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霆

《三指禪》~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七診辨

《脈經》曰:七診者,一靜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無思慮也;三均呼吸,定其氣也;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也;五稍重指於肌肉之際,取其胃氣也;六再重指於骨上,取其臟脈也;七詳察脈之往來也。據《脈經》所說,指臨時言。以余訣之,用功不在臨時,而在平時。

平居一室之中,內以養己,恬靜虛無,一存其神,二忘其慮,三均其呼吸。沉潛於脈理之場,從容於脈理之圃。將心所存之神,意所忘之慮,鼻所出入之呼吸,盡附指頭。不以心所存之神為存;而以指所存之神為存;不以意所忘之慮為忘,而以指所忘之慮為忘;不以鼻所出入之呼吸為呼吸,而以指所出入之呼吸為呼吸。

以之探臟腑,取胃氣,察脈之往來,無論燕居間暇,即造次之時,顛沛之際,得之於手,應之於心矣!蓋手中有脈,而後可以診他人之脈。若平時未及揣摩,徒事口耳之學,臨時從七診分晰,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況醫常倉卒,病值危急,又何以盡七診之法,而一無遺漏也乎?!

白話文:

《脈經》說的七診方法是:第一,要讓心靜下來,集中精神;第二,要忘掉外界的干擾,不要有雜念;第三,要讓呼吸均勻,氣息平穩;第四,用輕柔的指力按在皮膚表面,探查浮表的脈象;第五,稍微加重指力按在肌肉層,探查胃氣的盛衰;第六,再加重指力按到骨頭邊,探查臟腑的脈象;第七,詳細觀察脈搏跳動的來回。根據《脈經》所說,這是在診脈時才需要注意的。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功夫不在診脈時才做,而在於平時的修練。

平時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要懂得涵養自己,保持內心的寧靜空虛,第一要集中精神,第二要忘掉雜念,第三要讓呼吸均勻。沉浸在脈理的學習中,悠閒地鑽研脈理。要把心中所存的精神、意念所忘的雜念、鼻子所呼吸的氣息,全都轉移到指尖上。不是用心中所存的精神來存留,而是用指尖所感覺的精神來存留;不是用意念所忘的雜念來忘記,而是用指尖所感覺的雜念來忘記;不是用鼻子所出入的呼吸來呼吸,而是用指尖所感覺的呼吸來呼吸。

用這種方式去探查臟腑,獲取胃氣,觀察脈搏的跳動,無論是閒暇時,還是匆忙的時候,甚至是顛沛流離之際,都能在指尖感覺到,並在心中領會。因為只有自己手中有了脈象,才能去診斷別人的脈象。如果平時沒有好好練習,只是口頭上或耳朵聽來的知識,即使在診脈時按照七診的方法去分析,心中明白,指下也很難清楚地感受到。更何況醫生常常很匆忙,病人又可能情況危急,又怎麼能完全按照七診的方法,做到一點都不遺漏呢?!

2. 九候解

寸、關、尺為三部,一部各有浮、中、沉三候。輕手得之曰舉,候浮脈也;重手取之曰按,候沉脈也;不輕不重,委屈求之曰尋,候中脈也。三而三之為九也。浮以候表,頭面皮毛外感之病也;沉以候里,臟腑骨髓內傷之病也;中以候中。中者,無過不及,非表非里,至數從容,無病可議。

古帝王傳心之要,所為以一中括天地之道而立斯人身心性命之宗者,此也。古人以之為心傳,吾人亦以之徵心得。蓋中與和通,謂其和緩而不鄰於躁也;中與庸近,謂其平庸而不涉於偏也。其見諸脈,胃氣居中,則生機之應也。定之以中,而浮沉朗若觀火,三部九候無不了然。

白話文:

寸、關、尺這三個部位稱為三部,每個部位又各有浮、中、沉三種脈象。輕輕按觸就能感覺到的是舉脈,這是診察浮脈;用力按下去才能感覺到的是按脈,這是診察沉脈;不輕不重,仔細尋找才能感覺到的,稱為尋脈,這是診察中脈。這樣三個部位,每個部位各有三種脈象,就形成了九候。浮脈是用來診察體表疾病,例如頭面、皮膚毛髮等外感疾病;沉脈是用來診察體內疾病,例如臟腑、骨髓等內傷疾病;中脈是用來診察身體中間的狀況。所謂「中」就是不偏過也不不及,不是體表也不是體內,脈象平和從容,沒有病症可以討論。

