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醫案精華》~ 噎膈
噎膈
1. 噎膈
向來翻胃。原可撐持。秋季驟加驚擾。厥陽陡升莫制。遂廢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熱嘔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陰胃汁。枯槁殆盡。難任燥藥通關。胃屬陽土。宜涼宜潤。肝為剛臟。宜柔宜和。酸甘兩濟其陰。
烏梅肉,人參,鮮生地,阿膠,麥冬汁,生白芍
老年血氣漸衰。必得數日大便通爽。然後脘中納食無阻。此胃汁漸枯。已少胃氣下行之旨。噎症萌矣。病乃操持太過。身中三陽。燔燥爍津所致。故餌藥未能全功。議用丹溪法。
麥冬汁,鮮生地汁,柏子仁汁,甜杏仁汁,黑芝麻汁,杜蘇子汁,松子仁漿
勞心勞力經營。向老自衰。平日服餌桂附生薑三十年。病噎不食。下膈吐出。此在上焦之氣不化。津液不注於下。初病大便艱澀。按經云。味過辛熱。肝陽有餘。肺津胃液皆奪。為上燥。仿嘉言清燥法。
麥冬,麻仁,鮮生地,甜水梨,桑葉,石膏,生甘草
脈弦而小澀。食入脘痛格拒。必吐清涎。然後再納。視色蒼。眼筋紅黃。昔肥今瘦。云是鬱怒之傷。少火皆變壯火。氣滯痰聚日擁。清陽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漸至矣。法當苦以降之。辛以通之。佐以利痰清膈。莫以豆蔻沉香劫津可也。
川黃連,杏仁,桔梗,土栝蔞皮,半夏,橘紅,竹瀝,薑汁
白話文:
過去就有翻胃的毛病,原本還可以勉強支撐,但秋天突然受到驚嚇,導致陽氣急速上升難以控制,於是就吃不下飯,大便也不順暢,而且一直口渴。如果出現心熱、嘔吐、吐口水等症狀,並且在五味中特別喜歡吃酸甜的食物,那就是肝陰和胃液已經乾枯殆盡,難以承受燥熱的藥物來疏通腸道。胃屬陽土,適合涼潤,肝為剛強的臟器,適合柔和。酸味和甜味可以同時滋養肝陰和胃液。
可以服用:烏梅肉、人參、新鮮生地、阿膠、麥冬汁、生白芍
老年人氣血逐漸衰退,必須要幾天大便通暢,然後胃部才能順利進食。這表示胃液逐漸枯竭,胃氣也缺少下行的力量,噎症就快要出現了。這個病是因為過度操勞,導致身體的三陽之氣過於旺盛,燒灼津液所致,所以吃藥也難以完全見效。建議採用朱丹溪的治療方法。
可以服用:麥冬汁、新鮮生地汁、柏子仁汁、甜杏仁汁、黑芝麻汁、紫蘇子汁、松子仁漿
因為長期勞心勞力,加上年紀大了身體衰弱。平常又服用桂附生薑這類藥物長達三十年,導致患上噎症,吃不下飯,吃進去的東西又會從食道吐出來。這是因為上焦的氣化功能失常,津液無法下注。剛開始發病時,大便會很難解。依照經典的說法,是因為味道過於辛辣燥熱,導致肝陽過盛,奪取了肺津和胃液,所以造成上焦乾燥。可以仿效《醫學正傳》的清燥方法來治療。
可以服用:麥冬、麻仁、新鮮生地、甜水梨、桑葉、石膏、生甘草
脈象細小而澀,吃東西時胃部會疼痛,並產生阻礙感,一定會先吐出清稀的口水,然後才能再次進食。臉色蒼白,眼白有紅黃色的血絲。以前很胖現在卻很瘦,據說是憂鬱憤怒所傷。虛火都轉變成實火。氣機鬱滯,痰液聚集,導致清陽之氣無法上升,胃脘通道狹窄,無法進食,噎膈的症狀就逐漸出現了。治療方法應該用苦味藥物來降氣,用辛味藥物來通氣,再佐以化痰、清膈的藥物。千萬不要用豆蔻、沉香等劫奪津液的藥物。
可以服用:川黃連、杏仁、桔梗、土瓜蔞皮、半夏、橘紅、竹瀝、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