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泉

《研經言》~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邪解

楊注《太素》,概釋「邪」字為虛邪,最合經旨。經謂風雨寒暑,不能獨傷人,必因於天之虛邪,與其人虛,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於此知外來之病,無不挾有虛邪,故兩經動輒言邪,此「邪」字對太一之正風言也。《難經》始目一切病人之氣為邪,如心邪、肝邪等臟腑之邪,及飲食之邪云云,不必皆是虛邪,殆以「邪」字對人身之正氣言也。仲景因之有大邪、小邪、清邪、濁邪、谷飪之邪諸稱,皆用《難經》而引申。

白話文:

楊上善註解《太素》時,將「邪」字概括解釋為虛邪,最符合經典的本意。經典中提到,風雨寒暑等外邪並不能單獨傷害人,必須因為人體本身的虛弱,與外邪虛弱相結合,才會入侵身體。由此可知,外來的疾病無不夾雜有虛邪,所以兩本經典經常提到「邪」,這個「邪」字是針對人體的正風而言的。《難經》首次將一切病人的氣稱為邪,如心邪、肝邪等臟腑之邪,以及飲食之邪等等,不一定都是虛邪,而是把「邪」字用來與人體的正氣相對應。張仲景繼承了《難經》的說法,有大邪、小邪、清邪、濁邪、谷飪之邪等稱呼,都是從《難經》中引申而來的。

其云邪哭者,又將虛邪之氣,名虛邪之病,是以「邪」字對他病之正狀言也。《巢源》因之而有五邪之名,《千金》、《外臺》又皆衍為驚邪之名,皆由《金匱》而引申。《千金》又有邪思泄痢症,則又以「邪」字對心術之正用言也。大抵名稱隨時而改,讀者通其意勿泥其文,否則必執今疑古,而謂古方不可治今病矣。

白話文:

文中提到「邪哭」,是指將虛弱的邪氣稱為虛邪之病,因此「邪」字是對比其他疾病的正常狀態而說的。後來的《巢源》,因襲了《金匱要略》的說法,提出了「五邪」之名。《千金方》和《外臺祕要》又進一步衍生出「驚邪」之名,這些都源自於《金匱要略》的說法。《千金方》中還有「邪思泄痢」之症,則是用「邪」字來對比心術的正常用法。總的來說,疾病的名稱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讀者應理解其含義,不要拘泥於文字,否則就會以今人的觀念懷疑古人,認為古方的治療方法不適用於現代疾病。

2. 邪哭解

《金匱》五臟風寒篇有「邪哭」二字,自來注家皆謂非哭之正狀,如有聲無淚,或哭而不悲之比。是以邪為反正泛稱也。然於本文血氣少之原不協。惟巢氏《病源》中風門,有驚、邪、狂、癲四症相類,而皆冠之以風。是古固有以一「邪」字為病名者,巢氏必本經說。邪哭云者,謂得邪病而哭,《病源》所謂邪之為狀,悲喜無度是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的「五臟風寒篇」提到「邪哭」兩個字,從古至今的醫家註解都認為這不是真正的哭泣,應該是指有聲音但沒有眼淚,或哭泣但不悲傷。因此,「邪」在此泛指反常的現象。然而,在原文中「血氣少」的論述中,這樣的解釋並不協調。

唯有巢元方在《病源》中所述的中風病症,將驚、邪、狂、癲四種症狀類比,並都以「風」字冠名。由此可見,古時確實曾以「邪」為病名的說法,巢元方可能是根據經書的說法。所以,「邪哭」的意思應該是:得到邪病而哭泣,就像《病源》中所描述的「邪」狀,喜怒無常。

義本直截,無俟深求。且其病原於風,則於「血氣少」三字允協。風勝則燥,理固然矣。考古之邪,即今之癡。凡《外臺》、《千金》治風邪諸方,皆可治癡。昧者以癲為癡,而別於癇。癲、癡強合,癲、癇強分,皆於古訓相背。詳泉所撰《金匱方論注》及《證原》中。

白話文:

