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泉

《研經言》~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釋痰

仲景書有濁唾,有涎唾。涎唾,後人或稱淡唾。淡言其薄,以別於濁唾也。淡字去氵加疒即為痰。《巢源》而下,唾皆稱痰,即於唾之不薄者,亦稱痰不稱唾。如凝唾謂之膠痰,黏唾謂之膩痰,皆與古書相戾也。

白話文:

張仲景的著作中提到「濁唾」和「涎唾」。後世有些醫家將「涎唾」稱為「淡唾」,「淡」字表示唾液較薄,與「濁唾」相區別。如果把「淡」字去掉水旁(氵),再加上病旁(疒),就成了「痰」字。

《巢源》以下的醫書中,將所有的唾液都稱為「痰」,即使唾液並不粘稠,也稱之為「痰」,而不稱之為「唾」。例如,把凝結的唾液稱為「膠痰」,把粘稠的唾液稱為「膩痰」,這都與古書的用法相矛盾。

第古人名病,必名其所可見,薄唾稱淡,有淡可見,若無淡可見,焉得冒淡之名?因知《金匱》四飲中之痰飲,雖本一作痰,而走於腸間之水,淡不淡尚未可卜,仲景亦必不憑空名之。淡飲之淡,當為流字之誤。走於腸間,正謂其流,與溢字、懸字、支字,皆是狀其水行以為別。

白話文:

古代醫家在命名疾病時,一定要依據可以觀察到的徵兆。比如,淡唾沫就稱為「淡」,因為有淡味可以觀察到。如果沒有觀察到的淡味,怎麼能冒然命名為淡呢?由此可以推知,《金匱要略》中四種飲病之一的痰飲,雖然最初寫作痰,但實際上指的是流淌在腸間的水液。它到底淡不淡還很難確定,仲景也不可能憑空命名。淡飲中的「淡」字,應該是「流」字的訛誤。流淌在腸間,正是說明它的流動性,與「溢」、「懸」、「支」等字,都是用來形容水液流動情況的。

水之行象,必得此四者方備。《巢源》論飲,悉本《金匱》,於四飲獨無淡飲,有流飲,所列流飲症狀,正即《金匱》之淡飲,隋時《金匱》不誤,巢所據足為的證。《千金翼》配入留飲為五次,改懸飲為澼飲,支飲為淡飲,而於腸間動作有聲之飲,亦作流飲,與巢氏合。緣「流」字似淡,傳寫誤之,尋又改為痰,其跡顯然。

白話文:

水的運動特性,必須具備以下四種條件纔是完整的:《巢源》論述飲證,都根據《金匱要略》,但在四種飲證中,獨缺淡飲,而是有流飲。所列流飲的症狀,恰好就是《金匱》中的淡飲,隋朝時的《金匱要略》沒有錯漏,巢元方所依據的足以為證。《千金翼方》又加入了留飲這一種,把懸飲改為澼飲,支飲改為淡飲,而腸胃中有聲響的飲證,也稱為流飲,與巢氏的說法一致。由於「流」字與「淡」字相近,傳抄時誤寫成「淡」,後來又誤寫成「痰」,這樣的演變過程很明顯。

近有粗知訓詁者,謂痰字從炎,病必屬火。依彼論治,豈不大謬信乎?辨之不可不審也!

2. 釋散

脈有左右如相低昂者,謂之散,如樹葉之動、榆莢之落,(《玉函》聶聶如落榆莢者,名曰散也。《八十一難》作厭厭聶聶。依義當作檿檿欇欇,《廣韻》檿,葉動貌;欇,樹葉動貌。)物輕而泛於水,(《素問》秋脈來急去散,故曰浮,又如物之浮,曰肺死,)車行而望其蓋,(《傷寒論》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八十一難》以為肺平脈。

白話文:

