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森

《市隱廬醫學雜著》~ 傷寒正名論

回本書目錄

傷寒正名論

1. 傷寒正名論

今人見發熱數日不涼,即混名之曰傷寒。而不辨其為風、為寒、為濕、為熱、為溫,一例以豆豉、豆卷、牛蒡、沙參、生地、洋參、石斛投之,此大謬也。不知此數病者,雖隸於傷寒門類,皆由傷寒傳變,不得混名之曰傷寒,而以冬至以前所發之真傷寒治之。況其所用者,並非傷寒方,且其所視者,亦並非傷寒症,特欲以傷寒兩字愚病家耳。

白話文:

現在的人看到發燒幾天不退,就隨便稱之為傷寒。但不分清其病因為風寒、暑濕、溫熱,一律使用豆豉、豆卷、牛蒡、沙參、生地、洋參、石斛等藥物,這是大錯特錯的。要知道,這些疾病雖然屬於傷寒類別,但都是由傷寒演變而來,不能混稱為傷寒,而用冬至以前發作的真正傷寒的方法來治療。況且他們所用的藥方並非傷寒方,他們所觀察的症狀也並非傷寒症,只是想用「傷寒」兩個字欺騙患者罷了。

《素問》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熱病。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寒甚則生熱也。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難經》五十八難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傷寒為病之總名。五者乃病之分證。

白話文:

《素問》中說: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一類。又說:人因為受了寒,就會發熱生病。人受了寒,怎麼會變成發熱生病呢?寒邪嚴重了就會產生熱。又說:凡是傷寒病變成了溫病的,夏至以前生病的叫「溫病」;夏至以後生病的叫「暑病」。《難經》的五十八難中說:傷寒有五種,有中風傷寒、受寒傷寒、濕熱傷寒、熱病傷寒、溫病傷寒。傷寒是這些疾病的總稱,這五種是疾病的不同證型。

仲景《傷寒》論其始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其後乃一一分別治之。有所謂中風者,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是也;有所謂傷寒者,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是也,病自傷寒來,故用桂枝、麻黃之辛溫,以祛風而散寒。有所謂濕痹者,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是也。

白話文:

仲景在《傷寒》中開篇時說:太陽病的表現是:脈搏浮動,頭頸強痛,惡寒。之後,他對太陽病的不同類型逐一進行了分別治療。

所謂「中風」,是指太陽病發熱出汗,惡風,脈搏緩慢。所謂「傷寒」,是指太陽病發熱或不發熱,但一定惡寒、全身痠痛、嘔吐反胃,脈搏陰陽兩部都緊。這種病是由於傷寒引起的,因此使用桂枝、麻黃等辛溫藥物,來祛風散寒。所謂「濕痹」,是指太陽病關節疼痛,煩躁,脈搏沉細。

有所謂暍病者,太陽中熱,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者是也;有所謂溫病者,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是也。其病亦自傷寒來。其方如葛根之辛涼,石膏之辛甘寒,黃芩、黃連、大黃之諸苦寒者皆治之。今人既不辨傷寒症中之為風、為寒、為濕、為熱,為溫,又不問《傷寒論》中,以何者為主方。

白話文:

所謂「暍病」,就是太陽中遭受暑熱,而人會出汗、感到寒冷、身體發熱。

所謂「溫病」,其實也是太陽病,會發熱和口渴,但是不畏寒。這種病症也源自於傷寒。

治療方法像葛根辛涼、石膏辛甘寒、黃芩、黃連、大黃這些苦寒藥材都可以用來治療。

現代人既不分辨傷寒症狀中是屬於風、寒、濕、熱,還是溫症,又不探究《傷寒論》中以何方為主方。

炳按:傷寒正名,剿撮《傷寒論》開場白。引用《難經》傷寒有五語,做一篇文字,實要罵用豆卷、豆豉、牛蒡、沙參、生地、洋參、石斛之醫耳。余無自己一言半語,表張醫理,跡近謗書。總之,藥之酸甘鹹辛苦之味,寒熱溫涼補散消奪等等之性,有是病,即用是藥。古來名手,不越規矩,如偏愛偏憎,早用寒涼,抑遏病邪,固屬誤人;而偏喜補燥,使邪亦不外達,助熱化火劫津,亦所不免矣。

