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泉

《研經言》~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伏沖解

《說文》沖,通道也。《玉篇》沖,交道也。脈以沖名者,取經隧四達,表裡交通之義。此脈並陽明之經行身前者,應孔穴,其不應孔穴者,並足少陰之經,伏行背膂之下,始稱伏沖,亦曰伏膂,名異實同。惟其伏行,故得交通前後,為四達之路。

白話文:

《說文解字》中記載:「沖」通「通道」。《玉篇》中記載:「沖」通「交道」。將脈絡命名為「沖」,取自經絡四通八達,表裡相通之意。

這條脈絡與陽明經並行於身體前側,而與陽明經不同的是,它不對應於特定的孔穴。此外,還有部分脈絡與足少陰經並行於背部和脊柱下方,這些脈絡就稱為「伏沖」,又稱「伏膂」,名稱不同,但實際是指同一個脈絡。

正是由於這種不同的走向,所以「沖脈」能前後貫通,成為一條四通八達的經絡。

經敘虛邪中人之次,不直言衝脈,必別言伏沖者,以傳邪未到伏沖之先,由孫而絡而經而輸,其入淺,其途一;一到伏沖,則入較深,而途不一,或由腸胃之腠而傳二腑,或由腸胃之外而傳膜原,路路可走,防禦綦難,為泄為積,未可預卜。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中記載,邪氣入侵人體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直指衝脈,而是特別提到「伏沖」,是因為邪氣在到達伏沖之前,是沿着孫絡、經脈和輸脈傳播的,它的入路較淺,路徑較固定;而一旦到達伏沖,邪氣進入較深的地方,傳播路徑變得多樣,可能會通過腸胃的孔隙傳到內臟,也可能通過腸胃的外層傳到臟腑之間的膜原,有多條路徑可走,防禦起來十分困難。邪氣進入伏沖後,可能會導致洩瀉或積聚,具體情況難以預測。

經意當以兩歧言,不以遞進言,否則既入腸胃,豈有復出而傳膜原之理哉?腸胃之外,膜原之間,所部甚廣,自鬲肓至脖胦,跨有臍之四旁,於古尺約尺許,其止者為積,其行者為繞臍痛;其不內逼於膜而傳者,尚有腸胃之後膂筋一次;其內逼膜原而傳者,亦尚有小腸膜原之間一次;其由支絡而傳者,尚有衝脈之正經,為臍上喘動應手之症。益信此一脈之四達交通矣。

白話文:

經絡的循行應當以分岐的形式來描述,而不是遞進的形式。否則,如果經絡已經進入腸胃,怎麼可能有迴流而出,傳播到膜原的道理呢?腸胃之外,膜原之間,所包含的範圍很廣,從膈肌到頸椎,橫跨肚臍的四個側面,換算成古代的尺寸大約有一尺多。經絡停滯在這裡就會形成積聚,運行就會引起繞臍疼痛;如果不直接傳到膜原而是通過其他途徑傳播,還有腸胃後面的筋膜一次;如果直接傳到膜原,還有小腸的膜原一次;如果通過支脈傳播,還有衝脈的主經,表現為臍上方氣喘、應手而動的症狀。這更進一步地證明瞭這條經絡的四面貫通。

衝脈之外行者但稱沖,則其伏行者稱伏沖,理固宜然。楊注《太素》不誤,王注《瘧論》以為腎絡之伏行膂筋者,蓋謂衝脈本腎絡之一也。核之上文入脊內,下文出缺盆之路,甚合。

白話文:

衝脈在體表運行時稱為「衝」,而其在體內運行時則稱為「伏衝」,這符合道理。楊上善對《太素》的註解沒有錯誤,而王太僕對《瘧論》的註解認為衝脈是腎絡在脊骨旁邊的隱行部分,這是因為衝脈本來就是腎絡的一部分。仔細推敲原文中「入脊內,下出缺盆」的說法,與此註解十分契合。

2. 中風傷寒解

《傷寒論》於傷寒外稱中風,各詳其脈證於六經篇。《病源》謂之中風、傷寒,其論即取論中六經脈證。《千金》、《外臺》相承皆如此。泉案《金匱》有中風篇,,仲景不以此病同列於彼者,以此與傷寒相似,與痹、歷節等不相似故也。巢氏以傷寒稱之,最得其旨。蓋冬時疾風及非時寒風,其來無漸,非關觸冒,故云中。

白話文:

《傷寒論》中稱為「中風」的,在「外傷」部分詳細論述了其脈象和證狀,位於「六經」篇。而《病源》中稱之為「中風」或「傷寒」,其論述即取自此「六經」篇。而《千金方》和《外臺祕要》也延續這種說法。而我仔細考證了《金匱要略》,發現其中有「中風」篇,仲景沒有將其與「傷寒」並列於此,是因為它與傷寒類似,但與痹症、歷節等其他疾病不同。巢氏稱之為「傷寒」,最能體會到其中的要旨。因為冬季的疾風或者非時而至的寒風,來的突然,不是因為接觸到什麼而引發的,所以稱之為「中」。

