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卷二 (7)
卷二 (7)
1. 釋痰
仲景書有濁唾,有涎唾。涎唾,後人或稱淡唾。淡言其薄,以別於濁唾也。淡字去氵加疒即為痰。《巢源》而下,唾皆稱痰,即於唾之不薄者,亦稱痰不稱唾。如凝唾謂之膠痰,黏唾謂之膩痰,皆與古書相戾也。
第古人名病,必名其所可見,薄唾稱淡,有淡可見,若無淡可見,焉得冒淡之名?因知《金匱》四飲中之痰飲,雖本一作痰,而走於腸間之水,淡不淡尚未可卜,仲景亦必不憑空名之。淡飲之淡,當為流字之誤。走於腸間,正謂其流,與溢字、懸字、支字,皆是狀其水行以為別。
水之行象,必得此四者方備。《巢源》論飲,悉本《金匱》,於四飲獨無淡飲,有流飲,所列流飲症狀,正即《金匱》之淡飲,隋時《金匱》不誤,巢所據足為的證。《千金翼》配入留飲為五次,改懸飲為澼飲,支飲為淡飲,而於腸間動作有聲之飲,亦作流飲,與巢氏合。緣「流」字似淡,傳寫誤之,尋又改為痰,其跡顯然。
近有粗知訓詁者,謂痰字從炎,病必屬火。依彼論治,豈不大謬信乎?辨之不可不審也!
白話文:
張仲景的書中提到有「濁唾」和「涎唾」。涎唾,後人有時稱作「淡唾」。說它「淡」是因為它比較稀薄,用來區別於濃稠的「濁唾」。「淡」字去掉三點水,加上病字旁,就成了「痰」字。《巢氏病源》之後的醫書,都把唾液稱作痰,即使是比較濃稠的唾液,也稱作痰,而不稱唾。像是凝結成塊的唾液叫做膠痰,黏稠的唾液叫做膩痰,這都和古書的記載相違背。
古人命名疾病,一定會根據可以觀察到的現象來命名。稀薄的唾液叫做「淡」,因為有稀薄的樣子可以看見,如果沒有稀薄的樣子可以看見,又怎麼能隨便稱作「淡」呢?由此可知《金匱要略》中提到的四種飲證中的「痰飲」,雖然原文寫作「痰」,但它是在腸胃間流動的水,是否稀薄還不能確定,張仲景一定不會憑空給它取這個名字。「淡飲」的「淡」字,應該是「流」字的錯誤。在腸胃間流動,正是形容它流動的樣子,和「溢」、「懸」、「支」這些字一樣,都是用來描述水液流動的狀態,以此來區別不同的飲證。
水液流動的狀態,必須要有這四種描述方式才完備。《巢氏病源》討論飲證,完全是根據《金匱要略》,在四種飲證中唯獨沒有「淡飲」,而是有「流飲」,它所列出的流飲症狀,正好就是《金匱要略》中的「淡飲」。隋朝時的《金匱要略》沒有錯誤,《巢氏病源》所依據的正是確鑿的證據。《千金翼方》把「留飲」歸為第五種,把「懸飲」改為「澼飲」,把「支飲」改為「淡飲」,並且將在腸胃間流動時有聲音的飲證,也稱作「流飲」,這和《巢氏病源》的記載相符。因為「流」字字形和「淡」字相似,傳抄時就發生了錯誤,後來又被改成了「痰」字,這個演變的過程是很明顯的。
最近有一些略懂訓詁的人說,「痰」字從「炎」,認為凡是「痰」病必定屬於火證。如果根據他們的理論來治療,豈不是大錯特錯嗎?對於這些觀點,不可不仔細辨別清楚!
