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卷二 (3)
卷二 (3)
1. 溫瘧說
古者於冬傷於寒不即發,至春遇溫而病者,及冬中於非時之暖不即發,至春遇溫而病者,皆胃之溫。故仲景既存《素問》、《傷寒》成溫之論,復於冬有非節之暖稱為冬溫。以溫之言蘊,所蘊不同,而為蘊則同,故通為溫。《巢源》溫病候、溫毒候,皆兩存之,固深於仲景者也。
准此以推,夏之暑亦當如是。夏傷於暑不即發,至秋遇風而病者,及夏傷於非時之寒不即發,至秋遇風而病者,皆謂之瘧。故《素問》瘧論有夏傷於暑之痎瘧,而生氣通天及金匱真言夏暑汗不出秋風之瘧,以瘧之言瘧,為瘧不同,而所虐則同,故通為瘧。惟仲景專為「寒」字立論,故不及夏暑即發、不即發之病,而《巢源》以下亦仍之,而不復分晰也。
春主溫,故溫性緩,緩則性長,故為病壯熱,而其脈為緩弱;秋主風,故瘧性暴,暴則性短,故為病休作,而其脈緊弦。溫宜於下,則瘧宜於吐。治瘧之常、蜀,猶治溫之硝、黃也。惟溫在冬月,故發有先後重沓,則治有汗、下兼施,與瘧之吐、下兼施,微有不同者此耳!
白話文:
古時候,冬天受寒但沒有立刻發病,等到春天遇到溫暖的氣候才發病的,以及冬天遇到不合時節的溫暖氣候但沒有立刻發病,等到春天遇到溫暖的氣候才發病的,這些都屬於體內有溫熱積蓄的緣故。所以張仲景在《素問》、《傷寒論》中已有關於溫病的論述,又將冬天出現不合時節的溫暖氣候稱為冬溫。雖然使用「溫」這個字,但所蘊藏的病因不同,但都屬於溫病,所以統稱為溫病。《巢氏病源》中同時保留了溫病和溫毒的說法,比張仲景的論述更加深入。
依照這個道理推論,夏天的暑熱也應該是這樣。夏天受暑但沒有立刻發病,等到秋天遇到風邪才發病的,以及夏天受到不合時節的寒冷但沒有立刻發病,等到秋天遇到風邪才發病的,這些都可以稱為瘧疾。《素問》中關於瘧疾的論述有提到夏天受暑而發生的瘧疾,像是《生氣通天論》和《金匱真言論》提到夏天暑熱導致汗不出,秋天遇風而發生的瘧疾,雖然都使用「瘧」這個字,但所虐的病因不同,但都是因受到邪氣侵襲而發病,所以統稱為瘧疾。只有張仲景專注於「寒」字來論述疾病,所以沒有論及夏天暑熱立刻發病或不立即發病的疾病,《巢氏病源》之後的醫家也沿用了這個觀點,沒有再做更詳細的區分。
春天主溫,所以溫病的特性是緩慢的,緩慢則病程較長,因此表現為高熱,脈象呈現緩而無力;秋天主風,所以瘧疾的特性是發病快速,快速則病程短暫,因此表現為發作與間歇交替,脈象呈現緊而弦。溫病適合用向下疏導的方式治療,而瘧疾適合用催吐的方式治療。治療瘧疾常用的常山、蜀漆,就像治療溫病常用的芒硝、大黃一樣。只是因為溫病發生在冬天,所以病情有先後重疊發作的情況,因此治療方法有發汗、攻下兼施的情況,與瘧疾使用催吐、攻下兼施的方法略有不同,僅僅是這樣而已!
