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禪》~ 卷二 (8)
卷二 (8)
1. 消渴從脈分症論
經曰:「二陽結(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謂之消。」同一結也,而氣分、血分判焉(病在氣分則渴,病在血分則不渴。消渴以渴為主而判氣血,血分亦有渴者)。氣分結者,病發於陽;血分結者,病發於陰。二症相反,如同冰炭。其發於陽也,陽明被火煎熬,時引冷水自救,脈浮洪而數;其發於陰也,陽明無水涵濡,時引熱水自救,脈沉弱而遲。
發於陽者,石膏、黃連,可以折狂妄之火(石膏、知母、炙草、黃連、粳米),人所共知;發於陰者,其理最為微妙,非三折其肱,殊難領會。人之灌溉一身,全賴兩腎中之水火(津液發源於華池,湧於廉泉,為甘露、為瓊漿,以養百骸。華池,兩腎中先天之祖竅,水火朕兆處。
廉泉,舌下二穴名),猶之甑乘於釜,釜中水足,釜底火盛,而甑自水氣交流,倘水涸火熄,而甑反乾枯縫裂,血分之渴,作如是觀。當此舌黑腸枯之時,非重用熟地,不足以滋其水;非重用附桂,不足以益其火(八味湯:肉桂、附子、熟地、山藥、棗皮、澤瀉、丹皮、雲苓),火熾水騰,而渴自止。余嘗治是症,發於陽者,十居二三,發於陰者,十居七八,用桂附多至數斤而愈者。
彼本草所注,無非治氣分之品,而治血分之藥性,不注於本草,方實始於仲景,至喻嘉言而昌明其說。上消如是,中下消可類推矣(胃熱多食善飢為中消,腎熱渴而小便有膏為下消。治法仍分氣血。下消小便甜者難治,水生於甘而死於咸,小便本咸而反甘,是脾氣下陷腎中,土剋水而生氣泄也)。昔漢武帝患是症,仲景進桂附八味湯,服之而愈,因賜相如服之不效。
或曰,相如之渴,發於氣分。或曰,相如為房勞所傷,非草木之精華所能療。武帝不賜方而賜以金莖露一杯,(李商隱詩:「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庶幾愈焉,未可知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這兩陽經的氣機鬱結,就叫做『消』。」雖然都是氣機鬱結,但病是發生在氣分還是血分是有區別的(病在氣分就會口渴,病在血分則不一定口渴。消渴病主要根據口渴來判斷是氣分還是血分的問題,但血分也有口渴的情況)。氣分鬱結的病,是陽氣過盛引起的;血分鬱結的病,是陰液不足引起的。這兩種情況是相反的,就像冰和炭一樣。陽氣過盛引起的口渴,是因為陽明經被火邪煎熬,常常想喝冷水來緩解,脈象呈現浮大洪數;陰液不足引起的口渴,是因為陽明經沒有足夠的津液滋潤,常常想喝熱水來緩解,脈象呈現沉弱而遲緩。
陽氣過盛引起的口渴,可以用石膏、黃連等藥物來瀉火(例如用石膏、知母、甘草、黃連、粳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陰液不足引起的口渴,其道理非常微妙,不是多次嘗試很難理解。人體全身的滋養,完全依賴於兩腎中的水和火(津液起源於華池穴,湧出於廉泉穴,化為甘露瓊漿,滋養全身。華池穴是兩腎中先天之祖竅,是水火的起始之處。廉泉穴是舌下兩個穴位的名稱)。這就像鍋子上的蒸籠,鍋裡水足,鍋底火旺,蒸籠裡的水氣才能流通。如果水乾涸火熄滅,蒸籠反而會乾裂。血分的口渴,就可這樣理解。當舌頭發黑、腸道乾枯的時候,不用大量的熟地黃,不足以滋養腎水;不用大量的附子、肉桂,不足以補充腎火(例如用八味丸:肉桂、附子、熟地黃、山藥、棗皮、澤瀉、丹皮、茯苓),只有火旺水充足,口渴才能停止。我曾經治療這種病,陽氣過盛引起的口渴,十個裡面有兩三個,陰液不足引起的口渴,十個裡面有七八個,有的病人用桂枝附子等藥,用到好幾斤才能痊癒。
那些本草書上的記載,都是治療氣分的藥物,而治療血分的藥性,本草書上沒有記載,這種治療方法其實起源於張仲景,到喻嘉言才把它的道理闡發清楚。上面的消渴病是這樣,中消、下消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理解(胃熱導致多食易飢叫做中消,腎熱導致口渴且小便有油脂叫做下消。治療方法仍然要區分氣分和血分。下消小便有甜味就很難治療,水產生於甜味而死於鹹味,小便本來是鹹的,反而變甜,這是脾氣下陷到腎中,土剋水而導致精氣外洩)。過去漢武帝患有消渴病,張仲景給他服用桂附八味湯,病就好了,因此把這個方子賜給司馬相如,相如吃了卻沒效果。
有人說,相如的口渴,是氣分引起的。也有人說,相如是因為房事過度而傷了身體,不是草木藥物的精華能夠治好的。武帝沒有賜給相如藥方,而是賜給他一杯金莖露(李商隱詩句「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或許能治好他的病,也未可知。
