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溯洄集》~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3)

回本書目錄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3)

1.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程德齋鈐法:則自太陽病,止隨證治之,為一法;自桂枝本為解肌,止必吐膿血也,為一法。又,林億本於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一條,則數為一法;於其餘死不治者,則皆不數。程德齋鈐法於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

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愈。一條,則不數;而太陽刺肝俞、肺俞、期門諸條,卻又數之而弗遺。余如兩條同類:一云當汗而無方,一云當汗而有方,則取其有方者,而略其無方者。又如當取而不取,不當取而取者,蓋亦甚多,不可悉舉。若此者,

悖理不通。二家皆所不免。所謂「楚固失矣,齊亦未為得也」。苟熟玩論之本文以較其言,則罅漏出矣。

白話文: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程德齋的治療方法,如果從太陽病開始,只根據症狀治療,算一種方法。從桂枝湯的本意來說,是解表,只有必定吐膿血才算一種方法。又林億的書中說,如果病人脅下本來就有痞塊,連到臍旁,疼痛牽引到少腹及陰部經絡,這叫做臟腑阻塞,必死,算一種方法。其餘那些不治之症,則都不計算在內。程德齋的治療方法,對於陽明病,下血神志不清的病人,這是熱邪侵入血室。

但頭部出汗的,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瀉血,汗出即愈,算一種方法,但不列入計數。而太陽病刺肝俞、肺俞、期門等穴位的治療方法,卻又一一列舉。像這樣兩種同類的療法,一種說應該發汗但沒有方法,一種說應該發汗且有方法,則採用有方法的,略去沒有方法的。還有像應該用針灸卻不用,不應該用針灸卻用的情況,也很多,不能一一列舉。

像這樣違反常理不通順的地方,兩家(程、林)的醫書都難以避免,所謂楚國的策略失誤了,齊國的策略也未必正確。如果仔細研讀傷寒論的原文來比較他們的論述,就會發現其中的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