脈搏跳動時,左右兩側有高有低,就像樹葉在風中搖曳、榆莢在空中飄落。(《玉函經》中說,脈跳動得像落榆莢一樣,稱為散脈。而在《八十一難》中,這個詞被寫成了厭厭聶聶。根據意思,它應該是檿檿欇欇,《廣韻》中解釋檿為葉子搖動的樣子;欇為樹葉搖動的樣子。)像輕物漂浮在水面上。(《素問》中說,秋脈來得急去得散,所以稱為浮脈,就像東西浮在水上一樣。如果脈象浮而無力,稱為肺死脈。)就像車子走著只看到車篷。(《傷寒論》中說,脈搏像車篷一樣高高鼓起,稱為陽結脈。《八十一難》認為這是肺脈平穩的表現。)

)其象莫不如是,故歷擬之也。左右如相低昂,與數脈相似。其實數之促急,以徑言,散之低昂,以橫言;數之促急起線,散之仰昂不起線:大不相同,故言如數。(《素問》冬脈其去如數,正謂散也。示從容肝急沉散似腎。)又如物之浮,是散之黏著而兼實者;如車之蓋,是散之有力而兼大者。

白話文:

)它們的形象沒有不如同(數脈),所以用它們來比擬。它們左右升降變化,與數脈相似。實際上,數脈的急促是從縱向講的,散脈的升降是從橫向講的;數脈的急促是從線條開始的,散脈的升降不是從線條開始的:它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說像數脈。(《素問》:「冬脈它的離(心)跳動像數脈」,正是指散脈。說明從容的肝脈浮散而急促像腎脈。)又像物體浮在水面一樣,這是散脈的黏著兼實證;像車蓋一樣,這是散脈的有力兼大證。

(《素問》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成注《傷寒論》藹藹如車蓋者,大而厭厭聶聶也。)故一為肺死脈,一為陽結脈,皆非散之正。故仲景以如落榆莢為正。又惟散之低昂以橫言,故緊脈亦兼散象。(王注《素·示從容》急緊而散曰肝。)惟散之低昂不起線,故洪脈亦沿散名。

白話文:

《素問》記載:脈象如同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或者像風吹毛髮飄動。成無己注《傷寒論》說:脈象綿綿不絕,如同車蓋覆蓋一樣,是脈搏寬大而平緩。

因此,一種脈象稱為「肺死脈」,一種脈象稱為「陽結脈」,它們都不是正常分散的脈象。因此,仲景認為脈象像落下的榆樹種子纔是正常的脈象。

此外,只有分散脈象的低緩或高昂,是用橫向角度來描述的。因此,緊脈也兼有散的脈象特徵。(王冰注《素問·示從容篇》說:既急且緊,但又分散的脈象是肝脈。)

只有分散脈象的低緩或高昂不會形成線狀,因此洪脈也帶有分散的名稱。

(《八十一難》浮而大散者心也。)引而申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3. 釋毛

古以毛為輕之譬。《詩》大雅德輶如毛,輶輕也;《孟子》以一羽對百鈞,又曰金重於羽;《漢書》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皆言輕也。脈以毛名者,為其重按即無,輕取則得也。《素》玉機真臟秋脈者肺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脈經》肺脈來泛泛(《說文》浮,泛也。則泛泛,浮也。

白話文:

古代常以羽毛比喻輕。古詩《大雅》說:「德重如車輪,輕如羽毛。」《孟子》說:「一根羽毛可以抵得上千斤重的東西。」《漢書》也說:「有些東西比泰山還重,有些東西比鴻毛還輕。」這些都在描述輕。

脈象用「毛」來命名,是因為按壓時很輕微就會消失,輕輕取脈就能摸到。根據《素問》記載,秋天對應的臟腑是肺,所以肺氣來得輕虛而浮動,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稱為「浮脈」。《脈經》也記載,肺脈來得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樣(《說文解字》中,「浮」的意思是泛在水面。)。

)而輕,如微風吹鳥背上毛。然則浮之輕,而重按即無者,乃為正毛脈矣。其輕而不甚浮起,或浮之輕而沉候又兼他象者,只可謂之輕,不得謂之毛。《脈經》於吐衄曰脈來輕輕在肌肉。此輕在中候,故不云毛也。於婦人妊娠曰按之則滑,浮之則輕。此以沉候有他象,故亦不云毛也。

