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
《丁甘仁醫案》~ 卷八 (4)
卷八 (4)
1. 骨槽風
外用金不換吹喉搽腐。
2. 牙疳
謝左,腎主骨,齒為骨余,牙齦屬胃。痘疹後,熱毒內蘊腎胃兩經,以致牙疳腐爛,苔黃,脈數,聽其漫延,恐有穿腮落齒之險,重症也。姑擬蘆薈消疳飲加味,清陽明而解熱毒。
真蘆薈(八分),甘中黃(八分),金銀花(四錢),活貫眾(三錢),川升麻(三分),胡黃連(四分),黑山梔(一錢五分),京玄參(一錢五分),生石膏(打,三錢),銀柴胡(八分),活蘆根(去節,一尺)
外用走馬牙疳散,桐油調敷。
白話文:
[牙周病]
謝左表示,根據中醫理論,腎臟主管骨骼,而牙齒是骨頭的一部分,牙齦則歸屬於胃部。在出過水痘或疹子之後,體內殘留的熱毒會影響腎臟和胃部兩條經絡,導致牙周組織發生腐爛,舌苔呈現黃色,脈搏頻率加快。如果任由這種情況蔓延下去,可能有導致腮部穿孔和牙齒脫落的風險,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初步建議使用蘆薈消疳飲,並進行加味,以清除陽明經絡的熱毒。
具體藥方如下:真蘆薈(約2.4克),甘中黃(約2.4克),金銀花(約12克),活貫眾(約9克),川升麻(約0.9克),胡黃連(約1.2克),黑山梔(約4.5克),京玄參(約4.5克),生石膏(研磨後約9克),銀柴胡(約2.4克),活蘆根(去除節段,約30釐米)。
另外,外部治療上,可以使用走馬牙疳散,用桐油調和後塗敷於患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