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集》~ 卷中醫案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中醫案 (13)

1. 來某痰火症治驗

蕭山來某,素病痰火,作時言語謇澀,手顫足疲,頻年醫治罔效,就診於余。 脈洪大而滑,溢出寸口,大便常秘,而胃口頗旺。 余曰:「是痰火為患也!」 以羚羊角、石菖蒲、鬱金、竹瀝,少加薑汁、麥冬、遠志、石斛、黃連、竹茹、茯神、生地、川貝母等為劑,並令吞白金丸三錢。

接服數日,脈斂音清,手亦不顫,諸恙遞減。 乃去羚羊、竹瀝、黃連、白金丸,加牡蠣、西洋參、生棗仁、龜版、阿膠、杞子、白蒺藜、天王補心丸,調理數劑而愈。 至次年新正,因縱酒而痰火又升,聲音又澀,又就余治。 余曰:「痰為易生之物,若舊症復發,仍用前方常服。」

當以西洋參、辰砂、茯神、麥冬、淮山、菊花、杞子、蒺藜、石斛、遠志、石菖蒲、橘紅、牡蠣、川貝母、龍骨、竹瀝為劑。 青果膏入礬末少許,每早開水沖服四錢。 惟酒宜少飲為妙。 從此相安年餘,後因不戒酒,且食厚味,而病又作,勸其行倒倉法吐去其痰,以清胃府。 復疑懼交集,致病終不脫體。

白話文:

[來某痰火病症治療經驗]

蕭山有位姓來的患者,長期受痰火症困擾。發病時說話困難,口齒不清,手腳也會顫抖無力。多年來尋醫問藥,卻始終未能見效。後來他來找我看診。當時他的脈象呈現洪大滑數,超出寸口範圍,顯示身體處於亢奮狀態。雖然他經常便祕,但胃口卻相當好。我判斷,這是痰火引起的問題。

因此,我為他開了以羚羊角、石菖蒲、鬱金、竹瀝為主,輔以薑汁、麥冬、遠志、石斛、黃連、竹茹、茯神、生地、川貝母等草藥的方劑,並讓他同時服用三錢的白金丸。

幾天後,他的脈象變得平和,說話清晰許多,手也不再顫抖,各項症狀都有所改善。這時,我將方子中的羚羊角、竹瀝、黃連、白金丸去掉,加入牡蠣、西洋參、生棗仁、龜版、阿膠、杞子、白蒺藜、天王補心丸等調養品,幾個療程後,病情得到控制。

然而,到了第二年的春節,由於過量飲酒,他的痰火症再次發作,說話再度變得困難。他又來找我治療。我告訴他,痰火容易反覆,一旦舊疾復發,應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

於是,我給他開了以西洋參、辰砂、茯神、麥冬、淮山、菊花、杞子、蒺藜、石斛、遠志、石菖蒲、橘紅、牡蠣、川貝母、龍骨、竹瀝等草藥組成的新方劑,還建議他每天早晨用開水沖泡含有少量礬末的青果膏四錢服用。我提醒他,為了健康,最好能適量飲酒。

接下來的一年多,他的病情都相當穩定。然而,由於他無法戒酒,並且喜食重口味的食物,病情再次復發。我建議他嘗試「倒倉法」,藉由催吐來清除痰火,清理胃部。但他始終心存顧慮,最終病情一直未能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