白話文:

如果按壓時很輕,像微風吹動鳥背上的毛一樣。那麼浮起來很輕,但重重按壓時就感覺不到這種輕的脈象,這纔是真正的「毛脈」。如果脈象很輕,但是不至於很浮起,或者浮得很輕,但是沉候又有其他特徵的,只能說是「輕」,不能說是「毛」。《脈經》中關於吐血提到:「脈象來得很輕,浮在肌肉上。」這裡的「輕」是在中候上的,所以不稱之為「毛」。對於婦女懷孕提到:「按壓時感覺很滑,浮起時感覺很輕。」這裡是因為沉候有其他特徵,所以也不稱之為「毛」。

言輕不足以該浮,言浮不足以該輕,故《傷寒論》疊稱之曰毛浮。

4. 釋代一

古說脈代有數種。《素》宣明五氣脾脈代,注:軟而弱也。案軟弱則氣未盡暢,有乍數乍疏之意,此與《靈》邪氣臟腑病形黃者,其脈代,皆謂脾之平脈。以《脈經》脾平脈長長而弱,來疏去數參之,則此所云代,實即乍數乍疏之義。蓋有數有疏,則氣不調勻,如相更代,故曰代,而古因謂不調之脈為代。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記載了多種脈象。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明確提出了“脾脈代”的說法。注釋中解釋為“軟弱”。分析這些軟弱的脈象,可以發現氣血運行不暢,時而數,時而稀疏。這與《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的“邪氣臟腑病形黃者,其脈代”的描述相似,都指的是脾臟的正常脈象。

根據《脈經》中的記載,脾脈平脈的特點是細長而弱,結合上述“數”和“疏”的徵兆,可以推斷出“代”的含義實際上是“時而數,時而疏”的意思。因為有數有疏,說明氣血運行不均勻,就像相互交替一樣,所以稱之為“代”。而古代醫家將這種不調的脈象稱為“代”。

《史記》倉公傳:和即經主病,代則絡脈有過。以代對和,則代為不調可知。《素·三部九候》中部乍數乍疏者死,其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亦謂不調者為代。承上句乍疏乍數而言,意謂經代死,終代病。夏氣在絡,長夏同法,故脾以代為正,此與倉公說皆取脾平脈之代,而於非時妄見者,射其主病也。所以謂之代者,取其變更不常,如四時代更,日月代明,父子代嬗,盛衰代遷之比。

白話文:

《史記·倉公傳》:

  • 和:表示經絡通暢,對應主病。
  • 代:表示經絡通路有異常。

用「代」來對應「和」,可以看出「代」代表了經絡不調。

《素問·三部九候》:

  • 脈搏忽快忽慢者將死。
  • 脈搏「代而鉤者」,病在經絡,也是指經絡不調。

這句話承接上文忽疏忽數的情況,意思是說:經絡不調會導致死亡,而終身不調的病症會導致脈搏異常。

《內經》:

  • 夏氣在經絡中運行,長夏同法,所以脾臟以「代」為正常現象。
  • 倉公的說法和《內經》的說法都認為「代」是平脈的表現,但是如果在非時出現「代」脈,則表示有主病。

之所以稱之為「代」,是因為它變更無常,就像一年四季的更替、日月交替、父子相傳、盛衰交替一樣。

《說文》:代,更也是也。代之本義,並不取乎止,第以純軟弱則或不能行,有疏數則似可得間,間者止也。不能行亦止也。故古因又謂脈之有止者為代,如經所云數動一代,五十動一代,乃「代」字之引伸義。所以引代於止者,即動以觀止則見為數,即止以觀動則見為數,仍是乍疏乍數之意也。

白話文:

《說文解字》中,「代」字的意思是「更換、取代」。「代」字的本義並不表示「停止」的意思,而是因為「代」字本身柔軟、虛弱,所以有時會無法進行,而當「代」字疏散時,看起來就好像可以找到縫隙,而縫隙就表示「停止」。不能進行也表示「停止」。所以,古人又稱脈象中有「停止」現象的為「代」,就像經典中所說的「脈搏每幾次跳動就停止一次,每五十次跳動就停止一次」,這便是「代」字的引申義。之所以將「代」與「停止」聯繫起來,是因為從脈搏的跳動中觀察「停止」,就會發現「代」的數量;從「停止」中觀察脈搏的跳動,也會發現「代」的數量。這仍然表示脈搏時而疏散時而急促的意思。

