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霆

《三指禪》~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心氣痛脈論

古傳心痛有九,循其名而責其實,纖毫難溷(混)。一曰蟲,凡痛脈多伏,今反洪數者,蟲也。厥名曰蛔,長寸許,首尾通紅,踞於心窩子,吮血吸精,傷心之患,莫慘於是。以雄黃、檳榔、白礬為丸,殺之而痛自除。二曰疰,疰者,自上注下也,令人沉沉默默,心中隱隱作病,甚有疰至滅門戶而莫名其病者。

白話文:

古人說心痛有九種,如果根據名稱來尋求其真實原因,是難以混淆的。

第一種:蟲痛

凡是痛處脈搏大多隱伏,現在反而變得洪數(脈搏強而有力)的,是由於蟲子引起的。蟲子的名字叫蛔蟲,長約一寸,首尾通紅,盤踞在心窩處,吸食血液和精氣,損傷心臟,這是最慘痛的病症。可以用雄黃、檳榔和白礬製成丸藥,殺死蟲子,疼痛就會消除。

第二種:疰痛

疰痛是由上而下傳染的,使人神情恍惚,心中隱隱作痛,甚至有些人被疰痛傳染後,全家滅門而不知其原因。

脈則乍短乍長,乍澀乍細,非尋常藥餌所能療,惟蘇合丸(麝香、沉香、丁香、檀香、香附、蓽茇、白朮、訶子、硃砂、青木香、烏犀角各二兩,薰陸香、龍腦各一兩,安息香二兩,另為末,用無灰酒熬膏,上為末,用安息香膏加煉蜜為丸,每兩十九,蠟包裹,溫水化服)、阿魏膏(楂肉、膽星、法夏、麥芽、神麯、黃連、連翹、阿魏、蔞仁、貝母、風化硝、枯鹼、蘿蔔子、胡黃連,上為末,薑湯浸,蒸餅為丸。相其本體之強弱寒熱,體強而熱,阿魏丸;體弱而寒,蘇合丸),庶可以治。

白話文:

脈象時而短促時而悠長,時而澀滯時而細弱,這不是普通的藥物能治癒的,只有蘇合丸(麝香、沉香、丁香、檀香、香附、蓽茇、白朮、訶子、硃砂、青木香、烏犀角各二兩,薰陸香、龍腦各一兩,安息香二兩,另為末,用無灰酒熬膏,上為末,用安息香膏加煉蜜為丸,每兩十九,蠟包裹,溫水化服)或阿魏膏(楂肉、膽星、法夏、麥芽、神麯、黃連、連翹、阿魏、蔞仁、貝母、風化硝、枯鹼、蘿蔔子、胡黃連,上為末,薑湯浸,蒸餅為丸。相其本體之強弱寒熱,體強而熱,阿魏丸;體弱而寒,蘇合丸),纔有可能治癒。

三曰風,風得火而益熾,火得風而愈威。風而入於心,則痛之猝者也。其脈浮緊而數,以白菊、白礬為君,侯氏黑風散(白菊五錢,白礬錢半,防風、白朮、桔梗八分,人參、茯苓、秦歸、川芎、乾薑、細辛、牡蠣三分,共為末,溫酒調),可採也。四曰悸,有觸而驚曰驚,無觸而驚曰悸,悸而至於痛,則悸之甚者也。

白話文:

三是風邪,風邪遇上火邪會更加猛烈,火邪遇上風邪會更加強盛。風邪侵襲心臟,就會突然劇烈疼痛。其脈象浮動緊繃而且頻率較快,可以用白菊花、白礬作為君藥,再加入侯氏的黑風散(白菊花5錢,白礬半錢,防風、白朮、桔梗8分,人參、茯苓、秦歸、川芎、乾薑、細辛、牡蠣3分,共研為末,用溫酒調服)即可。四是悸證,有外物觸發而感到受驚稱為驚嚇,沒有外物觸發而感到受驚稱為悸證,悸證嚴重到出現疼痛,則是悸證的極端表現。

其脈虛而滑,加乳香、沒藥為使,李氏養心湯(黃耆、茯苓、秦歸、川芎、法夏、甘草、柏子仁、棗仁、遠志、五味、人參、肉桂、乳香、沒藥、薑棗引),盍用之。五曰食,食入於胃,停滯未化,攻衝作痛,其脈短而澀,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炙草),洵為對症之方。

白話文:

如果脈象虛弱而滑動,可以加入乳香和沒藥作為引經藥。可以用李氏養心湯(成分:黃耆、茯苓、秦歸、川芎、法夏、甘草、柏子仁、棗仁、遠志、五味、人參、肉桂、乳香、沒藥、薑棗引)來調理。

