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溯洄集》~ 瀉南方補北方論
瀉南方補北方論
1. 瀉南方補北方論
難經七十五篇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
白話文:
《難經·七十五篇》上說:經絡理論中,東方屬木,應當充實有餘;西方屬金,應當空虛不足;瀉出南方的火,補益北方的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應該互相平衡。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要充實有餘,金就要保持平衡。火要充實有餘,水就要保持平衡。土要充實有餘,木就要保持平衡。金要充實有餘,火就要保持平衡。水要充實有餘,土就要保持平衡。東方是肝臟,所以肝臟應該充實有餘;西方是肺臟,所以肺臟應該空虛不足。瀉出南方的火,就是指瀉出心臟的火。
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余每讀至此。未嘗不嘆夫越人之得經旨也。而悼夫後人之失經旨也。先哲有言。凡讀書不可先看註解。
白話文:
補充北方之水,是因為南方為火。火,是木的兒子;北方為水,水,是木的母親。水勝火,兒子能使母親充實,母親能使兒子虛弱。所以瀉火補水,是想讓金不能平木。經書上說:不能治療其虛弱,何必再問其他的。這就是這個意思。我每次讀到這裡,不禁感慨越人對經書的理解,而為後人失去了經書的本意而感到惋惜。古人說:凡讀書不可先看註解。
且將經文反覆而詳味之。待自家有新意。卻以註解參校。庶乎經意昭然。而不為他說所蔽。若先看註解。則被其說橫吾胸中。自家竟無新意矣。余平生佩服此訓。所益甚多。且如難經此篇。其言周備純正。足以為萬世法。後人紛紛之論。其可憑乎。夫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此常道也。
白話文:
並且反覆地仔細思索它。待自己有新的想法。再以註解來進行參照比較。這樣纔可使經文的原意清晰體現。而不被別人的說法所障蔽。如果先看註解。那麼他的說法就會橫在我的心中。自己反而沒有新的想法了。
我平生很佩服這種教訓。受益良多。像《難經》這篇一樣。它的言語周詳而具有純正的道理。足以做為萬世的準則。後人紛紛的議論。哪能靠得住呢。
所以,實證就要用瀉法來治療。虛證就要用補法來治療。這是常道。
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亦常道也。人皆知之。今肝實肺虛。乃不瀉肝而瀉心。此則人亦知之。至於不補肺補脾。而補腎。此則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以常情觀之。則曰。心火實。致肝木亦實。此子能令母實也。脾土虛。致肺金亦虛。此母能令子虛也。
白話文:
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亦常道也。人皆知之。今肝實肺虛。乃不瀉肝而瀉心。此則人亦知之。至於不補肺補脾。而補腎。此則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以常情觀之。則曰。心火實。致肝木亦實。此子能令母實也。脾土虛。致肺金亦虛。此母能令子虛也。
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亦常道也。人皆知之。今肝實肺虛。乃不瀉肝而瀉心。此則人亦知之。至於不補肺補脾。而補腎。此則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以常情觀之。則曰。心火實。致肝木亦實。此子能令母實也。脾土虛。致肺金亦虛。此母能令子虛也。
實際上瀉子。虛則補其母。也是常理。人皆知之。今肝實肺虛。乃不瀉肝而瀉心。此則人亦知之。至於不補肺補脾。而補腎。此則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以常情觀之。則曰。心火實。致肝木亦實。此子能令母實也。脾土虛。致肺金亦虛。此母能令子虛也。