白話文:

我想要指出,《傷寒論》開頭就提到了“傷寒正名”,引用了《難經》中關於“傷寒有五”的論述。實際上,那些使用豆卷、豆豉、牛蒡、沙參、生地、西洋參、石斛等藥物的醫生,就好像在胡亂配藥。我並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只是依據古書記載來闡明醫理,這難免會被視為批評古籍。總而言之,藥物有酸、甘、鹹、苦、辛等味道,也有寒、熱、溫、涼、補、散、消、奪等性質。遇到什麼病症,就用什麼樣的藥物。古往今來的名醫,都不會違反這些規律。如果偏愛寒涼,過度抑制病邪,就會誤導病人;而如果過於偏愛溫補燥熱,就會阻止邪氣外散,導致熱邪加重、津液耗損。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取的。

且著書,此等言語不宜說,因自遇有痧疹未透,可不用牛蒡,溫熱無汗,不用豆豉,熱病化火,不用生地、石斛救液乎?轉覺寫方時自有牴觸。

白話文:

在寫作醫書的時候,這些話不適合說。因為自己遇到過痧疹未透發的情況,這時不能使用牛蒡;溫熱病沒有發汗,不能使用豆豉;熱病化為火證,不能使用生地、石斛救治嗎?等真正寫方子時,自己就會發現這些說法是自相矛盾的。

而惟以豆豉、豆卷、洋參、石斛等味,為治傷寒之良劑,並治百病之妙藥,豈不可笑哉?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余願治病者,必先正其病之名,然後定其方所主。勿混言之曰傷寒,而以無關於傷寒之藥誤人也。陸九芝先生有傷寒有五論,其說甚詳且精,略舉其凡,以破夫傷寒愚人之術焉。

白話文:

只是用豆豉、豆卷、西洋參、石斛等藥品,作為治療傷寒的良藥,而且還能治療百病,這是多麼可笑的事情啊!孔子說:名稱不正確,那麼說話就不順暢。我期望治療疾病的人,一定要先弄清疾病的名稱,然後再確定所要主治的藥方。不要混亂地說這就是傷寒,然後用與傷寒無關的藥物來誤人。陸九芝先生有《傷寒有五論》,他的說法非常詳細且精闢,我簡略地列舉一下他的觀點,來破除那些無知的傷寒治療術。

炳按:傷寒一症,何人不知,傷寒一書,何醫不看。漢后王叔和集勒成書,以後注述闡揚張氏之書,有其名而無其書者,不知凡幾,即書尚存,專攻一世,不能盡讀,一書莫說多,以四十卷為則,請讀三顧,能否上口背出乎?要之既為醫,傷寒病理,不可不知耳。

白話文:

炳說:什麼人不知道傷寒這種病?哪個醫生不看傷寒論這本書?自漢朝後,王叔和收集並編寫了這本書。後來註解和闡述張仲景著作的人數不勝數,即使這些書還留存著,專門研究它們一輩子也讀不完。就說一部書,不用說很多,就以四十卷為例,請讀三遍,能完全背誦出來嗎?總之,既然是學醫之人,就必須瞭解傷寒的病理。

江浙少真正傷寒,故不必泥定傷寒看病,再者,世運日變,兩間氣化亦變遷,前賢未盡之理,亦須後人糾正。如王安道、劉河間、朱丹溪治四時發熱之病,已遍用辛涼苦寒,救濟前人辛溫香燥之弊。至清代古吳葉先生香岩,闡發治溫,又以甘濡立法化邪,其實杭嘉湖亦從此法。

