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禪僧

《一得集》~ 卷下醫案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醫案 (5)

1. 趙老太太陽虛發熱治驗

趙忠翁老太太。今年八十有二。長忠翁二歲。玉體稍有違和。即召余診治。每一二劑而輒愈。忽一夕身大熱而喘。又召余診。脈兩寸關俱浮大而數。兩尺極虛。余謂陽氣浮越。真元將離。若加大汗一出。頃刻即有暴脫之慮。乃用大劑生脈飲加朱拌茯神、當歸各四錢。石斛、龍齒各三錢。

白話文:

趙忠翁的老母親,今年八十二歲,比趙忠翁大兩歲。身體略有不適,就請我診治。每次開一兩劑藥,她總能很快康復。然而,突然有一天晚上,她發高燒且氣喘。於是再次請我診治。我為她把脈,發現寸關兩部位的脈搏都浮大而急促,尺部脈搏極其虛弱。我判斷她的陽氣外浮,元氣將要離散。如果再讓她大汗淋漓,恐怕立刻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我開了一劑大量生脈飲,並添加了硃砂拌茯神和當歸各四錢,石斛和龍齒各三錢。

牡蠣一兩服之即熱退而安。次日復診。脈氣頓斂。兩尺亦有根。惟兩脅牽引而痛。乃改用養血疏肝和絡之輕劑。方用蘇梗、橘絡各八分。香附、柴胡各五分。桂枝三分。歸鬚、丹參、絲瓜絡各二錢、石斛、蒺藜各三錢。服二劑而愈。忠翁每謂余方太重。似吳越非所宜者。余曰。

白話文:

服用了半斤牡蠣,熱度就退了,也舒服了。第二天複診,脈象明顯緩和,兩側脈搏也穩固有力。只是兩脅還有牽引痛。於是改用養血、疏肝、和絡的溫和藥方。藥方包含:蘇梗、橘絡各八分;香附、柴胡各五分;桂枝三分;歸鬚、丹參、絲瓜絡各二錢;石斛、蒺藜各三錢。服用了兩劑就痊癒了。忠翁常說我的藥方太重,好像不適合吳越地區的人服用。我說:

方劑之大小輕重。當度其病勢。審其體質。不可一例而論也。即如是症。昨日真元將離。脈已無根。製劑若小。何能熱退而安。今日肝絡不和。法宜輕宣。如重用柴胡、桂枝等。則真陽復升。而氣又將上越矣。是昨不得不重。今不得不輕也。且余在杭。醫治之症。往往遇有危險者。

白話文:

藥方的劑量大小輕重,應當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體質而定,不可一概而論。比如說這個病例,昨天患者的元氣將要耗盡,脈搏已經失去了根基。如果藥方劑量過小,怎麼能使高燒退去而安穩下來呢?而今天患者的肝膽經絡不調和,藥物應輕柔地宣通。如果重用柴胡、桂枝等藥物,那麼原本已經衰退的陽氣會再次升起,而氣又會向上衝逆。所以,昨天不得不使用重劑,而今天不得不使用輕劑。此外,我在杭州行醫時,經常遇到病情危急的患者。

而方亦不得不然。總之實事求是。能中病即為合法。如慣用輕方。或遇重病。將苟且姑息。知之而不用耶。抑任人訕謗以盡吾之心耶。昔蘇長公文章經濟。出人頭地。一肚皮不合時宜。無如何也。余於醫理粗涉藩籬。本無華扁之術。其克於訕謗者幾希。古人云。豈能如人意。

但求不愧我心。

白話文:

遵循中醫理論並選用合適的藥方是必要的。總而言之,醫生應實事求是,只要能治好疾病就是合理的。如果醫生習慣使用輕微藥方,遇到重病時可能會敷衍了事。難道醫生明知這點卻不用嗎?還是任憑他人批評誹謗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呢?

