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霆

《三指禪》~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小兒疳脈論

道人於聖學,本無所窺,而少者懷之,雅有同志。竊於疳症,三致意焉。十六歲以後,謂之癆;十六歲以前,謂之疳。其症頭皮枯澀,毛髮焦稀,腮縮鼻乾,脊聳體削,鬥牙咬甲,煩渴自汗,口鼻溺赤,肚脹潮熱,酷嗜瓜果、泥炭等物,外則肢體生瘡,是其候也。疳之綱領有五:脾、肺、心、肝、腎。

白話文:

我對於醫學並未深入研究,但年輕時對它頗有好感,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多方研究關於疳症的醫學知識。十六歲以後發病的叫做「癆病」,十六歲以前發病的叫做「疳症」。疳症的症狀包括:頭皮乾燥粗糙,毛髮稀疏焦黃,臉頰凹陷、鼻子乾燥,脊椎骨突出、身體消瘦,牙齒錯位、咬指甲,口渴且自汗,口鼻及排泄物呈現紅色,肚子脹且潮熱,異常愛吃瓜果、泥炭等物質,身體外部會長出瘡,這些都是疳症的跡象。疳症的綱領有五:脾臟、肺部、心臟、肝臟、腎臟。

至於條目,不可窮紀,姑舉其要,曰脊疳、曰蛔疳、曰腦疳、曰丁奚疳、曰無辜疳、曰哺露疳。名有百端,理惟一致,惟見症不同,不外熱、積、蟲三者而已。考古名方,有塌氣丸龍膽湯蘆薈丸木香丸胡黃連丸及各種肥兒丸。其理正、其義深、其效神,信非仙家莫傳。

白話文:

至於疳病的症狀,無法一一描述,姑且舉出主要幾種,分別是:脊疳、蛔疳、腦疳、丁奚疳、無辜疳、哺露疳。雖然名稱繁多,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只不過根據所表現的症狀不同,不外乎熱、積、蟲這三種因素而已。查閱古來的名方,有塌氣丸、龍膽湯、蘆薈丸、木香丸、胡黃連丸以及各種肥兒丸。這些藥方的原理正確、理論深刻、療效神奇,相信不是神仙傳下來的,不可能有這麼神奇的功效。

因方書論症支吾,雖傳其方,無人敢用。如景岳論中,其或氣血兩虛,有非大補不可,固屬門外之揣摩。即錢仲陽為小兒科中一代名醫,而以為皆因脾胃虛損,亦是老生常談,與疳症何涉?錢氏如此,其他可知。道人不惜苦口饒舌,細為分析,病源既明,則作方者之苦心,庶得以闡明於世。

白話文:

醫學書上對症狀的論述含糊不清,即使寫出了藥方,也沒人敢用。例如景嶽在《景嶽全書》中提到,氣血兩虛,必須用大補之藥,這是門外漢的推測。即使是小兒科一代名醫錢仲陽,也認為疳症都是脾胃虛弱造成的,這不過是老生常談,與疳症無關。錢氏如此,其他醫家可想而知。因此,我不怕囉嗦,詳加分析。病源清楚後,用藥的人就能明白古人的苦心了。

楊氏曰:「疳者,干也。」道人則曰:「疳者,甘也」。因奉養太過,肥甘之味,鬱而為熱,蒸而生蟲,久而成積,而疳以是名焉。惟其為熱,煎熬津液,肌肉為之消削;惟其成積,肚腹脹大,飲食為之減少,惟其生蟲,吮臟腑,則偏嗜異物;蝕肢體,則瘡癢不痛,種種症候。大半得之膏粱之家,飫藜藿者,十居一二。

白話文:

