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

《葉天士醫案精華》~ 黃疸

回本書目錄

黃疸

1. 黃疸

心下痛。年餘屢發。痛緩能食。漸漸目黃溺赤。此絡脈中凝瘀蘊熱。與水穀之氣。交蒸所致。若攻之過急。必變脹滿。此溫燥須忌。議用河間金鈴子散。合無擇穀芽枳實小柴胡湯法。

白話文:


心下疼痛,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反覆發作。疼痛時能夠吃飯,但慢慢地出現眼睛發黃、小便變紅的症狀。這是因為經絡中氣血凝滯,積聚熱氣,與脾胃吸收的食物水穀之氣交雜作用導致的。如果治療過於激烈,可能會導致腹脹滿悶。

這種溫熱乾燥的病症需要注意忌口。建議使用河間金鈴子散,並結合無擇穀芽枳實小柴胡湯的療法。

金鈴子,延胡,枳實,柴胡半夏黃芩,黑山梔,穀芽

白話文:

金鈴子:為積雪草科植物,具有清熱涼血、利尿消腫、解毒的功效。

延胡:為毛茛科植物,具有活血止痛、散寒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枳實:為芸香科植物,具有行氣破滯、消積導滯、緩瀉通便的功效。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的功效。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黃芩:為脣形科植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煩、涼血止血的功效。

黑山梔:為茜草科植物,具有清熱敗火、涼血止血、固澀止瀉的功效。

穀芽:為禾本科植物,具有健脾益氣、消食化滯的功效。

述初病似瘧。乃夏暑先伏。秋涼繼受。因不慎食物。胃脘氣滯。生熱內蒸。變現黃疸。乃五疸中之谷疸也。溺黃便秘。當宣腑濕熱。但不宜下。恐犯太陰變脹。

白話文:

早期症狀類似瘧疾,是因為夏季暑氣潛伏在體內,遇上秋涼後又受風寒,加上飲食不節制,導致胃脘氣血停滯,產生內熱蒸騰,轉變成黃疸。這屬於五種黃疸中的穀疸。小便發黃,大便不通,應當疏通腸胃濕熱。但不能用瀉下法,以免損傷太陰脾胃,導致腹脹。

綿茵蔯,茯苓皮,白蔻仁,枳實皮,杏仁桔梗,花粉

白話文:

  • 綿茵陳:一種藥草,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 茯苓皮:茯苓的外皮,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 白蔻仁:白豆蔻的種子,有健胃消食、理氣的功效。
  • 枳實皮:枳實的外皮,有行氣消脹、理氣寬中的功效。
  • 杏仁:杏樹的種子,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 桔梗:桔梗科植物的根,有宣肺止咳、祛痰的功效。
  • 花粉:植物花朵中的粉末,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血的功效。

面目悉黃。微見黑滯。煩渴腹滿。左脈弦數。右脈空大。此內傷發黃。為厥陰肝木太陰脾土二臟交傷之候也。夫肝為風臟。其性喜伸而惡屈。鬱則木不得伸而屈矣。鬱極則其氣盛而風乃發。風發必挾其勢以賊脾。脾為濕土之司。土受克而氣不行。則濕勝矣。風性雖善行。遇濕以留之。

白話文:

面部完全發黃,並且略帶黑色。煩渴腹脹。左手脈象弦細而數,右手脈象空虛而大。這是肝、脾兩臟受損所致的內傷性黃疸。

肝臟屬木,喜伸展,惡彎曲。如果肝氣鬱結,木氣受阻無法伸展,便會彎曲。鬱結嚴重,肝氣鼓脹,就會化風。風邪發作,必定會乘勢損害脾臟。脾臟濕土,受風剋制而氣機不暢,則濕氣加重。風雖然善於運行,但遇到濕氣,便會停滯下來。

反壅滯經絡而不解。由是濕停陽瘀而煩渴有加。其發黃也必矣。雖曰風濕所致。實由木亢而不寧。土困而不舒。非外來風濕之比。況黑色見於面。則知並傷其腎。以脾病不行。胃中谷氣入腎。反將脾中濁氣下流。故於黃中見黑滯耳。即其腹滿。亦是中氣不行。虛熱內壅。非結熱當下之比。

白話文:

(濕邪)堵塞經絡而無法宣通。因此,濕停滯於體內,氣血瘀積,煩渴加重。那麼,發黃也是必然的了。雖然說是由於風濕導致,但實際上是肝氣亢盛不能安寧,脾氣虛弱不能暢達。這與外來的風濕不同。況且臉上出現黑色,則說明腎臟也受了損傷。由於脾氣不運轉,胃中的穀氣進入腎臟,反而把脾胃中的濁氣帶了下來,所以黃色中顯得黑色滯留。腹脹也是由於中氣不通,虛熱內阻,與因結熱而需通下的情況不同。

若誤下之。則藏氣空虛。風從內生矣。若誤汗之。則陽氣外解。濕愈不能行矣。為商治法。平肝之亢。扶土之虛。兼解鬱熱以清氣道。除濕蒸而和中氣。

白話文:

如果誤用下法,就會導致藏氣空虛,從而引發內風。如果誤用汗法,就會導致陽氣外泄,濕邪更加難以運行。治療方法是平息肝氣的亢盛,扶助脾土的虛弱,同時解除鬱熱以疏通氣道,祛除濕蒸以調和中氣。

人參白朮白芍黃連,山梔,歸身,丹皮,茵蔯,秦艽,柴胡,甘草,半夏

白話文:

  • 人參:增強元氣,補氣生津,益智健脾。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

  • 白芍:養血調經,緩中止痛。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山梔: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歸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茵蔯:清熱化濕,利尿通淋。

  • 秦艽:疏風止痛,解熱退熱。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熱。

  • 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