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禪僧

《一得集》~ 卷上諸論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諸論 (3)

1. 蘿蔔纓為治痢妙藥論

夏秋間痢症最多。其病多由於暑穢食積而成者。蘿蔔治之最宜。務於冬至日。連根葉置於屋上。任其風雨霜雪日曬。至清明收下。其內空松如纓。名曰蘿蔔纓。性能清暑消積。又加雨雪日曬寒暑交蒸。受天之清氣。以解腸胃之濁邪。無論赤白痢。俱極效驗。而富貴之家。厭其輕賤。

白話文:

在夏季和秋季,痢疾最為常見。這種疾病通常是由暑氣和積食引起的。而蘿蔔是最適合治療痢疾的藥物。

務必在冬至那天,連根帶葉地把蘿蔔放到屋頂上,任其經受風雨霜雪和日曬。到了清明節,再把它收下來。這時的蘿蔔內部會空鬆如絮,被稱為「蘿蔔纓」。

蘿蔔纓具有清暑化積的功效。而且經過雨雪日曬,經歷了寒暑交替,吸收了天地的清氣。因此,可以去除腸胃中的濁邪。無論是赤痢還是白痢,都能收到很好的療效。然而,富貴人家卻嫌棄這種東西輕賤。

棄而不用。惜哉。豈知物雖賤而效至神。若能制以施送。則造福無量矣。蓋是物至賤。存心濟人者。人人可以制送。願醫者廣為傳說。則亦造福之一端也。

白話文:

可惜啊!拋棄這些東西不用。如果知道它們雖然賤價,但效果卻神奇,如果能夠製作出來贈送給人,那麼造福的事情將會無窮無盡啊。因為這個東西非常賤價,只要有濟世的心,人人都可以製作贈送。希望能讓醫者廣為傳播,這也是造福的一種方式。

2. 痰症隨宜施治論

人之痰病甚多。全部內經。無一痰字。金匱又以痰飲咳嗽同列一門。以致後世治痰。專責於肺。不知古人以腎為生痰之本。胃為貯痰之器。理固甚精。蓋腎主五液。入肺為涕。痰與涕。同為津液之化。而津液又生於胃。為水穀所歸。煉氣存精。為之津液。上升肺而下輸脾。則又隨氣運行。

白話文:

人的痰病種類繁多。全部《內經》中,沒有出現過「痰」字。《金匱要略》中將痰飲和咳嗽歸類於同一類,導致後世治療痰病時只針對肺。卻不知道古人認為腎臟是產生痰涎的根源,胃是儲存痰涎的器皿。這樣的理論非常精妙。

因為腎臟主宰五液(津液),進入肺部後轉化為鼻涕。痰和鼻涕,都是津液轉化的產物。而津液又產生於胃,是水穀歸聚的場所。將氣和精氣煉化後,形成津液。津液上升至肺部,下降輸送到脾臟。然後又隨著氣的運行而流動。

痰因氣而周歷四肢巔頂。無所不到。故內傷外感。皆能生痰。治外感寒則溫之。火則清之。治內傷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壅上宜吐。滯下宜攻。此大略也。如痰因風生。則用輕劑疏其表。風為陽邪。從皮毛而入腠理。漸漸達於肺胃。必致水穀之精液。不能上升。因鬱結而化痰。

白話文:

痰液會隨著氣息流動到身體的四肢和頭部。它無處不在。所以,不論是內傷還是外感,都能產生痰液。對於外感風寒,就要溫陽驅寒;外感風熱,就要清熱解毒。對於內傷虛弱,就要補虛益氣;內傷實熱,就要瀉熱通便。壅堵在上焦(頭胸部)宜用催吐的方法;滯留在下焦(腹部)宜用攻下瀉通的方法。這些都是概略的治療原則。例如,如果痰液是由風邪引起的,就要使用辛散的藥物疏通體表。因為風為陽邪,從皮膚毛孔進入腠理,漸漸到達肺胃。必會導致水谷精華無法吸收上升,鬱結而化成痰液。