2. 釋散
脈有左右如相低昂者,謂之散,如樹葉之動、榆莢之落,(《玉函》聶聶如落榆莢者,名曰散也。《八十一難》作厭厭聶聶。依義當作檿檿欇欇,《廣韻》檿,葉動貌;欇,樹葉動貌。)物輕而泛於水,(《素問》秋脈來急去散,故曰浮,又如物之浮,曰肺死,)車行而望其蓋,(《傷寒論》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八十一難》以為肺平脈。
)其象莫不如是,故歷擬之也。左右如相低昂,與數脈相似。其實數之促急,以徑言,散之低昂,以橫言;數之促急起線,散之仰昂不起線:大不相同,故言如數。(《素問》冬脈其去如數,正謂散也。示從容肝急沉散似腎。)又如物之浮,是散之黏著而兼實者;如車之蓋,是散之有力而兼大者。
(《素問》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成注《傷寒論》藹藹如車蓋者,大而厭厭聶聶也。)故一為肺死脈,一為陽結脈,皆非散之正。故仲景以如落榆莢為正。又惟散之低昂以橫言,故緊脈亦兼散象。(王注《素·示從容》急緊而散曰肝。)惟散之低昂不起線,故洪脈亦沿散名。
(《八十一難》浮而大散者心也。)引而申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白話文:
脈搏左右兩邊的跳動,如果像互相低頭抬頭一樣,就叫做「散」。就像樹葉在風中擺動、榆樹果莢飄落的樣子。(《玉函》說這種脈搏像榆樹果莢飄落,稱為「散脈」。《八十一難》則形容為「厭厭聶聶」,按照意思應該寫成「檿檿欇欇」,《廣韻》解釋「檿」是樹葉擺動的樣子,「欇」也是樹葉擺動的樣子。)就像輕的東西浮在水面上,(《素問》說秋天的脈象來得快去得散,所以說是「浮」,又說像東西浮在水面,是肺臟衰竭的徵兆。)又像遠處看行進中的車子,看到車篷(車蓋)的樣子。(《傷寒論》說脈搏寬大像車篷一樣,叫做「陽結脈」。《八十一難》則認為這是肺臟正常的脈象。)
這些都是「散脈」的樣子,所以才會用這些來比擬它。「散脈」左右低頭抬頭的樣子,跟「數脈」有點相似。但其實「數脈」是頻率快而急促,可以用直線來形容,而「散脈」是低頭抬頭,是用橫向來形容;「數脈」的跳動像一條直線,而「散脈」的跳動則是起伏不定,不會形成直線:這兩者差別很大,所以才說「散脈」跟「數脈」像。(《素問》說冬天脈象去得像「數脈」一樣,其實說的就是「散脈」。這是在說明「散脈」看起來從容,像肝脈急促,又像腎脈沉潛而散。)另外,「散脈」像東西浮在水面,是「散脈」有黏著性且兼具實質;像車篷,是「散脈」有力量且兼具寬大。
(《素問》說「散脈」像東西浮在水面,又像風吹毛髮。成注《傷寒論》說寬大如車篷,就是指脈搏寬大而且厭厭聶聶。)所以,一個脈象被認為是肺臟衰竭的徵兆,另一個則被認為是陽氣鬱結的脈象,這都不是「散脈」真正的樣子。因此,張仲景認為脈象像榆樹果莢飄落才是真正的「散脈」。又因為「散脈」的低頭抬頭是用橫向來形容,所以「緊脈」也有「散脈」的特徵。(王注《素問·示從容》說脈象急促而緊,同時又呈現散亂的樣子,屬於肝脈。)而「散脈」的低頭抬頭不會形成直線,所以「洪脈」也會有「散脈」的名稱。(《八十一難》說脈象浮而大且散亂,是心臟的脈象。)
把這些道理延伸,觸類旁通,就能掌握天下所有的事情了。
3. 釋毛
古以毛為輕之譬。《詩》大雅德輶如毛,輶輕也;《孟子》以一羽對百鈞,又曰金重於羽;《漢書》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皆言輕也。脈以毛名者,為其重按即無,輕取則得也。《素》玉機真臟秋脈者肺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脈經》肺脈來泛泛(《說文》浮,泛也。則泛泛,浮也。
)而輕,如微風吹鳥背上毛。然則浮之輕,而重按即無者,乃為正毛脈矣。其輕而不甚浮起,或浮之輕而沉候又兼他象者,只可謂之輕,不得謂之毛。《脈經》於吐衄曰脈來輕輕在肌肉。此輕在中候,故不云毛也。於婦人妊娠曰按之則滑,浮之則輕。此以沉候有他象,故亦不云毛也。
