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醫必辨》~ 合論諸書之得失以示初學之從違(四條) (1)
合論諸書之得失以示初學之從違(四條) (1)
1. 合論諸書之得失以示初學之從違(四條)
《內經》,即古三墳之書也。書之古,無有古於《內經》者,或疑有後人粉飾,未嘗無因。蓋古書不獨無今之刻本,且無筆無紙,不過韋編竹簡刻劃而成,其成書甚難,其傳書必不多。列國時,惟楚左史倚相得而讀之,聰明穎悟,豈無他人?奈書不易得,故讀者甚少也。其時秦多良醫,如和如緩,豈有未讀《靈》、《素》者?則秦必有之,始皇焚書,而不焚醫書,故《內經》尚存,惟是代遠年湮,必多殘缺。
白話文:
《內經》是古代三墳典籍之一。沒有比《內經》更古老的書籍了。有些人懷疑後人對其進行了潤色,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古代書籍不僅沒有現在的印刷本,而且沒有筆和紙,只是刻在獸皮或竹簡上。製作這些書籍非常困難,流傳的數量肯定不多。戰國時期,只有楚國的左史倚相得到並閱讀了《內經》。倚相聰明機敏,難道沒有其他人嗎?那是因為這本書不容易得到,所以讀的人很少。當時,秦國有很多名醫,如和緩,難道他們沒有讀過《靈樞》、《素問》嗎?那麼秦國肯定有《內經》,但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卻沒有焚燒醫書,所以《內經》得以保存下來。但是由於年代久遠,歲月流逝,肯定會有許多殘缺。
韋編之絕,聖人之學《易》且然,而謂《內經》之竹簡,能久而完全乎?秦之後,楚漢分爭,誰復能修理《內經》者?迨文景之世,漢已治平,大儒輩出,必取《內經》修明之。今閱全書,頗有漢文氣味,必非歧黃之原文。
白話文:
孔子研究《易經》,甚至把編織竹簡的繩子都磨斷了,可見他對《易經》的鑽研程度。那麼,同樣是古代典籍,《黃帝內經》的竹簡能完好無缺地流傳至今嗎?秦朝之後,楚漢相爭,又有誰能修補整理《黃帝內經》呢?直到文景之治,漢朝安定,才出現了許多大儒,他們一定會整理《黃帝內經》的。現在閱讀全書,發現其中充滿了漢代的文字風格,顯然不是最初的醫學典籍原本。
然如《素問》所言五運六氣,宏深奧妙,《靈樞》所言經絡穴道,縷析條分,實秘笈之靈文,非神靈其孰能知之?今學醫者,不必讀盡全書,如歧黃問答,儘可刪去,只取其切要之句,牢牢記之,臨症引經施治,自然有靠。吾故曰:訒庵之《類纂》、士材之《知要》,足以致用也。
白話文:
但是,就像《素問》中所說的五運六氣,深奧難懂;《靈樞》中所說的經絡穴位,條理分明,都是祕傳的珍貴文字,不是神人,誰能理解呢?現在學醫的人,不必讀完整本書,比如《岐黃問答》,可以全部刪除,只摘取其中重要的句子,牢牢記住,看病時引用經書來治療,自然有依據。因此,我說:徐大椿的《醫學發明》和趙士材的《醫學知要》,足夠實用了。
仲景先師作《傷寒論》,時在後漢,已有蒙恬之筆、蔡侯之紙,無庸刻竹,成書較易。然其時蔡紙不多,尚有縑帛,三都賦成,洛陽紙貴,雖漢陽太守,成書一部,已屬非易。不同今日之刻本,但得一部,即化為千百部而無難也。故其書十六卷,至晉時已亡其《卒病》六卷,至今莫之能見。
