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匯》~ 卷之七 (2)
卷之七 (2)
1. 背
《靈樞經》云:刺與汗雖久,猶可拔而雪,結與閉雖久,猶可解而決。夫腰脊胯痛者,足太陽膀胱經也。兩胯,又足少陽膽經之所過也。《難經》曰:諸病為實。《內經》曰:諸痛瘍瘡,皆屬心火。注曰:心寂則痛減,心躁則痛甚,病見僧道禁師至,則病稍去者,心寂也,少頃仍復是耳,古之稱痛隨利減,不利則痛何由去,故凡躁症,皆三陽病也。
〔源按〕心寂則痛減,心躁則痛甚,此皆氣隨心役之道。如僧道禁師至,而痛稍減者,所謂心寂是也。蓋心寂則氣靜,氣靜故病覺減也。未幾心復躁,而氣亦不寧,故痛復如舊。要知人身最靈者,氣也,如思食思色,著哀著怒,未有不隨心感發。不但人身之中感發如是,即人子而能時念父母,亦能與父母之氣暗暗相感。
雖遠離亦能相應,如曾子心痛,黔婁心驚,此氣之相應故也。若父母在時及歿後,無時不念,則根本之氣不絕,枝葉必茂,否則氣已絕,焉得善後,即善亦終必敗。孔聖云: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所以人能敬其身,即孝其親也。
孝其親者,必好善,好善則善氣臨外,雖困必榮。惡則惡氣外繞,雖榮必敗。人不知氣數之理,乃天定氣數,即善惡之氣定數,並非別有數也。
孫東宿治周鳳亭孫女,年六歲,忽發寒熱,一日過後,腰脊中命門穴骨節腫一塊,如大饅頭之狀,高三四寸,自此不能平身而立,絕不能下地走動。如此者半年,人皆以為龜背痼疾莫能措治,即如幼科,將龜背古方治之,亦不效。孫曰:此非龜背,凡龜背在上,令在下部,必初年乳母放地,坐早之故。
此時筋骨未堅,坐久而背曲,因受風邪初不覺,其漸入骨節間,而生痰涎,致今骨節腫滿而大。不急治之,必成痼疾。今起未久,可用萬靈黑虎比天膏貼之,外再以晚蠶沙醋洗炒熟,絹片包定於膏上,帶定熨之,一夜一次。再以威靈仙為君,五加皮、烏藥、紅花、防風、獨活,水煎服之。
一月而消其半,骨節柔軟,不復腫硬,便能行走如初。後三月復不能行,問之,足膝痠軟,載身不起,故不能行。孫知其病去而下元虛也,用杜仲、晚蠶沙、五加皮、苡仁、當歸、人參、牛膝、獨活、蒼耳、仙茅,水煎服二十劑,行動如故。
又治查良本內眷,怒後偶食魚頭,骨梗於喉,即以饅頭粽肉等壓之,骨雖下,便覺胸膈不快,又服消骨藥兩日,迨今乃七日矣。胸膈脹痛殊甚,飲食悉從背後而下,惡寒發熱,六脈弦數。孫思骨梗之後,用硬物壓之,傷其胃脘,必有瘀血停蓄膈間,將食管逼在背後,故飲食覺從背後而下也。今但消去瘀血,使食管復原,胸膈之痛可瘳矣。
白話文:
背部疼痛的診治
《靈樞經》說:即使針灸和汗療很久,仍然可以拔除病邪,痊癒;即使病邪積聚閉塞很久,仍然可以疏通解開。腰脊胯部疼痛,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問題;兩胯又是足少陽膽經經過的地方。《難經》說:各種疾病都是實證。《內經》說:各種疼痛、癰腫、瘡瘍都屬於心火。註釋說:心神安靜,疼痛就會減輕;心神煩躁,疼痛就會加重。病人見到僧侶、道士或禁師,病情稍有好轉,是因為心神安靜;但過一會兒又復發,這是因為心神又變得煩躁。古人說疼痛隨著病情好轉而減輕,病情沒有好轉疼痛就不會消失,所以凡是煩躁的症狀,都是三陽經的病症。
心神安靜則疼痛減輕,心神煩躁則疼痛加重,這些都是氣機隨著心神活動而變化。例如,見到僧侶、道士或禁師,疼痛減輕,這就是心神安靜的緣故。因為心神安靜則氣機平順,氣機平順則病情減輕。不久後心神又煩躁,氣機又不寧,所以疼痛又復發。要知道人體最靈敏的是氣機,例如思慮飲食、男女之事、悲哀、憤怒,沒有不隨著心神活動而感應發動的。不只是人體內部感應發動如此,即使子女也能時時思念父母,也能和父母的氣機暗中感應,即使相隔遙遠也能感應到。就像曾子心痛,黔婁心驚,這就是氣機相互感應的緣故。如果父母在世或去世後,時刻思念,則根本之氣不斷,枝葉必旺盛;否則氣機已斷絕,怎麼能有好的結果,即使曾經很好,最終也會失敗。孔子說:「身體是父母的枝幹,怎麼敢不恭敬呢?不能恭敬自己的身體,就是傷害父母,傷害父母,就是傷害根本,傷害根本,枝幹就會枯萎。」所以人能恭敬自己的身體,就是孝順父母。
孝順父母的人,一定行善,行善則善氣外溢,即使困苦也能興旺;作惡則惡氣環繞,即使顯赫也會衰敗。人不知道氣數的道理,其實天定的氣數,就是善惡之氣的定數,並不是另外還有什麼數。
孫東宿醫生治療周鳳亭的孫女,六歲,突然發熱,一天之後,腰脊命門穴處骨節腫起一塊,像個大饅頭一樣,高三到四寸,從此不能直立行走,根本下不了地。這樣持續半年,大家都認為是龜背頑疾,無法治療,即使是兒科醫生,用治療龜背的古方治療,也無效。孫醫生說:這不是龜背,凡是龜背,腫塊在上面,而下部正常,一定是嬰兒時期乳母讓孩子在地上坐太久的緣故。
此時筋骨尚未堅固,坐久了背部彎曲,又受到風邪侵襲,起初不覺察,漸漸侵入骨節之間,產生痰液,以致現在骨節腫脹。不趕快治療,就會變成頑疾。現在病程尚短,可以用萬靈黑虎比天膏貼敷,外用炒熟的晚蠶沙醋洗過的絹片包裹在膏藥上,固定熨貼,每晚一次。再用威靈仙為主藥,配伍五加皮、烏藥、紅花、防風、獨活,水煎服。
一個月後腫塊消退了一半,骨節柔軟,不再腫硬,就能像以前一樣行走。又過了三個月,又不能行走了,詢問得知,足膝酸軟,無法負重,所以不能行走。孫醫生知道病邪已去,但下元虛弱,就用杜仲、晚蠶沙、五加皮、薏苡仁、當歸、人參、牛膝、獨活、蒼耳子、仙茅,水煎服二十劑,行動就恢復正常了。
又治療查良本家眷,生氣後偶然吃了魚頭,魚骨卡在喉嚨,用饅頭、粽肉等壓迫,魚骨雖已下去,但覺得胸膈不舒服,又服用消骨藥兩天,到現在已經七天了。胸膈脹痛非常厲害,飲食都從背後往下走,惡寒發熱,脈象弦數。孫醫生考慮到魚骨卡住後,用硬物壓迫,傷到了胃脘,一定有瘀血停滯在膈間,壓迫食道,所以飲食感覺從背後往下走。現在只要消除瘀血,使食道恢復正常,胸膈的疼痛就能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