2. 嘔吐脈論
嘔吐之症,一曰寒,一曰熱,一曰虛。寒則脈遲,熱則脈數,虛則脈虛,即其脈可以分其症。最易治者,寒,陽明為消磨五穀之所,喜溫而惡寒,一自寒犯於內,兩相齟齬,食入即吐,不食亦嘔。彼法夏、丁香、白蔻、砂仁,本草所注一派止嘔定吐之品,非不神效,不如一碗生薑湯,而其效更速者,經所謂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是也。最誤治者,熱(寒涼燥烈之性,功過參半焉者也。
丹溪滋腎水而清濕熱,原補前賢所未備,乃效顰者,肆行寒涼,人之死於寒涼者,非丹溪之罪,實不善讀書者之罪。有明諸儒救寒涼之弊,多為過激之言,二百年中,寒涼之風,一變為燥烈之火,人之死乾燥烈者,什倍於寒涼。遇是症,彼曰宜熱,此曰宜熱,且曰某書某書,鑿鑿有憑,又安知症屬熱乎哉?)。
寒之不已,鬱而為熱,醫不知其熱,仍以辛熱治其寒,愈嘔愈熱,愈熱愈吐,彼麥冬、蘆根,止嘔定吐,書有明文,尚不知用,何況石膏之大涼大寒乎(經驗方:石膏、麥冬、粳米、炙草)?不知石膏為止嘔定吐之上品,本草未注其性,《內經》實有其文。經曰:「諸逆上衝,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是也。
最好治者,虛,不專責之胃,而兼責之脾,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虛難轉輸,逆而嘔吐,調理脾胃,乃醫家之長策,理中湯(人參、焦朮、乾薑、附子、炙草、大棗)、六君子湯(人參、焦朮、法半夏、茯苓、陳皮、炙草),皆能奏效。經曰:足太陰之脈,挾咽連舌本,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是也。
夫嘔吐,病之最淺者也,噎膈,病之至深者也,極為易辨。嘔吐,其來也猝;噎膈,其來也緩。嘔吐,得食則吐,不食亦有欲嘔之狀;噎膈,食入方吐,不食不嘔。嘔吐,或寒或熱或虛,外見寒熱與虛之形;噎膈,不食亦與平人一般。嘔吐不論年之老幼;噎膈多得之老人。嘔吐,脈有遲、有數、有虛;噎膈,脈緩。
方書所論嘔吐,牽扯噎膈之文,噎膈半是嘔吐之方,有何疑似之難辨而茫無定見也。昔在湘中,壺碟會友,一老醫曰:「吾治噎膈,得愈數人。」核其藥,曰附子理中湯,考其症,乃脾虛之嘔吐者。又一老醫曰:「吾治噎膈,得愈數人。」核其藥,曰黃連法夏湯,考其症,乃胃熱之嘔吐者。
諺云:「藥能醫假病,人多得假名,」其即二老之謂歟!至於老人氣鯁,時嘗嘔吐,不可概以嘔吐論,亦不可遽以噎膈論,蓋津少氣虛,難以傳送,古人刻鳩於杖,祝其無噎者,此也。孕婦嘔吐,法夏不犯禁例,且能安胎,《準繩》已詳言之。
更有婦人,天癸來時,為風寒所襲,傳送肺經,血凝於肺,食入即嘔,一載有餘,醫家以尋常治嘔吐之法治之,或寒或熱,俱不見效,只以桔梗、紅花諸藥,去瘀生新,數劑而愈,此又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嘔吐這個病症,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寒、熱、虛。如果是寒引起的嘔吐,脈象會比較遲緩;如果是熱引起的嘔吐,脈象會比較急促;如果是虛引起的嘔吐,脈象會比較虛弱。從脈象就可以大致判斷病症的屬性。
其中,寒引起的嘔吐最容易治療。陽明胃是消化食物的地方,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一旦寒邪侵入體內,與胃腸功能產生衝突,就會導致吃下東西就吐,甚至沒吃東西也會想吐。一般的治療方法會使用法夏、丁香、白蔻、砂仁等具有止嘔定吐功效的藥材,雖然有效,但其實還不如喝一碗生薑湯,效果更快。這是因為寒氣停留在腸胃,導致氣機逆向上湧,所以會感到疼痛而嘔吐。
最容易被誤治的是熱引起的嘔吐。有些醫生過度使用寒涼藥物,雖然一時有效,但長期下來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明代名醫朱丹溪主張滋養腎水以清除濕熱,這是在前人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做法。但後世有些人不了解其真正用意,盲目地使用寒涼藥物,導致很多人因此喪命,這不是丹溪的過錯,而是那些不善於讀書的人的過錯。雖然明代有些學者為了糾正過度使用寒涼藥物的弊病,提出了過於激烈的言論,但經過兩百年後,寒涼的風氣轉變為燥熱,導致因燥熱而死的人數甚至超過了寒涼。遇到這類病症,有的醫生說應該用熱藥,有的醫生也說應該用熱藥,還說某某書上說應該這樣做,好像很有根據,但他們又怎麽知道病症真的是屬於熱呢?
