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撰,郭維浚編

《眉壽堂方案選存》~ 卷下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6)

1. 痘科

十八朝,虎潛丸。

八朝,火毒即是血熱,理用寒涼;氣虛乃元弱不領毒外達,治宜內托,二症相反,有如冰炭,若之火毒便非氣虛。今周歲嬰孩,面有清漿五六,背部根暈皆散,八日來不思納穀,反現嘔惡咬牙、泄瀉渴煩等象,全屬裡虛毒陷,若不急保脾胃,溫養氣血以運行漿汁,必致延挨告變。陳文中雲:渴瀉嘔惡,或腹脹,十一味木香散主之。憑理考古,不敢因循苟且也。

九朝,七味豆蔻丸,研入米飲內服。

十朝,瀉止能食,最是好處,但痂瘡甚薄,漿汁不濃,毒未化盡,半月後恐有餘毒纏綿。今解毒為涼藥,脾胃尚弱,未可驟進,姑與健脾利水一二日,當停藥安穀。至初十間再行解毒穩。

熟白朮,炙甘草,米仁,炒陳皮,白茯苓,炒白芍,炒穀芽,炒澤瀉

三朝,正面不焮發,色猶鬱伏。時氣固從熱論,驗形體已屬不足,刻下輕潤涼解活血六七日,受補可療,然症象已繁多屬險。

犀角,紫草,連翹,木通,滑石,楂肉,丹皮,甘草,紅花,筍尖

四朝,正痘皆發,形軟蓬鬆,色嬌皮嫩,是氣虛形色大著。或以身夾斑點為血熱,此乃時癘混入血中,非本體之見端,故六日前清涼活血,皆解邪之法;七日間助元內托,乃養正之法,仍以輕清,議用:

犀角,紅花,紫草,杏仁,殭蠶,羚羊,丹皮,甘草,連翹,楂肉

加雞冠血。

五朝,不肯光華,形象扁塌,此氣血俱餒,未能領載毒氣以化漿,則知寒涼解毒乃通套常方,而煦提氣血,方稱工巧。

川芎,炙草,殭蠶,紫茸,歸身,楂肉,角刺,桔梗

加雞冠血。

氣血寒涼太過,脾胃傷則嘔澀,議用異功散。

寒戰咬牙,泄利清滑,粥食不受。從前寒滑,重傷脾骨,致毒不盡,神內怯,腸中滑不自持,雖參、術亦從滑下,惟有陳氏法急固下利。七味豆蔻丸。

脾氣初結,未可解毒涼潤。

白朮炭,建蓮,山藥,炙黑草,薏苡仁,茯苓,澤瀉

二朝,時氣與內毒痹結,喘促,痘不發越,宜通氣血,調暢六腑。

石膏,大黃(酒炒制),紅花,青皮,滑石,楂肉,桃仁,木通

三朝,痘形八九不得均勻,而形色乾燒,已為火象,清解涼血透毒為治。

犀角尖,楂肉,連翹,丹皮,生草,羚羊角,紫茸,牛蒡,桔梗

四朝,羚羊角,元參,殭蠶,生地,紫茸,川黃連,桔梗,楂肉,丹皮,雞冠血

銀花湯煎。

五朝,火毒未化,咬牙嗆咳,嘔惡腹膨,清解兼疏滯。

羚羊角,楂肉,殭蠶,紫茸,連翹,川黃連,廣皮,土貝,丹皮,桔梗

銀花湯煎。

六朝,火毒未為盡透,腹膨便溏,不欲進食,此脾正虧,而腸胃中滯氣不行也,議以養營托裡,疏理滯氣之法。

川芎,腹皮,殭蠶,厚朴,當歸,廣皮,角針,青皮

八朝,攻毒以來,漿末鼎充,再腹膨嘔逆身熱,二便頗通,豈云食滯,口之脾胃間尚有蘊伏熱毒,阻撓流行氣機。脾滯為脹,胃逆為嘔,若不清理痘中雜病,須防喘急疳鉗。

白話文:

痘科

第一天到十八天,用虎潛丸。

第八天,痘症是火毒,也就是血熱,應該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如果氣虛,則是元氣不足,導致毒邪不能外達,治療應當採用內托之法。這兩種情況的治療方法正好相反,如同冰炭,不能混淆。如果只是火毒,則不是氣虛。現在這個周歲的嬰兒,臉上有五六個清漿痘,背部也有散在的痘疹,八天以來不吃東西,反而嘔吐、咬牙、腹瀉、口渴煩躁,這些症狀都屬於裡虛毒陷。如果不緊急保護脾胃,溫養氣血來運行漿汁,病情必定會拖延惡化。陳文中說:口渴、腹瀉、嘔吐,或者腹脹,可以用十一味木香散治療。根據道理考證古籍,不敢輕易延誤治療。