2. 溫瘧有三說
古稱溫瘧有三。《素》瘧論兩溫瘧,《巢源》總敘之,意謂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至春遇大暑,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偕出之。溫瘧止有先熱後寒者,而無先寒後熱者。何以言之?經以先風后寒為先熱後寒之因,先寒後風為先寒後熱之因,大暑為時令,不必數,故止數風寒之先後,所以止有先熱後寒者也。
若夏傷於大暑,腠理發泄,遇夏氣非時小寒,藏於腠理皮膚,至秋傷於風,則病成之溫瘧,則有先熱後寒者,又有先寒後熱者。何以言之?以此暑也,小寒也,秋風也,為三感,則當置其一輕而論其兩重。若傷暑重而秋風輕,則置風而論暑、寒,而為先熱後寒之瘧;若暑輕而秋風重,而置暑而論寒、風,而為先寒後熱之瘧也。復總而別之曰:夫病溫瘧六七日,但見熱者是矣。
此謂壯熱不兼寒者,故加「夫」字,示與經文別出也;不析言冬夏者,明冬夏皆有此壯熱者也。此與先熱後寒、先寒後熱為三矣。大法由冬來者,即今春溫;由夏來者,即今伏暑。古既統稱溫瘧,則本草諸治溫瘧之藥,皆是治春溫、伏暑明甚,《金匱》白虎加桂枝湯症正此也。此外,尚有《傷寒論》脈陰陽俱緊者,重感於寒,變為溫瘧。
則冬傷於寒,至春分以後,復感時行之寒者,先後皆寒,與寒多之牡瘧同理。故《金匱》蜀漆散方下云溫瘧加蜀漆,當即指此。越其外受之蒙,即以截其遞入之路,而俗稱蜀漆截瘧,亦以辭害旨哉!若白虎加桂枝湯方,自是治春溫、伏暑之溫瘧,與重感於寒之溫瘧無涉,故其方同傷寒法,不同瘧法也。
白話文:
古時候說的溫瘧有三種情況。《黃帝內經》的《瘧論》中提到兩種溫瘧,而《巢氏病源》則總括地敘述了溫瘧的成因,意思是冬天感受了風邪,寒氣潛藏在骨髓裡,到了春天遇到大暑時節,或者因為過度勞累,邪氣便會隨著汗液排出。這種溫瘧只有先發熱後發冷的症狀,沒有先發冷後發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經文說,先感受到風邪後發冷的,是先發熱後發冷的原因;先感到寒冷後感受風邪的,是先發冷後發熱的原因。而大暑是時令因素,不必細數,所以只需考慮風寒的先後順序,因此只會有先發熱後發冷的溫瘧。
如果夏天感受了暑邪,導致皮膚毛孔開泄,又遇到不合時節的微寒之氣,寒氣就藏在皮膚表層,到了秋天又感受風邪,就會形成溫瘧,這種情況下,既有先發熱後發冷的,也有先發冷後發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情況涉及暑邪、微寒和秋風三種邪氣的侵襲,應該以輕重來論述。如果暑邪侵襲嚴重而秋風輕微,就忽略秋風,只考慮暑邪和微寒,就會出現先發熱後發冷的瘧疾;如果暑邪輕微而秋風嚴重,就忽略暑邪,只考慮微寒和秋風,就會出現先發冷後發熱的瘧疾。總結來說,溫瘧病發六七天,如果只見發熱,那就是這種情況。
這裡說的“只見發熱”,指的是只有高熱而沒有發冷,所以特別加上“夫”字,表示和經典中的描述有所區別。沒有分析是冬天還是夏天,是為了說明無論冬夏都可能出現這種只發熱的情況。這種情況和前面說的先發熱後發冷、先發冷後發熱的兩種情況,合起來就是三種溫瘧了。大致來說,由冬天感受寒邪引起的,就是現在所說的春溫;由夏天感受暑邪引起的,就是現在所說的伏暑。古人把這些都統稱為溫瘧,那麼所有治療溫瘧的藥物,實際上都是治療春溫和伏暑的,這一點非常明確。《傷寒論》中的白虎加桂枝湯證就是用來治療這種溫瘧的。此外,《傷寒論》中還有一種脈象呈現陰陽俱緊的情況,這是因為再次感受了寒邪,轉變成溫瘧。
