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人醫案》~ 呃逆
呃逆
1. 呃逆
褚(五二)脈小舌白。呃逆氣衝。兩脈微澀。大便滑溏。此屬胃陽虛。濁陰上干。擬方候高明正。
釘頭代赭,炒半夏,丁香皮,淡乾薑,淡吳萸,柿蒂,茯苓,炒川椒
蔡(四六)邪去正衰。呃聲異響。咽中總屬不爽。據服理中無益。必得清陽舒展。乃能曠達耳。
枇杷葉(三錢),炒川貝(二錢),桔梗(一錢),炒香豉(一錢五分),栝蔞皮(一錢),川通草(一錢),鬱金(一錢),杏仁(三錢),紫菀(一錢)
李(二五)閱服涼解方。身熱已止。口渴亦減。是邪解之象。但胃陽衰憊。致脈微汗泄。呃逆便溏。火為重候。勉擬理中湯去甘術。加丁香、吳萸、川椒、茯苓。
人參(一錢),制川附子(一錢),淡吳萸(八分),淡乾薑(一錢),丁香(三釐),炒川椒(五釐),茯苓(三錢)
白話文:
[呃逆]
褚先生(52歲),他的舌苔顯得偏白,脈象細小,有打嗝和氣沖的症狀,雙手脈象微弱且有些澀感,伴有大便稀溏的情況。這顯示他可能是胃部的陽氣不足,導致渾濁的陰氣上擾。治療方案需要等待更高明的醫生來確認。
藥方包含:釘頭代赭石,炒過的半夏,丁香皮,淡乾薑,淡吳萸,柿蒂,茯苓,炒過的川椒。
蔡先生(46歲),在病邪去除後身體狀況開始衰弱,打嗝的聲音不同於常態,咽喉總是感覺不舒暢。服用理中湯並無好轉,必須讓身體的清陽之氣得以伸展,才能使身體恢復。
藥方包含:枇杷葉(三錢),炒過的川貝(二錢),桔梗(一錢),炒香的豆豉(一錢五分),栝蔞皮(一錢),川通草(一錢),鬱金(一錢),杏仁(三錢),紫菀(一錢)。
李先生(25歲),服用過清涼解毒的藥方後,身體發熱的情況已經停止,口渴也減輕了,這是病邪正在解除的跡象。然而,他的胃部陽氣衰弱,導致脈象微弱和汗多,並且出現打嗝和大便稀溏的症狀,火氣旺盛。考慮到這些情況,擬定的治療方案是使用理中湯去掉甘術,加入丁香、吳萸、川椒、茯苓。
藥方包含:人參(一錢),炮製過的川附子(一錢),淡吳萸(八分),淡乾薑(一錢),丁香(三釐),炒過的川椒(五釐),茯苓(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