又以其彼來而我始冒之,故云中,又可云傷。又以此風起毫毛髮腠理,入襲於衛而自汗,不能循經而傳,故論文特起傳經例於傷寒條後,而中風條不之及。欲知傳經與否之義,但取《傷寒論》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及風則傷衛、寒則傷營數語繹之自明,勿為近世所惑也。

白話文:

因為風邪從外面入侵,我體內的陽氣才開始受到侵犯,所以稱之為「中風」,也可以稱之為「傷風」。另外,這種風寒之邪會從人的毛髮皮膚的細孔入侵,侵襲人體的表層防禦系統「衛氣」而導致出汗,無法循著經絡傳遍全身。因此,在中醫典籍《傷寒論》中,特別在「傷寒」條目後,說明瞭傳經的原理。而在「中風」條目中,並沒有提到傳經。

想要知道傳經與否的道理,只要研讀《傷寒論》中提到的「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及風則傷衛、寒則傷營」這些話語,就能自己明白了。不要被現代人的說法所迷惑。

3. 秋傷於濕解

凡論四氣,當分二例。自春分至秋分皆為暑,自秋分至立春皆為寒。二氣極偏,皆從風傷於人。經以暑配夏、寒配冬者,據其極偏之氣,配以極偏之時也。春之溫和,秋之涼和,本無所偏,介乎寒暑往來之間,而不可以寒暑言,故於春言風,以溫非邪,風則為邪。又以此風不偏勝,故但言傷於風,不別言寒者,非謂風止於春傷人也。

白話文:

在論述四季的氣候特點時,應區分為兩種情況。從春分到秋分都屬於暑氣,從秋分到立春都屬於寒氣。這兩種氣候極端偏頗,都容易隨著風邪侵犯人體。經書中將暑氣與夏季相配,將寒氣與冬季相配,是根據極端偏頗的氣候特點,與極端偏頗的時節相配的。春季的溫和和秋季的涼爽,本身沒有偏向,介於寒暑交替之間,不能用寒暑來描述。因此,在春天應強調風邪,因為溫和的氣候並非邪氣,但風邪則屬於邪氣。此外,由於春天的風邪並不偏勝,因此通常只說會受風邪所傷,而不特別指出是寒邪,這並不意味著風邪只在春天會損害人體。

於秋言濕者,秋承中土之後,本氣既無可言,即以中土之濕配之。秋謂秋分以前,若秋分後天氣已寒,此時傷之,則從傷寒法。經意以四氣分配四時,言自難齊,當以意逆實,當如傷寒例從秋分後皆為傷寒也。秋以土氣為氣者,正如草木黃落,以土色為色之比。近喻嘉言欲改「濕」字為燥,非是。

白話文:

在秋季談濕,是因為秋天承接夏季之後,本身的氣候已經沒有什麼特點了,所以就以夏季的濕氣來搭配它。這裡的「秋」是指秋分以前,如果秋分後天氣已經轉寒,此時受到損傷,就要按照傷寒的方法來處理。經書的本意是用四種氣候來分配四個季節,但是說起來並不完全準確,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理解。秋天以土氣為主的氣候,就像草木在秋天枯黃,以土色為主的顏色一樣。有人主張把「濕」字改為「燥」,這是錯誤的。

不觀《靈·九宮八風》又以濕配東乎,喻又將何以改之?

4. 《傷寒論》六經解一

《傷寒》所列六經,與《素·熱病論》不同。熱病論依氣行之脈絡言,故所著症,與《靈·經脈篇》義合。《傷寒論》依邪入之次序言,故所著症,與《靈·經脈篇》義不合。經脈三陽經皆有頭痛,陽明始有惡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陽,更以胃實為正陽明;經脈嗜臥屬足太陰,而仲景乃謂少陰病欲寐;經脈渴而欲飲,飢不能食,屬足少陰,而仲景乃謂厥陰病消渴,飲不欲食,種種皆殊。

白話文:

《傷寒論》中的六經與《素問·熱病論》中的不同。《熱病論》是根據氣血運行經脈的脈絡來說的,所以所記錄的症狀與《靈樞·經脈篇》的意義相符。《傷寒論》是根據邪氣進入人體的順序來說的,所以所記錄的症狀與《靈樞·經脈篇》的意義不符。

經脈中的三條陽經都會出現頭痛,而陽明經才會出現惡寒,但仲景把這些症狀都歸到太陽經,並把胃實當成正陽明經。經脈中的足太陰經會有嗜睡的症狀,但仲景認為是少陰病才會想睡覺。經脈中的足少陰經會出現口渴想喝水、飢餓不能進食的症狀,但仲景認為是厥陰病才會消渴、喝了水也不想吃東西。這些分類方式與經脈理論有很大的差別。

