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

《葉天士醫案精華》~ 痙厥

回本書目錄

痙厥

1. 痙厥

經云。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令人煎厥。夫勞動陽氣弛張。則陰精不司留戀。其陽雖有若無。故曰絕。積之既久。逢夏季陽正開泄。五志火動風生。若煎熬者然。斯為暈厥耳。治法以清心益腎。使肝膽相火內風。不為暴起。然必薄味。靜養為穩。

連翹心,元參心,竹葉心,知母,細生地,生白芍

腎厥。由背脊而升。發時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喉如刀刺。蓋足少陰經脈上循喉嚨。挾舌本。陰濁自下上犯。必循經而至。仿許學士椒附意。通陽以泄濁陰耳。

炮附子,淡乾薑,川椒,胡盧巴,半夏,茯苓,薑汁泛丸

臍上心下熱熾。咽喉間陳腐氣。遂神昏僕厥。經時汗出而醒。病來口湧血沫。乃膻中熱擁。以致心竅受蒙。若非芳香清透。不能宣通絡中瘀痹。

天竹黃,丹參,鬱金,云茯神,石菖蒲,生烏犀角,麝香,冰片,野赤豆皮煎湯泛丸竹葉湯送下食後服

厥屬肝病。幾番病發。都因經水適來。夫血海貯聚既下。斯衝脈空乏。而風陽交動。厥之暴至之因由也。鹹寒濡潤。亦和陽泄內風之義。治之未應。下焦獨冷。喉嗆胸痹。思衝脈乃陽明所屬。陽明虛則失闔。厥氣上犯莫遏。內經治肝不應。當取陽明。制其侮也。暫用通補入腑。取乎腑以通為補。

小半夏湯加白糯米

諸厥皆隸厥陰。疝瘕。心熱脅脹。中消便難。乃肝陽內風。妄動消爍。犯及陽明矣。經言。治肝不應。當取陽明。肝胃一臟一腑相對。不耐溫補者。是肝用太過。肝體不及也。

九孔石決明,淮小麥,清阿膠,細生地,天冬,茯苓

脈左動如數。右小濡弱。病起嗔怒。即寒熱汗出心悸。繼而神魂自覺散越。夫肝臟藏魂。因怒則諸陽皆動。所見病源。無非陽動變化內風為厥。故凡屬厥症。多隸厥陰肝病。考內經治肝。不外辛以理之酸以治之。甘以緩急。今精采散失。鎮固收攝。猶慮弗及。而方書泄肝平肝抑肝方法盡多。

至於補法。多以子母相生為治。此病全以肝腎下焦主治為正。所服醫藥。並無師古之方。未識何見。

阿膠,雞子黃,人參,生地,金箔

冷自足上貫於心。初起周身麻木。今則口鼻皆是冷氣。病起驚恐。內傷肝腎為厥。衝脈隸於肝腎。二臟失藏。沖氣沸亂。其脈由至陰而上。故多冷耳。

淡蓯蓉,熟地炭,五味子,紫石英,茯苓,牛膝

白話文:

痙厥

經文說:「過度勞累會使身體機能擴張,精氣耗盡積聚在夏季,會使人感到昏厥。」勞動會使陽氣鬆弛擴張,導致陰精無法固守而流失,雖然陽氣表面上存在,實際上已經虛弱無力,所以稱之為「絕」。這種虛耗累積久了,到了夏季陽氣正旺的時候,五臟的情志之火會引動風邪產生,如同被煎熬一般,這就是暈厥。治療方法應該以清心益腎為主,使肝膽的相火和內風不至於突然發作。治療時必須飲食清淡,靜養休息為佳。

藥方: 連翹心、元參心、竹葉心、知母、細生地、生白芍。

腎厥

腎厥的症狀是從背脊向上發起,發作時手腳冰冷,口吐白沫,喉嚨像刀割一樣疼痛。這是因為足少陰經脈上行經過喉嚨,連接著舌根,陰濁之氣從下往上侵犯,必然會沿著經脈而上。可以參考許學士的椒附湯意,用溫陽的方法來驅散陰濁之氣。

藥方: 炮附子、淡乾薑、川椒、葫蘆巴、半夏、茯苓、薑汁調製成藥丸。

心厥

臍上心下部位感到灼熱,咽喉間有腐敗的氣味,隨即神志不清而昏厥,過一段時間後汗出而醒。發病時口中會湧出血沫,這是因為膻中部位積熱,導致心竅被蒙蔽。如果不是用芳香清透的藥物,就無法疏通經絡中的瘀阻。

藥方: 天竹黃、丹參、鬱金、雲茯神、石菖蒲、生犀牛角、麝香、冰片,用野赤豆皮煎湯送服藥丸,飯後服用。

肝厥

昏厥屬於肝病範疇,多次發作都與月經來潮有關。當經血排出時,衝脈會變得空虛,導致風陽交動,這就是昏厥突然發生的原因。用鹹寒滋潤的藥物,也是為了調和陽氣、平息內風。如果治療沒有效果,出現下焦虛寒,喉嚨嗆咳、胸悶等症狀,考慮到衝脈屬於陽明經,陽明虛弱則開闔失常,導致厥氣上逆難以遏制。內經說,治療肝病無效時,應當從陽明入手,來制約肝的侵犯。可以暫時使用通補脾胃的方法,以疏通腑氣來達到補益的效果。

藥方: 小半夏湯加白糯米。

肝胃厥

各種厥症都歸屬於厥陰肝經。疝氣、腹部脹滿、脅肋脹痛、消渴、便秘等症狀,是肝陽內風妄動,導致耗損津液,侵犯陽明經。經文說,治療肝病無效時,應當從陽明入手。肝臟和胃腑相對應,不耐受溫補,表示肝的功能過於亢進,而肝的本體卻不足。

藥方: 九孔石決明、淮小麥、清阿膠、細生地、天冬、茯苓。

肝風厥

左脈跳動快速,右脈微弱濡軟,發病時會感到嗔怒,隨即出現發冷發熱、出汗、心悸等症狀,接著感覺神魂散亂。肝臟主藏魂,因怒而導致陽氣躁動,所見的病症都是陽動變化而引發內風的昏厥。因此,凡是屬於厥症的,多半歸屬於厥陰肝病。考察內經治療肝病的方法,不外乎用辛味藥來疏理,用酸味藥來收斂,用甘味藥來緩急。現在精氣耗散,應該以鎮靜、固澀、收攝為主,但恐怕仍有不足。而現存醫書記載,大多是用瀉肝、平肝、抑制肝的方法。至於補益的方法,多數以子母相生來治療。此病主要以肝腎下焦為主來治療才是正道。所服用的藥方,都沒有依照古人的方法,實在令人不解。

藥方: 阿膠、雞子黃、人參、生地、金箔。

腎虛寒厥

寒冷之氣從腳底向上侵入心臟,初起時全身麻木,現在則是口鼻都有寒冷的氣息。發病時會感到驚恐,是由於內傷肝腎而引起的昏厥。衝脈歸屬於肝腎,如果這兩個臟器失常,衝氣就會沸騰紊亂。衝脈從腳底的至陰穴向上運行,所以會感到寒冷。

藥方: 淡蓯蓉、熟地炭、五味子、紫石英、茯苓、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