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宗伯

《先哲醫話》~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惠美寧固

獨嘯庵遊藝州也,專講吐方。始學之者,為奧文叔,其次為惠美寧固。寧固亦與吉益東洞切劘古方,別為一家。其徒所著寧固醫談吐方私錄,吐方攝要,斑斑可以徵古方之盛焉。

淨心誡觀曰:四百四種病,以宿食為根本;三塗八難,以女人為根本。又南海寄歸傳,載斷食療病。據之則食之一途,為病最夥,而吐之一法,祛病最為捷徑矣。(拙軒曰:百病飲食為本。人唯與口謀而不與腹謀,故往往致災。將食,問諸口曰可也,問諸腹曰未可也,乃止品從腹,從而後下箸,此是養生第一義。上出廣瀨梅墩塗說,雖不關吐法,語甚有味。)

水氣妨氣道,喘急腫脹者,宜鎮氣道水氣,越婢加朮苓,木防己加苓,兼服石中黃丸為佳。

食欲之害人,甚於色欲。而世人徒知色欲之害,不知食欲之害,悲夫。

小兒疳眼,大人雀目,皆因胃中宿毒,妨害精氣之運用。小兒早斷乳為飲食者,此證最多。按其腹必滿,故祛胃中之毒為要。

傷寒病胃實,與水結易混。而水結證有宜下劑者,有宜附劑者,舌胎脈候,當精思甄別。

消渴有因黴毒潛伏者,不可不知。

因閼逢(方名)瞑眩而口中腐爛者,將嚴醋少少嚥下為佳。若煩渴熱者,白虎湯加黃連。咽喉及口中痛者,甘連湯加大黃、枯梗。

天行熱病,兩手或舌上瞤動者為凶候。(此證有發癇卒厥而死者,不可忽視。)

病後發禿落者,貼蒲黃霜為佳。(拙軒曰:此證反鼻霜麻油調塗患處亦佳。)

小便閉者,瓜蔞實二錢為散服效,此理可玩。

狂、喘、勞三病,皆屬胎毒。毒攻心中者曰狂,攻骨䯆者曰勞,攻胸膈者曰喘,其根同而枝葉異也。若狂愈而為勞者死。

大便閉與巴豆、大黃等不通者,他藥中加木香效。(按三和散中木香即此意。)

渴有因水氣者,有因熱者,又有病將解而發渴者,可辨。

傷寒有自得吐者為佳兆,若不吐則為結胸,若欲吐不吐者,可與一物瓜蒂散。

動悸有因氣血凝滯者。凡血氣之所凝,皆為動悸,不止心下也。

喘家不可妄吐,苓桂朮甘湯加蘇子、杏仁佳。

發禿落宜苓桂朮甘湯,雀目亦與之,蓋此二證為同因,何則?水氣凝滯於頭中,毛髮不能為之榮,故禿落,水氣壅遏於上部,精華不能為之注,故晡時失明,其理一而方亦活。(拙軒曰:融解貫通,圓機活法。)

黃胖其因多屬胃中不和。爪甲白剝者,胃氣不足,氣血不能達也。

一男子頭並兩手振掉不止,得之二三年,腹中和,飲食如故。余謂仲師所謂四肢聶聶之類,與防己茯苓湯愈。

和胃湯本於芍藥甘草湯,故任脈拘急者與之尤效。若不瘥者,為建中湯,蓋此證疑似柴胡湯。然柴胡專繫心下,此方全涉腹中也。

山錫杖一名土山母,主瘀血痛,故能治產後手足疼痛。

白話文:

惠美寧固

獨嘯庵在遊藝州講授吐法,最初學習者是奧文叔,其次是惠美寧固。寧固也與吉益東洞共同研究並改良古方,自成一家。他的弟子所著的《寧固醫談吐方私錄》、《吐方攝要》等著作,充分顯示了古代吐法盛行的情況。