白話文:
東漢時期,仲景大師寫作《傷寒論》。當時已有蒙恬發明的毛筆和蔡倫發明的紙張,不需要在竹板上刻字,寫書比較方便。但那時蔡倫的紙張數量不多,還有用縑帛的,等到《三都賦》寫成,洛陽的紙張價格飛漲,即使是漢陽太守,寫成一本書也不容易。與現在的印刷本不同,那個時候得到一本書,化成上千上百本都不成問題。因此,這本書原本有十六卷,到了晉代已經遺失了《卒病》六卷,至今沒有人見過。
然即觀十卷中之一百十三方,攻補寒熱,無所不備,已應用不窮。後世方書,盈千累萬,不能出其範圍。學者能於仲景之方,精心探索,自然左右逢源,其他醫書可看不可看也。多集方書,始於唐王燾《外臺秘要》。其方往往不合時宜,如茯苓飲一方,可以古今通用者甚少,故曰可看不可看也。
白話文:
然而若單就《傷寒雜病論》中的113方劑來看,治療寒熱病症的方法應有盡有,已經可以廣泛應用。後世的方劑書籍雖然數量龐大,但所收錄的內容都脫離不了仲景的範圍。醫學學習者如果能用心探究仲景的方劑,自然能融會貫通,其他醫書則可以參考,也可以不看。大量收集方劑書籍的風氣始於唐朝王燾的《外臺祕要》。其中的方劑往往與時代不合時宜,例如茯苓飲一方,可以通用於古今的方劑很少,所以說這些方劑書籍可以參考,但可以不看。
醫書之不能無疑者,莫如扁鵲之《難經》。扁鵲,渤海郡人也,姓秦氏,字越人,所居地為盧,故又曰盧醫。《史記》稱其遇長桑君,授以禁方,飲上池水,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在晉視趙簡子,在虢視虢太子,在齊視桓侯,皆一望而知。在趙貴婦人為帶下醫,在周愛老人為耳目痹醫,在秦愛小兒為小兒醫。
白話文:
在醫書中,最令人產生懷疑的,莫過於扁鵲的《難經》。扁鵲是渤海郡人,姓秦氏,字越人,居住在盧,所以又稱盧醫。《史記》記載他遇到長桑君,傳授他祕方,喝了上池水,看病時能看到五臟的疾病徵結,特別擅長診脈。他在晉國診治趙簡子,在虢國診治虢太子,在齊國診治桓侯,都能一眼看穿。在趙國為貴婦人治療帶下,在周國為老人醫治耳目麻痹,在秦國為小孩醫治小兒病。
傳記甚詳,並未言有《難經》傳世。至仲景先師作《傷寒論》,惟本《內經》,亦未嘗用《難經》。謂為扁鵲之書,殊可疑也。且有可疑者,病機千變萬化,而《難經》止八十一難,何能包括?且其一難至二十一難,皆言脈;二十二難至二十九難,論經絡流注、奇經之行及病之吉凶;三十難至四十三難,言榮衛三焦臟腑腸胃;四十四、五難,言七衝門;四十六、七難,言老幼寤寐、氣血盛衰,言人面耐寒見陰陽之走會;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言脈候病態,傷寒雜病之別,繼以望聞問切而能事畢矣;六十二難至八十一難,皆言臟腑榮腧用針補瀉之法。
白話文:
雖然扁鵲的傳記很詳細,但沒有提到《難經》的傳世。直到仲景大師寫《傷寒論》,只依據《內經》,也沒有用過《難經》。說它是扁鵲的書,實在很可疑。
而且還有一個疑點,疾病的機制千變萬化,而《難經》只有八十一條疑難,怎麼可能全部涵蓋呢?