仍當從肺竅咳出。肺位最高。故宜輕劑。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吳氏之銀翹散、桑菊飲、是也。如風已化熱。熱蒸胃液而成痰。宜佐以清胃之品。知母、花粉、石膏、竹葉、等是也。如感寒邪而生痰。則毛竅閉拒。肺氣逆滿。太陽之氣。無以發泄於外。宜杏蘇散、麻杏甘石湯之類。

白話文:

咳嗽時應從肺竅咳出。肺的位置最高,因此治療時宜用輕劑。若風邪入侵體內,可辛涼兼苦甘的食物。如吳氏的銀翹散和桑菊飲。如風邪已化熱,熱蒸胃液而生痰,宜佐以清胃之品。如知母、花粉、石膏、竹葉等。如果因感受寒邪而生痰,則毛竅閉塞,肺氣逆滿,太陽之氣無法發散於外,宜用杏蘇散或麻杏甘石湯之類的藥物。

熱盛則佐以條芩、知母、桑皮、山梔等。如暑邪由口鼻吸受。直趨中道。入於胃府。積滯而為熱痰。宜白虎湯、竹葉石膏湯之類。宣泄熱邪。如濕鬱於中。脾胃不克升降。壅阻為痰。務須運脾清胃。運脾宜厚朴、乾薑、腹皮、山楂、茯苓、蒼朮、藿香、豆蔻、橘皮之類。清胃宜竹茹、條芩、知母、甘草、花粉之類。

白話文:

如果熱氣旺盛,可以搭配使用條芩、知母、桑皮、山梔等中藥。

如果暑氣從口鼻吸入,直接進入胃部,積聚形成熱痰,適合服用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清熱瀉火的藥方。

如果濕氣鬱結在體內,脾胃運化不暢,積聚成痰,需要運脾清胃調理。

運脾宜選用厚朴、乾薑、腹皮、山楂、茯苓、蒼朮、藿香、豆蔻、橘皮等中藥。

清胃宜選用竹茹、條芩、知母、甘草、花粉等中藥。

或加淡滲利水之味。如濕鬱變成熱症。又宜透濕清熱。如芩、連、知、柏、豆卷、通草、滑石之類。詳見吳氏條辨。薛氏濕熱病篇。如傷秋金燥氣。消爍肺胃之津液而化痰。宜滋養肺胃之陰。喻氏主清燥救肺湯。或佐以五汁。養陰甘涼潤燥。即雪羹之類亦是。且六淫之中。火最生痰。

白話文:

適當地加入利水消腫的藥物。如果濕邪鬱結化熱,則應同時祛濕清熱。比如:黃芩、黃連、知母、柏子仁、豆卷、通草、滑石等。詳細記載於吳氏條辨和薛氏濕熱病篇。因秋金燥邪傷肺,損耗肺胃津液而化生痰液。應滋養肺胃之陰。喻氏主張使用清燥救肺湯,或加入五汁來滋養陰液,甘涼潤燥,如雪羹之類的藥物。而且五行之中,火邪最易生痰。

火有君相之別。五志之分。治肝火以苦泄。治胃火以苦降。苦泄與苦降不同。苦泄如山梔、青黛、龍膽、蘆薈、豬膽等。苦降如大黃、黃連、黃芩、知母、黃柏、枳實等。又痰鬱久而化火。其升於上則怔忡眩暈。嘈雜不寐。入於經絡。則疼痛癱瘓麻木結核。入於肌腠。則凝滯而成癰疽。

白話文:

火分為君火和相火,與五志相關。治療肝火可以用苦味藥泄瀉,治療胃火可以用苦味藥降逆。苦泄與苦降不同。苦泄的藥物有山梔、青黛、龍膽、蘆薈、豬膽等。苦降的藥物有大黃、黃連、黃芩、知母、黃柏、枳實等。此外,痰積聚久而化火。如果火上行於頭部,就會出現怔忡眩暈、嘈雜不寐等症狀。如果火進入經絡,就會導致疼痛、癱瘓、麻木、結核等病症。如果火進入肌膚,就會凝滯成癰疽等化膿性病變。

