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人醫案》~ 吐瀉
吐瀉
1. 吐瀉
夏(五歲)暑熱內踞。上吐下瀉。稚年脾胃氣弱。不振使然。
白話文:
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孩子出現了內熱,導致上吐下瀉。由於孩子年紀小,脾胃功能比較弱,所以會有這些症狀。
藿香葉(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南山楂(一錢五分),飛滑石(三錢),木瓜(一錢),茯苓塊(三錢),厚朴(一錢)
諸(二歲)熱犯脾胃。嘔乳自利。最多變驚。
白話文:
藿香葉(6克),製半夏(9克),南山楂(9克),飛滑石(18克),木瓜(6克),茯苓塊(18克),厚朴(6克)
鮮藿香葉(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六一散(二錢),小川連(三分),黃芩(一錢),淡竹葉(一錢),生白芍(一錢)
白話文:
新鮮藿香葉(5克)
半夏(7.5克)
六一散(10克)
小川連(1.5克)
黃芩(5克)
淡竹葉(5克)
生白芍(5克)
吳(二歲)兩關脈數。吐乳洞泄。煩躁。睡喜覆臥。是腹痛按之痛止之象。據述跌僕之後。初瀉而嘔吐。乳食格拒。驚則氣亂明矣。此屬蛔厥之徵。稚年脾胃。氣餒不振。四肢厥冷。經旨謂蛔厥多從驚恐得之。是邪非邪。擬方候裁。
白話文:
吳(兩歲)的脈搏又快又細。吐奶腹瀉。煩躁不安。睡覺時喜歡趴著。這是腹痛時按壓才會緩解的徵兆。據說跌倒後,開始是腹瀉,後來又嘔吐。奶水食物都被拒絕了。受驚後氣血紊亂,這是蛔厥的徵兆。幼兒的脾胃功能弱,氣血不振。四肢發冷。醫書上說,蛔厥大多是由受驚嚇引起的。不知道這是對症還是誤診,希望您能指點。
吳萸炒川連(三分),製半夏(一錢五分),炒白粳米(一錢五分),生白芍(一錢五分),草鬱金(一錢),炒黑川椒(三釐),薑汁(臨服,衝入二匙),茯苓(一錢五分),加石菖蒲根
又,胃衰厥冷。吐瀉不止。
參鬚條(五分),煨姜(五分)
白話文:
炒吳茱萸(三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炒白粳米(一錢五分)
生白芍(一錢五分)
草鬱金(一錢)
炒黑川椒(三釐)
臨服前加入薑汁(二匙)
茯苓(一錢五分)
再加入石菖蒲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