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

《葉天士醫案精華》~ 哮喘

回本書目錄

哮喘

1. 哮喘

先寒後熱。不飢不食。繼浮腫喘嗆。俯不能仰。仰臥不安。古人以先喘後脹治肺。先脹後喘治脾。今由氣分膹郁。以致水道阻塞。大便溏瀉。仍不爽利。其肺氣不降。二腸交阻。水穀蒸腐之濕橫趨脈絡。腫由漸加。豈亂醫可效。粗述大略。與高明論證。至肺位最高。主氣。為手太陰臟。

其臟體惡寒喜熱。宣辛則通。微苦則降。若藥氣味重濁。直入中下。非宣肺方法矣。故手經與足經大異。當世不分手足經混治者。特表及之。

麻黃,苡仁,茯苓,杏仁,甘草

色痿腠疏陽虛體質。平昔喜進膏粱。上焦易壅。中宮少運。厚味凝聚蒸痰。頻年咳嗽。但內傷失和。薄味自可清肅。醫用皂莢搜攢。肺傷氣泄。噴嚏不已。而沉錮膠濁。仍處胸背募俞之間。玉屏風散之固衛。六君子湯之健脾理痰。多是守劑。不令宣通。獨小青龍湯。徹飲以就太陽。

初服喘緩。得宣通之意。夫太陽但開。所欠通補陽明一段工夫。不得其闔。暫開復痹矣。且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此病細診色脈。是上實下虛。以致耳聾鳴響。治下之法。壯水源以熄內風為主。而胸次清陽少旋。濁痰阻氣妨食。於臥時繼以清肅上中二焦。小劑守常調理。

百日圖功。至於接應世務。自宜節省。勿在藥理中也。

熟地,萸肉,龜甲心,阿膠,牛膝,茯苓,遠志,五味,磁石,秋石

脈細尺垂。形瘦食少。身動即氣促喘急。大凡氣出不爽而喘為肺病。客感居多。今動則陽化。由乎陰弱失納。乃吸氣入而為喘。腎病何辭。治法惟以收攝固真。上病當實下焦。宗腎氣方法意。

熟地,萸肉,五味,補骨脂,胡桃肉,牛膝,茯苓,山藥,車前子,蜜丸

望八大年。因冬溫內侵。遂至痰嗽暮甚。診脈大而動搏。察色形枯汗泄。吸音頗促。似屬痰阻。此乃元海根微。不司藏納。神衰囈語。陽從汗出。最有昏脫之變。古人老年痰嗽喘症。都從脾腎主治。今溫邪擾攘。上中二焦留熱。雖無溫之理。然攝固下真以治根本。所謂陽根於陰。豈可不為講究。

熟地炭,胡桃肉,牛膝炭,車前子,雲茯苓,青鉛

瘡毒內攻。所進水穀不化。蒸變濕邪。漬於經隧之間。不能由腸而下。膀胱不利。濁上壅遏。肺氣不降。喘滿不堪著枕。三焦閉塞。漸不可治。議用中滿分消之法。必得小便通利。可以援救。

葶藶,苦杏仁,桑皮,厚朴,豬苓,通草,大腹皮,茯苓皮,澤瀉

老年冬季喘嗽。是元海不主收攝。衛陽升舉。飲邪上泛。阻遏流行。喘嗽愈甚。閱古都主八味腎氣。溫養坎中之陽。收納散失之真。不主消痰清肺。意謂非因六氣所致。奈體質不受桂附。年前議進柔陽通攝。若以建立上中之陽。乃心脾甘溫之劑。與下焦不納無關。

紫衣胡桃肉,茯苓,補骨脂,鹿茸,肉蓯蓉,五味子,遠志肉,青鹽,柏子霜,蜜丸

白話文:

哮喘

一開始會感到寒冷,之後轉為發熱。雖然肚子不餓但卻吃不下東西。接著會出現全身浮腫、喘氣和咳嗽,趴著不能仰躺,仰躺著又感到不舒服。古人認為先出現喘後出現腫脹,是肺的問題;先出現腫脹後出現喘,是脾的問題。現在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氣機鬱結,導致水道阻塞,大便稀溏,但又感覺排不乾淨。這是因為肺氣無法下降,大小腸功能失調,水穀消化不良產生的濕氣橫流於經脈,導致浮腫逐漸加重。這樣的病況,隨便找醫生是沒用的。這裡只是大概說明一下,希望能夠與高明的醫者一起探討。

