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人

《也是山人醫案》~ 痢

回本書目錄

1.

高(廿三)濕熱內聚。腹痛。下痢初起。當分消兼清裡邪。

青皮,煨木香,淡黃芩,炒厚朴,川連,南楂炭,檳榔

白話文:

  • 青皮
  • 煨製木香
  • 淡黃芩
  • 炒厚朴
  • 川連
  • 南楂炭
  • 檳榔

殷(七歲)腹痛。下痢無度。渴煩肛墜。議用分消。兼佐升提。

青皮(一錢),炒白芍(一錢五分),煨升麻(五分),炒厚朴(一錢),炙草(五分),醋炒柴胡(五分),南楂炭(一錢五分),廣皮(一錢)

白話文:

青皮(5克),炒白芍(7.5克),煨升麻(2.5克),炒厚朴(5克),炙甘草(2.5克),醋炒柴胡(2.5克),南楂炭(7.5克),廣陳皮(5克)

又,下痢純血。氣陷肛墜。昨用升舉。原得小安。未能全退。想在裡濕熱未清。再當酸苦泄熱。

小川連,炒焦白芍,炒當歸,北蓁皮,炙甘草石蓮肉,炒黃柏烏梅

白話文:

  • 小川連
  • 炒焦白芍
  • 炒當歸
  • 北蓁皮
  • 炙甘草
  • 石蓮肉
  • 炒黃柏
  • 烏梅肉

陳(六三)濕熱內聚。腹痛下痢。噁心眩暈。痞悶不飢。此屬高年肝陰久虧。肝陽乘陽明上胃。最有身熱之虞。擬苦辛宣通。佐以和陰。

白話文:

陳(六十三歲):濕熱在體內積聚。腹痛腹瀉。噁心頭暈。胸悶不思飲食。這是因為老人肝陰虧虛已久。肝陽乘虛侵犯脾胃。最擔心出現發熱。打算用苦味辛味藥物宣通氣機。輔以滋陰藥物。

淡黃芩(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藿香葉(一錢),川連(八分),枳實(一錢),飛滑石(三錢),生白芍(一錢五分),淡乾薑(五分)

白話文:

  • 淡黃芩:1 錢

  • 製半夏:1 錢 5 分

  • 藿香葉:1 錢

  • 川連:8 分

  • 枳實:1 錢

  • 飛滑石:3 錢

  • 生白芍:1 錢 5 分

  • 淡乾薑:5 分

錢(廿八)暑濕內伏。下痢腹痛。擬分消主之。

青皮(一錢),煨木香(六分),藿香葉(一錢),炒厚朴(一錢),炒廣皮(一錢),六一散(包,三錢),南楂炭(三錢),淡黃芩(一錢)

白話文:

青皮(6克),煨木香(3.6克),藿香葉(6克),炒厚朴(6克),炒廣皮(6克),六一散(包,18克),南楂炭(18克),淡黃芩(6克)

馮(三二)赤痢月餘。近日無度。因始病未經清理。致溫熱變遷。釀成厥陰下痢。今已身熱腹痛。後重裡急。胸痞不食。嘔惡頻加。腑氣欲絕之驗。昔賢雖有通澀二法。憑症難施。參仲景厥陰下痢篇。勉擬連芍苦辛之屬。假其降火制肝之義。使其木得條達。則土自敦阜。俾得安穀。再商治痢。

白話文:

馮(三十二歲)腹瀉一個多月了。最近飲食無度。原本的病沒有清理乾淨,導致溫熱之邪變遷錯雜,發展成厥陰下痢。現在出現發熱、腹痛、裏急後重、胸悶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加重的症狀,這是腑氣將要衰竭的表現。古人雖然有通便和止瀉兩種方法,但根據目前的症狀很難施用。參考仲景的厥陰下痢篇,試圖使用連翹、芍藥、苦寒辛涼的藥物,取其瀉火制肝的功效,使肝氣條達,則脾陽得以充盛,從而得以進食調理。再針對腹瀉進行治療。

吳萸炒川連(四分),炒半夏(二錢),川楝子(二錢),淡乾薑(一錢),枳實(一錢),茯苓(二錢),生白芍(一錢五分),香粳米(三錢)

白話文:

  • 炒吳茱萸(四分)

  • 炒半夏(二錢)

  • 川楝子(二錢)

  • 淡乾薑(一錢)

  • 枳實(一錢)

  • 茯苓(二錢)

  • 生白芍(一錢五分)

  • 香粳米(三錢)

桂(三二)昨進疏泄。得汗邪解。身涼咽痛亦愈。詢久臥濕地。蘊釀濕熱。致腹痛下痢。並不渴飲。述嗔怒未曾發泄。是肝陽鬱勃於中。髒土早熱。治宜分消。

白話文:

桂(三十二):昨天開了疏通瀉下的藥。已經出汗,邪氣消解。身體涼快,喉嚨痛也好了。經詢問,你長期臥在潮濕的地方,濕氣濕熱積聚,導致腹痛腹瀉。並且不口渴。你說你一直壓抑著憤怒的情緒,導致肝陽鬱結於內,臟腑燥熱。治療應該分消導滯。

青皮(一錢),煨木香(五分),赤苓(三錢),炒厚朴(一錢),淡黃芩(一錢),澤瀉(一錢),楂炭(一錢),加老薑(三分)

白話文:

青皮(6克),煨木香(3克),赤苓(18克),炒厚朴(6克),淡黃芩(6克),澤瀉(6克),山楂炭(6克),加老薑(1.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