言輕不足以該浮,言浮不足以該輕,故《傷寒論》疊稱之曰毛浮。
白話文:
古時候常用「毛」來比喻輕。像是《詩經》大雅篇說的「德輕如毛」,「輶」就是輕的意思;《孟子》提到用一根羽毛對比百鈞重的東西,又說金子比羽毛重;《漢書》也說有的東西比泰山還重,有的東西卻像鴻毛一樣輕:這些都是在講輕的意思。
脈象之所以用「毛」來命名,是因為重按就感覺不到,輕輕按才摸得到。《素問》提到玉機真臟的秋脈屬於肺,所以它的氣息來時輕飄虛浮,來得快去得散,因此稱為「浮」。《脈經》說肺脈來時漂浮輕淺(《說文解字》說「浮」就是漂浮的意思,所以漂浮輕淺就是浮),就像微風吹拂鳥背上的羽毛。這樣看來,浮而輕,而且重按就感覺不到的,才是真正的毛脈。如果只是輕而不怎麼浮起來,或者浮得輕但沉按時又兼有其他脈象,只能說是輕,不能說是毛脈。《脈經》提到吐血、流鼻血時的脈象是輕輕在肌肉層出現,這種輕是在中層,所以不稱為毛脈。在談到婦女懷孕時,則說按下去是滑脈,浮起來是輕脈。這因為沉按時有其他脈象,所以也不稱為毛脈。
說輕不足以概括浮,說浮也不足以概括輕,所以《傷寒論》才疊用「毛浮」兩個字來稱呼這種脈象。
4. 釋代一
古說脈代有數種。《素》宣明五氣脾脈代,注:軟而弱也。案軟弱則氣未盡暢,有乍數乍疏之意,此與《靈》邪氣臟腑病形黃者,其脈代,皆謂脾之平脈。以《脈經》脾平脈長長而弱,來疏去數參之,則此所云代,實即乍數乍疏之義。蓋有數有疏,則氣不調勻,如相更代,故曰代,而古因謂不調之脈為代。
《史記》倉公傳:和即經主病,代則絡脈有過。以代對和,則代為不調可知。《素·三部九候》中部乍數乍疏者死,其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亦謂不調者為代。承上句乍疏乍數而言,意謂經代死,終代病。夏氣在絡,長夏同法,故脾以代為正,此與倉公說皆取脾平脈之代,而於非時妄見者,射其主病也。所以謂之代者,取其變更不常,如四時代更,日月代明,父子代嬗,盛衰代遷之比。
《說文》:代,更也是也。代之本義,並不取乎止,第以純軟弱則或不能行,有疏數則似可得間,間者止也。不能行亦止也。故古因又謂脈之有止者為代,如經所云數動一代,五十動一代,乃「代」字之引伸義。所以引代於止者,即動以觀止則見為數,即止以觀動則見為數,仍是乍疏乍數之意也。
然猶通指一止者為代也。至仲景而下,別代於結,始以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為代之專稱矣。至李時珍而下,別代於促、結,始以止有常數,為代之專稱矣。於此見古今號之沿革。
白話文:
古人說的「脈代」有好幾種解釋。《素問》提到五行中的脾脈,其脈象為「代」,並註解說脈象是柔軟而虛弱的。我認為脈象柔軟虛弱表示氣血運行不夠順暢,會有時快時慢的現象,這點與《靈樞》中描述的邪氣導致臟腑生病,臉色發黃時,脈象呈現「代」的說法是一致的,都指的是脾的正常脈象。如果參考《脈經》中描述的脾臟正常脈象是細長而微弱的說法,以及脈搏時快時慢的現象,那麼這裡說的「代」,實際上就是時快時慢的意思。因為脈搏有快有慢,就表示氣血運行不夠均勻,如同互相交替,所以稱之為「代」。因此,古人認為不協調的脈象就是「代」。
《史記》的倉公傳中說:「脈象平和就表示經脈正常,脈象呈現代則表示絡脈有問題。」將「代」與「和」對比,可以知道「代」就是不協調的意思。《素問·三部九候》中說:「中部脈象時快時慢的人會死亡,脈象呈現代且像彎鉤的人,病在絡脈。」這裡也是把不協調的脈象稱為「代」。承接上一句「時慢時快」而言,意思是說經脈的「代」表示將死,而絡脈的「代」表示生病。夏季的氣在絡脈,長夏的氣也是如此,所以脾以脈象「代」為正常,這點與倉公的說法一致,都是取脾臟正常脈象的「代」,如果不在這個時節看到這種脈象,那就要判斷其主要病症了。之所以稱之為「代」,是因為它變化不定,就像四季更替,日月交替,父子相傳,盛衰輪迴一樣。
