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人

《也是山人醫案》~ 癍疹

回本書目錄

癍疹

1. 癍疹

謝(三九)兩脈洪數。夜躁不寐。熱盛煩渴。癍疹未透。擬清胃腑熱邪。兼以疏癍。

犀角,鮮生地,花粉,羚羊角,連翹心,銀花,牛蒡子,嫩元參

錢(八歲)感冒時邪。身熱脈數。已經見癍。

犀角(一錢),鬱金(一錢),嫩元參(一錢五分),牛蒡子(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黑山梔(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銀花(一錢),加蘆根(一兩)

戴(四八)時疫未經宣透。邪已蘊結陽明。見症煩渴。昏譫不寐。兩脈洪數。分明發癍。閱方發散傷陽。苦寒損胃。總非腑病所宜。擬涼膈疏癍。請備參末議。

犀角,鬱金,嫩元參,牛蒡子,花粉,銀花,連翹心,石菖蒲根,紫雪丹(一分)

雷(十三)溫邪發疹。煩渴少寐。兩脈獨大。

牛蒡子(炒研,三錢),杏仁(去尖研,三錢),連翹殼(一錢五分),羚羊角(一錢),桔梗(一錢),黑山梔(一錢五分),薄荷梗(一錢),加蘆根(一兩),茅根(五錢)

楊(二八)疹邪胸背已齊。脈右軟短。煩渴熱頻。少寐。舌白。蛔厥。大便不解。仍議清疏營絡透疹。

香犀角,鮮生地,桔梗,牛蒡子,草鬱金,嫩元參,薄荷葉,連翹心,黑山梔,小川連,加蘆根

又,煩渴昏譫。便秘。疹隱太早。冒風所致。

牛蒡子(二錢),蟬衣(二錢),桔梗(一錢),荊芥(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生石膏(四錢),黑山梔(一錢五分),杏霜(三錢),加蘆根(一兩)

又,熱勝渴煩。辛寒清徹。

牛蒡子(二錢),生石膏(四錢),蟬衣(五分),荊芥穗(一錢),杏霜(三錢),知母(一錢五分),薄荷葉(八分),連翹(一錢五分),黑山梔(一錢五分),加蘆根(一兩)

葛根(八分),牛蒡子(二錢),粉丹皮(一錢),連翹(一錢五分),荊芥(一錢),甜杏仁(二錢),犀尖(八分),加蘆根(五錢),西河柳(二錢)

白話文:

[癍疹]

謝先生(39歲),他的脈象顯示洪大且數,夜晚焦躁難眠,體內熱氣旺盛且極度口渴,但癍疹尚未完全顯現。我們打算清除他胃腑的熱毒,同時幫助癍疹透出。

藥方包括:犀角、鮮生地、花粉、羚羊角、連翹心、銀花、牛蒡子、嫩元參。

錢小朋友(8歲),感染了時令邪氣,身體發熱且脈象急促,身上已開始出現癍疹。

藥方為:犀角、鬱金、嫩元參、牛蒡子、花粉、黑山梔、連翹、銀花,另加入蘆根。

戴先生(48歲),他患上的流行性疾病尚未得到充分的治療,邪氣已在陽明經絡積聚。症狀包含煩渴、精神混亂及失眠,脈象洪大且數,明顯是癍疹發作。先前的治療方式可能有誤,損傷了他的陽氣和胃氣,這些都不適合他目前的病情。我們將採取涼膈疏癍的策略。

藥方包括:犀角、鬱金、嫩元參、牛蒡子、花粉、銀花、連翹心、石菖蒲根、紫雪丹。

雷小朋友(13歲),因溫熱邪氣而導致疹子出現,伴有煩渴和失眠,脈象異常大。

藥方有:炒牛蒡子、去尖杏仁、連翹殼、羚羊角、桔梗、黑山梔、薄荷梗,另加入蘆根、茅根。

楊先生(28歲),疹子在胸口和背部已呈現,脈象右側軟弱且短,煩渴且頻繁發熱,少眠,舌苔白色,且有蛔蟲引起的痙攣,大便不通,我們仍會持續清熱解毒,疏暢經絡,幫助疹子透出。

藥方包括:香犀角、鮮生地、桔梗、牛蒡子、草鬱金、嫩元參、薄荷葉、連翹心、黑山梔、小川連,另加入蘆根。

另有一個情況,病人煩渴且精神混亂,大便乾燥,疹子過早隱退,可能是因為受風所致。

藥方為:牛蒡子、蟬衣、桔梗、荊芥、赤芍、連翹、生石膏、黑山梔、杏霜,另加入蘆根。

另有一個情況,病人因熱氣旺盛而感到口渴且煩躁,我們將使用辛寒的藥物來清熱。

藥方為:牛蒡子、生石膏、蟬衣、荊芥穗、杏霜、知母、薄荷葉、連翹、黑山梔,另加入蘆根。

吳先生,

藥方包括:葛根、牛蒡子、粉丹皮、連翹、荊芥、甜杏仁、犀尖,另加入蘆根、西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