這種情況是冬天感受寒邪,到了春分之後,再次感受了時令的寒邪,先後都感受到寒邪,和寒邪較多的牡瘧道理相同。《金匱要略》中的蜀漆散方,下面說溫瘧加蜀漆,指的就是這種情況。用藥物來解除體表受到的蒙蔽,就可以截斷寒邪深入的路徑,所以民間稱蜀漆能截瘧,這種說法也算準確了。而白虎加桂枝湯方,本來就是用來治療春溫和伏暑引起的溫瘧,和再次感受寒邪引起的溫瘧沒有關係,所以它的方劑和治療傷寒的方法相同,但和治療瘧疾的方法不同。
3. 黃疸黑疸說
《金匱》云:理者,皮膚臟腑之文理也。以此推之,腸胃之膜,其有罅縫可知。人若脾虛不為胃消水穀,則水穀之停於胃者久,久則瘀而為熱,其氣從腑理中溢出,食氣溢則皮色黃,水氣溢則皮色黑。其有脾本不虛,但因飢暴多食、渴暴多飲,所受倍常,則脾不及消,亦久留於胃而為熱,即亦從腑理溢出,此癥瘕、系氣、溢飲等證所由來也。
夫腑既有理,則尋常飲食,其氣何嘗不溢?不溢則何以生衛以肥肌熏膚、充身澤毛,生營以成脈、華色乎?特所溢者是精氣非滯氣;精氣益人,滯氣病人耳!人若肺虛,為風濕寒熱怕襲,則皮膚之理實而閉,腑理中之應溢者,不得通於外,則水穀之氣亦久留於胃而為熱,滯則溢遲,故色變也。
傷寒、溫病所致之疸及風疸、濕疸,皆取諸此,雖不自飲食致之,而其為溢之滯,在理則同矣。獨是水色雖黑,然留胃之水,亦黃中帶黑,不能全黑,以胃為土,土色但黃故也。惟涉及於腎,則黑黃相半,所以然者,腎為胃關,關門不利,則水之流於腎部者,留久其責在膀胱,膀胱亦腑也,亦有理也。不挾熱者,水溢為飲,《巢源》云痰在胸膈,飲在膀胱者此也。
其挾熱者,則氣與水蒸而為疸。《金匱》診疸,於谷疸、酒疸但言黃,而於女勞疸必言額上黑。以女勞則腎虛而利水遲,水即久留而氣溢,且胃中之水,乘腎虛而流疾,腎故不及利也。推之風水、正水、石水為病之義,亦當如是。黃疸久之皆亦為黑疸者,胃實滯多則乘腎,腎以得水穀之精氣少,則益易乘也。
知腑理之為病,而推之奇病中有飯粒出瘡孔、蛔蟲在皮中者,皆不足為奇矣。
又《金匱》之例,於風濕搏於水谷而成疸者,稱黃疸,與谷疸、酒疸、女勞疸、黑疸為五。其與傷寒同法,不必搏於水谷者,則但稱黃。論中諸黃疸云云,以此別之。疸為勞熱,食勞、女勞之有疸,猶食勞,女勞之有復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理,指的是皮膚和臟腑的紋路。」由此推論,腸胃的薄膜,存在縫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人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食物就會停留在胃裡很久,久而久之就會瘀積產生熱,這股熱氣會從臟腑的紋路溢出。如果食物的氣溢出,皮膚就會發黃;如果是水的氣溢出,皮膚就會發黑。有些人脾胃本身不虛弱,但因為飢餓後暴飲暴食,或者口渴後暴飲,攝入量過多,導致脾胃來不及消化,也會積留在胃裡產生熱,同樣會從臟腑的紋路溢出。這就是癥瘕、系氣、溢飲等疾病產生的原因。
既然臟腑有紋路,那麼平常飲食的氣,為何不會溢出呢?如果不會溢出,又怎麼產生衛氣來滋養肌肉、潤澤皮膚毛髮,產生營氣來形成脈搏、使面色紅潤呢?關鍵在於溢出的是精氣而不是停滯的濁氣;精氣對人有益,而濁氣會使人生病!如果人肺氣虛弱,容易遭受風、濕、寒、熱等外邪侵襲,那麼皮膚的紋路就會閉塞,臟腑本該溢出的氣,就無法向外疏通,這樣水穀之氣也會停留在胃裡產生熱,停留久了溢出就慢,所以膚色才會改變。
