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醫話》~ 卷下 (1)
卷下 (1)
1. 卷下
2. 永富獨嘯庵
獨嘯庵能脫灑風塵,義氣慷慨,似不屑醫。而至其失鑑誤治,詳錄以為後圖。是以年雖未滿強壯,治術多可見者,今就其遺著鈔一二云。
痢疾初起,尤可重發汗,而俟邪氣聚於胃,與大小承氣湯為得也。(按:疫痢汗下之機,最為緊關。其初發汗徹透,則十可治七八。若里證不失下劑之機,則痢後諸患無起,誤其機則多至脫候。)
傷寒二三日,脈沉數,虛里如奔馬,或心下痞硬者,後皆為大患。
病勢緩者,死生易審定,如勞瘵、膈噎、鼓脹之類是也。病勢急者,死生難預決,如傷寒、麻疹、痘瘡之類是也。醫須精苦,勿誤此機。
癲癇固為難證,而男子精欲未發者,婦子天癸未至者,灸藥得當,則十可治四五。但稟之於先天地得,決為不治。
家豬膽通壅滯,下逆氣,功不讓熊膽。熊膽多贗,非精鑑者不能辨也。(拙軒曰:按諸膽功用相均,牛膽猿膽亦可代用,勝贗熊膽遠甚。)
韓參潤渴下氣,其功過諸藥。而世或謂韓參制焙失其性,不如芳野之產,可謂冤矣(余聞之對馬人韓參肥大長四五寸者,人含之則走不必喘,雖冒煙火亦不為熏殺。又聞插花者,言採牽牛花,㕮咀韓參傳其莖中,則不急萎。蓋韓參當暑月浸諸甌水,俄而噴出泡沫如濁酷浡沸之狀,故用之足以見此說之確矣。)
今世患黴毒者,多兼氣疾。故處方不兼理氣之藥,則毒氣凝而不散。
淋疾痔漏亦因氣發者不為少,攻之兼理氣之藥可也。
痿躄初發,其人無濕毒及瘀血之諸症。而心下痞硬弦急者,是為氣疾,宜吐之,而後服瀉心湯為佳。
勞瘵不可治,似勞瘵者可治。膈噎者,不可治,似膈噎者可治。世醫動謂能治之,蓋其似者耳。
吐血因酒者易治,因氣者難治。一發尚可,再發多死。吐血後見腫者,危矣。
人多思慮,火易動,火動則津液涸,加之恣欲,則為腎勞,腎勞亦多氣疾。氣疾為痿躄者,其陰多先縮小,及其將愈,其陰先舒暢。
黴毒稟於胚胎者,決不治。假令一旦得痊,後必發。為人父母者,可不慎之於其初乎。
痙病有表證,而手足拘攣癱瘓者,以葛根湯發之。表證既去,拘攣癱瘓不休者,與大柴胡湯而愈。
中暍吐瀉,手足厥冷者,有二途、一宜四逆湯,一宜白虎湯,醫應湛思診之。(霍亂熱厥冷厥之辨,亦宜審之)。
《金匱》胸痹心痛之治方,多用桂枝、附子。而澆薄之世,人民黠而多欲,以鬱蒸氣火。故可芩、連者多,可桂、附者少,宜詳其證候而勿誤之。(仲景門牆之外,別闢畦徑。非精思治術者,孰能為之。)
產後血氣易涸,尋勞傷精神,則舌乾、泄利發咳為勞。又新產時惡露不全盡,則凝結上衝舌爛,泄利發咳為勞。(蕁勞說二途,誠不磨之論。專門產科恐未能明悉此義。)
白話文:
永富獨嘯庵
獨嘯庵醫術精湛,卻行事灑脫,看似不願行醫。但他診治失誤的案例,都被詳細記錄下來,作為後人學習的借鑒。雖然年紀輕輕,醫術卻已頗有成就,現將其遺著中的一部分抄錄如下:
痢疾初期,尤其可以採用重發汗法,等到邪氣聚集於胃部,再使用大小承氣湯,效果最佳。(疫痢是否適合發汗,關係重大。初期如果發汗徹底,十個病人能治好七八個。若內在症狀未消失,及時服用下瀉藥物,則痢疾後不會出現其他疾病,錯過時機則容易危及生命。)