古代帝王傳授心法的要點,就是用「中」這個概念來概括天地之間的道理,並以此作為人身心性命的根本。古人將此視為心法傳授,我們也可以用它來體會內心的感受。「中」與「和」相通,表示脈象和緩而不急躁;「中」與「庸」相近,表示脈象平穩而不偏頗。這種脈象表現在脈搏上,胃氣居中,就是生命活力的體現。用「中」來判斷,那麼浮脈和沉脈就清楚得像看火一樣,三部九候的情況也就完全明瞭了。

3. 膻中解

兩乳中間,氣聚之海,名曰膻中,無經絡而有其官。經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余讀經文而穆然思、恍然悟,人自墜地以來,未逢笑口,先試啼聲。知識甫開,端倪迸露,漸漸客氣侵淫,本來流動充滿之氣,無復中存。百歲光陰,總是牽愁之歲月;半生閱歷,哪尋極樂之寰區。

所以生、病、老、死、苦,不能脫其輪迴矣。如是,我聞觀自在菩薩,心平氣和,理直氣壯。慈燈普照(王勃《普悲寺碑》;「宣佛鏡於無方,演慈燈於已絕」);統五蘊以俱空(《涅槃經》:「五蘊胥空。」即六入之類);智炬長明(梁簡文帝《菩提樹頌序》:「智燈智炬之光,照虛空於莫限」),馭十方而胥淨(唐太宗《聖教序》:「宏濟萬品,典御十方」)。

破煩惱網以慧劍(《維摩經》:「以智慧劍,破煩惱網」),生安穩想於化城(《法華經》:「法華道師於險道中化作一城,疲極之眾,生安穩想)」。廣大乾坤,逍遙世界;舒長日月,容納須彌(《維摩詰經》「以須彌之高廣,納芥子中而不迫窄。」崑崙山西方曰須彌山)。

若夫情根不斷,憾種難翻。荊棘叢中,無非苦戚;「葛藟藤里,絕少安閒。鼻觀壅木樨之香(《羅湖野錄》:「黃魯直從晦堂和尚遊,時暑退涼生,秋香滿院。晦堂曰:聞木樨香乎?」公曰:「聞。」晦堂曰:「吾無隱乎爾。」公欣然領解」),心期迷梅子之熟(《傳燈錄):大梅和尚曰:「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馬祖曰:「梅子熟也」。

杳無妙葉(梁簡文帝《元圃講頌》:「樹葳蕤於妙葉」),哪發空花(葉昭明太子詩:「意樹發空花」)。然則滌偏氣於往來,高懸明鏡;涵元氣於夙夜,永保靈犀(義山詩:「心有靈犀一點通」)。云蕊函開,便為清福之地;月苗杯舉,別有浩洞之天(陸龜蒙《道室詩》:「月苗杯舉有三洞,云蕊函開叩九章」)。克效臣使之司,允稱喜樂之國。

白話文:

兩乳房中間的地方,是氣聚集的所在,稱為膻中,它沒有明確的經絡,卻有其作用。經典上說:「膻中這個地方,是臣子所主管的官職,喜悅快樂由此產生。」我讀了經文後,沉思良久,豁然開悟,人自從出生以來,還沒發出笑聲,就先開始啼哭。知識剛開始開啟,一點點徵兆顯露,漸漸地外來的邪氣入侵,原本流動充滿的氣,不再存在於體內。一輩子的時間,總是充滿憂愁的歲月;半輩子的經歷,哪裡能找到極樂的世界呢?