楊氏說:「疳是一種身體枯竭的病症。」道家則認為:「疳是一種甜味引發的病症。」由於過度餵養,甜美肥膩的食物積聚在體內化為熱氣,蒸發成蟲,久而久之形成積塊,因此稱之為「疳」。由於是熱症,會煎熬津液,導致肌肉消瘦;由於形成積塊,會導致腹部脹大,進食減少;由於生出蟲子,會寄生在臟腑中,導致偏好異物;蟲子會腐蝕肢體,導致瘡口奇癢但無痛,產生種種症狀。這種病症大多發生在富裕人家,而貧困人家得這種病的,十人中只有一兩位。

道人云遊以來,每見朱門子弟,反不如居茅屋者之神完氣足。總由飲食不節之故,何關乎元氣之盛衰,脾胃之強弱。此其大彰明較著者也。名方中不離黃連為君者,解其煎熬之熱毒也;用蘆薈、生地、山梔、青黛、膽草、黃柏者,清其火也;用蕪荑、君子、川楝、雷丸鶴蝨烏梅者,殺其蟲也;用莪朮、神麯、山楂麥芽青皮木香者,消其積也,用干蝦蟆蟾酥者,以毒攻其毒也;用夜明砂、靈脂者,去瘀而生新也。有是症則有是藥,性味之寒與毒,夫復何疑。

白話文:

遊歷以來,我發現大戶人家的子弟,身體反而不如住在草屋裡的人健康。原因都是飲食不節制,與元氣盛衰、脾胃虛弱無關,這是非常明顯的道理。著名的藥方中,少不了以黃連為主藥,目的在於緩解煎熬引起的熱毒;使用蘆薈、生地、山梔、青黛、膽草、黃柏,是為了清熱;使用蕪荑、君子、川楝、雷丸、鶴蝨、烏梅,是為了殺蟲;使用莪朮、神麯、山楂、麥芽、青皮、木香,是為了消積;使用幹蝦蟆、蟾酥,是用毒攻毒的方法;使用夜明砂、靈脂,是為了去除瘀血,生長新血。只要出現相應的症狀,就有對應的藥物,藥物的寒性和毒性並不需要懷疑。

嘗見患是症者,請一目不識丁之醫,或揣之曰:「莫不是疳?」將師所傳治疳之方,隧撮一帖,猶或幸中,彼原不知黃連之寒,蕪荑之毒。請一讀書明理之醫,明知是疳,開口便曰:「脾胃大虧,非峻補不可。枯瘦之軀,何堪此黃連之寒,蕪荑之毒。」主人曰:「穩當。」不知熱得補而益熾;積得補而益堅;蟲得補而更多,至於不救。

白話文:

我曾看過患有這種症狀的患者,請了一個目不識丁的醫生,他隨便猜測說:「是不是疳?」便抄用他從師父那裡學來的治療疳的藥方,給病人開了一帖藥,有時僥倖碰巧治好了,但他根本不知道黃連的寒性,蕪荑的毒性。再請一位讀書明理的醫生,他明確知道是疳,開口就說:「脾胃虧損嚴重,非用峻補之劑不可。」病人瘦骨嶙峋,哪裡經得起黃連的寒性,蕪荑的毒性。病人聽了後說:「有道理。」殊不知熱症用補藥會加重熱勢;積滯用補藥會更難消散;蟲症用補藥會讓蟲子更多,最終導致無法救治。

則曰:「有命」此非讀書之過,不善讀書者之過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是之謂歟?然則,非攻熱、積、蟲,遂可以治疳乎?非也。五疳有所見之症,諸疳又各有所見之症,變化生心,豈可膠柱鼓瑟。不過胸有成竹,而後能畫竹。然則,治疳一於攻而全無補法乎?亦非也。

白話文:

古語說:「有命運」,這不是讀書的錯,而是讀書不當的錯。道義高出一尺,邪惡就會高出一丈,難道是這個道理嗎?既然如此,不攻擊熱氣、積滯、寄生蟲,就真的能治療疳病了嗎?不是的。各種疳病都有各自明顯的病症,變化無窮,怎麼能墨守成規呢?只有胸中有成竹,才能畫出竹子。那麼,治療疳病就只能用攻的辦法,完全沒有補的辦法嗎?也不是這樣。

