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集》~ 卷上諸論 (7)
卷上諸論 (7)
1. 痰症隨宜施治論
又宜運出胞絡之痰。先用藜蘆湯吐之。至症急口噤。用藜蘆為末。搐入鼻內。亦能致吐。若過吐不止。用蔥湯飲之即解。次用牛黃清心丸、或白金丸、以清餘邪。又次用安魂定神丸。以善其後。無不效驗如神。以上皆六淫外邪之治法也。至有因內傷者。形寒飲冷則傷肺。肺被傷則寒邪鬱結於內。
而下得出。勢必喘逆咳嗽。喉中作水雞聲。即金匱支飲、懸飲、是也。輕則蘇子降氣湯。重則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以寒邪非溫散不可耳。如飲食不調。失飢傷飽。勞倦傷脾。脾陽不升。宜補中益氣湯。小建中湯。調其中而痰自化。如暴怒傷肝。肝氣逆而犯胃。亦能生痰。
又必脅痛嘔吐。口苦噯酸。宜逍遙散加丹皮、山梔、青黛、竹茹。或越鞠丸用青黛為衣。或加石斛、木瓜、烏梅、川連、輩以平胃氣。或用代赭、海石、蒺藜、輩以鎮肝。使土木無忤則安矣。如因房勞傷腎。水泛為痰。亦必喘逆倚息不能臥。然與寒邪傷肺之喘逆有間。氣邪傷肺。
其脈必弦。或沉細而寸口滑數。腎虛之喘逆。其脈必虛大。尺脈反浮。可按驗也。水泛為痰。宜治溫補。輕則建中湯。重則二加龍牡湯。或八味腎氣丸作煎劑。使腎中溫暖。水不上泛。而痰喘自除矣。經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必用杞子、當歸、鹿角膠、潼蒺藜、海螵蛸、杜仲、補骨脂、雄駿之物。
乃克有濟。年久老痰。窠囊錮結。當遵喻氏法以運出之。又須繼以補脾。而為填空之計。胸腹堆積釀成痰癖。堅大如盂如盤。當用丸藥攻之。如大黃、三稜、莪朮、歸鬚、桃仁、巴豆、萊菔子等為丸。然終不可過服。以傷正氣。予因治痰古無成法。妄為評論。尚希高明裁正。
白話文:
痰症隨宜施治論
治療痰症,也應針對痰阻胞絡的情況。先用藜蘆湯催吐。若病情危急,口不能張,則將藜蘆磨成粉末,塞入鼻中,也能催吐。如果吐得太厲害停不下來,用蔥湯飲服即可緩解。然後服用牛黃清心丸或白金丸以清除餘邪,再服用安神定魂丸鞏固療效。以上方法皆適用於外邪入侵引起的痰症。
但若痰症由內傷引起,例如形寒飲冷傷及肺部,寒邪鬱結於內,就會導致喘息咳嗽,喉中發出像水雞一樣的聲音,這就屬於金匱要略中所說的支飲、懸飲。病情輕者,服用蘇子降氣湯;病情重者,則需服用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因為寒邪必須用溫散的方法才能驅除。
若因飲食不調、飢飽失常、勞累傷脾,導致脾陽不升,則應服用補中益氣湯、小建中湯,調理脾胃,使痰液自然消散。若因暴怒傷肝,肝氣逆犯胃,也會產生痰液,並伴隨脅痛、嘔吐、口苦、噯氣等症狀,此時應服用逍遙散,再加入丹皮、山梔、青黛、竹茹;或服用越鞠丸,並以青黛為藥衣;或加入石斛、木瓜、烏梅、川連等藥物,以平復胃氣;或用代赭石、海石、蒺藜等藥物鎮肝,使肝脾協調,則可痊癒。
若因房事過度傷腎,導致水液代謝失常而產生痰液,患者也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無法平臥等症狀。但這與寒邪傷肺引起的喘息有所不同:寒邪傷肺的患者脈象多為弦脈或沉細而寸口滑數;腎虛引起的喘息,脈象則多為虛大,尺脈反而浮腫,可據此辨證。對於水液代謝失常引起的痰症,應溫補治療,病情輕者服用建中湯,病情重者服用二加龍牡湯或將八味腎氣丸煎服,使腎陽溫煦,水液不至於上泛,痰喘自然會痊癒。正如經書所說:「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因此必須服用枸杞子、當歸、鹿角膠、潼蒺藜、海螵蛸、杜仲、補骨脂、雄黃等藥物,才能有效治療。
對於久病形成的陳年痰飲,堅硬如石,應採用喻氏的方法將其排出,並同時補益脾胃,以填補其虛損。胸腹積聚形成的痰癖,堅硬如盤如盂,則應服用攻堅散結的丸藥,例如大黃、三稜、莪朮、當歸尾、桃仁、巴豆、萊菔子等製成丸藥服用,但不可服用過量,以免傷及正氣。我因治療痰症多年,總結出一些經驗,但並非完善之法,還望各位專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