這個治療方法直接明瞭,不用深究。而且病原來自風邪,所以「血氣少」這三個字很合適。風邪盛行就會導致乾燥,這是必然的道理。古書中所說的「邪」就是現在的「癡病」。《外臺祕要》和《千金要方》中治療風邪的各種方劑都可以治療癡病。那些糊塗的人把癲癇當作癡病,還與癇病有所區別。癲癇、癡病強行混為一談,癲癇、癇病強行區分開來,這些說法都違背了古訓。詳情可以參閱泉所編著的《金匱方論注》和《證原》。

3. 酸削解

《金匱》勞篇,男子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泉案:酸削當為酸消,謂酸嘶消沮也。髓藏於頭,而會絕骨。絕骨穴在脛外廉,故腦髓少者,則頭痛而脛不能行。其至春夏劇者,以春氣病在頭故也。《周禮·疾醫》春時有痟首疾。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勞動過度的男子會得一種病,脈搏浮大有力,手腳發熱,春天和夏天症狀嚴重,秋天和冬天症狀減輕,出現腎精自失自耗的狀況,身體酸軟無力,無法行走。《注釋》中解釋,「酸削」應為「酸消」,意指痠痛、疲勞的感覺消退。腦髓貯藏在頭部,並與「絕骨穴」相通。「絕骨穴」位於小腿外側的邊緣處。因此,腦髓不足的人,會出現頭痛和小腿無法行走的症狀。這種病在春天和夏天症狀加重,是因為春天的天氣容易使人頭部生病。根據《周禮·疾醫》記載,春天容易出現頭暈目眩的疾病。

鄭注:痟酸削也;首疾,頭疾也。彼削亦當作消,所以疊痟也。《說文》痟,酸痟,頭痛也。《周禮》曰:春時有痟首疾。此與鄭同義。鄭注是分釋「痟首疾」三字之義,非分三字為二症名。《說文》「酸痟頭痛也」五字句,是渾括其狀。賈疏頭痛之外,別有酸削之疾云云,蓋誤會鄭意。

白話文:

鄭玄注釋:「痟」意為痠痛削弱,「首疾」意為頭疾。此處的「削」應為「消」之誤,所以才會連用「痟」字。《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痟,痠痛頭痛。」《周禮》記載:「春天容易出現痟首疾。」這與鄭玄的解釋意義相同。鄭玄的注釋是分別解釋「痟」、「首」、「疾」三字的意思,並不是將這三個字分成兩種病名。而《說文解字》中「酸痟頭痛也」這句話則是綜合了它的表現。賈公彥的解釋,說頭痛以外還有酸削的疾病,應該是誤解了鄭玄的意思。

《蜀都賦》味蠲癘痟。注:痟,頭痛也。是誤會許意。余目驗春溫症及春月傷風而病頭痛者,無不脛酸。《周禮》「痟首疾」三字,真善狀病態者。許、鄭由頭言之,仲景由脛言之,各以其次為異耳!

白話文:

《蜀都賦》說,味道清香能止頭痛。注:痟,指頭痛。這是誤會了許慎的本意。我親自觀察過春季溫熱病和春季受寒後得了頭痛的病人,這些病人無一例外地小腿痠痛。《周禮》中說的「頭痛發熱」概括了頭痛的病症非常貼切。許慎、鄭玄從頭部來說,張仲景從小腿來說,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頭痛的特徵。

4. 下利解

古書多言下利。下即泄字;利言其快,加疒旁即為痢字。下利與吐利文同,吐利為快吐,則下利即為快泄已。兩經或稱其甚者為洞泄,又為腸澼。王注謂腸門開闢,知本作闢,讀為闢,其病即下利也。所云腸澼下白沫,即今之白積;腸澼下膿血,即今之紅白積;腸澼下血,即今之赤痢、腸紅等。近世分下為泄瀉,利為痢疾,於是今之痢,異於古之利矣。

白話文:

古代醫書經常提到「下利」。「下」就是「泄」的意思,表示排泄物的快速排出。「利」表示順暢快速,加上「疒」字旁就成為「痢」,字面意思是指排泄物快速排出。下利和吐利意思相同,吐利是指快速嘔吐,所以下利就是快速排泄大便。