傷寒、溫病引起的黃疸,以及風疸、濕疸,都是這個原理。雖然不是直接因為飲食引起的,但都是因為氣的滯留而溢出,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水氣雖然使膚色變黑,但停留在胃裡的水,也是黃中帶黑,不可能完全黑,因為胃屬土,土的顏色是黃色。只有當病情涉及到腎臟時,才會出現黑黃相間的情況。這是因為腎是胃的關口,關口不利,水流到腎臟部位停留久了,責任就落在膀胱上。膀胱也是臟腑,也有紋路。如果不夾雜熱,水溢出就變成「飲」,《巢源》所說的「痰在胸膈,飲在膀胱」,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夾雜熱,那麼氣和水蒸騰就會變成黃疸。《金匱要略》診斷黃疸時,對於穀疸和酒疸只說是黃色,但對於女勞疸,一定會提到額頭發黑。這是因為女勞導致腎虛,腎排水能力下降,水就久留而氣溢出,而且胃中的水,會趁腎虛而快速流向腎臟,腎臟來不及處理。由此推論,風水、正水、石水這些疾病的病理,也應該是這樣。黃疸時間久了也會變成黑疸,這是因為胃裡積滯的東西太多,就會侵犯到腎臟,腎臟獲得水穀精氣不足,就更容易被侵犯。
明白了臟腑紋路導致的疾病,再推論其他奇特的疾病,像是飯粒從瘡口排出、蛔蟲在皮膚中游動,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金匱要略》中,風濕與水穀搏結引起的黃疸稱為黃疸,與穀疸、酒疸、女勞疸、黑疸並稱為五種黃疸。而與傷寒引起的黃疸,不一定與水穀搏結,就只稱為黃疸。論中提到的各種黃疸,都是以此來區分的。黃疸是因勞累發熱引起的,食勞和女勞引起的黃疸,就像食勞和女勞引起的疾病復發一樣。
4. 勞疸女勞疸二症說
五疸中惟勞疸、女勞疸多相混,故或去勞疸,入黑疸,以足五疸之數。但勞疸之名舊矣,《病源》名勞疸為勞黃,與十種黃並列。其女勞疸則次黃疸、谷疸、酒疸、黑疸之中,是勞疸屬黃,女勞疸屬疸,所屬不同。
《外臺》引《集驗》、《刪繁》皆有療勞疸之方,用苦參、龍膽草、梔子三味,以牛膽或豬膽和丸,而與谷疸並列,是勞疸療與谷疸同,而《近效》云女勞疸療與黑疸同,是治法亦不同。二疸為證相似,所異者,勞疸微汗出,手足間熱,小便利,而女勞疸無之;女勞疸發熱惡寒,足下熱,而勞疸無之。且診其少腹,但急不滿者勞疸,急而滿者女勞疸,此其要訣。
自《金匱》勞疸條衍「女」字,而後世遂不知此義矣。詳余所撰《金匱方論注》中。
白話文:
在五種黃疸中,只有勞疸和女勞疸最容易混淆,所以有時候會把勞疸歸類到黑疸,以湊足五種黃疸的數量。但是勞疸這個名稱早就有了,《病源》這本書稱勞疸為勞黃,和另外十種黃疸並列。而女勞疸則是在黃疸、谷疸、酒疸、黑疸之後,這表示勞疸屬於黃疸的一種,女勞疸屬於疸的一種,兩者歸屬不同。
《外臺》這本書引用了《集驗》和《刪繁》的內容,裡面都有治療勞疸的藥方,使用苦參、龍膽草、梔子這三種藥材,再用牛膽或豬膽調製成藥丸,並且和治療谷疸的方法並列,這表示勞疸的治療方式和谷疸相同。而《近效》這本書則說女勞疸的治療方式和黑疸相同,這表示兩者的治療方法也不同。雖然這兩種黃疸的症狀很相似,但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勞疸會稍微出汗、手腳發熱、小便順暢,而女勞疸則沒有這些症狀;女勞疸會發熱怕冷、腳底發熱,而勞疸則沒有這些症狀。此外,診斷時按壓小腹,如果只是感到緊繃但不脹滿的是勞疸,如果感到緊繃又脹滿的是女勞疸,這是診斷的要點。
自從《金匱要略》在勞疸的條文裡加上「女」字之後,後代就搞不清楚這個意義了。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我寫的《金匱方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