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壽堂方案選存》~ 卷下 (4)
卷下 (4)
1. 女科
人參,淡附子,茯苓,蒸術,淡乾薑
長齋有年,脾胃久虛。瘧由四末,必犯中焦;血海隸乎陽明,苦味辛散,皆傷胃系。雖天癸久絕,病邪、藥味擾動血絡,是為暴崩欲脫。閱醫童便、阿膠,味鹹滑潤,大便溏瀉,豈宜潤下?即熟地、五味,補斂陰液,咽湯停脘,頃欲吐盡。滋膩酸濁之物,下焦未得其益,脘中先以受其戕。
議以仲景理中湯,血脫有益氣之治。坤土陽和旋轉,希圖中流砥柱,倘得知味納穀,是為轉機。重證之尤,勿得忽視!
人參,炒焦於朮,炮薑炭,茯苓,炙黑,甘草
十年不孕,奇脈大傷,經來如崩,周身筋掣,自腦後痛連腰膂,食少腹脹,乾嘔氣衝,小溲如淋窒痛。蓋奇經諸脈,隸於肝腎恆多,腎失納,肝失藏,脈絡氣血消乏,何以束骨充形,此病之最延綿難卻也。閱古人法中,藏真宜固,脈絡宜通,非偏寒偏熱之治。
鹿角霜,當歸身,柏子仁,川桂枝,小茴香,真茯神
交節令血下成塊,腰痛溺淋,乃下元虛,八脈無氣,最多反復,議升陽固脈法。
人參,鹿茸,補骨脂,當歸,鹿角霜,茯苓
入土旺用事,食減噁心,淋帶反多。老年陽氣漸泄下墜,議東垣升陽法。
人參,熟術,炙草,當歸,羌活,防風,獨活,廣皮
經阻兩月,脈象虛數,嘔吐清水,仍以惡阻調治。
竹茹,半夏,廣皮,生薑,茯苓,厚朴
凡交三月胎殞,是肝陰內怯,任脈不司擔任。今見症脊椎尻垂,腰痠痿弱,肝腎奇經虛不固攝,議用孫真人法。
阿膠,當歸,生地,寄生,艾炭,白芍,子芩,砂仁
女科胎前以立基為要。惡阻嘔吐味酸,是熱化,宜安胃調氣。
人參,半夏,竹茹,茯苓,生薑
培土安胎。
人參,焦術,建蓮,茯苓,廣皮,砂仁
氣塞乾噦,不欲進谷。懷妊四月,腹大如足月,足跗浮腫,得血下洞泄而來。詢知兩月前已不納,立秋交節,血乃暴下,為陽明胃虛,滯氣逆攻。血海隸乎陽明,致有淋漓之狀。法當清熱安中,以暴脹常多熱證耳。
生白芍,烏梅肉,蘇梗,參湯(另進),子黃芩,知母,川連
脈左右弦,身麻肢冷,脘中脹悶,不飢吞酸,由中虛肝氣內動之故。五六月當脾胃司胎,又體質不受苦寒,非清火破泄氣分之治所宜。
人參,枳殼,生薑汁,半夏,桔梗
厥陰之陽上衝,嘔逆腹痛,防胎上攻,以苦寒清泄法。
川連,黃芩,川楝肉,青皮,白芍,鬱金
胎氣日長,諸經氣機不行,略進水穀之物,變化水濕,不肯從膀胱而下,橫漬肌膚為腫,逆奔射肺,咳嗽氣衝,夜不得臥;陰陽不分,二便不爽。延綿經月,藥難治效,當刺太陽穴,使其氣通,坐其安產。
桂枝,五味,牡蠣,杏仁,茯苓,淡姜,澤瀉
臨月,用清熱理氣。
蘇梗,苓皮,知母,白芍,砂仁,腹皮,黃芩
白話文:
[女科]
-
病人長期齋戒,脾胃虛弱,瘧疾從四肢蔓延到中焦(胸腹);子宮出血與陽明經相關,苦味辛散的藥物都傷胃。雖然月經已久停,但病邪和藥物刺激血脈,導致突然大量出血,危及生命。服用益母草、阿膠等藥物後,大便溏瀉,不宜再用潤下之品;服用熟地、五味子等補益藥物後,服用後藥液停留在胃脘,想吐。滋膩酸濁的藥物,下焦沒得到好處,胃脘卻先受其害。建議服用理中湯,益氣止血。脾胃功能恢復後,情況就會好轉。病情嚴重,不可輕忽!
-
病人十年不孕,奇經脈絡受損嚴重,月經量如同崩漏,全身筋脈抽搐,頭痛連及腰部,食慾不振腹脹,乾嘔,小便不利且疼痛。因為奇經八脈與肝腎關係密切,腎氣不足,肝血不足,脈絡氣血衰竭,怎麼能維持身體機能?此病纏綿難治。參考古方,應固攝元氣,疏通脈絡,不能單純用寒熱法治療。
-
病人經期血塊下墜,腰痛尿頻,是下元虛弱,八脈氣虛,反覆發作,建議採用升陽固脈的方法。
-
病人老年,陽氣下陷,食慾減退噁心,尿頻帶下增多。建議採用升陽的方法。
-
病人經期阻滯兩個月,脈象虛弱而數,嘔吐清水,仍然用治療妊娠嘔吐的方法治療。
-
病人懷孕三月胎兒夭折,是肝陰不足,任脈失職。症狀是脊椎下垂,腰酸無力,肝腎及奇經虛弱,建議採用孫真人(孫思邈)的療法。
-
孕期以安胎為重。妊娠嘔吐,酸味重,是熱證,應安胃和氣。
-
安胎。
-
病人氣機阻滯,乾嘔,不想吃東西。懷孕四個月,腹部如同足月妊娠,足踝浮腫,之後大量出血。病人兩個月前就飲食不進,立秋時節突然大量出血,是陽明胃虛,氣機逆亂所致。子宮出血與陽明經相關,故有淋漓不止的表現。治療應清熱安中,因為暴脹多為熱證。
-
病人脈象弦數,四肢麻木冰冷,胃脘脹悶,不飢餓,吞酸,是因中虛肝氣上逆所致。五六月脾胃主胎,體質又受不了寒涼,不能用清熱瀉火的方法。
-
厥陰經陽氣上逆,嘔逆腹痛,防止胎兒受損,應用苦寒清泄的方法。
-
胎氣日久,諸經氣機不通,少量飲食都化為水濕,不從膀胱排出,浸漬肌膚導致腫脹,上逆衝擊肺部,咳嗽氣喘,晚上睡不好;陰陽失調,大小便不暢。持續多日,藥物難以奏效,應針刺太陽穴,疏通氣機,以求安產。
-
臨產,用清熱理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