《靈樞經》和《素問經》有時將嚴重の下利稱為「洞泄」,也稱作「腸澼」。王冰註解說「腸門開闢」,正確寫法應該是「闢」,讀音為「闢」,這種病就是下利。

所謂「腸澼下白沫」,就是現在的白痢;「腸澼下膿血」,就是現在的紅白痢;「腸澼下血」,就是現在的赤痢、腸紅等症狀。

近代將「下」分成「泄瀉」,「利」分成「痢疾」,因此現在的「痢」與古代的「利」意思不同了。

豈知今之痢,即《難經》五泄中之大瘕泄。《難經》與餘四泄同稱泄,是古之下,賅今之痢。仲景書亦止加「下重」二字以別之,不另立一名。隋唐時或稱滯下,或稱重下,皆不脫「下」字,存古義也。徐氏《軌範》泛指腸澼為腸紅,而以《難經》五泄概入泄,仲景下利概入痢。

白話文:

沒想到現在的痢疾,其實就是《難經》五泄(下利)中的「大瘕泄」。《難經》將「大瘕泄」與其他四種下利統稱為「泄」,這說明古代的「泄」包含了現在的痢疾。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僅僅用「下重」二字來區分痢疾,並沒有另外命名。隋唐時期有時稱痢疾為「滯下」,有時稱「重下」,但都離不開「下」這個字,這也是為了保留古代的術語。徐忠可《諸病源候論》將腸道膿血泛稱為「腸紅」,而將《難經》中的五泄都歸為「泄」,仲景書中的下利都歸為「痢」。

於此嘆論古之難!

5. 病遇節發解

古書言病之遇節即發也,僅見於《巢源·屍注候》,而目見甚多。有發於交節日者,有發於交節前後數日者,不必盡是屍注。總之,病根不拔,則愈而復發。其必遇節何也?考萬物應節而來者,莫如八風,以風為中央土氣,(本《尚書·洪範》鄭注,詳前《原風濕》。)土於五常主信,故至期而不爽,而經謂風者百病之長,是知遇節即發之病必風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疾病會在特定的節氣發作。這不僅見於《巢源·屍注候》,也已被證實有很多案例。有些疾病會在節氣交替當天發作,有些會在節氣前後幾天發作,但不一定都是屍體僵直。總之,如果病根未除,就會痊癒後復發。

為什麼疾病會在特定的節氣發作?因為萬物都順應節氣而來,最明顯的就是八風。風是中央的土氣(根據《尚書·洪範》鄭注,詳見之前的《原風濕》)。在五行中,土代表信實,因此到了特定的時間節點就不會出錯。而醫書上說風是百病之源,所以可以推知,在特定的節氣發作的疾病一定是風邪引起的。

風留經脈,則隨感而作,且五日為候,三候為氣,一氣者月郭盈虧之大法。人身惟經脈隨月郭之盈虧以為盛衰,故必久風之在經脈中者,方為遇節即發;若病不在經脈中,雖屬久風,亦不至遇節即發也。故遇節即發之狀,於風虛勞獨多。

白話文:

當風氣滯留在經脈中時,病症會隨著特定節氣而發作,通常每五天發作一次,連續發作三次為一個氣候循環。一個氣候循環相當於月亮盈虧的週期。人體的經脈會隨著月亮盈虧而呈現盛衰變化,所以只有長期滯留在經脈中的風氣才會在特定節氣發作。如果病症不在經脈中,即使是長期的風疾,也不會在特定節氣發作。因此,在特定節氣發作的狀況,大多發生在體質虛弱且患有風疾的人身上。

6. 陰脈陽脈解

前論陽脈候先受,陰脈候後受者,其義本之叔微。叔微於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則云先受溫,後受濕,以彼准此,義當如是,並以知溫脈濡弱也。經意謂邪中於人,其兼及表裡者,當陰陽如一,如溫瘧是。若先受某邪,後又受某邪,則先之兼見於陰者,必退而並於陽,斯後之獨見於陰者,乃得而乘於陽。風溫、溫毒、溫疫脈法皆如是。

白話文:

前面提到陽脈的症狀會先出現,陰脈的症狀後出現。這是根據叔微的理論。叔微在論述濕溫病脈時指出,陽脈濡弱,陰脈細小而急促。因此認為先受到溫邪侵襲,後受到濕邪侵襲。以此類推,其他情況也應如此。同時也可以從中得知溫脈濡弱的表現。