流於下焦。則必痿痹鶴膝骨疽。入於胞絡。則又痰厥癲癇癡呆昏迷。大抵怔忡眩暈。嘈雜不寐。宜清火以治肝。佐以安神之藥。如羚羊角、桑葉、丹皮、山梔、鉤藤、天竺黃、連翹、麥冬、茯神、遠志、青黛、牡蠣、石決明之屬。疼痛癱瘓麻木、則宜控涎丹、滾痰丸、及荊瀝、竹瀝之屬。

白話文:

如果火熱之邪流入下半身,就會引起痿痹、鶴膝風、骨疽等疾病。如果侵入生殖系統,則會引起痰厥、癲癇、癡呆、昏迷。

總的來說,如果出現怔忡眩暈、嘈雜不寐等症狀,應以清火治療肝臟,並輔助安神藥物,如羚羊角、桑葉、丹皮、山梔、鉤藤、天竺黃、連翹、麥冬、茯神、遠志、青黛、牡蠣、石決明等。

對於疼痛、癱瘓、麻木等症狀,應以控涎丹、滾痰丸以及荊瀝、竹瀝等藥物治療。

蓋痰居深遠。不克吐出。不得不從下也。凝結肌腠而成癰疽。宜調和營衛。佐以芳香透絡。開腠如歸、芍、穿山甲、白芥子、桃仁、乳香、沒藥、皂角之屬。攻其瘀積而導散之。痿、痹、鶴膝、骨疽。則宜大活絡、控涎丹之屬。誠以下焦之痰。非峻藥不能通達也。痰、厥、癲、癇、癡、呆、昏迷。

白話文:

痰濕往往深藏體內,無法咳出,只能從下焦排出。痰濕會凝結在肌肉組織中,形成癰疽。宜調和營衛之氣,配合芳香透絡的藥物,打開腠理,例如歸尾、芍藥、穿山甲、白芥子、桃仁、乳香、沒藥、皁角等。以攻破痰濕瘀積,並驅散之。若出現痿痺、鶴膝風、骨疽等症狀,則宜使用活血化瘀、控涎止痙的藥物。因為下焦的痰濕非峻猛的藥物不能通達。痰濕也可導致厥證、癲癇、癡呆、昏迷等症狀。

又宜運出胞絡之痰。先用藜蘆湯吐之。至症急口噤。用藜蘆為末。搐入鼻內。亦能致吐。若過吐不止。用蔥湯飲之即解。次用牛黃清心丸、或白金丸、以清餘邪。又次用安魂定神丸。以善其後。無不效驗如神。以上皆六淫外邪之治法也。至有因內傷者。形寒飲冷則傷肺。肺被傷則寒邪鬱結於內。

白話文:

另外也應該清除身體中的痰液。首先服下藜蘆湯催吐。如果症狀危急,導致嘴巴無法張開,就將藜蘆研磨成粉末,用吸管吹入鼻腔,也能催吐。但如果催吐過度,可用蔥湯喝下去就能解除。接著服下牛黃清心丸或白金丸,以清除殘餘的邪氣。再接著服用安魂定神丸,以安定後續的狀況。以上方法對所有六淫外邪都非常有效。

至於內傷導致的狀況,如果因為形體受寒或飲用冷飲,就會損傷肺臟。肺臟受損,寒邪就會鬱積在體內。

而下得出。勢必喘逆咳嗽。喉中作水雞聲。即金匱支飲、懸飲、是也。輕則蘇子降氣湯。重則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以寒邪非溫散不可耳。如飲食不調。失飢傷飽。勞倦傷脾。脾陽不升。宜補中益氣湯。小建中湯。調其中而痰自化。如暴怒傷肝。肝氣逆而犯胃。亦能生痰。

