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醫案精華》~ 便閉
便閉
1. 便閉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蓋太陰之土。得陽始運。陽明之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東垣大升陽氣。治在脾也今能食不運。醫家悉指脾弱是病。但診脈較諸冬春。盛大兼弦。據經論病。獨大獨小。斯為病脈。脾臟屬陰。胃肺屬陽。脈見弦大。
非臟陰見病之象。久病少餐。猶勉強支撐。兼以大便窒塞。泄氣不爽。坐談片刻。噯氣頻頻。平素痔瘡腸紅。未嘗安適。此脈症全是胃氣不降。腸中不通。腑失傳導變化之司。古人云。九竅不和。都屬胃病六腑為病以通為補。經年調攝。不越參朮桂附。而毫乏應效。不必再進湯藥。
議仿丹溪小溫中丸。服至七日。俾三陰三陽一周。再議治之。
小溫中丸
湯食下咽。噯噫不已。不飢不食。大便乾堅若彈丸。大凡受納飲食。全在胃口。已經胃逆為病。加以嗔怒。其肝木之氣。貫膈犯胃。斯病加劇。況平昔常似有形骨梗脈得左部弦實。氣鬱血結甚肖。進商辛潤方法。
桃仁,冬葵子,皂莢核,郁李仁,大黃,降香,鬱金
服鹹苦入陰。大便仍閉澀。針剌一次。病無增減。可謂沉錮之疾。夫病著深遠。平素飲酒厚味釀濕聚熱。漬筋爍骨。既已經年不拔。區區湯液焉能通逐議以大苦寒堅陰燥濕方法。參入酒醴引導。亦同氣相求之至理。
黃柏,茅朮,生大黃,乾地龍,金毛狗脊,川連,萆薢,晚蠶砂,穿山甲,漢防已,仙靈脾,海金沙,川獨活,北細辛,油松節,白茄根,黃酒燒酒各半浸七日
陽明脈大。環跳尻骨筋掣而痛。痛甚足筋皆縮。大便燥艱常秘。此老年血枯。內燥風生。由春升上僭。下失滋養。昔喻氏上燥治肺。下燥治肝。蓋肝風木橫。胃土必衰。陽明諸脈。不主束筋骨。流利機關也。用微咸微苦。以入陰方法。
鮮生地,阿膠,天冬,人中白,川斛,寒水石
肝血腎液久傷。陽不潛伏。頻年不愈。傷延脾腑。由陰乾及乎陽。越人且畏。凡肝體剛。腎惡燥。問大便五六日更衣。小溲時間淋濁。尤非呆滯補澀所宜。
炒杞子,沙苑,天冬,桂拌酒白芍,茯苓,豬脊筋
少腹微脹。小便通利方安。大便三四日一通。而燥堅殊甚。下焦諸病。須推肝腎。腑絡必究幽門二腸。閱所服藥。是香砂六君以治脾。不知腎惡燥耳。
當歸,蓯蓉,郁李仁,冬葵子,牛膝,小茴,茯苓,車前,蜜丸
白話文:
[便閉]
脾的功能應該是向上升發才能健康,胃的功能應該是向下運行才能調和。這是因為脾屬太陰之土,必須得到陽氣才能運作;胃屬陽明之土,必須得到陰氣才能安穩。脾喜歡剛燥,胃喜歡柔潤。張仲景認為用急下藥保留津液,治療的重點在於胃;李東垣認為用升陽氣的方法,治療的重點在於脾。
現在,病人能吃東西卻無法消化,醫生都認為是脾虛導致的疾病。但是,觀察病人的脈象,比冬春時節顯得更盛大且帶有弦脈,根據經絡理論,只有單純的大脈或小脈才屬於病脈。脾臟屬陰,胃和肺屬陽,脈象出現弦大,並非臟陰有病之象。病人長期食慾不佳,雖然勉強支撐,但同時大便阻塞,排氣不順暢,坐著談話片刻就頻頻打嗝,平時又有痔瘡,腸道發紅,從未感到舒適。這些脈象和症狀都是胃氣不下降,腸道不通暢,導致腑臟失去傳導變化的功能。古人說:「九竅不和,都屬於胃病」,六腑的疾病應該以通暢為補益。
多年來進行調養,也只是使用人參、白朮、肉桂、附子等藥物,卻毫無效果。不必再服用湯藥了。建議仿效丹溪的小溫中丸,服用七天,讓三陰三陽的氣機運行一周,再討論如何治療。
(小溫中丸:藥方略)
吃下湯藥或食物後,打嗝不止,沒有飢餓感,也不想吃東西。大便乾燥堅硬如彈丸。通常來說,能否接受飲食,完全取決於胃口。現在已經是胃氣上逆的疾病,再加上發怒,肝木之氣就會衝犯胃,使病情加重。而且,平時常常感覺像有異物梗阻在胸膈,脈象左部弦實,很像氣鬱血結的現象。建議使用辛潤的方法。
(藥方:桃仁、冬葵子、皂莢核、郁李仁、大黃、降香、鬱金)
服用鹹苦味的藥物,可以入陰,但大便仍然閉塞不通。針灸一次,病情沒有任何好轉,可見是頑固的疾病。病根已經深入,平時飲酒過量,食用肥甘厚味,導致濕熱內蘊,侵蝕筋骨。病程已經多年無法去除,單憑湯藥又怎麼能疏通呢?建議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堅陰燥濕,加入酒類引導,也是同氣相求的道理。
(藥方:黃柏、茅朮、生大黃、乾地龍、金毛狗脊、川連、萆薢、晚蠶砂、穿山甲、漢防己、仙靈脾、海金沙、川獨活、北細辛、油松節、白茄根,黃酒、白酒各半浸泡七天)
陽明脈搏有力,環跳穴和骶骨部位的筋脈抽痛,疼痛劇烈時腳筋都會收縮。大便乾燥艱澀且經常便秘。這是老年人血虛,體內乾燥生風,由於春季升發太過,導致下方失去滋養。以前喻氏說,上部乾燥要治療肺,下部乾燥要治療肝。因為肝風橫行,胃土必定衰弱。陽明經的脈絡不能主導筋骨的束縛和關節的流利。使用微鹹微苦的藥物來入陰。
(藥方:鮮生地、阿膠、天冬、人中白、川斛、寒水石)
肝血腎液長期虧損,陽氣不能潛藏,多年無法痊癒,病情蔓延到脾腑,由陰虛發展到陽虛,越人(秦越人,即扁鵲)都感到畏懼。肝的性質剛強,腎厭惡乾燥。詢問病人得知,大便五六天一次,小便時有淋漓混濁的現象,這些情況都不適合使用呆板的補澀藥物。
(藥方:炒杞子、沙苑、天冬、桂拌酒白芍、茯苓、豬脊筋)
少腹微微脹痛,小便通暢才能使病人感到安適。大便三四天一次,而且乾燥堅硬。下焦的疾病應該考慮肝腎問題,腑絡一定要探究幽門和大小腸。查看病人服用的藥物,發現是香砂六君丸,用於治療脾虛。卻不知腎臟最厭惡乾燥。
(藥方:當歸、蓯蓉、郁李仁、冬葵子、牛膝、小茴、茯苓、車前,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