所以生、病、老、死、苦,無法逃脫這些輪迴。因此,我聽聞觀世音菩薩,心平氣和,理直氣壯。他的慈悲之光普遍照耀(如同王勃文章所說的「宣揚佛法如同鏡子照耀各方,演說慈悲如明燈照亮黑暗」);統攝五蘊使其皆為空無(如同《涅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也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些感受和認知);智慧的火炬永遠明亮(如同梁簡文帝文章所說的「智慧的燈光和火炬,照亮無邊無際的虛空」),駕馭十方世界使之清淨(如同唐太宗文章所說的「廣泛救濟萬物,統御十方世界」)。

用智慧之劍斬斷煩惱的羅網(如同《維摩經》所說的「用智慧之劍,破除煩惱的羅網」),在化城中產生安穩的想法(如同《法華經》所說的「法華導師在危險的道路中變化出一座城市,使疲憊不堪的眾生,產生安穩的念頭」)。廣闊無垠的天地,是逍遙自在的世界;漫長無盡的日月,能夠容納高大的須彌山(如同《維摩詰經》所說的「能將須彌山的高大寬廣,放入芥菜籽中而不感到狹窄」)。

如果情慾的根源沒有斷絕,遺憾的種子就很難翻轉。在荊棘叢中,無非都是苦惱和悲傷;像葛藤一樣纏繞的關係裡,絕對很少有安閒。用鼻子去感受木樨的香氣(如同《羅湖野錄》記載:「黃魯直跟隨晦堂和尚修行,當時暑氣消退,涼意漸生,秋香滿院。晦堂問他:聞到木樨的香氣了嗎?黃魯直說:聞到了。晦堂說:我對你沒有隱瞞什麼吧?黃魯直欣然領悟」),心中盼望梅子成熟(如同《傳燈錄》記載:大梅和尚說:「隨你說非心非佛,我只管說是心即佛。」馬祖說:「梅子熟了」。)。

就算有樹葉也無法產生神奇的功效(如同梁簡文帝文章所說的「樹木茂盛地長出奇特的葉子」),又怎能生出虛幻的花朵(如同葉昭明太子詩詞所說的「意識樹開出虛幻的花」)。所以,要掃除偏頗之氣,使之來去自如,要像高懸的明鏡一樣映照自身;涵養元氣,從早到晚不懈怠,永遠保持心靈的靈敏(如同義山詩詞所說的「兩心相印,一點靈犀便可相通」)。當雲狀的花苞綻放,便成為清福之地;當月亮形狀的酒杯舉起,就如同進入另一個浩瀚廣闊的世界(如同陸龜蒙詩詞所說的「月形酒杯舉起,如同進入三洞仙境,雲狀花苞綻放,可叩開九天之門」)。這樣就能夠盡到臣子的職責,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喜悅快樂的國度。

4. 丹田解

臍下有丹田,有活見之處,而不可以分寸計。人之動氣,根於兩腎,生於丹田。氣足內藏,鼻息微細;氣虛上奔,鼻息喘促。無氣有氣,有氣無氣,以此為辨。而名為丹田者,則非醫家所能通曉。余與梯云道人(姓謝,字際洛,新化人。甫八歲,病狂,所言皆蓬萊海島之事,十四歲方瘳。

十五歲發蒙,越明年,游泮。一動一靜,無不以聖賢自規)。了悟山人(姓劉,諱宗因,字群占,號濟南,邵陽人。天生一種慈詳愷惻之性,日以普渡眾生為念。鬢髮雪白,滿面紅光。夢覺道人遊湘,寄書未至,預對家人白之。有「可知息息相通處,未見瑤函先見形」之句),同考道於梅城雷公洞(在城南九十里,洞窈而深,巨石摩霄,塞口一水衝破。夢覺道人循口壁鑿開,為新邵通衢,約一里許。

正居洞中間,傍溪獻一大岩,生成考道之所。基砥而塏爽,頂鍋而風藏。門面奇花異草,四時馣𩡣。壁腳方床圓幾,百竅玲瓏。不寒不暑,常在二八月天氣;有爐有灶,包含億萬劫金光)。忽一朝,謝子微笑曰:「吾今知臍下為丹田,乃藏丹之所也。昨宵漏永,寶鼎濃濃。光透簾幃,奪得金精一點。