《說文解字》中說:「代,就是更替的意思。」「代」的本義並不是停止,而是因為脈象過於柔軟虛弱,可能無法順利運行,脈搏時快時慢看起來似乎會有停頓,這裡的停頓是虛擬的。無法順利運行也是一種停頓。所以古人又把脈搏有停頓的現象稱為「代」,就像經書中說的「脈搏跳動數次就會停頓一次」、「跳動五十次就會停頓一次」,這都是「代」字引申出來的含義。之所以把「代」引申為停頓,是因為觀察脈搏跳動的同時也能觀察到停頓,看到停頓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跳動,這仍然是時快時慢的意思。
然而,普遍來說,脈搏停頓一次就被認為是「代」。到了張仲景之後,才開始區分「代」與「結」,開始將脈搏跳動時停頓,且無法自行恢復的現象,稱為「代」的專有名詞。到了李時珍之後,才開始區分「代」與「促」、「結」,開始將有規律停頓的現象,稱為「代」的專有名詞。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今對於「代」這個名詞的演變。
5. 釋代二
《脈經》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此論最明。來數,數也;中止,疏也;不能自還,弱之甚也;因而復動,但弱無胃也。與兩經之言,若合符節。於此知中止去軟弱止一間,有胃氣為軟弱,無胃氣即中止。有胃氣則雖無力而其動猶覺不勻而勻,故但謂之乍數乍疏;無胃氣則雖有動而極無力以久持,故謂之弱而乍數乍疏。
《素》玉機真臟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其即《脈經》之所本乎!《素》平人氣象長夏胃微軟弱曰平,但代無胃曰死。亦明以軟弱為有胃,代為無胃。且不云代而無胃,必云但代無胃者,以其但見軟弱中之疏數,而無軟弱中之和氣,故曰但代。王注以軟而弱釋《宣明篇》之代,而於但代直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義各允協。
又《素》脈要精微兩言代,王注於數動一代云:代,止也;於代則氣衰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亦切當。其釋三部九候之代則過,觀《倉公傳》自知。總之,釋脈必先明其字之本義及引申義,而後前人之得失異同,可考而知也。
白話文:
《脈經》說,代脈的脈象是跳動的頻率會突然停止,不能自己恢復,然後又再跳動,這段論述非常清楚明白。所謂的「來數」,指的是脈搏跳動的頻率;「中止」指的是脈搏跳動變得稀疏;「不能自還」指的是脈搏虛弱到極點;「因而復動」指的是脈搏只是虛弱,但仍然有胃氣的存在。這和兩部經典的說法,就像符節一樣互相吻合。由此可知,脈搏停止跳動,卻在虛弱之後停止一小段時間,如果有胃氣,脈象就會呈現軟弱無力的狀態;如果沒有胃氣,脈象就會呈現停止跳動的狀態。如果有胃氣,雖然脈搏無力,但跳動時仍然會感覺到不均勻之中帶有均勻,所以只能說是時快時慢;如果沒有胃氣,即使脈搏有跳動,也會因為極度無力而無法持久,所以說是虛弱並且時快時慢。
《素問》中提到,正常的脾臟脈象,在長夏的時候會呈現稍微軟弱無力的狀態,這是正常的。但代脈如果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素問》也明確地說明,軟弱無力代表有胃氣,而代脈代表沒有胃氣。而且《素問》並不是直接說代脈沒有胃氣,而是說「但代無胃」,這是因為代脈只是看起來脈象軟弱無力且跳動稀疏,但卻沒有軟弱無力中的平和之氣,所以才說「但代」。王冰註解《宣明篇》的代脈,用「軟而弱」來解釋,對於「但代」則直接說是「跳動時停止,不能自己恢復」,兩者解釋的意義都非常一致。
另外,《素問》的「脈要精微論」中兩次提到「代脈」,王冰在註解「數動一代」時說:「代,就是停止。」,在註解「代則氣衰」時說:「跳動時停止,不能自己恢復。」,這兩者也都很貼切。但他對於三部九候中代脈的解釋就過於牽強,看看《倉公傳》的記載就明白了。總而言之,解釋脈象必須先了解文字的本意和引申義,然後才能考究前人的觀點有什麼得失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