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人

《也是山人醫案》~ 咳嗽

回本書目錄

咳嗽

1. 咳嗽

凌(十四)風溫上受。咳嗽噁心。鼻塞脈大。

白話文:

第十四種情況是感受風溫之邪,從上部入侵。會出現咳嗽、噁心的症狀,並且伴有鼻塞,脈象呈現為大脈。

象貝母(一錢五分),泡白杏仁(三錢),栝蔞皮(一錢五分),牛蒡子(炒研,一錢五分),橘紅(一錢),黑山梔(一錢五分),霜桑葉(一錢),桔梗(一錢)

陸(廿八)咳嗽痰多。初愈復發。

白話文:

象貝母(6克),白杏仁(泡後12克),栝蔞皮(6克),炒研牛蒡子(6克),橘紅(4克),黑山梔(6克),霜桑葉(4克),桔梗(4克)

霜桑葉(一錢),杏仁(三錢),桔梗(一錢五分),象貝(二錢),橘紅(一錢),連翹(一錢五分),馬兜鈴(七分)

吳(八歲)咳嗽嘔逆。中焦已痞。肺氣以下行為順。

白話文:

霜桑葉(6克)

杏仁(18克)

桔梗(9克)

象貝(12克)

橘紅(6克)

連翹(9克)

馬兜鈴(4.2克)

鮮枇杷葉(三錢),鬱金(一錢),冬瓜子(三錢),杏仁(三錢),栝蔞皮(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川貝母(去心研,二錢),橘紅(一錢)

徐(十二)咳嗽嗆血。腹中鳴響。咳早甚。則知胃陰虛。所服驅風降痰。徒傷其陽耳。

白話文:

  • 新鮮枇杷葉:3錢

  • 鬱金:1錢

  • 冬瓜子:3錢

  • 杏仁:3錢

  • 栝蔞皮:1錢5分

  • 桔梗:1錢

  • 川貝母(去掉心,研磨成粉):2錢

  • 橘紅:1錢

白扁豆(三錢),玉竹(二錢),白粳米(三錢),炒麥冬(二錢),北沙參(三錢),南棗(三錢),川斛(三錢),生甘草(三分)

馮(四八)咳嗽哮喘。宜當溫散。

白話文:

白扁豆(15克),玉竹(10克),白米(15克),炒麥冬(10克),北沙參(15克),紅棗(15克),川斛(15克),生甘草(1.5克)

制麻黃(五分),橘紅(一錢),茯苓(三錢),川桂枝(八分),炙草(四分),生薑(一錢),杏仁(三錢)

沈婦(廿一)寒熱頭痛。咳嗽。臥不著枕。嘔逆。此屬胃咳之狀。當先制肝。

白話文:

麻黃:五分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川桂枝:八分

炙草:四分

生薑:一錢

杏仁:三錢

旋覆花(絹包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代赭石(三錢),川貝(去心研,二錢),鬱金(一錢),茯苓(三錢),栝蔞皮(一錢五分),泡白杏仁(三錢)

白話文:

旋覆花(用絹布包一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代赭石(三錢)

川貝(去心研磨,二錢)

鬱金(一錢)

茯苓(三錢)

栝蔞皮(一錢五分)

炒白杏仁(三錢)

鍾(二十)脈虛細。晨咳。咳動即身熱。拘束自汗。腹中微痛。望色㿠白。病幾一月不痊。昨進辛寒不應。諒非邪著於裡。是營衛二氣交怯。宗經旨虛則補母之義。黃耆建中湯去飴、姜。加牡蠣、五味、茯神。

白話文:

(年紀二十)脈象虛弱細小。早上咳嗽。一咳嗽身體就發熱。僵硬拘縮,自行盜汗。腹中隱隱作痛。面色蒼白。這個病將近一個月還沒好。昨天吃了辛寒的藥物沒有效果。估計不是邪氣停留在體內。而是營衛二氣交互虛弱。根據中醫理論,宗經脈氣虛弱就要補養母經脈氣。使用黃耆建中湯,去除飴糖和薑。加入牡蠣、五味子和茯神。

嫩黃耆(三錢),桂枝(八分),南棗(三錢),五味子(一錢),炙草(五分),茯神(二錢),左牡蠣(三錢),大白芍(一錢五分)

陳(四六)咳逆無痰已久。經阻。少腹有形瘕聚。

白話文:

嫩黃耆(15克)

桂枝(4克)

南棗(15克)

五味子(5克)

炙草(2.5克)

茯神(10克)

左牡蠣(15克)

大白芍(7.5克)

杜蘇子(炒研一錢),草鬱金(一錢),炒楂炭(一錢五分),栝蔞皮(一錢五分),炒桃仁(去尖一錢),歸鬚(一錢五分),黑山梔(一錢五分),粉丹皮(一錢五分),加降香末(三分)

戴(二歲)面白無神。咳嗽。肺胃陰衰。

白話文:

炒杜仲子(研磨成粉,一錢),草鬱金(一錢),炒山楂碳(一錢五分),栝樓皮(一錢五分),炒桃仁(去尖,一錢),生地黃鬚(一錢五分),黑梔子(一錢五分),粉丹皮(一錢五分),另加降香末(三分)

真川貝(去心研,一錢五分),南沙參(一錢五分),叭噠杏仁(研,三錢),梨汁制陳皮(一錢),茯神(二錢),川斛(一錢五分)

白話文:

  • 去殼研磨的川貝:0.75 克
  • 南沙參:0.75 克
  • 研磨的巴旦杏仁:1.5 克
  • 用梨汁浸泡的陳皮:0.5 克
  • 茯神:1 克
  • 川斛:0.7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