雖然變化多端,但總的來說,小便發紅發黃這一症狀是確定的。仲景在非常不確定的情況中探求確定的東西,以此作為確診和治療的依據,這就是百合病一定要用百合的原因。百合病的重點在於小便,所以對於頭痛、頭部發麻、頭暈等可以預測康復期的症狀,都可以在小便時診斷。

凡辨疑難症,皆當準此。夫古人至奇之法,實有至常之理。淺人泥於百合補肺之說,因以肺朝百脈為之解,淺也。又百合病者,由於餘邪逗留,血氣不潤所致。如意欲食而或美及欲臥欲行雲云,狀其無大邪之抑,正氣有時得伸也;復不能食至不用聞臭、不能臥、不能行雲云,狀其氣血少潤也。

白話文:

所有疑難病症的辨證,都應以此為準則。古代醫家那些看似神奇的方法,其實是有著最基本的道理的。淺薄的人僅僅拘泥於「百合補肺」的說法,便用「肺朝百脈」來解釋,這太過膚淺。百合治病,是因為餘邪逗留,血氣不潤所致。如果病人想吃或覺得好吃,以及想睡覺或想活動等,說明沒有什麼邪氣抑制,正氣有時能得到伸展;如果不能吃以至於聞到臭味都不想吃、不能睡覺、不能活動等,說明氣血虛少潤澤不足。

如寒如熱,肌中不潤而滯澀也;無寒無熱,餘邪不能作勢也;口苦,胃液被餘邪所吸,不能消淨食物也;得藥劇吐利,胃液不充,反為藥所勝也;脈微數,微為血氣少,數為邪氣止也;溺時痛見於頭者,溺為去液之事,故病液少者,卜之於此,下虛則上實也。此證之於症而合者也。

白話文:

有時候感到發冷,有時候又發熱,說明體內氣血運行不暢,有淤堵現象。

既不發冷也不發熱,說明體內的餘毒已被清除幹淨,沒有了發病的條件。

口苦,是因為胃液被餘毒吸收,無法正常消化食物。

服用藥物後突然出現嘔吐、腹瀉,說明胃液不足,反而被藥物所抑制。

脈搏微弱而頻率較快,微弱表示氣血不足,頻快表示邪氣已停止作用。

小便時出現頭部疼痛,是因為小便有排出體液的作用,所以體液不足的人會出現這種情況,下焦虛弱就會導致上焦充盈。

這些症狀與體質相符,表示病情已經康復。

其治法,專以滋潤為主,故本方於百合外,加生地汁,津血並潤也。汗下吐皆傷液,故隨上下之所傷而救之。知母、雞黃皆滋潤之品。滑石為潤下之品。惟赭能逐邪,欲乘其方下而逐之也。變渴,則栝蔞、牡蠣;變發熱,則滑石。無非取乎其潤。此證之於方而合者也。然後知《本經》百合除邪氣、利大小便云云,皆潤之之效也。

白話文:

治療此症的方針,以滋潤為主。因此,本方除了百合之外,還添加了生地汁,這樣才能同時潤澤津液和氣血。出汗和嘔吐都會損傷體液,所以要根據患者是傷在上(嘔吐)還是傷在下(出汗)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知母和雞黃都是滋潤的藥物。滑石是潤下之品。只有赤石脂能驅邪,目的是借用本方的作用將邪氣排出體外。如果患者出現口渴,就用栝蔞和牡蠣;如果發熱,就用滑石。這些藥物的作用都是滋潤。這些藥物與本症的證狀相符。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本經》中記載的百合可以祛除邪氣、利大小便等功效,都是滋潤的結果。

大抵病至邪留正虛之時,攻則害正,補則礙邪,惟有潤之,使正紓邪浮,始可設法逐邪。其逐邪之法,總不出傷寒差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數語,決不以百合數方了事也。惟至此時,則病之局勢已移,不得仍以百合稱,故百合病止此耳!讀仲景書,如讀《春秋左傳》,當取他傳,續此傳後,而後紀事之本末始全。

白話文:

通常在疾病發展到邪氣殘留、正氣虛弱的階段,若採用攻擊性的治療(攻),會損傷正氣;若採用補益性的治療(補),會阻滯邪氣。因此,此時唯一適當的治療方法是滋潤,讓正氣舒展開來,邪氣浮現,才能設法驅除邪氣。

驅除邪氣的方法,總的來說不出以下幾種:

  1. 傷寒病癒後再次發熱,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2. 脈象浮數者,用發汗法治療。

  3. 脈象沉實者,用瀉下法治療。

絕對不能僅用百合等幾味藥就敷衍了事。只有到了這個時候,疾病的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不能再用「百合病」來稱呼了,因此「百合病」的病證只到此為止。

研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就像研讀《春秋左傳》,需要參照其他文獻,接續在《傷寒雜病論》之後,才能全面瞭解疾病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