經典所說的意思是,病邪侵襲人體,如果同時涉及表裡,那麼陰陽脈象應當相同,比如溫瘧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先受到某種病邪侵襲,後又受到另外一種病邪侵襲,那麼先侵襲的病邪兼見於陰脈的症狀,必然會減退並合併到陽脈。而後侵襲的病邪獨見於陰脈的症狀,則得以乘虛侵襲陽脈。風溫、溫毒、溫疫的脈法都遵循這個規律。

後者之不得陷於陽也,以陽有宿邪也;先者之不得越於陰也,以陰有新邪也。新者欲下不得下,宿者欲上不得上。不得下而因汗之,則宿者隨新者以俱升而病劇;不得上而因下之,則新者隨宿者以深入而病變。此二變者皆難治。必明於溫熱之脈法,而後溫病可診也;亦必明於溫病之診法,而後溫病可治也。

白話文:

得病後的人治不好是陽氣有老毛病的緣故;得病前的人治不好是陰氣有新毛病的緣故。新毛病想下去卻不下去,老毛病想上去卻上不去。新毛病下去不了,卻因為出汗而導致老毛病隨新毛病一起往上走,病情就加重了;老毛病上不去,卻因為瀉下而導致新毛病隨老毛病一起深入,病情就發生了變化。這兩種變化都很難治療。必須弄清楚溫熱病的脈搏規律,才能診斷溫熱病;也必須弄清楚溫熱病的診斷方法,才能治療溫熱病。

所以溫病大法禁汗下偏行之治,而宜汗下並行之治,萎蕤湯汗下並行之方也。由萎蕤而推之他方,思過半矣。

白話文:

因此,治療溫病的原則是禁止只用發汗或瀉下這兩種單一的方法,而應該同時使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萎蕤湯就是一種同時發汗和瀉下的方劑。由萎蕤湯這個方劑,可以推廣到其他方劑,可以治療一半以上的疾病。

7. 晚發解

平脈法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成注晚發者,後來之疾也。泉案:《外臺》卷一張文仲療晚發傷寒,三月至年末為晚發,方生地、梔子升麻柴胡石膏、五味。若頭面赤,去石膏用乾葛,無地用豉。

白話文:

脈搏陰陽都緊,且伴有嘔吐、腹瀉,但脈象卻獨自不緩解;如果脈搏遲緩,六七天後仍不想進食,這是因為疾病延後發作,體內有積水所致,表明病情尚未緩解。成氏注釋:晚發是指後來發生的疾病。泉氏注釋:《外臺祕要》卷一記載了張文仲治療延後發作的傷寒的方法:三月至年末為延後發作,可用生地、梔子、升麻、柴胡、石膏、五味組成的藥方。如果頭面發紅,去掉石膏,用乾葛代替;沒有乾葛,用豉代替。

然則晚發云者,乃傷寒最晚所發,以意逆之,感寒熱而至半年發者曰晚發。三月晚發者,其感在冬至前,不論時氣、正氣也;年末晚發者,其感在夏至後,不論時氣,正氣也。以寒熱在身,蓄至半年必發也。何以言之?自秋分至春分,正氣之寒,當以冬至為界,冬至前傷寒者,其晚發至三月末而極,以距秋約半年也;若冬至後傷寒,至五月後發,則為病熱,不稱晚發,為其兼新感也。凡寒熱至二至後而木偏,最易有新感;有新感則病兩歧,故不得稱晚發。

白話文:

所謂「晚發」,指的是傷寒最晚出現的時間。根據醫家推測,晚發是指感染寒熱半年後才發病。三月晚發是因為在冬至前感染,無論是季節性寒氣還是身體本身的寒氣;年末晚發是因為在夏至後感染,無論是季節性寒熱還是身體本身的熱氣。這是因為寒熱在體內積蓄到半年後一定會發病。為什麼這樣說呢?從秋分到春分,身體的寒氣以冬至為界。冬至前傷寒,最晚會在三月末發病,因為這大約是從秋分算起的半年時間。如果冬至後傷寒,五月後才發病,則為熱病,不稱之為「晚發」,因為這當中還夾雜著新的感染。凡是寒熱到兩個至日後出現身體偏熱,很容易再次感染;再次感染就會導致病情複雜,所以不能稱為「晚發」。

自春分至秋分時氣之寒,當以夏至為界,夏至前傷寒至九月發,則為溫瘧,不稱晚發,為其兼新感也;若夏至後傷寒至年末發者,則為晚發,以相距半年也。自秋分至春分時氣之熱,以冬至為界,冬至前感熱者,其晚發在三月末,法與正氣同;若冬至後感熱者,至夏末發則為溫熱,不稱晚發,法與正氣同。