白話文:

如果過度勞累,體力消耗,則會出現氣喘、咳嗽。喉嚨中發出像水雞叫一樣的聲音。這就是《金匱要略》中所說的「支飲」、「懸飲」。症狀較輕者,可服用蘇子降氣湯。症狀較重者,可服用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這是因為寒邪必須採用溫散的方法才能祛除。

如果是飲食不節制,飢飽失度、勞累過度損傷脾胃,導致脾陽不足,則應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小建中湯,調和體內平衡,痰液自然會化解。

如果暴怒傷肝,導致肝氣逆行侵犯胃,也能產生痰液。

又必脅痛嘔吐。口苦噯酸。宜逍遙散加丹皮、山梔、青黛、竹茹。或越鞠丸用青黛為衣。或加石斛、木瓜、烏梅、川連、輩以平胃氣。或用代赭、海石、蒺藜、輩以鎮肝。使土木無忤則安矣。如因房勞傷腎。水泛為痰。亦必喘逆倚息不能臥。然與寒邪傷肺之喘逆有間。氣邪傷肺。

白話文:

而且一定會伴隨著肋骨疼痛、嘔吐、口苦、噯氣帶有酸味等症狀。可以服用逍遙散,加入丹皮、山梔、青黛、竹茹等藥材。或使用越鞠丸,用青黛做外衣。或加入石斛、木瓜、烏梅、川連等藥材治療,來調理胃氣。或使用代赭、海石、蒺藜等藥材治療,來平肝。讓土、木二臟協調一致,身體就安康了。如果是因為房事過度而傷了腎,腎水泛濫,形成痰。也一定會喘息,呼吸困難,不能平躺。但是這種情況與寒邪傷肺引起的喘息是不同的。氣邪傷肺是另外一種情況。

其脈必弦。或沉細而寸口滑數。腎虛之喘逆。其脈必虛大。尺脈反浮。可按驗也。水泛為痰。宜治溫補。輕則建中湯。重則二加龍牡湯。或八味腎氣丸作煎劑。使腎中溫暖。水不上泛。而痰喘自除矣。經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必用杞子、當歸、鹿角膠、潼蒺藜、海螵蛸、杜仲、補骨脂、雄駿之物。

白話文:

這種病症的脈象必定緊繃,或者細弱而寸口脈滑動而跳動次數多。這是腎虛導致的喘息逆氣。脈象必定虛弱而大,尺脈反而浮起。可以通過按脈來驗證這種情況。水液氾濫形成痰液,宜用溫暖補益的方法治療。症狀較輕的,可以用建中湯。症狀較重的,可以用二加龍牡湯,也可以用八味腎氣丸煎服。這樣可以使腎臟溫暖,水液不再氾濫,痰喘症狀就可以消除。醫經上說,精華不足的,可以用滋味甘甜的東西來補益。所以必定要用枸杞子、當歸、鹿角膠、蒺藜子、海螵蛸、杜仲、補骨脂、雄駿等藥物。

乃克有濟。年久老痰。窠囊錮結。當遵喻氏法以運出之。又須繼以補脾。而為填空之計。胸腹堆積釀成痰癖。堅大如盂如盤。當用丸藥攻之。如大黃、三稜、莪朮、歸鬚、桃仁、巴豆、萊菔子等為丸。然終不可過服。以傷正氣。予因治痰古無成法。妄為評論。尚希高明裁正。

白話文:

診斷結果:有救,多年沉積痰濕,結塊堵住了經絡,按照喻昌的治療方法引導痰濕排出。之後必須進補脾胃,同時調理脾胃的虛弱。胸腹之間的痰濕堆積造成了痰癖,大如碗盤,需要用丸藥攻之。例如大黃、三稜、莪朮、歸鬚、桃仁、巴豆、萊菔子等做成的丸藥。但是,不能過量服用,否則會傷害正氣。由於我沒有好的方法來治療痰病,所以不能做出評論。希望有高明之人能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