如果出現飲食後食物停留在胃中尚未消化,引起胃痛的症狀,脈象短促而澀滯,可以服用平胃散(成分:蒼朮、厚朴、陳皮、炙草)來治療。

六曰飲,飲入於胃,攻注無常,激射作痛,其脈濡而遲,五苓散(豬苓、茯苓、焦朮、澤瀉、肉桂)實為導水之劑。七曰冷,寒氣犯於絳宮,脈則或遲或結,吳萸、川椒、砂仁、木香,止痛,書,何難共證(經驗方:木香、砂仁、肉桂,等分為末,每服五分)。八曰熱,火氣鬱於胸膈,脈則或數或促,生地、梔子、黃連、苦楝,除痛藥,確有明文(經驗方:黑梔仁一兩,乾薑一錢五分,炙草一錢五分)。九曰去來痛,經脈周流,有礙則痛,過其所礙而旋止,巡至所礙而復發。

白話文:

六. 飲

飲水進入胃中,會導致水液異常積聚,引起刺痛,脈象濡緩。五苓散(豬苓、茯苓、焦朮、澤瀉、肉桂)是利尿導水的良方。

七. 冷

寒氣侵犯子宮,脈象或遲或結。吳萸、川椒、砂仁、木香,具有止痛作用。(經驗方:木香、砂仁、肉桂,等分研末,每次服用五分)

八. 熱

火氣鬱結在胸膈,脈象或數或促。生地、梔子、黃連、苦楝,具有清熱止痛的作用。(經驗方:黑梔仁一兩,乾薑一錢五分,炙草一錢五分)

九. 去來痛

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有阻滯則產生疼痛,過了阻滯的地方疼痛就會停止,再巡行到阻滯處疼痛又會復發。

氣充血足,何礙之有,不必診脈,補之可也(經驗方:黃耆、焦朮、肉桂、秦歸、法夏、陳皮、茯苓、炙草、薑棗引。)顧同是心氣痛也,以蟲之傷人最酷者,居首;以疰之傷人最隱者,居二;以風之傷人最速者,居三;以悸之介在可以傷,可以無傷者,居四;以飲、食之不輕傷人者,居五六;以寒、熱之恆有者,居七八;以去來痛之人皆知而能治者,居九。想古人位置之宜,亦大費躊躇矣。

白話文:

如果氣血充足,就不會有病痛,不用把脈,直接補氣就可以了。(經驗方:黃耆、焦朮、肉桂、秦歸、法夏、陳皮、茯苓、炙草,用薑棗引發藥效。)但是,心氣痛也是一樣的,其中以蟲害最嚴重,排在第一位;以疰氣害人最隱蔽,排在第二位;以風邪害人最快速,排在第三位;以心悸介於可傷與無傷之間,排在第四位;以飲食不當對人傷害較輕,排在第五六位;以寒熱交替對人影響恆久,排在第七八位;以疼痛時有時無,人人都知道且能治療,排在第九位。由此可見,古人對疾病的分類位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然名則列之有九,而義實本之於經。曰蟲痛者,經言蛔蛕心腹痛也;曰疰痛者,如飛屍、遁屍之類也;曰風痛者,經言肝心痛也;曰悸痛者,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也;曰食痛、飲痛者,足太陰之脈,其支上膈注心中也;曰冷痛者,寒氣客於背俞,注於心也;曰熱痛者,寒氣客於經脈,與熱相薄也;曰去來痛者,經言氣不宣通也。

白話文:

儘管與「痛」相關的病症名稱列出了九種,但它們實際的意義都源自經典醫籍。

「蟲痛」:指蛔蟲和蛕蟲在心腹引起的疼痛。 「疰痛」:類似「飛屍」、「遁屍」等病症引起的疼痛。 「風痛」:指肝和心引起的疼痛。 「悸痛」:手少陰經絡,起始於心臟,因此引起的疼痛。 「食痛」、「飲痛」:足太陰經絡的分支上膈,連接心臟,因此飲食後引發的疼痛。 「冷痛」:寒邪侵襲背俞穴位,經絡不通連接心臟引起的疼痛。 「熱痛」:寒邪侵襲經絡,與熱邪交織引起的疼痛。 「去來痛」:指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疼痛。

要皆非真心痛也,若真心痛,手足冷至節,旦發夕死,夕發朝亡,彼醫家所傳之方,大半言止冷痛;本草所注之性,間有止熱痛之語。夫冷熱之痛,病之最淺而最易辨者,諸書尚且聚訟,何況痛之至隱而至僻者乎。領會《靈》、《素》微詞,才是醫家學問;變化本草訓語,方知用藥權衡。

白話文:

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疼痛。如果真的是疼痛,就會手腳冰冷到關節,早上發作晚上死亡,晚上發作早上死亡。那些醫生傳授的藥方,大都只提到止住冷痛;本草上記載的藥性,偶爾提到了止住熱痛。寒性、熱性的疼痛,是所有疾病中最輕微、最容易辨別的,然而各種醫書上仍然爭論不休,何況是那些隱藏得很深、非常奇特的疼痛呢?領悟《黃帝內經》的精微理論,纔是醫家的學問;變化靈活地運用本草的記載,才能知道如何權衡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