惟少陽、太陰為近之,而亦有殊者:經脈目䀮䀮屬足少陰,而仲景少陽目眩;經脈飧泄屬足厥陰,而仲景三陰俱列。所以然者,經但以陰陽分表裡兩層,而以身之前後兩側分為三陰三陽,仲景不但分表裡兩層,且分表之表為太陽,表之裡為少陽,里之表為太陰,里之裡為少陰,里之至里為厥陰,其腑為陽明,義取遞進,不取平按。故僅列熱病論六經症於傷寒例,而不即引之以冠六經篇首,別自為說以著,其名同實異也。

白話文:

只有少陽和太陰經脈比較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點:經脈視力模糊屬於足少陰經,而張仲景(後世名醫)認為少陽經也會引起頭暈目眩;經脈腹瀉屬於足厥陰經,而張仲景則把它歸於三陰經。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經脈只是以陰陽來分表裡兩層,並以人體前、後、兩側分為三陰三陽,而張仲景不僅分表裡兩層,而且將表中的表層分為太陽經,表中的裡層分為少陽經,裡中的表層分為太陰經,裡中的裡層分為少陰經,裡中的最裡層分為厥陰經,其腑臟為陽明經,意思是要分層遞進,而不是平分。

因此,張仲景只將熱病六經症狀列於傷寒條例中,而沒有直接引用它們來標題六經篇首,而是另起一段來說明,因為它們的名稱相同,但實質不同。

所以實異而名仍同者,以太陽等六者,乃古今紀陰陽者之大名,六元以紀天之六氣,《難經》以紀歲之六節,《脈經》卷五扁鵲法以紀一日之六候、卷十手撿圖以紀診法之六部,經筋以紀筋,皮部以紀絡,若經脈則以紀榮衛,而仲景因以紀表裡,其義一也。欲窮《傷寒》六經症者,勿纏合《靈》、《素》以亂之。

白話文:

因此,雖然實際上(指病症)不同但名稱相同,是因為太陽等六陽經是古今以來記載陰陽的總稱。六元用於記載天上的六種氣候,《難經》用於記載一年的六個節氣,《脈經》卷五扁鵲法用於記載一天的六個時辰,卷十手撿圖用於記載診斷方法的六個部位,經筋用於記載筋,皮部用於記載絡,而經脈則用於記載氣血的運行,而仲景又用於記載表裡。這些概念的意義是一致的。想要透徹理解《傷寒論》的六經證候,不要將《靈樞》、《素問》的內容混在一起,以免造成混亂。

5. 《傷寒論》六經解二

《傷寒》一書,專明表裡,以寒邪之入也,表裡以次,故分六經以列其次之後先。寒病之呈也,表裡恆兼,故又分六經六篇,以辨其兼之多少,於是屬詞比事,不得不起一例。其例純表者入表部,兼里者亦入表部,必純里者乃在裡部。假如六經症具,必在太陽篇,以太陽為表之表也。

白話文:

《傷寒論》這本書專門弄清楚表裡(症狀),是由於寒邪入侵,表裡依序受影響,所以分為六經,依據發生先後排列。寒病的表現,表裡經常混合,因此又分為六經六篇,來辨別表裡混合的輕重。為了說明這些,不得已要制定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只有外感症狀的,歸入表症部分;有表有裡的,也歸入表症部分;只有裡症的,才歸入裡症部分。比如六經症狀都具備,一定歸在太陽篇,因為太陽是最外表的。

太陽症罷,乃入陽明,陽明罷乃入少陽,少陽罷乃入太陰、入少陰、入厥陰,各取最外一層隸之,故於太陽著論最多,而厥陰獨少。非略也,他經之兼太陽者,例不得入於他經,而厥陰之兼他經而已分入各部者,例不得入於厥陰,則第紀其經症及解時愈候而已。其自諸四逆以下,古另為一篇,《玉函》題曰平嘔噦厥利脈症並治,成本誤並之。

白話文:

太陽經的證狀結束後,就會轉入陽明經;陽明經的證狀結束後,就會轉入少陽經;少陽經的證狀結束後,就會轉入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因為這幾個經脈都是由最外層的皮肉部位開始,所以太陽經的論述最多,而厥陰經的論述最少。這並不是因為厥陰經不重要,而是因為其他經絡兼有太陽經的證狀,就不能算入其他經絡;而厥陰經兼有其他經絡的證狀,卻能分入各個病症的部門,就不能算入厥陰經。所以只記載厥陰經的證狀和解除時應注意的預後。至於「四逆」以下的內容,在古書中另有一篇記載,題目是「平嘔噦厥利脈症並治」,原本錯誤地合併在一起。

或據成本而猶以為少,不得其故,乃曰此仲景未成之書也,否則曰此王叔和之所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