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醫話》~ 卷上 (19)
卷上 (19)
1. 和田東郭
艾灸之效甚捷,痹痛亦有不可艾灸者,黴毒痹痛多不可用艾灸。灸則反劇,當慎之。
按摩法宜於嬰兒症,因其投劑易誤也。
解毒劑治風疹見愈者,仍有黴毒夾症。
黴瘡症身體強壯之人,雖勿投劑,火毒漸清。用當歸、生黃、芍藥各治肝藥,每得愈。
患傷寒者投承氣湯大下,反見舌苔黃厚而焦者,必當再下。亦有下後熱反盛者,亦宜再下之而愈。市醫多以一下不敢再下,但余見因下而死者少,失下而死者多。
龜背龜胸,由黴毒而成亦多。
瘰癧亦有根於黴毒之作,不可不諦審也。
支飲易為腫脹,理中法合金匱腎氣法得效。
余治一男子喘症,遇夏季必作,冬時反愈,與他人患喘症者相別。青龍法投之不效,香薷合六一散投之即愈。以治暑症之藥治喘,蓋其喘實因暑而起也。所以治病必求其本謂可信。徵韓一役,患喘甚多,青龍法不效,惜乎未諦審及此。
卒昏倒汗出,肢冷,面現紅潤者,決死。
老人卒昏倒,脈見弦緊革等者,為惡候。如支飲亦然,其面戴陽者,尤為凶。(溫公詩話云:平時充實而光澤可也,唯暴光澤特甚者,死兆也。是如草木將枯,精華頓發而生雀餳,司命者不可不知矣。)
稟質強盛者,偶損下元,虛火上炎,加之以疫邪,醫誤為實,與大柴胡湯一下忽脫者有焉。余故曰:視色不以目,聽聲不以耳。
咳嗽有自心肺者,有自胃中者,不辨之,則治方無效。
腹痛諸藥無效者,香蘇散加青皮姜煎奇中,妊娠大腹痛者尤佳。(徵韓役先哲既發明之。而世醫瞶瞶,實為可憫。)
患瘵疾者,襟際肉先脫,與他病羸瘦不同,宜熟察。(拙軒曰:此診瘵疾一大候,揭出示學者,可謂深切。按蘇遊傳屍論云:此病若脊膂肉消,及兩臂飽肉消盡,胸前骨出入,即難療也。《靈樞·五變篇》云: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東郭說蓋有所原焉。)
久患癇癖者,瘥後其性躁者,為惡候。
遺精白濁屬疝者多,概不可為虛,如強中病亦然。
下血有下焦濕熱而虛者,宜茵陳四苓加附子。屬腸胃實火者,宜三黃湯。腸風下血,腸胃中蓄水飲者,宜四君子湯加黃耆、白扁豆。胃中及下焦虛寒者,宜真武湯。如痔下血,亦可因此法通治。
甘草粉蜜湯,治澼囊病痛甚者效。
傷寒以大柴胡湯或柴胡加芒硝湯下之。熱除後,肝氣大動,譫言妄語如狂者,與竹茹溫膽湯則安。世醫不知之,妄下誤治者多矣。
瘰癧成勞者,與痔漏成勞者,其理全同,但有上下分耳。(拙軒曰:不止瘰癧痔漏,凡瘡口不收,膿水多出者,皆成勞,血液虧乏故也。)
妊娠熱鬱甚則多墮胎,麻疹疫毒最然。此因腸胃熱甚,熏蒸子宮,故用大黃、芒硝無所嫌,巴豆亦時可用,所謂有故無損也。但疫毒行下奪有機,不可忽諸。
白話文:
和田東郭
艾灸效果很好,但有些痹痛不能用艾灸,梅毒引起的痹痛大多不能艾灸。艾灸反而會加重病情,要謹慎。
按摩療法適合嬰兒疾病,因為嬰兒用藥容易出錯。
用解毒藥治癒風疹的病人,仍然可能有梅毒夾雜。
患有梅瘡,身體強壯的人,即使不用藥,火毒也會逐漸消除。用當歸、生地黃、白芍藥治療肝臟,常常能痊癒。
