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宗伯

《先哲醫話》~ 卷上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8)

1. 荻野臺洲

凡病人右身有所患,則當為血分治之,是為血證看法。

鼻痔㗜瓜蒂,世之所知。濕家頭痛者,亦以瓜蒂末點紙捻入鼻中,嚏出而愈。

小兒頭瘡為胎毒,治之無效者,因母有帶下哺其乳而發也,速換乳母則愈。婦人頭瘡亦有因帶下者,更與八味帶下方,兼用坐藥則愈。(按:八味帶下者,系本朝制方,奇良。當歸、川芎、茯苓、橘皮、金銀花、通草、大黃俱八味。)

吐乳胃虛者,宜附子理中湯、溫脾湯類。若不愈者,與《本事方》青金丹。(按:青金丹治霍亂吐瀉不止,乃轉筋諸藥不效,硫黃三兩研,水銀八錢,上二味銚子內炒,柳木篦子不住攪勻,更以柳枝蘸冷醋頻頻灑,候如鐵色法如青金塊方成,下再研如粉。)

神仙勞名始見董西園《醫級》,(此書四部舶來、荻野福井各藏一本,余入江戶。)此病蓋因胃口蓄血而生,是以不食至數十年,蓄血能養胃氣,故不死。用藥亦非數年則無效,宜溫胃湯、後以禹神散攻之。(按:醫史丹溪翁傳及垣赤道人吹影編。論似此證者,宜參考。)

凡胃中陽氣盛則不傾,若胃陽虛則必側垂,水飲因乘之,名曰澼囊。然按之不應手,但以腹痛嘔吐為徵,宜溫脾湯。若不愈者,服白牛酪效。(按:時還讀我書續錄云:荻野臺州曰澼囊者。《醫學正傳》引東垣云:痞為窠囊者,用紅花、桃仁。據此則澼囊兼蓄血,宜溫脾湯,兼用血劑失笑散類。余嘗觀所吐物,與溫疫蓄血所下物同色,故知其兼血也。)

腸覃在臍下子宮內,幾與胎相似。而經水將來,其痛不可堪者,服白馬溺效。(按:用硇砂亦佳,後條可徵。)

硇砂能治產後腹痛。

帶下者,其病從帶脈下流,故名帶下。蓋其始水飲聚於衝脈,傳於帶脈,以入於子宮,與血凝結為帶下也。故與生薑瀉心湯去水飲,以坐藥去凝結則愈。凡用坐藥有法,深入子宮則其痛不可耐,若但在於陰口則無效,正在陰中,稍近於子宮處為妙。妊娠者三月後不可施坐藥,固雖無害於胎,適脫胎則歸其咎於此故也。

(按:台州園坐藥方,杏仁、甘草各三分,丁香一分,枯礬六分,片腦五釐,上五味為竄,三日一換之。)

婦人淋疾,與露蜂房散有捷效。(按:露蜂房能釀乳,今與淋同其治妙。)

崩漏與帶下同因。蓋水血混淆則為帶下,不混淆則為崩漏也。

肝氣厥逆為耳聾。耳聾者,以瓜蒂散吐之,後與柴胡清肝散類。若虛者,先與清肝散,候其實可吐之。大率百藥無效者,得一吐必愈。

帶下有成虛勞者,其初以寒熱往來也。夫帶下鬱則生熱,系少陽則成此證。子宮亦屬厥陰,故睡覺時唇舌乾燥也。

白話文:

荻野臺洲

凡是病人右側身體有疾病,就應該從血液方面治療,這就是血證的看法。

鼻子裡的息肉,俗稱瓜蒂,這是眾所皆知的。濕邪引起的頭痛,也可以用瓜蒂研磨成粉末,點在紙捻上放入鼻中,打噴嚏後就能痊癒。

小兒頭瘡是胎毒引起的,如果治療無效,是因為母親有帶下,以帶下乳汁哺育孩子所致,趕緊更換乳母就能痊癒。婦人的頭瘡也有因帶下引起的,可以服用八味帶下方,同時使用坐藥就能痊癒。(註:八味帶下方是本朝的處方,效果奇特良好。藥材有當歸、川芎、茯苓、橘皮、金銀花、通草、大黃,共八味。)

吐奶胃虛弱的人,應該服用附子理中湯、溫脾湯等藥方。如果還是不痊癒,就服用《本事方》中的青金丹。(註:青金丹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不止,以及其他藥物無效的轉筋症。做法是將硫黃三兩研磨,水銀八錢,以上兩種藥材放在銚子裡炒,用柳木篦子不停攪拌均勻,再用柳枝蘸冷醋頻頻灑在藥材上,直到顏色像鐵一樣,形成像青金石塊的樣子,然後再研磨成粉末。)

神仙勞這種病最早見於董西園的《醫級》。(這本書四部醫書中只有舶來、荻野福井各藏有一本,我在江戶時曾看過。)這種病大概是胃中積聚了血液而引起的,所以即使不進食也能活數十年,因為積聚的血液能滋養胃氣,因此不會死亡。用藥也需要數年才能見效,應先服用溫胃湯,然後再用禹神散攻治。(註:醫史上有丹溪翁的傳記以及垣赤道人的著作中都有記載類似這種病症的治療方法,可以參考。)

胃中陽氣盛則不會下垂,如果胃陽虛弱,胃就會下垂,水飲乘虛而入,叫做澼囊。按壓時不會有反應,但以腹痛嘔吐為症狀,應服用溫脾湯。如果還是不痊癒,服用白牛酪有效。(註:我曾閱讀的書中記載:荻野臺州說澼囊是……《醫學正傳》引用東垣的說法:痞塊像囊腫一樣,要用紅花、桃仁治療。根據這個說法,澼囊兼有瘀血,應該服用溫脾湯,同時使用活血的藥物,例如失笑散之類。我曾經觀察過患者嘔吐的物質,和溫疫引起的瘀血排出物的顏色相同,因此知道它兼有瘀血。)

腸覃長在臍下子宮內,幾乎像胎兒一樣。如果月經來潮時疼痛難忍,服用白馬尿有效。(註:使用硇砂也很好,後面有記載。)

硇砂能治療產後腹痛。

帶下,這種病是從帶脈流下來的,所以叫做帶下。大概是水飲積聚在衝脈,傳到帶脈,再進入子宮,與血液凝結形成帶下。所以要服用生薑瀉心湯去除水飲,用坐藥去除凝結的部分就能痊癒。使用坐藥有一定的方法,如果深入子宮,就會疼痛難忍,如果只停留在陰部入口處就沒有效果,應該在陰部中間,稍微靠近子宮的位置最佳。懷孕婦女懷孕三個月後不能使用坐藥,雖然不會傷害胎兒,但如果胎兒脫落,就會把責任歸咎於此。

(註:臺州園坐藥方:杏仁、甘草各三分,丁香一分,枯礬六分,冰片五釐,以上五味研磨成末,三日換藥一次。)

婦女患淋病,服用露蜂房散效果很好。(註:露蜂房能釀造蜂蜜,現在用它治療淋病,效果奇特。)

崩漏和帶下病因相同。水和血混合就是帶下,不混合就是崩漏。

肝氣逆亂就會導致耳聾。耳聾的人,可以用瓜蒂散催吐,然後服用柴胡清肝散等藥物。如果是虛弱的人,先服用清肝散,等身體狀況好轉後再催吐。總之,如果百藥無效,催吐一次就能痊癒。

帶下導致虛勞,一開始是寒熱往來。帶下鬱結就會生熱,屬於少陽經,就會出現這種病症。子宮也屬於厥陰經,所以睡覺時嘴唇舌頭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