白話文:

在江浙一帶,患上真正傷寒的病人並不多,所以看病時不必拘泥於傷寒的診斷。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天地的氣候也會發生變化。前人沒有完全論述清楚的道理,需要後人加以修正。例如王安道、劉河間、朱丹溪等人治療四季發生的發熱疾病時,普遍採用了辛涼苦寒的藥物,以糾正前人辛溫香燥的過於燥熱的方法。到了清代,古吳的葉香巖先生在治療溫熱病時提出了「甘濡」的治法,用甘寒滋潤的藥物來化解邪氣。其實,在杭州、嘉興、湖州一帶,也普遍採用了這種方法。

王士雄駁吳鞠通《條辨》,病名題旨未清,乃言曰冬傷於寒,至春發者曰溫病;夏至後發者曰熱病。冬春感風熱之邪,而病者首先犯肺,名曰風溫。其病於冬者曰冬溫,病於春者曰春溫,即葉氏所論者,是亦名時氣溫病。夏至後所發熱病,在《內經》亦曰暑,以其發於暑令也。

白話文:

王士雄在駁斥吳鞠通的《條辨》時,指出病名題旨不清。吳鞠通認為:冬天受寒,到了春天發作的叫溫病;夏至後發作的叫熱病。王士雄則認為:冬春因風熱之邪而生病的,首先侵犯肺,稱為風溫。冬天發病的叫冬溫,春天發病的叫春溫,也就是葉天士所討論的,也稱作時氣溫病。至於夏至後發作的熱病,在《內經》中也稱為暑,因為它是發生在暑熱季節的。

故仲景以夏月感暑成病者名曰暍。蓋暑暍者,皆熱之類也。然尚有濕溫一條未言,但濕溫即濕熱也。須分兩條,一者其人常傷於濕,因而感暍熱為之濕溫,病苦妄言,治在足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前賢主以蒼朮石膏湯之用蒼朮、石膏、知母、甘草,但此病不易治。

白話文:

因此,仲景把在夏天受暑氣生病的稱為「暍病」。所謂暑暍,都是熱證的一種。不過,還有一種濕熱證並沒有提到,但濕熱證就是濕熱同時存在的證候。必須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體質容易受濕氣影響的人,而後又加上暑熱的影響而導致濕熱證,這種病症會造成胡言亂語,治療時要以足太陰經為主,不能發汗。如果發汗,必定會導致無法言語、耳聾。前人主張使用蒼朮石膏湯,其組成包括蒼朮、石膏、知母、甘草,但這種病不容易治癒。

其時令濕熱,亦曰濕溫,葉氏有論,薛生白有暑濕者,條分縷晰,亦曰濕熱病論三十八條。余是附入。傷寒有五,《難經》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而不知內傷寒症有五,一停飲、二傷食、三腳氣、四虛煩、五內癰也。同傷寒十二證,一冬溫,二寒疫,三瘟疫,四溫病,五熱病,六風溫,七溫瘧,八濕溫,九中暍,十溫毒,十一風濕,十二痙病。見清代《醫宗金鑑》傷寒心法要訣欲正名,亦當知此。

白話文:

當時流行的疾病是濕熱,也稱為濕溫。葉天士有關於此的論述,薛生白也有《暑濕論》一文,條理分明,也稱作《濕熱病論》,共有三十八條。我將這些內容附在《傷寒論》之後。傷寒有五種,《難經》中記載的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不知內傷寒證有五種,即:一停飲、二傷食、三腳氣、四虛煩、五內癰。這五種症狀與傷寒的十二證對應:一冬溫、二寒疫、三瘟疫、四溫病、五熱病、六風溫、七溫瘧、八濕溫、九中暑、十溫毒、十一風濕、十二痙病。清代《醫宗金鑑》中的《傷寒心法要訣》欲正名,也應當瞭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