傷寒病人服用承氣湯大量瀉下,如果舌苔反而黃厚焦燥,就必須再次瀉下。也有些病人瀉下後病情反而加重,也應該再次瀉下才能痊癒。很多醫生只敢瀉下一次,不敢再次瀉下,但我見到的因為瀉下而死的人很少,而因為沒有瀉下而死的人卻很多。
龜背、龜胸大多是由梅毒引起的。
瘰癧也有因梅毒引起的,不可不仔細辨別。
支飲容易引起腫脹,理中湯加合金匱腎氣湯有效。
我曾治療一個男子患喘症,每到夏天必發作,冬天反而痊癒,這和其他人患喘症的情況不同。用青龍湯治療無效,用香薷飲加六一散則立刻痊癒。用治療暑熱的藥物治療喘症,是因為他的喘症實際上是因暑熱引起的。所以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病根才能見效。徵韓之役,很多士兵患喘症,青龍湯治療無效,可惜當時沒有深入研究這個原因。
突然昏倒,出汗,手腳冰冷,面色紅潤的,肯定要死了。
老年人突然昏倒,脈象弦緊或革脈等,是惡兆。支飲也是如此,如果面色異常紅潤光澤,更為凶險。(溫公詩話說:平常面色豐滿光澤是可以的,只有突然變得異常光澤的,是死兆。這就像草木將要枯死,精華突然外露而生出雀斑一樣,主掌生死的醫生不能不知道。)
體質強壯的人,偶爾損傷下元,虛火上炎,再加上疫病,醫生誤認為是實證,用大柴胡湯瀉下,一下子就死亡的也有。所以我說:看顏色不能只用眼睛,聽聲音不能只用耳朵。
咳嗽有的來自心肺,有的來自胃部,如果不辨別清楚,治療方法就無效。
各種治療腹痛的藥物都無效的,用香蘇散加青皮、生薑煎服效果奇佳,孕婦妊娠腹痛尤其有效。(徵韓之役時先賢已經發現這個方法。但是世上的醫生卻視而不見,實在令人惋惜。)
患瘵疾的人,胸襟部位的肉首先消瘦,這和其它疾病的消瘦不一樣,應該仔細觀察。(拙軒說:這是診斷瘵疾的重要標誌,把它揭示出來給學者看,可以說是很深刻的。按蘇遊《傳屍論》說:這種病如果脊背的肉消瘦,以及兩臂豐滿的肌肉都消盡了,胸前的骨頭顯露出來,那就難以治療了。《靈樞·五變篇》說:手臂消瘦的人,骨髓不充實,所以容易患寒熱病。東郭的說法是有根據的。)
久患癲癇的人,病癒後性格暴躁的,是惡兆。
遺精、白濁屬於疝氣的多,一般不能認為是虛證,就像強中之病一樣。
下血,有下焦濕熱而虛弱的,要用茵陳四苓湯加附子。屬於腸胃實熱的,要用三黃湯。腸風下血,腸胃中積聚水飲的,要用四君子湯加黃耆、白扁豆。胃中及下焦虛寒的,要用真武湯。如果是痔瘡下血,也可以用這些方法治療。
甘草粉蜜湯,治療膀胱疼痛很厲害的有效。
傷寒用大柴胡湯或柴胡加芒硝湯瀉下。熱退之後,肝氣大動,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像發狂一樣的,用竹茹溫膽湯就能安靜下來。世上的醫生不知道這一點,胡亂用藥誤治的很多。
瘰癧成勞的,和痔瘡漏管成勞的,道理完全相同,只是部位上下不同而已。(拙軒說:不只是瘰癧、痔漏,凡是瘡口不癒合,膿水流出的,都會成勞,是因為血液虧乏的緣故。)
妊娠熱盛鬱結很厲害就會導致流產,麻疹疫病尤其如此。這是因為腸胃熱盛,熏蒸子宮,所以用大黃、芒硝沒有什麼忌諱,巴豆有時也可以用,所謂“有病則治”的意思。但是疫毒下行奪取人體的精氣,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