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源

《奇症匯》~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夏子益《奇疾方》云:有人患眼前常見諸般禽蟲飛走,以手捉之則無,乃肝膽經有痰。用酸棗仁、羌活、玄明粉、青葙子花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和滓飲,一日三服。

又云:一婦人見滿壁皆蓮花,此痰症也,服礞石滾痰丸而愈。

又云:有人患目晴忽垂出至鼻,如黑角色,痛不可忍,或時時大便血出作痛,名曰肝脹。用羌活煎汁,服數服自愈。

〔源按〕此症為風熱客於厥陰肝木。蓋肝藏血,其主目,因風熱內攻,故目睛垂出至鼻,而使血時下也。若無熱,則目系不縱。無風,則便血不下。此乃風熱相搏,故病如是。羌活乃足太陽、少陰、厥陰三經之藥,其性祛風散熱,用之走入肝經,提邪外出而愈。

《奇病方》云:人有無故見鬼,如三頭六臂者,或如金甲神,或如斷手無頭死鬼之類,皆奇病也。方用白朮、蒼朮各三兩,附子一錢,南星三錢,半夏、大戟、山慈菇各一兩,俱為末。研麝香一錢,加入前藥,如玉樞丹一樣。凡遇前病,用一餅,薑湯化開飲之。必吐頑痰碗許而愈。

又云:有人眼內長肉二條,長一寸,如線香之粗。觸出眼外,此乃祟也。雖是肝膽之火,無祟則不能長此異肉,法當用藥點之。冰片、黃連、甘草各一分,硼砂五釐,各為細末,用人乳調少許,點肉尖上,覺眼珠火泡出,即時收入而愈。更服舒鬱金睛丹,舒其肝膽之氣,而又瀉其火與痰,則本源已探其驪珠,又何愁怪肉之重長耶?

《眼症論》云:有人患目之白睛忽變青蘭色,此被郁邪蒸逼,走入珠中,膏汁游出,入於氣輪,故色變青色。方用還陰救苦湯,頻服自愈。

又云:有人黑暗之夜、兩目倏忽見物,如日中一般。此水火不交,精華關格,乖亂不和之甚,而陽光飛越之害,不能攝養陰精,陽光無制使然。服加減八味丸乃可。

又云:有人患腦筋如拽,神珠不待人轉,而自驀然擦上,驀然擦下,下之不能上,上之不能下,或左或右,倏易無時,蓋轉動搏擊不定,筋脈振惕,緩急無常,被其牽拽而為害,名曰轆轤轉睛。輕則氣定脈偏而珠歪,重則反轉而為瞳神反背矣。服鉤藤飲子自愈。

藏器曰:宋嗣伯治沈僧翼患眼痛,多見鬼物。嗣伯曰:邪氣入肝,可覓死人枕煮服之,當埋枕於故外,如其言而愈。

伊川云:有一人患心疾,見物如獅子,川教以手直前捕之,見其無物,久久自愈。此乃痰也。繼服牛黃清心丸以除病根。

《本事方》云:荀牧仲頃年嘗謂予曰:有人視一物為兩,醫者作肝氣有餘,故見一為二。教服瀉肝藥皆不應,此何疾也?予曰:《靈樞經》云:目之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頂中,故邪中於內,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歧,故見兩物也。

白話文:

[目]

古代醫書記載了一些奇特的目疾,例如:

有人眼前會看見各種飛禽走獸,用手抓卻抓不到,這是肝膽經有痰引起的。治療方法是用酸棗仁、羌活、玄明粉、青葙子花等藥物研磨成粉末服用。

一位婦女看見滿牆都是蓮花,也是痰症,服用礞石滾痰丸後痊癒。

有人眼球突然垂下到鼻子處,呈黑色,疼痛難忍,有時還會大便出血並伴有疼痛,稱為肝脹。用羌活煎水服用,幾次後就能自癒。這種病是風熱侵犯肝經導致的,羌活能祛風散熱,治療此病有效。

有人無緣無故看見鬼,形狀各異,這也是一種奇病。治療方法是用白朮、蒼朮、附子、南星、半夏、大戟、山慈菇等藥物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麝香,製成藥丸服用,能吐出痰液而痊癒。

有人眼裡長出兩條像線香粗細、一寸長的肉條,甚至伸出眼外,這是邪祟引起的,雖然與肝膽火熱有關,但沒有邪祟也長不出這種異物。治療方法是用冰片、黃連、甘草、硼砂等藥物研磨成粉末,用人乳調和後點在肉條上,眼珠會出現火泡,然後肉條就會縮回,再服用舒鬱金睛丹調理肝膽之氣,瀉火除痰,就能防止異物再次生長。

有人眼白突然變成青藍色,這是被鬱邪所侵犯,膏汁外溢導致的。服用還陰救苦湯可以痊癒。

有人在黑暗的夜晚,突然看見眼前如同白晝一樣明亮,這是水火不交,精華阻塞造成的。服用加減八味丸可以治療。

有人眼球會不由自主地向上、下、左、右旋轉,這種病稱為轆轤轉睛,輕則眼球歪斜,重則瞳孔反轉。服用鉤藤飲子可以痊癒。

宋代醫生宋嗣伯治療一位僧人眼痛並看見鬼物,方法是取死人枕頭煮水給他喝,並將枕頭埋在屋外,結果治癒了。

一位患心疾的人,看見東西像獅子一樣,醫生教他伸出手去抓,發現並沒有東西,久而久之就好了,這是痰引起的。之後再服用牛黃清心丸鞏固療效。

有人看一個東西卻看到兩個,醫生認為是肝氣過盛,但瀉肝藥無效。實際上這是因為邪氣入侵腦部,導致腦轉目眩,視物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