再者,第一條到第二十一條都談論脈象;第二十二條到第二十九條討論經絡流注、奇經的運行以及疾病的吉凶;第三十條到第四十三條談論榮衛、三焦、臟腑、腸胃;第四十四條和第四十五條談論七衝門;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談論老幼、寤寐、氣血的盛衰,說明人的面部能反映寒熱的變化;第四十八條到第六十一條談論脈象和病態,傷寒和雜病的區別,接著提到望、聞、問、切就能完成診斷;第六十二條到第八十一條都談論臟腑的榮輸,以及用針灸來補瀉的方法。
,然則其有益於方脈者,止六十一難耳,何足以盡病情乎?且其論大率本乎《內經》,既有《內經》之詳,何取《難經》之略?其中亦有與《內經》不合者,人將從《內經》乎?抑從《難經》乎?更可疑者,四十四難論七衝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而先之以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此二門有何意味?似乎湊數而已!三十五難以小腸為赤腸,大腸為白腸,膽為青腸,胃為黃腸,膀胱為黑腸,以五色為五腸,有非腸而以為腸者,似乎新奇,而實無用。扁鵲神醫,似不應有此湊數之文與無用之論。
白話文:
考察漢、晉、六朝以前,沒有人提過越人著有《難經》。直到《隋唐書·經籍志·藝文志》中才出現《難經》。這本書真的是扁鵲的作品嗎?還是後人假冒的?好在書中的內容不多,一目瞭然。學者們還是以《內經》為圭臬,《難經》可以作為參考,酌情取用。
考漢晉六朝以前,無稱越人著《難經》者,至《隋唐書·經籍·藝文志》,始有《難經》,其真扁鵲之書耶?抑後人之假託耶?好在其書無幾,一覽無餘。學者究以《內經》為主,《難經》則參看而節取之,亦無不可也。
學醫之道,神聖之書,不可不讀,後世之書,不必多看。唐許嗣宗醫理甚精,而不肯著書,謂醫者意也,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其好著書者,雖有切當,不過竊神聖之經而敷衍,其別出心裁者,往往有偏僻之弊。如王叔和《脈經》,自以為仲景之徒矣,而後人之批駁者不少。至今人所推尊者,以金元間劉、張、朱、李為四大家。
白話文:
學習醫學的方法,必須閱讀經典的醫學書籍,而後世的醫學著作不必多看。唐代的許嗣宗醫術非常精湛,但卻不願意寫書,他認為醫術是一種意會,可以意會但無法用言語傳授。那些喜歡寫書的人,雖然他們的著作可能有一些實用的內容,但不過是抄襲經典醫書而已。至於那些自創新意的著作,往往會產生偏頗的弊端。比如王叔和的《脈經》,他自以為是仲景的傳人,但後人對他的著作有很多批評。直到現在,人們推崇的醫學大家,是金元時期的劉完素、張從正、朱震亨、李杲四人。
以劉為首,其《原病式》果有發揮,不可不看,然偏於用涼,不能辭也。張氏無書。朱則偏於養陰。李則偏於溫補。東垣《脾胃論》,實有至理。其補中益氣湯,實開千古不傳之秘,應用無窮。
白話文:
以劉完素為代表,他的《原病式》確有獨到見解,是不可不看的。但是他使用寒涼藥物過多,這一點是不能迴避的。張從正沒有留下著作。朱震亨偏重於滋補陰分。李杲偏重於溫補。李東垣的《脾胃論》,其中確實有深奧的醫學道理。他提出的補中益氣湯,真正揭示了一個千古祕方,其應用範圍廣泛。
惟其論病,無論何症,皆附會為脾胃之故,人之五臟六腑,豈無自病其經者?且盡如其論,丹溪養陰之書可廢,乃今人之陰虧者十有六七,補土剋水,豈盡健脾所能治耶?且脾胃亦當有分,脾為陰土,宜於香燥,胃為陽土,宜於清通,其性不同,治當有別,渾而言之,殊欠明晰。
白話文:
他只認為所有的病都是脾胃的原因,人體的五臟六腑難道不會有它們自己經絡的疾病嗎?就算按照他的說法,朱丹溪寫的養陰書《格致餘論》就可以廢棄了嗎?現在的人中十有六七都是陰虛,用補土克水的方法,難道都可以用健脾的方法來治療嗎?