心火實。固由自旺。脾土虛。乃由肝木製之。法當瀉心補脾。則肝肺皆平矣。越人則不然。其子能令母實。子謂火。母謂木。固與常情無異。其母能令子虛。母謂水。子謂木。則與常情不同矣。故曰水者。木之母也。子能令母實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虛一句。言治法。其意蓋曰。
白話文:
心火旺盛,是本身就旺盛。脾土虛弱,是受到肝木的剋制。治療方法應該是瀉心火,補脾土。這樣,肝和肺就能夠平衡了。但越人的做法卻不一樣。他的兒子能夠使母親旺盛。兒子指火,母親指木。這與常理是一樣的。他的母親能夠使兒子虛弱。母親指水,兒子指木。這與常理不同了。所以說水是木的母親。兒子能夠使母親旺盛一句,是說疾病的原因。母親能夠使兒子虛弱一句,是說治療方法。他的意思大概是指。
火為木之子。子助其母。使之過分而為病矣。今將何以處之。惟有補水瀉火之治而已。夫補水者何謂也。蓋水為木之母。若補水之虛。使力可勝火。火勢退。而水勢亦退。此則母能虛子之義。所謂不治之治也。(此虛字與精氣奪則虛之虛不同。彼虛謂耗其真而致虛。此虛謂抑其過而欲虛之也。
白話文:
火是木的兒子,兒子可以幫助母親,但是如果過度幫助,就會導致疾病。現在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滋陰降火。滋陰具體是指什麼呢?因為水是木的母親,如果滋陰補足水的虛弱,那麼水的能量就可以勝過火,火的勢力退卻,水的勢力也會退卻。這就叫做「母虛子實」的道理,也是所謂的「不治而治」的方法。(這裡的「虛」字與「精氣奪則虛」的「虛」不同,那裡的「虛」是指耗盡了真氣而導致的虛弱,這裡的「虛」是指抑制過剩而想要讓它變虛弱。)
)若曰不然。則母能令子虛一句。將歸之於脾肺乎。既歸於脾肺。今何不補脾乎。夫五行之道。其所畏者。畏所克耳。今火大旺。水大虧。火何畏乎。惟其無畏。何愈旺而莫能制。苟非滋水以求勝之。孰能勝也。水勝火三字。此越人寓意處。當細觀之。勿輕忽也。雖瀉火補水並言。
白話文:
)如果有人說不對,那麼母體不能使嬰兒產生虛症那麼一句話該如何解釋呢?準備歸因於脾肺嗎?既然歸因於脾肺,那麼現在為什麼不進行補脾呢?五行原理中,其害怕的,是害怕自己所剋制的東西。現在火很旺,水很虧虛,火害怕什麼呢?因為火沒有害怕的,所以更加旺盛而且沒有東西能剋制它。如果不是滋養水分來求勝,又有誰能取勝呢?水勝火三個字,這是越人寓意的地方,應該仔細觀察,不要輕視它。儘管瀉火補水並列提出。
然其要又在於補水耳。後人乃曰獨瀉火。而不用補水。又曰瀉火。即是補水。得不大違越人。與經之意乎。若果不用補水。經必不言補北方。越人必不言補水矣。雖然。水不虛。而火獨暴旺者。固不必補水亦可也。若先因水虛。而致火旺者。不補水可乎。水虛火旺。而不補水。
白話文:
然而它的重點還在於補水罷了。後代的人卻說,單獨瀉火。而不使用補水。又說,瀉火就是補水。怎麼能不違背經書的本意呢?如果確實不用補水。經書就必定不會說補北方。越人必定也不會說補水了。雖然如此。水不虛損。而火獨自暴怒旺盛的人。本來就不用補水也可以。如果先是因為水虛。而導致火旺的人。可以不補水嗎?水虛火旺。而不補水。
則藥至而暫息。藥過而復作。將積年累月無有窮已。安能絕其根哉。雖苦寒之藥。通為抑陽扶陰。不過瀉火邪而已。終非腎臟本藥。不能以滋養北方之真陰也。欲滋真陰。舍地黃黃柏之屬不可也。且夫肝之實也。其因有二。心助肝。肝實之一因也。肺不能制肝。肝實之二因也。
白話文:
即使服藥後暫時緩解,藥效一過症狀又復發,如此積年累月,沒有窮盡。怎麼能夠斷絕病根呢?即使使用寒涼性質的藥物,通常只是用來抑制陽氣、扶助陰氣,無非是瀉火邪而已,終究不是腎臟的根本用藥,不能滋養腎陰。想要滋養腎陰,除了地黃、黃柏等藥物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另外,肝臟的實熱證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心臟助長了肝臟,另一個原因是肺臟不能制約肝臟。