經曰:「大毒治病,十去五六。」相其熱退、積減、蟲安,窮寇勿追,或調脾理胃,滋腎平肝,一任醫之運用。

考古名方:(治腹脹大塌氣丸:白豆蔻、麥芽、五靈脂砂仁、莪朮、青皮、陳皮、君子二錢,蝦蟆三錢,米糊為丸。下蟲丸苦楝子皮、酒浸焙,貫眾檳榔桃仁、木香、鶴蝨、米糊為丸。木香丸治疳痢:黃連、木香、厚朴、夜明砂,生薑水為丸。大蕪荑湯治小兒發熱作渴,少食,大便不利,發黃脫落:蕪荑、山梔、秦歸、白朮、雲苓、柴胡麻黃羌活防風、黃連、黃柏、炙草各二錢。四味肥兒丸治小兒食積五疳,目生雲翳,牙齦腐爛:蕪荑、神麯、麥芽、黃連,等分為末,豬膽汁為丸,綠豆大。蘆薈肥兒丸治熱疳:蘆薈、龍膽草、木香、人參、君子、麥芽各二錢,土鱉去頭足酥炙、檳榔、黃連各三錢,蕪荑、胡黃連一錢,豬膽汁為丸,黍米大。龍膽丸治疳腦熱瘡:龍膽草、升麻苦楝根皮、赤茯苓、防風、蘆薈、油發灰、青黛、黃連、煉蜜為丸。蟾酥丸治小兒頭頂結核,面色黃瘦,飲食不甘,腹大發熱:蟾蜍二三個,將糞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即將蟾蜍打死,投於蛆食,一晝夜,用布袋盛起,置急流中宿取出,瓦上焙乾為末,入麝香少許,米為丸。)

白話文:

古代名方:

治療腹脹大塌氣丸:

  • 白豆蔻、麥芽、五靈脂、砂仁、莪朮、青皮、陳皮、君子仁各2錢
  • 蝦蟆肉3錢
  • 用米糊做成丸子。

驅蟲丸:

  • 苦楝子皮(用酒泡過後焙乾)
  • 貫眾、檳榔、桃仁、木香、鶴蝨
  • 用米糊做成丸子。

木香丸(治療疳痢):

  • 黃連、木香、厚朴、夜明砂
  • 用生薑水做成丸子。

大蕪荑湯(治療小兒發燒口渴、少食、大便不通、發黃脫落):

  • 蕪荑、山梔、秦歸、白朮、雲苓、柴胡、麻黃、羌活、防風、黃連、黃柏、甘草各2錢

四味肥兒丸(治療小兒食積五疳、眼生雲翳、牙齦腐爛):

  • 蕪荑、神麯、麥芽、黃連,等份研成細末
  • 用豬膽汁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蘆薈肥兒丸(治療熱疳):

  • 蘆薈、龍膽草、木香、人參、君子仁、麥芽各2錢
  • 土鱉(去掉頭足後酥炙)、檳榔、黃連各3錢
  • 蕪荑、胡黃連各1錢
  • 用豬膽汁做成黍米大小的丸子。

龍膽丸(治療疳腦熱瘡):

  • 龍膽草、升麻、苦楝根皮、赤茯苓、防風、蘆薈、油發灰(用油點燃的灰燼)、青黛、黃連
  • 用蜂蜜做成丸子。

蟾酥丸(治療小兒頭頂結核、面色黃瘦、飲食不甘、腹大發熱):

  • 蟾蜍2-3隻
  • 將糞蛆一杓放入桶中,用尿浸泡
  • 打死蟾蜍後,放入蛆中浸泡一夜
  • 用布袋盛起,放在急流中浸泡一晚取出
  • 在瓦片上焙乾後研成細末
  • 加入少許麝香
  • 用米做成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