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撰,郭維浚編

《眉壽堂方案選存》~ 卷下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1)

1. 女科

熟地,芡實,炙草,女貞子,五味,山藥,茯神

陰虛淋閉未減,近日腹痛吐瀉,喜得冷飲。必有暑濕內著太陰脾臟,與本病兩途,先宜分消調中,俟痛瀉平再議。

黃芩,益智仁,黑山楂,白芍,陳皮白,木瓜

下焦熱甚,陰陽氣泄,腹痛未止,與和中堅陰法。

熟地,炒歸身,黃柏,炒楂,炒白芍,萆薢

驚憂惱怒,肝失其用,遂成淋閉。

當歸身,柏仁,車前,郁李仁,牛膝,黃柏

寡居少歡悅之念,肝膽中郁悖氣火,直上直下,莫能制伏。失其疏泄之用,小溲成淋,以厥陰肝脈環繞陰器。議進龍膽瀉肝湯。

鬼神亡靈,皆屬陰魅,寡後獨陰無陽。病起驚恐,必腎肝致臟損所致。經水仍至。以寧攝神魂,定議韓祗和法。

當歸身,羊肉,龍骨,肉桂心,生薑,牡蠣

任督失司,脂液暗消,八味丸可以常服,再議固奇脈方法以佐之。

人參,菟絲子,覆盆,鹿茸,鎖陽,骨脂

產後厥證,下虛為多。怕風寒,面腫,肌肉如蟲行,腹瀉肢縱,此方虛風議和八脈。

枸杞,小茴,鹿角霜,菟絲子,杜仲,當歸,沙苑,茯苓

薑、棗湯泛丸。

脈沉,懷妊八月,久咳皆冷,沖逆不得臥。此因抑鬱,陽失轉旋,濁凝飲結,當治飲不治咳。

桂枝,淡姜,白芍,茯苓,五味

色脈無神,虛煩久咳,寒熱不止。因悲哀驚恐,病勢反加,胃氣漸減,大便不實,月事過期不至,恐有下損及中之慮,擬建中法。

人參,白芍,桂枝,茯神,黃耆,炙草,牡蠣,南棗

脈細弱,形寒久嗽,寒熱頻來,易於驚恐,經來色淡且少,不耐煩勞。此陰陽內損,營衛造偏。仲景凡元氣有傷,當與甘藥。知清涼治嗽等法,非醇正之道。

黃耆建中湯去姜。

虛損久嗽失血,晝寒暮熱,經閉食減,大便不實。當交春病增,少陽生氣不至,春半後肝木大旺,其能久乎!

炒生地,阿膠,炙甘草,蓮肉,炒麥冬,茯神,生白芍

,人參,芡實,生地炭,茯神,蓮肉,川石斛

悒鬱內損經阻,筋骨皆痛,損傷不復,即是勞怯。溫養流通,望其鬱痹氣血融和。但以清熱見血理嗽治,百無一活。

當歸,生鹿角,桑寄生,枸杞,生杜仲

寡居菀勞,系乎情志損傷,草木難以奏功。因近日火升下寒,暫進加味貞元飲,制龍相之陡起。

熟地,白芍,青鉛,牛膝炭,茯苓

虛體驚恐,遂成癇厥,議鎮肝熄風、養陰平陽法。

生龍骨,生地,生白芍,生牡蠣,阿膠,烏梅肉

血液已空,肝風翻越,產後大虛之體,厥逆昏冒,皆是肝陰欲絕,陽氣夾內風上蒙清竅。昨議鎮肝熄風,旦日頗安,暮夜再厥,陰氣枯槁已露,最難調攝何疑?

制首烏,天冬,生地,黑穭豆皮,茯苓,川斛

肝風陽氣升於清空,咽喉阻痹,心似懸旌。緣春半地氣上加,產後下虛,藏納未固,隨時令而越。議用鎮陽守陰方。

白話文:

[女科]

婦人陰虛導致尿閉症狀未減輕,近日又腹痛腹瀉,喜歡喝冷飲。這是暑濕內侵,影響脾臟,與原來的疾病並存,應先調理脾胃,待疼痛腹瀉緩解後再作其他治療。

下焦熱盛,陰陽氣虛,腹痛未止,需採用溫中健脾益陰的方法治療。

因驚恐憂慮惱怒,肝氣失調,導致尿閉。

寡居寂寞,缺乏歡愉,肝膽鬱結,氣火逆亂,無法調和,影響疏泄功能,小便不利,因肝經循行於陰部而致病,建議服用龍膽瀉肝湯。

因遭遇鬼神等陰邪之物,寡婦獨居陰氣重,病因是驚恐導致腎肝臟器受損,月經仍在,需安神定魂,採用韓祗和法治療。

任脈督脈功能失調,體液暗耗,可以常服八味丸,再配合其他方法調理脈象。

產後厥症,多因下元虛弱引起。怕風寒,面腫,肌肉好像蟲子在爬一樣,腹瀉,四肢無力,此為虛風證,需調和八脈。

服用以薑棗湯送服的藥丸。

脈象沉弱,懷孕八個月,久咳而且怕冷,氣逆不能平臥。這是由於鬱結,陽氣運行失常,濁邪凝滯,應先治其飲邪,而非咳嗽。

面色脈象無神,虛煩久咳,寒熱交替。因悲傷驚恐,病情加重,胃氣虛弱,大便秘結,月經逾期不來,恐怕有下焦及中焦受損的風險,擬採用建中湯法治療。

脈細弱,形寒久咳,寒熱往來,容易驚恐,月經量少色淡,不耐勞累。這是陰陽內傷,營衛失調。仲景方中,元氣受損者,應使用甘味藥物治療,單用清涼之法治咳,並非正道。服用黃耆建中湯(去薑)。

虛損久咳,失血,白天怕冷晚上發熱,月經閉止,食慾減退,大便秘結。春天病情加重,少陽之氣不能生發,春分後肝氣過盛,這樣病情能好轉嗎?

使用藥物治療。

又一種藥物處方,用於治療因鬱結內傷導致經絡阻滯,筋骨疼痛,損傷難以恢復,即勞傷體虛的情況。溫養氣血,使鬱滯之氣血得以調和,單純清熱止血治咳,則無效。

寡居勞累,與情志受損相關,單用草藥難以奏效。近日上焦火盛下焦寒涼,暫時服用加味貞元飲,以制止病情急劇惡化。

身體虛弱,驚恐導致癇證,需採用鎮肝熄風、養陰平陽的方法。

血液已虛,肝風內動,產後身體極度虛弱,厥逆昏迷,都是肝陰將盡,陽氣與內風上擾清竅所致。昨日使用鎮肝熄風法,白天有所好轉,晚上又復發,陰氣枯竭已顯,最難調理,有何疑問?

肝風陽氣上擾,咽喉阻塞,心神不安。因春分後地氣上升,產後下元虛弱,臟腑功能未復,隨季節變化而發病,建議使用鎮陽守陰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