第九天,服用七味豆蔻丸,研磨後放入米湯中服用。

第十天,腹瀉停止,能吃東西了,這是很好的現象,但是痘痂很薄,漿汁不濃,毒邪還沒有完全化解,半個月後恐怕會有餘毒纏綿。現在用解毒藥,藥性偏寒涼,脾胃還很虛弱,不能突然服用大量藥物,先服用健脾利水的藥物一兩天,暫停解毒藥,讓孩子好好進食。等到第十天左右再繼續服用解毒藥。

(健脾利水藥方:)熟白朮、炙甘草、米仁、炒陳皮、白茯苓、炒白芍、炒穀芽、炒澤瀉

第三天,臉上的痘疹沒有明顯隆起,顏色仍然暗沉。雖然此時的氣候偏熱,但從孩子的形體來看已經氣血不足,應當先用輕潤涼解活血的藥物治療六七天,然後再補益。但是症狀已經很多,病情比較危險。

(輕潤涼解活血藥方:)犀角、紫草、連翹、木通、滑石、楂肉、丹皮、甘草、紅花、筍尖

第四天,痘疹都已經長出來,形狀柔軟蓬鬆,顏色嬌嫩,皮膚細膩,這是氣虛的表現。如果身上伴有斑點,那是血熱,這是時疫邪氣混雜在血液中,不是痘疹本身的症狀,所以六天內用清涼活血的藥物解邪;七天以後用助元氣內托的法子養正,仍然要用輕清的藥物。

(藥方:)犀角、紅花、紫草、杏仁、殭蠶、羚羊角、丹皮、甘草、連翹、楂肉,加雞冠血。

第五天,痘疹顏色暗淡,形狀扁平,這是氣血都虧虛,不能夠將毒氣化為漿液,因此寒涼解毒只是普通的治療方法,而溫煦提升氣血的藥方才算得上精妙。

(藥方:)川芎、炙甘草、殭蠶、紫茸、當歸、楂肉、角刺、桔梗,加雞冠血。

如果氣血過於寒涼,脾胃受損就會嘔吐,應該用異功散。

如果出現寒戰、咬牙、腹瀉、大便稀薄、吃不下稀飯等症狀,說明以前寒涼的藥物損傷了脾胃,導致毒邪不能盡除,精神萎靡,腸胃虛弱,即使服用人參、白朮也會腹瀉,只有陳氏的治療方法才能緊急止瀉。用七味豆蔻丸。

脾胃功能剛開始恢復,還不能使用解毒涼潤的藥物。

(藥方:)白朮炭、蓮子、山藥、炙甘草、薏苡仁、茯苓、澤瀉

第二天,此時的氣候和體內的毒邪相結合,導致呼吸困難,痘疹不能順利長出,應該通暢氣血,調和六腑。

(藥方:)石膏、酒炒大黃、紅花、青皮、滑石、楂肉、桃仁、木通

第三天,痘疹的形狀大小不均勻,顏色乾枯發紅,已經是火象,應該用清解涼血透毒的方法治療。

(藥方:)犀角尖、楂肉、連翹、丹皮、生地黃、羚羊角、紫草、牛蒡子、桔梗

第四天,(藥方:)羚羊角、玄參、殭蠶、生地黃、紫草、川黃連、桔梗、楂肉、丹皮,加雞冠血,用銀花湯煎服。

第五天,火毒還沒有完全化解,出現咬牙、咳嗽、嘔吐、腹脹等症狀,應該清解兼疏通鬱滯的藥物。

(藥方:)羚羊角、楂肉、殭蠶、紫草、連翹、川黃連、廣皮、土貝母、丹皮、桔梗,用銀花湯煎服。

第六天,火毒還沒有完全透出,腹脹、大便稀溏,不想吃東西,這是脾胃嚴重虧虛,腸胃中鬱滯的氣機不通暢,應該用養營托裡、疏通鬱滯氣機的方法治療。

(藥方:)川芎、厚朴、殭蠶、厚朴、當歸、廣皮、角刺、青皮

第八天,由於攻毒的藥物,痘疹的漿液已經很多,又出現腹脹、嘔吐、發熱等症狀,大小便都比較通暢,這不是食物停滯,而是脾胃之間還有蘊藏的熱毒,阻礙了氣機的運行。脾胃鬱滯導致腹脹,胃氣逆亂導致嘔吐,如果不清理痘疹中的雜病,需要預防喘息和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