而且脾胃也應該區分開來,脾屬陰土,適合在溫和乾燥的環境中,胃屬陽土,適合在清爽通暢的環境中,它們的性質不同,治療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如果一概而論,就顯得不夠清楚明瞭。
然則四大家之書,尚難,盡信,何況下此者乎!四大家書,惟河間鮮有傳其道者,殆用涼太過,難於獲效乎!劉完素醫道雖高,未免有術,如自稱嘗夢二道士,飲似仙酒,醒時猶有酒味,從此醫理精通。此不過欲仿扁鵲遇長桑君故事,自炫以動人耳目。不然完素自病傷寒,八日不食,不能自治,反需張潔古救之,何仙傳能救人而不能自救耶?足見行道而兼行術矣。潔古作藥注,草稿始立,未及成書,言論往往見於《難經》,而其道則東垣傳之。
白話文:
但就算是四大名醫的著作,也很難完全相信,何況是那些不如他們的著作呢?四大名醫的著作中,只有河間派的傳人比較少,大概是因為他們用涼藥過度,難以達到效果吧!劉完素雖然醫術高明,但也免不了有江湖術士的嫌疑,比如他自稱曾經夢見兩個道士,喝了一種像仙酒一樣的飲料,醒來後還殘留著酒味,從此他的醫理就精通了。這不過是想模仿扁鵲遇見長桑君的故事,來炫耀自己招攬人氣罷了。否則,劉完素自己生病傷寒,八天不進食,卻不能自醫,反而需要張潔古來救他,那麼,一個能救人的神仙怎麼不能自救呢?這足以說明他是既行醫又耍手段。張潔古在《藥注》中草擬了藥方,但沒有來得及成書,他的言論常常見諸於《難經》,而他的醫術則由東垣派傳授下來。
丹溪則有高弟戴元禮克傳其道,明太祖服其藥。稱為仁義人也。其道不用新奇,病無不治,足見師傳之有法。惟後人假其名,而著《證治要訣》,其書太簡亦太淺,若輩只知假名獲利,而不知反為名家之累也。東垣傳徒甚多,王海藏、羅謙甫其尤著者也。厥後薛立齋獨宗之。
白話文:
丹溪派有位優秀的弟子戴元禮繼承了他的醫道。明朝的太祖皇帝曾服用了他的藥,稱他為「仁義之人」。他的醫道無需奇方異術,就能治癒各種疾病,足以證明師傳的醫術有法有則。只是後世有人冒用他的名號,編寫了《證治要訣》這本書。這本書寫得太簡略、太膚淺。那些人只知道假借名聲獲利,卻不知道這樣反而會損害名家的聲譽。東垣派傳了許多弟子,其中王海藏、羅謙甫最為有名。後來只有薛立齋獨自承襲東垣派的醫術。
薛氏著書最多,如《十六種》,如《薛氏醫案》,大旨以溫補脾胃為主。張景岳最重薛氏,其偏於溫補所自來也。吾嘗閱《薛氏醫案》,其書不止盈尺,其症幾於千萬,一男子,一婦人,一小兒,一頁可紀數症,言之不詳,徒令閱者繁多難記。此真薛氏所診者耶?抑薛氏懸擬者耶?
白話文:
薛氏醫師著作很多,例如《十六種》、《薛氏醫案》,這些著作主要以溫補脾胃為หลักธรรม。張景嶽醫師非常重視薛氏醫師,他偏向溫補的醫治方法也來自於此。我曾經閱讀過《薛氏醫案》,這本書雖然篇幅不長,但記載的病症卻多達數百萬。每一頁裡可以記載好幾個病症,但敘述得不夠詳細,只會讓讀者覺得訊息繁雜難以記憶。這些記載真的是薛氏醫師所診治的嗎?還是薛氏醫師憑空臆想的呢?