白話文:

從春分到秋分這段時間,天氣以夏至作為分界線。夏至前得的傷寒會在九月發病,稱為溫瘧,不會稱為「晚發」,因為它兼帶著新感冒的因素。如果夏至後得的傷寒會在年末發病,稱為「晚發」,因為它們相隔半年。

從秋分到春分這段時間,天氣以冬至作為分界線。冬至前受熱的,它的晚發在三月底,治療方法與正氣相同。如果冬至後受熱的,到了夏末發病稱為溫熱,也不會稱為「晚發」,治療方法與正氣相同。

自春分至秋分正氣之熱,亦以夏至為界,夏至前感熱者,至九月發則為溫瘧,不稱晚發,法與正氣同;若夏至後感熱至年末發,則為晚發,法與正氣同。然則晚發云者,是從溫熱兩病中別出言之,亦對時氣、正氣之即發者言之,蓋冬至後感之年末發,與夏至前感之六月發,皆即發也。「即」字與「晚」字正相對。

白話文:

從春分到秋分期間,正氣所化的熱氣最多,以夏至為分界點。夏至之前感到發熱的人,到了九月發病,就是「溫瘧」;但是不能稱之為「晚發」,治療方法與正氣所化熱氣相同。如果夏至之後感到發熱,到了年末發病,那就稱為「晚發」,治療方法也與正氣所化熱氣相同。

因此,所謂的「晚發」,特指從溫病和熱病中分化出來的特殊情況。它與時氣、正氣引起的「即發」相對。因為冬至後感到發熱,年末發病;或者夏至前感到發熱,六月發病,都是「即發」。「即」字與「晚」字正好相反。

若專以冬月正氣言之,恐未能遲至次年末始發也。《活人書》因此改為三月至夏,殆未達其旨,所以如是晚者,以積受寒邪,寒搏於液,液停為水,邪不得發故也。凡邪伏不發者,多由水停。《外臺》卷四溫病,冬溫未即發,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軫如錦文,壯熱咳悶,嘔吐清水。據此知冬溫被春寒折時,先有水停,故至夏發時,必嘔吐出水而後疹見。

白話文:

如果只從冬天的正氣來看,恐怕不能等到次年年底才會發病。因此《活人書》把發病時間改為三月到夏季,但這依然沒有理解清楚其中的道理。之所以發病這麼晚,是因為長期受到寒邪侵襲,寒邪與體液搏鬥,體液停滯化為水,寒邪無法發作。凡是邪氣潛伏不發作的,大多是由於體液停滯。《外臺》卷四中提到的溫病,冬天受溫病侵襲後沒有立即發作,到了春天被積存的寒氣所壓抑而不能發作,到了夏天受熱,春季的寒氣消散,冬天的溫毒才會從肌膚中發作出來,形成顏色斑斕、隱隱作痛的皮疹,並伴有高熱、咳嗽、悶熱、嘔吐清水的症狀。根據這些記載,可以知道冬天的溫病在被春季的寒氣壓抑時,會先出現體液停滯,所以到了夏季發病時,一定會嘔吐出水,然後疹子才會出現。

此冬至後感時氣發於夏末者,不稱晚發之證。彼方用麻、杏、葛、橘,與此方皆是提出寒水之意。又《錄驗》載溫毒此條下,又云已自得下利,宜服黃連橘皮湯。然則停水之毒,吐利皆有,與晚發同法。即謂《外臺》、《錄驗》兩溫毒為晚發之溫也,亦無不可。

白話文:

在冬天過後,如果出現了原本在夏末才會出現的病症,並不能稱為晚發的證候。彼方(《外臺祕要》)使用麻黃、杏仁、葛根、橘皮,與本方(《錄驗》)都是為了排出體內的寒水之意。而《錄驗》中溫毒條款的記載中,如果已經出現腹瀉,則宜服用黃連橘皮湯。這樣看來,停留在體內的毒素,既可以通過催吐排出,也可以通過腹瀉排出,與晚發證候的治療方法一致。因此,即使認為《外臺祕要》和《錄驗》中提到的兩種溫毒都是晚發的溫熱證候,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