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集》~ 卷下醫案 (10)
卷下醫案 (10)
1. 孫某偏枯症治驗
武林雲棲梅家塢孫某。形體肥碩。平素喜啖肥甘。年近六旬。患偏枯症。左手不能展動。足亦如之。將及一載。時或神昏氣急。大便不通。頭目眩暈。如發痧狀。邀余診之。脈右三部滑大而數。左三部俱澀小。尺部微如蛛絲。余曰。右脈滑大。因痰食積滯。以致氣道不能流通。
左脈澀小。乃高年氣血兩虛。無以榮養經絡。濡潤筋骨也。左不升則右不降。其氣血歸併一邊。而為偏枯之疾。時或神昏氣急。大便秘結者。實由痰隨氣湧。肺氣不克下降耳。法當去積化痰。從左引右。從右引左。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俾氣血流轉。周身無滯。方用丹參、歸、芍、柴胡、升麻。
助其氣血升於左。萊菔子、檳榔、木香、半夏、枳實。消其痰食降於右。服三劑而手足舉。大便解。飲食亦進。眩暈不作矣。繼用參、苓、歸芍、半夏、陳皮、丹參、升麻、柴胡、麻仁、桑枝等以調之。囑其午前進食。午後減食。忌油膩厚味。以養胃中清靜之氣。乃不助濁陰以礙氣也。
服四五劑。居然下樓晉接。步履如常矣。後用參、耆、歸、芍等大補氣血。佐以消痰活絡之品。三十劑以善將來。半載之疾。脫然而愈。快哉。
梅家塢離杭三十餘里。心禪朝去夕返。余時與同寓。據述其病危甚。數日後伊婿來寓改方。不勝欣喜。備言診後大有起色。無復半體偏枯之苦。足見高手指下。生趣盎然。令人有羹牆黃帝之想。(淞樵評)
白話文:
【孫某偏癱病的治療經驗】
武林雲棲梅家塢的孫先生,身體壯碩,平時愛吃油膩甜食。近六十歲時,得了偏癱病,左側的手無法活動,腳也同樣。病情持續了將近一年,偶爾會出現精神混亂、呼吸困難、大便不通暢、頭暈眼花,就像中暑一樣。我受邀為他診斷,發現他的右手脈搏滑大且頻率快,左手脈象卻澀小,尤其手腕內側的脈象細弱如同蜘蛛絲。
我分析,右手脈象顯示他體內有痰濕和食物積滯,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左手脈象則反映出他年老氣血雙虛,無法充分滋養經絡和肌骨。左側氣血無法上升,右側自然無法下降,氣血集中於一側,導致偏癱。偶爾精神混亂、呼吸困難、大便困難,是因為痰液隨氣上湧,肺氣無法順利下降。治療上,要清除積滯,化解痰濕,調理左右氣血,使其流轉順暢。
藥方使用丹參、當歸、白芍、柴胡、升麻,以提升左側氣血;萊菔子、檳榔、木香、半夏、枳實,消除痰濕和食物於右側。服用三劑後,手腳恢復活動,大便通暢,食慾增加,頭暈消失。後續使用人參、茯苓、當歸、白芍、半夏、陳皮、丹參、升麻、柴胡、麻仁、桑枝等藥物調理,並建議他中午前進食,下午減少食量,避免油膩食物,以保持胃部的清淨,避免阻礙氣血運行。
服用四五劑後,他已能下樓與人交談,行走如常。後來,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等補氣血藥物,加上化解痰濕、活絡經絡的輔助,三十劑後病情大有改善。半年的疾病,終於康復,真是讓人欣慰。
梅家塢離杭州三十多里遠,我當時與心禪同住,他描述孫先生的病情非常嚴重。幾天後,孫先生的女婿來找我調整治療方案,他非常高興地告訴我,孫先生在診治後情況大有好轉,不再有半身不遂的痛苦。這證明瞭高明的醫生,能讓生命充滿活力,令人聯想到古代的黃帝,對醫術的尊重與敬仰。(淞樵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