肺之虛也。其因亦有二。心克肺。肺虛之一因也。脾受肝克。而不能生肺。肺虛之二因也。今補水而瀉火。火退則木氣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東方不實矣。金氣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虛矣。若以虛則補母言之。肺虛則當補脾。豈知肝勢正盛。剋土之深。雖每日補脾。
白話文:
這是肺虛引起的。它的原因也有二種。心克肺。肺虛的其中一個原因。脾受肝克。而不能生肺。肺虛的第二個原因。現在補水而瀉火。火退則木氣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東方不實矣。金氣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虛矣。如果以虛則補母的理論來看。肺虛則當補脾。豈知肝勢正盛。剋土之深。雖每日補脾。
安能敵其正盛之勢哉。縱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償所失矣。此所以不補土。而補水也。或疑木旺補水。恐水生木。而木愈旺。故聞獨瀉火。不補水之論。欣然而從之。殊不知木已旺矣。何待生乎。況水之虛。雖峻補尚不能復其本氣。安有餘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則能勝火矣。
白話文:
怎麼能抵抗金旺的正盛之勢呢?即使土能生金,金卻受火剋制,得到的也不足以彌補失去的。這就是不補土而補水的原因。有人懷疑木旺補水,恐怕水生木,使木更加旺盛。因此,我聽說過獨瀉火、不補水的說法,並且欣然地遵從了。殊不知木已經旺盛了,還能等待水生它嗎?況且水的不足,即使十分補益,也難以恢復它的元氣。水哪有餘力生木呢?如果能夠生木,那就能夠勝過火了。
或又謂。補水者。欲其不食於母也。不食於母。則金氣還矣。豈知火剋金。土不生金。金之虛已極。尚不能自給。水雖欲食之。何所食乎。若如此則金虛不由於火之克。土之不生。而由於水之食耳。豈理也哉。縱水不食金。金亦未必能復常也。金不得平木一句。多一不字。所以瀉火補水者。
白話文:
也有人說:補水是因為想讓它不要吃掉金(腎)。金沒有了被吃掉的東西,那麼金氣就會回來了。難道不知道火會剋制金,土不會生金嗎?金的虛弱已經極端了,尚且不能自供自給,水即使想吃它,能吃什麼呢?如果這樣,那麼金的虛弱就不是由於火剋制它,土不生它,而是由於水吃它了,難道是這個道理嗎?縱然水不吃金,金也不一定能恢復正常。金不能平木一句,多了一個「不」字。所以瀉火補水的話,
正欲使金得平木也。不字當刪去。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虛指肺虛而言也。瀉火補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謂能治其虛。不補土。不補金。乃瀉火。補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苟不能曉此法。而不能治此虛。則不須問其他。必是無能之人矣。故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
白話文:
正是要把肺虛的狀態調整成平衡的狀態。所以「不」字應該刪去。肺虛,不能調整肺虛。又何必談論其他的方法呢?虛,是指肺虛而言。瀉火補水,使肺虛調整成平衡的狀態,這正是所謂能調整其虛的方法。不補土,也不補金,卻要瀉火補水,使肺虛自然調整成平衡的狀態。這就是這個方法的高明與巧妙之處。如果不能明白這個方法,而不能調整肺虛,那就不用再問其他的方法了。那必定是沒有能力的人了。所以說,肺虛不能調整。那又何必再問其他的方法呢?
若夫上文所謂金木水火土更相平之義。不勞解而自明。茲故弗具也。夫越人亞聖也。論至於此。敢不斂衽。但恨說者之斁蝕之。故辨。
白話文:
如果談到前面所說的金、木、水、火、土相互平衡的道理,不用特別解釋就很清楚了,所以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扁鵲是亞聖,討論到這裡,不敢不肅然起敬,只是遺憾後人的誤解和侵蝕,因此需要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