然猶通指一止者為代也。至仲景而下,別代於結,始以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為代之專稱矣。至李時珍而下,別代於促、結,始以止有常數,為代之專稱矣。於此見古今號之沿革。

白話文:

以前中醫普遍把“停滯”稱為“代”。到張仲景以後,才把“代”與“結”區分開來,專指由於氣血運行受阻而形成的停滯,且無法自行恢復。到了李時珍以後,又把“代”與“促”、“結”區分開來,專指有固定數量的停滯。由此可見,中醫名詞的定義和使用隨著時代而逐漸演變。

5. 釋代二

《脈經》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此論最明。來數,數也;中止,疏也;不能自還,弱之甚也;因而復動,但弱無胃也。與兩經之言,若合符節。於此知中止去軟弱止一間,有胃氣為軟弱,無胃氣即中止。有胃氣則雖無力而其動猶覺不勻而勻,故但謂之乍數乍疏;無胃氣則雖有動而極無力以久持,故謂之弱而乍數乍疏。

白話文:

《脈經》中記載:脈搏跳動的次數忽快忽慢,並且無法自行恢復,但又再次跳動起來,這段論述最為清楚。忽快忽慢指脈搏數,忽停忽跳指脈搏稀疏,無法自行恢復表示脈搏非常虛弱,再次跳動表示脈搏雖然虛弱但還有胃氣。這與其他兩本經書所說的內容完全一致。由此可知,脈搏忽停忽跳與虛弱之間只差一線之隔,有胃氣則表現為虛弱,無胃氣則表現為忽停忽跳。有胃氣雖然力量不足,但脈搏跳動時仍能感覺到忽快忽慢但有規律,因此只稱為忽數忽疏;無胃氣則雖然有脈搏跳動,但力量極其微弱而不能持久,因此稱為虛弱而忽數忽疏。

《素》玉機真臟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其即《脈經》之所本乎!《素》平人氣象長夏胃微軟弱曰平,但代無胃曰死。亦明以軟弱為有胃,代為無胃。且不云代而無胃,必云但代無胃者,以其但見軟弱中之疏數,而無軟弱中之和氣,故曰但代。王注以軟而弱釋《宣明篇》之代,而於但代直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義各允協。

白話文:

《素問》中記載,脾脈來臨時,脈象忽強忽弱、忽快忽慢,這就是《脈經》的依據。

《素問》中提到,健康人的氣色是夏季胃部虛軟,但是如果完全沒有胃氣,就會死亡。這也表明虛軟有胃氣,完全沒有胃氣。

而且書中沒有說「完全沒有」胃氣,而是說「完全沒有胃氣」,因為這只是在虛弱的脈象中看到了散亂和過快,而沒有虛弱中和諧之氣的表現,所以說「完全沒有胃氣」。

王冰注釋中用「虛軟」解釋《宣明篇》中的「代」,而對於「完全沒有胃氣」,則直接解釋為「運動後停止,不能自動恢復」,兩者的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

又《素》脈要精微兩言代,王注於數動一代云:代,止也;於代則氣衰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亦切當。其釋三部九候之代則過,觀《倉公傳》自知。總之,釋脈必先明其字之本義及引申義,而後前人之得失異同,可考而知也。

白話文:

《素問》中關於脈象的精微之處,可用兩個字概括:「代」與「動」。王冰在注釋「數動一代」時說:「代」是「停止」的意思;「於代則氣衰」是指脈動中斷,不能自發恢復。這種解釋很恰當。但他對三部九候中「代」的解釋就有些過分了,可以參照倉公的《脈訣》瞭解。總之,想要正確解讀脈象,必須先弄清字的本義和引申義,這樣才能判斷前人的見解是對是錯,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