淨心誡觀中說:四百四種疾病,根本原因在於宿食;三塗八難(佛教用語,指三惡道和八種痛苦),根本原因在於女人。南海寄歸傳也記載了斷食療病的方法。由此可見,飲食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吐法是治療疾病最快捷的方法。(拙軒評曰:百病皆由飲食造成。人們只顧滿足口腹之慾,而不顧及腸胃的承受能力,所以常常招致疾病。吃東西之前,要先問問嘴巴可不可以,再問問肚子可不可以,如果肚子說不行,那就不要吃了。這才是養生的第一要義。以上引自廣瀨梅墩的說法,雖然與吐法無關,但說得很有道理。)

因水氣阻礙氣道,導致喘急腫脹的,應該先鎮壓氣道中的水氣,可以用越婢加朮苓湯、木防己加苓湯,再配合服用石中黃丸效果最好。

飲食的危害,比色慾更大。但世人只知道色慾的危害,卻不知道飲食的危害,可悲啊!

小兒疳眼、大人雀目(夜盲症),都是因為胃中宿毒妨礙了精氣的運轉。小兒斷奶太早,更容易出現這種症狀。按壓他們的腹部,會發現腹部脹滿,所以必須清除胃中的毒素。

傷寒病中胃實證,容易與水腫混淆。而水腫,有的需要下瀉藥治療,有的需要溫補藥治療,必須仔細觀察舌苔脈象,才能準確判斷。

消渴症有些是由於黴毒潛伏引起的,不可不知。

因為服用閼逢方而導致瞑眩(藥物反應,指視力模糊等)並且口中潰爛的,可以少量服用米醋。如果感到煩渴發熱,可以用白虎湯加黃連。咽喉和口中疼痛的,可以用甘連湯加大黃、枯梗。

天行熱病(傳染病),如果雙手或舌頭抽搐,是凶險的徵兆。(這種情況有的會突然發作癲癇而死亡,不可輕忽。)

病後頭髮脫落的,可以用蒲黃霜來治療。(拙軒評曰:這種情況,用鼻霜和麻油調和塗抹患處也很好。)

小便不通的,可以用瓜蔞實二錢研末服用,效果很好,這個道理值得玩味。

狂躁症、喘息症、勞損症,都屬於胎毒。毒素侵犯心臟的叫狂躁症,侵犯骨骼肌肉的叫勞損症,侵犯胸膈的叫喘息症,它們的根源相同,只是表現不同。如果狂躁症治好了,卻轉變成勞損症,就會危及生命。

大便秘結,服用巴豆、大黃等瀉藥卻不通的,可以在藥物中加入木香。(按:三和散中加入木香就是這個道理。)

口渴,有的因為水氣阻滯,有的因為內熱,還有的是疾病將要痊癒而引起的口渴,要仔細區分。

傷寒病患者,如果自然地嘔吐,是好的預兆;如果不嘔吐,就可能是結胸(胸腔積液);如果想吐卻吐不出來,可以用瓜蒂散。

心悸,有的因為氣血凝滯引起。凡是氣血凝滯的地方,都會導致心悸,不只限於心下。

喘息症患者,不可以亂用吐法,可以用苓桂朮甘湯加蘇子、杏仁。

頭髮脫落,可以用苓桂朮甘湯;夜盲症也可以用它來治療,因為這兩種病的病因相同,都是因為水氣凝滯在頭部,毛髮得不到滋養,所以脫落;水氣壅塞在上部,精華得不到輸送,所以晚上看不見東西,病理相同,而藥方也靈驗。(拙軒評曰:融會貫通,妙法活施。)

黃疸,大多是因為胃中不和引起的。指甲發白脫落,是胃氣不足,氣血不能到達四肢的緣故。

有一個男子,頭和雙手不停地顫抖,已經持續兩三年了,但他的腹部舒適,飲食如常。我認為這是仲景所說的四肢顫抖之類的症狀,可以用防己茯苓湯治療。

和胃湯是源於芍藥甘草湯,所以對於任脈拘急(任脈不通)的症狀,尤其有效。如果沒有痊癒,可以用建中湯,因為這個症狀類似於柴胡湯的症狀。但是柴胡湯主要針對心下(胃部),而這個方子是針對腹部。

山錫杖(土山母),主治瘀血疼痛,所以能治療產後手足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