恍兮惚兮,活見於臍下矣。」余曰:「水中之鉛,經火一煉,化而為丹。些子機關,只可自知,余亦將有得,不堪持贈君爾。」時劉子猶未悟也。謝子靈根夙植,仙骨珊珊,雅有逸鶴閒鷗之致,聞道獨早,三人參究原理,得益於謝者居多,厥後劉亦勇於上進。一痕曉月東方露(坎戊,月精。

曉月露者,藥苗生也),窮取生身未有時(天地未有時,先有貞元會合之真氣,而後有天地;生身未有時,先有貞元會合之真氣,而後有生身。曉月露,追取先有之真氣,歸於生身)。其所得更有過於余與謝者。桃花夙有約,同泛武陵槎(陶淵明《桃花源記》: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而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行到源頭,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舍船從口入,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怡然自樂。自云先世避秦人亂,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白話文:

肚臍下方有個丹田,它是一個活生生存在的地方,但無法用尺寸來衡量。人的氣的發動,根源於兩腎,產生於丹田。氣充足時會內藏,呼吸會變得微細;氣虛弱時會向上衝,呼吸會變得急促。有沒有氣,氣是充足還是虛弱,就以此來辨別。而所謂的「丹田」,並非一般醫生所能理解。

我曾與梯雲道人(姓謝,字際洛,是新化人。他八歲時曾發狂,所說的都是蓬萊仙島的事情,十四歲才康復。十五歲開始學習,隔年就進入學校。他的一舉一動都以聖賢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和了悟山人(姓劉,名宗因,字群占,號濟南,是邵陽人。他天生就有一種慈祥和善的性格,每天都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他頭髮雪白,臉色紅潤。夢覺道人曾遊歷湖南,寫信給他但信還沒到,他就預先告知家人。他有句名言:「可以知道氣息相通的地方,還沒看到信函就已經知道內容了」)一同在梅城雷公洞(在城南九十里,洞穴幽深,巨大的石頭直衝雲霄,洞口被水沖破。夢覺道人沿著洞壁開鑿,成為新邵的交通要道,大約一里長)探討修道。

我們正處於洞的中間,旁邊有一條小溪,溪邊有一塊大石頭,是我們修道的地方。這裡地勢平坦開闊,頂部像鍋蓋一樣可以擋風。門前有奇花異草,四季都有芬芳的香氣。牆邊有方桌圓凳,設計精巧。這裡不冷不熱,常年都像二三月的天氣一樣;有爐子有灶台,蘊含著億萬年的金色光芒。

突然有一天,謝先生微笑著說:「我現在知道肚臍下方就是丹田,是收藏精氣的地方。昨天晚上,我睡得很晚,感覺到寶鼎(指丹田)中的精氣很濃郁。光芒穿透了簾幕,奪取了一點精純的能量。恍恍惚惚之間,我清晰地感覺到它在肚臍下方了。」我說:「水中的鉛經過火煉,可以轉化為丹藥。這種微妙的機關,只能自己體會,我也將有所得,無法將它贈與你啊。」當時劉先生還沒有領悟。謝先生的靈根是天生就有的,他的仙骨清秀挺拔,有著像野鶴閒鷗一樣的氣質,領悟道法的時間也早,我們三個人一起研究修道,謝先生的領悟對我們的幫助最大,後來劉先生也勇於追求上進。

當東方出現一彎曉月(坎卦的戊,代表月亮的精華。曉月出現,表示藥苗開始生長),我們要窮盡追溯到我們還沒有身體的時候(天地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先有真元會合的真氣,然後才有天地;我們還沒有身體的時候,先有真元會合的真氣,然後才有我們的身體。曉月出現,是追尋先有的真氣,讓它回歸我們身體)。他(劉先生)的領悟甚至超過了我和謝先生。如同桃花早有約定,我們一同泛舟武陵(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武陵有個漁夫,以捕魚為生。他沿著溪流划船,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看到兩岸都是桃花,數百步之間沒有其他樹木,走到盡頭,山上有個小洞,好像有光。他捨棄了船從洞口進入,裡面的人來來往往耕作,男女穿著打扮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小孩都怡然自樂。他們說自己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所以和外界隔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