自予見喻西昌《寓意草》,乃嘆此真足稱為醫案,其議論詳明透徹,真足益人神智。雖王肯堂《證治準繩》,論頗持正,醫案不少,亦不能希冀喻氏。此予所以拜服西昌,而其他醫案置之不論也。若夫《馮氏錦囊》,乃三折肱於醫道者,其書平正通達,先幼科,後方脈,且有至理,婦科、外科,無所不備,即痘科亦講求精切,非今之幼科徒知用大黃涼藥者,所能望見。予嘗救痘症數人,得力於《錦囊》也。
喻氏而外,馮氏最善,其書不可不看。
白話文:
自從我讀了西昌的《寓意草》,不禁感嘆這真正配得上「醫案」之名,書中的論述詳盡透徹,足以啟發人智。雖然王肯堂的《證治準繩》論述尚且正當,收錄的醫案也不少,但仍無法與喻西昌相比。因此我才如此推崇西昌,而把其他醫案置之不論。
至於《馮氏錦囊》,作者馮氏曾三次遭遇挫折,這讓他對醫道有著深切的體悟。書中內容平正通達,從幼科到方脈,再到婦人科、外科,應有盡有,甚至連痘科都講究精準。不像如今的幼科,只知用大黃等寒涼藥物,根本望不到《錦囊》的境界。我曾經憑藉《錦囊》的內容救治過數位痘症患者,受益匪淺。
他如士材之書《醫宗必讀》,雖名不及四大家,而其書頗有益於醫道,亦不可不看。再如《東醫寶鑑》,雖外夷之書,而內景、外形,本乎《內經》,足備參考。其症治分門別類,甚屬詳明。如邪祟一門,有中國所不及載者。方雖繁雜,聽人擇取,適可臨症備查,亦不可不看。
白話文:
還有像《醫宗必讀》這種書,雖然名氣不及四大家,但書中內容對醫學很有幫助,也不可錯過。再如《東醫寶鑑》,雖然是外國的書,但其內容本於《內經》,對於內在臟腑和外在形體都有所論述,足夠作為參考。它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分門別類,非常詳細。例如邪祟一類,就包含了中國醫書中沒有記載的內容。雖然方劑繁雜,但可以讓人自行選擇,適合在看病時查閱,也不可錯過。
總之,醫書汗牛充棟,何能盡閱?即吾家醫書不少,初學亦難盡閱。然果能於吾諸論所引之書,遍觀而盡識,已勝於時下之空空,可以出而濟世矣。
白話文:
總而言之,醫學書籍浩如煙海,哪能全部讀完?即使是我家有的醫書不少,剛開始學習時也難以全部讀完。但是,如果能夠把我在各種論著中引用的書都仔細閱讀並全部理解,已經比現在那些什麼也不懂的人強多了,可以出外救治病人了。
至書有徒美其名而不足濟者,如生生子《赤水元珠》,似多元妙,其實人云亦云,平平無奇。其書盈尺,等於《錦囊》,以工夫看此,不如看馮氏矣。如《石室秘錄》,冒陳眉公之名,假託乩方,黃帝、岐伯、雷公、扁鵲、仲景、華佗,紛來踏至,日日到壇,有是理乎?其方皆襲成方,而重其分量,一方用之數斤,以為奇異,以為仙方,有是理乎?雖其治法間有可取,而其方何可用乎?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此之謂矣。
白話文:
很多書雖然名氣很大,卻沒有實際用處。比如《生生子·赤水元珠》,聽起來很玄妙,但實際上只是人云亦云,內容平平無奇。這本書只有一尺厚,和《錦囊》差不多,與其花時間看這本書,不如看馮氏的著作。《石室祕錄》冒用陳繼儒的名義,冒充神靈附體,說黃帝、岐伯、雷公、扁鵲、仲景、華佗等人紛紛前來,天天登壇,哪裡有這樣的道理?書中的方子都是抄襲別人的,而且分量極大,一個方子用幾斤藥,認為這樣很神奇,是仙丹妙藥,哪有這種道理?雖然這本書的治療方法偶爾有可取之處,但它的方子怎麼能用呢?孟子說:如果完全相信書,不如不看書。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
是故予所立論,何能明醫道之十一,但前人往往有欺人者,予一生不受人欺,不得不明辨之,以示我後人,故特立篇名曰《知醫必辨》。
白話文:
因此我提出的論點,怎麼可能完全闡明醫道的全部,但前人中經常有人欺騙他人,我一生不會受人欺騙,不得不明辨是非,以告訴我的後人,因此特別立了篇名為《知醫必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