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

《丁甘仁醫案》~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中風案

西洋參(一錢五分),大麥冬(二錢),大生地(二錢),川石斛(三錢),生左牡蠣(四錢),仙半夏(二錢),川貝(三錢),全栝蔞(切,四錢),厚杜仲(二錢),懷牛膝(二錢),西秦艽(二錢),嫩桑枝(三錢),黑芝麻(研包,三錢)

祁嫗,中風延今一載,左手不能招舉,左足不能步履,舌根似強,言語蹇澀,脈象尺部沉細,寸關濡滑,舌邊光、苔薄膩,年逾七旬,氣血兩虧,邪風入中經腧,營衛痹塞不行,痰阻舌根,故言語蹇澀也。書云:氣主煦之,血主濡之。今宜益氣養血,助陽化痰,兼通絡道。冀望陽生陰長,氣旺血行,則邪風可去,而濕痰自化也。

潞黨參(三錢),生黃耆(五錢),生於術(二錢),生甘草(六分),熟附片(八分),川桂枝(五分),全當歸(三錢),大白芍(二錢),大川芎(八分),懷牛膝(二錢),厚杜仲(三錢),嫩桑枝(四錢),紅棗(十枚),指迷茯苓丸(包,四錢)

此方服三十劑,諸恙均減,後服膏滋,得以收效。

李嫗,舊有頭痛眩暈之恙,今忽舌強不能言語,神識時明時昧,手足弛縱,小溲不固,脈象尺部細小,左寸關弦小而數,右寸關虛滑,舌光紅。此陰血大虧,內風上擾,痰熱阻絡,靈竅堵塞,中風重症。急擬滋液熄風,清神滌痰,甘涼濡潤,以冀挽救。

大麥冬(三錢),大生地(三錢),川石斛(三錢),左牡蠣(四錢),生石決(四錢),煨天麻(八分),川貝(三錢),炙遠志(一錢),天竺黃(一錢五分),竹瀝半夏(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五分),嫩鉤鉤(後入,三錢),淡竹瀝(沖服,一兩),珍珠粉(沖服,二分),

此方服十劑,諸恙已輕。原方去竹瀝、珠粉、天竺黃,加西洋參(一錢五分),阿膠珠(一錢五分)。

黎左,二年前右拇指麻木,今忽舌強語言蹇澀,右手足麻木無力,脈象虛弦而滑,舌苔薄膩。此體豐氣虛,邪風入絡,痰阻舌根,神氣不靈。中風初步之重症也,急擬益氣去風,滌痰通絡。

生黃耆(五錢),青防風(一錢),防己(二錢),生白朮(二錢),全當歸(二錢),大川芎(八分),西秦艽(一錢五分),竹瀝半夏(二錢),枳實炭(一錢),炒竹茹(一錢五分),炙殭蠶(三錢),陳膽星(八分),嫩桑枝(三錢),再造丸(一粒,去殼研細末化服)

五劑後恙已見輕,去再造丸、枳實,加指迷茯苓丸三錢吞服。

廖左,體豐氣虛,濕勝痰多,陡然跌僕成中,不省人事,小溲自遺,喉中痰聲漉漉,汗多脈伏,身熱肢冷。此本實先撥,真陽飛越。氣血渙散,樞紐不交,雖曰中臟,實暴脫也。勉擬一方,聊盡人工。

別直參(三錢),熟附塊(三錢),淡竹瀝(二兩),生薑汁(一錢)

白話文:

中風案

病例一:祁嫗

一位七十多歲的婦人,中風一年,左手抬不起來,左腳無法行走,舌頭僵硬,說話困難,脈象尺部沉細,寸關濡滑,舌邊光亮,苔薄膩。她氣血兩虛,風邪侵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受阻,痰液阻礙舌根,所以說話困難。治療應當益氣養血,化痰通絡,以期陽氣生長,陰氣滋長,氣血暢通,則風邪可去,痰濕自消。

**處方一:**西洋參、大麥冬、大生地、川石斛、生牡蠣、仙半夏、川貝、栝蔞仁、厚杜仲、懷牛膝、西秦艽、嫩桑枝、黑芝麻。

服用此方三十劑後,症狀減輕,之後服用膏滋藥物,療效顯著。

病例二:李嫗

一位婦人,以前就有頭痛眩暈,現在突然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神志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手腳鬆弛無力,尿失禁,脈象尺部細小,左寸關弦細數,右寸關虛滑,舌頭光紅。這是陰血大虧,內風上擾,痰熱阻絡,導致神識不清,屬於中風重症。治療應當滋陰熄風,清熱化痰,甘涼潤燥,以期挽救。

**處方二:**大麥冬、大生地、川石斛、牡蠣、生石決明、煨天麻、川貝、炙遠志、天竺黃、竹瀝半夏、鮮竹茹、嫩鉤藤、淡竹瀝、珍珠粉。

服用此方十劑後,症狀減輕。之後去除竹瀝、珍珠粉、天竺黃,加入西洋參、阿膠珠。

病例三:黎左

病人兩年前右拇指麻木,現在突然舌頭僵硬,說話困難,右手腳麻木無力,脈象虛弦滑,舌苔薄膩。這是體格豐滿但氣虛,風邪侵犯經絡,痰液阻礙舌根,神氣不足,屬於中風早期重症。治療應當益氣祛風,化痰通絡。

**處方三:**生黃耆、青防風、防己、生白朮、當歸、川芎、西秦艽、竹瀝半夏、枳實炭、炒竹茹、炙僵蠶、陳膽星、嫩桑枝、再造丸。

服用五劑後症狀減輕,去除再造丸、枳實,加入指迷茯苓丸。

病例四:廖左

病人體格豐滿但氣虛,濕盛痰多,突然跌倒昏迷,尿失禁,喉中有痰聲,汗多脈弱,身體發熱肢體冰冷。這是實證先盛,陽氣外泄,氣血渙散,屬於危重症。

**處方四:**別直參、熟附片、淡竹瀝、生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