肺的位置最高,主管呼吸之氣,屬於手太陰經的臟腑。它的特性是怕冷喜熱,用辛味的藥物可以宣通,用微苦的藥物可以降氣。如果藥物的氣味太重濁,直接進入人體中下部,就不是宣肺的方法了。所以手經和足經的差異很大。現在很多醫生不分手經足經就混在一起治療,特別要指出來。

**可用藥物:**麻黃、薏仁、茯苓、杏仁、甘草。

這種體質的人,皮膚鬆弛,陽氣不足,平時喜歡吃肥膩的食物,容易導致上焦氣機壅塞,中焦運化功能減弱,濃厚的食物凝聚產生痰液,長期咳嗽。這是因為內傷導致陰陽失調,吃清淡的食物就可以清理肅降。有醫生用皂莢來開痰,反而使肺氣耗散,噴嚏不斷,痰液仍然停留在胸背部。使用玉屏風散來固護陽氣,用六君子湯來健脾化痰,這些都只是保守的治療方法,沒有讓氣機宣通。只有小青龍湯,能夠透過發汗來疏通太陽經的氣機。

剛開始服用小青龍湯,喘息會有所減緩,能夠達到宣通的效果。太陽經雖然能夠疏通,但還缺少補益陽明經的步驟,不能閉合,導致暫時的疏通後又再次閉塞。而且喘病的病因,在肺是實證,在腎是虛證。這個病仔細診察脈象,是屬於上實下虛,導致耳鳴耳聾。治療的重點在於補益腎水,來平息內風。但是胸腔內的清陽之氣不足,濁痰阻礙氣機,影響食慾,在睡覺時要用清肅上中二焦的方法。用小劑量的藥物,慢慢調理。

大概一百天可以見效。至於應對日常事務,自己要注意節制,不要在藥物上過度執著。

**可用藥物:**熟地、山茱萸、龜板心、阿膠、牛膝、茯苓、遠志、五味子、磁石、秋石。

脈細弱,尺脈下垂,身體瘦弱,食量少,身體稍微活動就會氣喘。一般來說,呼吸不順暢而喘是肺部的問題,多數是因為外感引起的。現在稍微活動就會耗散陽氣,是因為陰液不足,腎氣不能納氣所致,是吸氣困難引起的喘。這是腎的問題。治療方法應該是收斂固攝腎氣,上面的病症要從下焦入手,依照補腎氣的方法來治療。

**可用藥物:**熟地、山茱萸、五味子、補骨脂、胡桃肉、牛膝、茯苓、山藥、車前子,製作成蜜丸服用。

已經八十多歲了,因為冬天感受溫邪侵襲,導致痰嗽在傍晚加重。診察脈象,脈大而搏動有力,察看氣色,身體枯槁、汗出不止,呼吸急促,像是痰阻所致。這是因為元氣虛弱,腎氣不能固攝,神衰導致胡言亂語,陽氣隨汗液外洩,很可能會出現昏厥等危險狀況。古人認為老年人出現痰嗽喘症,都應該從脾腎著手治療。現在是因為溫邪干擾,上中二焦有留熱,雖然沒有溫病的道理,但是固攝下焦的腎氣是治療的根本,因為陽氣根源於陰氣,這方面不可不講究。

**可用藥物:**熟地炭、胡桃肉、牛膝炭、車前子、雲茯苓、青鉛。

瘡毒侵犯內部,導致吃進去的食物不能消化,轉變成濕邪,停留在經脈之間,不能從腸道排出,膀胱功能也不好,濁氣上壅,導致肺氣不能下降,喘滿嚴重到無法躺臥。這是三焦閉塞,逐漸變得難以治療。應該使用通利氣機、消除脹滿的方法,一定要使小便順暢,這樣才能夠救治。

**可用藥物:**葶藶子、苦杏仁、桑白皮、厚朴、豬苓、通草、大腹皮、茯苓皮、澤瀉。

老年人冬季出現喘嗽,是因為腎氣虛弱,不能固攝,衛陽之氣上浮,導致水飲上泛,阻礙氣機的運行,喘嗽會更加嚴重。古代醫家都主張使用八味腎氣丸,溫養腎中的陽氣,收納散失的腎精,不主張化痰清肺。認為這不是因為六淫邪氣引起的。但是這種體質不能接受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幾年前曾經討論過用柔和的方法來溫養陽氣、通暢氣機。如果說要建立上中二焦的陽氣,需要使用心脾甘溫的藥物,這和下焦不能納氣沒有關係。

**可用藥物:**紫衣胡桃肉、茯苓、補骨脂、鹿茸、肉蓯蓉、五味子、遠志肉、青鹽、柏子霜,製作成蜜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