寒邪如果沒有被及時清除,鬱積久了也會轉為熱證。如果醫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使用辛熱的藥物來治療寒證,就會導致嘔吐越來越嚴重。如果醫生懂得使用麥冬、蘆根等具有止嘔定吐功效的藥物,就不會一錯再錯,更何況是使用石膏這樣大涼大寒的藥物了呢?其實石膏是止嘔定吐的上品,只是本草藥典沒有明確記載其藥性,但《內經》中有相關論述。《內經》說:「各種逆氣上衝的症狀,都屬於火熱;各種嘔吐酸水、腹瀉急迫的症狀,都屬於熱。」
最容易治療的還有虛引起的嘔吐,這不僅僅要考慮胃的問題,還要同時兼顧脾。脾具有像大地一樣安靜的特性,但也具有像天一樣運行不息的功能。如果脾虛不能正常運化,導致氣機逆向上湧而嘔吐,這時候調理脾胃就是醫生最重要的策略。例如理中湯和六君子湯,都能夠發揮很好的療效。《內經》說:「足太陰脾經的脈絡,連結咽喉,通向舌根。如果經絡出現異常,就會導致舌根僵硬,進食後嘔吐。」
嘔吐是疾病中比較輕淺的症狀,而噎膈則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兩者很容易區分。嘔吐通常來得很快,而噎膈通常來得很慢。嘔吐是吃東西就吐,沒吃東西也會想吐;噎膈是吃下東西後才吐,沒吃東西則不會想吐。嘔吐的病因可能是寒、熱或虛,外在表現也會有寒熱虛的現象;噎膈則是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也與正常人一樣。嘔吐不論男女老幼都會發生,而噎膈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嘔吐的脈象有遲緩、急促和虛弱之分,而噎膈的脈象則比較緩和。
醫書上關於嘔吐的論述,常常會牽扯到噎膈的內容,而治療噎膈的方子,也有一半是治療嘔吐的方子。如果連這些都難以分辨,那就真的沒有什麼根據了。以前在湖南的時候,有次和一些醫生朋友聚會,一位老醫生說:「我曾經治好過幾個噎膈病人。」我仔細看了他的用藥,發現是用附子理中湯,再仔細看了病人的情況,發現其實是脾虛引起的嘔吐。另一位老醫生也說:「我曾經治好過幾個噎膈病人。」我看了他的用藥,發現是用黃連法夏湯,再看病人的情況,發現其實是胃熱引起的嘔吐。
俗話說:「藥能治好假病,人也因此得到虛名。」這說的不就是這兩位老醫生嗎!至於老年人因為氣虛引起的哽咽,時常會嘔吐,這種情況不能把它當作一般的嘔吐來論治,也不能馬上把它當作噎膈來論治。這是因為他們的津液減少,氣血虛弱,難以順利運送食物,所以古人才會在拐杖上刻上鳩鳥,祈求沒有哽咽發生。至於懷孕婦女的嘔吐,可以使用法夏等藥物,不會有什麼禁忌,而且還能安胎,這些在《準繩》這本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婦女在月經來的時候,因為受到風寒的侵襲,導致邪氣傳入肺經,使得血液凝滯在肺部,造成吃東西就吐,而且持續了一年多。醫生都按照治療一般嘔吐的方法來治療,不管是寒還是熱的方法,都沒什麼效果。後來改用桔梗、紅花等活血化瘀、促進新生的藥物,幾劑藥下去就痊癒了。這種情況也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