過去,蘇長公在文章和治國方面都超羣出眾,但他的想法與時事不合。對此也沒有辦法。我對醫理只是略懂皮毛,本來就不具備華佗那樣的醫術。所以能承受的批評誹謗就更少了。古人說:「豈能如人意。」

2. 又次年體虛患感治驗

又次年。患血虛痰多。四肢腰背疼痛。身體難於轉側。至偶感微寒。即氣急神昏。家人無不駭甚。二月間。因更衣受寒。召余診視。身壯熱而神昏。口開氣急。脈六部俱渾渾然。洪大而數。余因深知其平日體氣。月黃耆、當歸、川芎、蘇葉、杏仁、蔥白、山梔、鬱金、貝母、連翹、竹茹等輕散。

白話文:

隔年,他又得了貧血痰多的毛病。四肢腰背疼痛,身體難以轉動。只要稍微受點涼,就會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家人們都嚇壞了。二月間,因為換衣服受了寒,請我前去診治。他發高燒,神志昏迷,嘴巴張開,呼吸急促。我檢查他的六部脈象,都渾渾噩噩的,又洪大又急促。我深入瞭解他日常的身體狀況後,開了黃耆、當歸、川芎、蘇葉、杏仁、蔥白、山梔、鬱金、貝母、連翹、竹茹等輕柔疏散的藥材。

兼以固表之藥。令其服後。助以鍋巴湯。蓋覆取微汗而解。如法服之一劑果愈。此乃棄脈棄症。從平日之體氣以治也。余嘗見虛人患感其邪本輕。醫每發散太過。即漏汗不止氣升於上。胸膈窒塞而死者。不可勝數。如前所載汪良翁之案。以體虛誤汗。輒致危症蜂起。而如癲狂。

亦此類也。書之以為虛人不可發汗之戒。

白話文:

再輔以鞏固表氣的藥物。服藥後,使用鍋巴湯幫助發汗,蓋上被子使其微微出汗,就可以解除病症。按照這個方法服一劑藥,通常就可以痊癒。這是捨棄脈象和症狀,從日常的身體氣候著手治療的方法。我曾經見過身體虛弱的人患上感冒,其邪氣並不嚴重,但醫生卻過度使用發散的藥物,導致不止出汗,氣上衝,胸悶難受而死亡的例子,不可勝數。正如前面所記載的汪良翁的案例,由於身體虛弱誤汗,導致危重症狀驟然發作,就像瘋癲一樣。

3. 某太太冬溫暴脫症

鄂記綢莊內。某太太。十月間患冬溫。十餘日不解。醫或發表。或溫燥。失於清理。以致邪傳陽明。大熱氣喘。身發白㾦。與疹夾雜。診其脈渾渾然。模糊不清。余主陽明透達清解之方。用羚羊角、人中黃、連翹、山梔、貝母、銀花等輕劑。次日早晨。追請甚急。余即往視。

白話文:

在鄂記綢莊裡,某太太十月份得了冬溫病。十幾天後還沒有好。有的醫生讓她發汗,有的醫生讓她溫補燥濕。這些方法都沒有針對病根,導致邪氣侵入陽明經。太太多熱了,呼吸急促,身上發出白㾦,還伴有疹子。我診斷她的脈象渾渾然,模糊不清。我用羚羊角、人中黃、連翹、山梔、貝母、銀花等清熱解毒的輕藥方治療。第二天早上,她派人急徵我,我立刻去看了她。

疹㾦已退。大便已解。熱清而喘逆特甚。診其脈大而空。面赤如裝。余曰。此邪去而正欲與之俱脫也。書人參、生附子各三錢。炙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味子五分。急令煎服勿遲。囑其嗣君曰。至申酉時大汗一出。當即亡陽矣。趁此未汗。尚可挽救。彼與一醫商之。不以為然。

交申時汗果大出。始信余言不謬。急去兌參。已暴脫矣。閤家懊悔復何及耶。

白話文:

皮疹和水泡已經消退,大便也已經暢通。體內熱氣雖然已經清退,但喘息的症狀卻特別嚴重。診脈後發現脈象又大又空洞,臉色一片通紅,就像被人妝扮過一樣。我說:「這是因為邪氣已經排出體外,而正氣卻也跟著衰竭,將要失去。」於是開了藥方,包含人參、生附子各三錢,炙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味子五分。要求立刻煎服,不能拖延。我囑咐他的兒子,大概到了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會大量出汗,那時陽氣就會耗盡。趁現在還沒出汗,還有機會挽回。但他的兒子卻與另一位醫生商量,認為我的判斷不對。