傷寒發病二三日,脈象沉而數,虛裡有如奔馬,或心下痞硬,這些都是日後危重症候的預兆。
病情緩慢的疾病,死活容易判斷,例如勞瘵、膈噎、鼓脹等。病情急劇的疾病,死活難以預料,例如傷寒、麻疹、痘瘡等。醫生必須用心診治,切勿錯失良機。
癲癇確實是難治之症,但對於男子性慾尚未發育,女子月經尚未來潮的患者,只要灸法和藥物使用得當,十個病人也能治好四五個。但若是先天禀賦不足,則難以治療。
家豬膽能通利壅塞,降逆氣,功效不亞於熊膽。但熊膽多有假貨,非精通鑒別者難以辨別。(拙軒注:各種動物膽的功效大致相同,牛膽、猿膽也能替代,遠勝於假熊膽。)
人參能潤燥止渴,降逆氣,其功效勝過其他藥物。但世人卻認為炮製的人參會失去藥性,不如野生人參,真是冤枉。(我聽說對馬島出產的人參,肥大長達四五寸,人含在口中奔跑也不喘氣,即使遇到煙火也不會被熏死。又聽說插花的人說,採摘牽牛花時,嚼碎人參敷在莖上,牽牛花就不會很快枯萎。因為人參在盛夏時節浸泡在水中,很快就會冒出泡沫,像沸騰的濁水一樣,所以用人參就能說明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現代患梅毒的人,大多伴有氣虛的疾病。因此,處方如果不加入理氣的藥物,毒氣就會凝滯而不散。
淋病、痔漏也多因氣虛而起,治療時需加入理氣的藥物。
痿躄症初期,患者沒有濕毒、瘀血等症狀,但心下痞硬、脈象弦急,這是氣虛的症狀,應先催吐,再服用瀉心湯為佳。
勞瘵病不可治癒,但類似勞瘵的病症是可以治療的。膈噎病不可治癒,但類似膈噎的病症是可以治療的。世上的醫生都說能治癒這些疾病,其實他們治癒的只是類似這些疾病的病症而已。
因飲酒引起的吐血容易治療,因氣虛引起的吐血則難以治療。一次發作尚可,再次發作則多半會死亡。吐血後出現腫脹,則病情危急。
人多思慮,容易導致肝火旺盛,肝火旺盛則津液耗損,再加上縱慾過度,就會導致腎虛,腎虛也多伴有氣虛。氣虛導致痿躄症的患者,其陰莖大多會先縮小,等到病情將愈,陰莖則會先恢復正常。
梅毒由胚胎時期就感染的,絕對無法治癒。即使一時痊癒,日後必定復發。做父母的,難道不應該從一開始就小心謹慎嗎?
痙攣病有表證,手足拘攣癱瘓的,可用葛根湯發汗。表證去除後,拘攣癱瘓仍然持續的,可用大柴胡湯治療。
中暑引起吐瀉,手足厥冷的,有兩種治療方法:一種是用四逆湯,一種是用白虎湯,醫生應該仔細辨證。(霍亂熱厥冷的辨證,也應仔細審察。)
《金匱要略》中治療胸痹心痛的方劑,多用桂枝、附子。但如今世風澆薄,人民奸詐貪慾,以致鬱積之氣化為火熱。因此,用黃連、黃芩的處方較多,用桂枝、附子的處方較少,應該仔細辨證,切勿誤診。(張仲景的學說之外,另有其他的醫學理論。非精思醫術者,怎能精通呢?)
產後血氣容易虧損,如果再勞累傷神,就會出現舌乾、腹瀉、咳嗽等勞倦症狀。此外,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出,就會凝結上衝,導致舌爛、腹瀉、咳嗽等勞倦症狀。(這兩種勞倦的說法,是精闢的論述。專攻婦產科的醫生,恐怕未必都能理解其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