4. 孫某偏枯症治驗

武林雲棲梅家塢孫某。形體肥碩。平素喜啖肥甘。年近六旬。患偏枯症。左手不能展動。足亦如之。將及一載。時或神昏氣急。大便不通。頭目眩暈。如發痧狀。邀余診之。脈右三部滑大而數。左三部俱澀小。尺部微如蛛絲。余曰。右脈滑大。因痰食積滯。以致氣道不能流通。

白話文:

武林雲棲梅家塢的孫某,身型肥胖。平時喜歡吃大魚大肉。年近六旬,得了中風,左手和左腳都不能活動。快一年了。時而神志昏迷,氣息急促。大便不通。頭暈目眩。就像中暑一樣。請我給他看病。右邊手的三條脈搏又滑又大又快,左邊手的三條脈搏都很澀、很小。寸脈像蛛絲一樣細微。我說,右邊脈搏又滑又大,是因為痰濕積滯,導致氣道不通。

左脈澀小。乃高年氣血兩虛。無以榮養經絡。濡潤筋骨也。左不升則右不降。其氣血歸併一邊。而為偏枯之疾。時或神昏氣急。大便秘結者。實由痰隨氣湧。肺氣不克下降耳。法當去積化痰。從左引右。從右引左。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俾氣血流轉。周身無滯。方用丹參、歸、芍、柴胡、升麻。

白話文:

左脈搏動微弱而且細小,這是因為高齡者氣血兩虛,無法濡養經絡和潤澤筋骨。左邊的氣血不升則右邊的氣血不降,導致氣血聚集到一邊,形成偏枯之疾。有時會出現神識昏迷、氣急喘、大便祕結的症狀,這實際上是由於痰液隨著氣往上湧,肺氣無法順利下降所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祛除積聚的痰液,從左側引導氣血到右側,從右側引導氣血到左側,從陰引導氣血到陽,從陽引導氣血到陰,讓氣血流轉順暢,周身沒有瘀滯。方中選用了丹參、當歸、芍藥、柴胡、升麻。

助其氣血升於左。萊菔子、檳榔、木香、半夏、枳實。消其痰食降於右。服三劑而手足舉。大便解。飲食亦進。眩暈不作矣。繼用參、苓、歸芍、半夏、陳皮、丹參、升麻、柴胡、麻仁、桑枝等以調之。囑其午前進食。午後減食。忌油膩厚味。以養胃中清靜之氣。乃不助濁陰以礙氣也。

白話文:

幫助他的氣血向左上升。使用萊菔子、檳榔、木香、半夏、枳實。消除他痰濕下降到右邊。服用了三劑藥,手足就有所改善。大便也通了。飲食也進去了。眩暈也停止了。接著繼續用人參、茯苓、當歸、芍藥、半夏、陳皮、丹參、升麻、柴胡、麻仁、桑枝等藥物來調節。囑咐他在上午進食,下午減少進食。忌油膩厚味,以養胃中的清明之氣。這樣就不會助長濁陰而阻礙氣血了。

服四五劑。居然下樓晉接。步履如常矣。後用參、耆、歸、芍等大補氣血。佐以消痰活絡之品。三十劑以善將來。半載之疾。脫然而愈。快哉。

白話文:

服用了四、五帖藥後,朋友竟然可以下樓接待客人,走路也和平常一樣了。後來又服用黨參、黃耆、當歸、芍藥等大補氣血的藥材,並佐以化痰活絡的藥品,大約三十帖藥之後,症狀才徹底消除。半年來的病痛,這才豁然痊癒,真是可喜可賀啊!

梅家塢離杭三十餘里。心禪朝去夕返。余時與同寓。據述其病危甚。數日後伊婿來寓改方。不勝欣喜。備言診後大有起色。無復半體偏枯之苦。足見高手指下。生趣盎然。令人有羹牆黃帝之想。(淞樵評)

白話文:

梅家塢距離杭州三十多里。心禪禪師每天早上前往,傍晚返回。我當時和他住在同一個地方。據他描述,他的病情很危重。幾天後,他的女婿前來住所,更換了治療方法。他十分欣喜,詳細地講述了診治後病情大有好轉的情況。半身不遂的痛苦完全消失了。由此可見,高明醫生的妙手,能讓人重獲生機。令人想起《黃帝內經》中那位吃了羹牆,就能治好疾病的故事。(淞樵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