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聰

《侶山堂類辯》~

回本書目錄

1. 卷上

2. 辯血

經云: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是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為血。衝脈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膚熱肉,滲皮膚,生毫毛,男子上唇口而生髭鬚,女子月事以時下。此流溢於中之血,半隨衝任而行於經絡,半散於脈外而充於膚腠皮毛。

臥則歸於肝臟,是以熱入血室,刺肝之期門。臥出而風吹之,則為血痹,此散於皮膚肌腠,故曰布散於外,乃肝臟所主之血也。故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脫於血也。(時俗皆謂男子血不足,女子血有餘)。此血或因表邪太盛,迫其妄行,以致吐衄者;有因肝火盛者,有因暴怒,肝氣逆而吐者,吐則必多,雖多不死,蓋有餘之散血也。又心下包絡之血亦多,此從衝任通於心包,為經絡之血者,乃少陰所主之血也。

如留積於心下,胸中必脹,所吐亦多,而或有成塊者,此因焦勞所致。治法宜引血歸經。若屢吐不止,或咳嗽而成勞怯,或傷腎臟之原,而後成虛脫,所謂下厥上竭,為難治也。其精專者,行於經隧,心主之血也。中焦蒸水穀之津液,化而為血,獨行於經隧,以奉生身,莫貴於此。

榮行脈中,如機緘之環轉,一絲不續,乃回則不轉,而穹壤判矣。是以有吐數口而卒死者,非有傷於血,乃神氣之不續也;有因咳嗽而夾痰帶血者,肺臟之血也;有因腹滿而便血、唾血者,此因脾傷而不能統攝其血也。學者先當審其血氣生始出入之源流,分別表裡受病之因證,或補或清,以各經所主之藥治之,未有不中於竅郤者矣。

近時以吐血多者,謂從胃出,以陽明為多血多氣耳!不知陽明之所謂多血多氣者,以血氣之生於陽明也,而太陽、太陰、厥陰,亦主多血,非獨陽明。試觀剖諸獸腹中,心下夾脊包絡中多血,肝內多血,心中有血,脾中有血,肺中有血,腎中有血,胃實未嘗有血,而可謂多乎?

白話文:

經文說:營氣的運行,以從食物中攝取的精華為寶貴。食物進入胃之後,會傳送到肺,再流散到全身,精華的部分會運行在經絡之中。所以血液是中焦的汁液,流散在身體中成為精華,由心臟轉化為紅色,成為血液。衝脈與少陰腎經的大絡脈,起於腎臟上方,沿著脊椎內側運行,是經絡的匯集之處。它浮於體表的部分,沿著腹部右側向上行,到達胸中後散開,充實皮膚肌肉,滲透到皮膚,生長毛髮,男子會在上唇長出鬍鬚,女子則會按時來月經。這些流散在身體中的血液,一半隨著衝脈任脈運行於經絡,一半散於脈絡之外,充實皮膚和毛髮。

睡覺時血液會歸於肝臟,所以熱邪入侵血室,要針刺肝經的期門穴。剛睡醒時受到風吹,就會造成血痹,這就是散於皮膚肌肉的血液。因此說它散於體外,是由肝臟所主導的血液。所以女子的身體,氣有餘而血不足,因為月經會經常流失血液。(現在一般都認為男子血不足,女子血有餘)。這種血液有時會因為外邪太盛,迫使它亂行,導致嘔吐或流鼻血;有時是因為肝火太旺;有時是因為過度憤怒,導致肝氣逆行而嘔吐,嘔吐量通常很多,但不會因此死亡,因為這是多餘的血液在發散。另外,心下包絡的血液也很多,這些血液從衝脈任脈通到心包,屬於經絡之血,是由少陰腎經所主導的血液。

如果血液積聚在心下,胸中就會感到脹滿,嘔吐量也會很多,有時還會有血塊,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所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引導血液回歸經絡。如果反覆嘔吐不止,或是咳嗽導致虛弱,或是損傷腎臟的精氣,進而變成虛脫,也就是所謂的「下厥上竭」,就很難治療。而精華的部分,運行在經絡之中,是由心臟所主導的血液。中焦蒸化水穀的精液,轉化為血液,獨自運行在經絡之中,用以供給身體的生命活動,是最為珍貴的。

血液在脈絡中運行,就像機械的環狀轉動,一絲一毫都不能中斷。一旦停止轉動,就會造成天地之間的巨大差異。所以有人嘔吐幾口血就突然死亡,不是因為傷到血液,而是神氣無法接續。有人因為咳嗽而夾帶痰血,這是肺臟的血液;有人因為腹脹而便血、吐血,這是因為脾臟受損,無法統攝血液。學習醫學的人,應該先仔細了解血氣產生、運行、出入的來源,分辨病變在體表或體內的原因,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用補或清的方法,用各經所主導的藥物治療,沒有不奏效的。

最近有人認為吐血多是因為從胃而出,認為陽明經血氣旺盛!卻不知道陽明經所謂的血氣旺盛,是因為血氣的產生源自於陽明經,而太陽、太陰、厥陰等經脈也主導很多血液,不是只有陽明經而已。試看解剖動物的腹部,心下夾脊包絡中有許多血液,肝臟內有許多血液,心臟中有血液,脾臟中有血液,肺臟中有血液,腎臟中有血液,胃臟卻從來沒有血液,又怎麼能說胃臟血多呢?

3. 辯氣

或曰:人秉陰陽水火而生,總屬一氣血耳!余觀《傷寒論》註疏,子以皮膚肌腠、五臟六腑,各有所主之氣,恐於陰陽之理相背歟!曰:子不明陰陽離合之道,合則為一,離則有三。太陽之氣,生於膀胱,而主於膚表。少陽之氣,生於腎臟,而通於肌腠,故《靈樞經》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蓋太陽之氣主皮毛,三焦之氣充肌腠。此太少之氣,由下焦之所生。若夫陽明之氣,乃水穀之悍氣,別走陽明,即行陽行陰之衛氣,由中焦之所生。此三陽之氣各有別也。三陰者,五臟之氣也。肺氣主皮毛,脾氣主肌肉,心氣通血脈,肝氣主筋,腎氣主骨。此五臟之氣各有所主也。

夫氣生於精,陽生於陰。胃腑主化生水穀之精,是以榮、衛二氣,生於陽明。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而太陽之氣,生於膀胱。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故少陽之氣,發於腎臟。水穀入胃,津液各走其道,五臟主藏精者也。是三陰之氣,生於五臟之精,故欲養神氣者。

先當守其精焉。夫一陰一陽者,先天之道也;分而為三陰三陽者,後天之道也。子不明陰陽之離合,血氣之生始,是謂失道。客曰:三陰三陽,敬聞命矣,請言其合也。曰:所謂合者,乃先天之一氣,上通於肺,合宗氣而司呼吸者也。夫有生之後,皆屬後天,故藉中焦水穀之精、以養先天之精氣,復藉先天之元氣,以化水穀之精微,中、下二焦,互相資益。故論先後天之精氣者,養生之道也;分三陰三陽者,治病之法也。

如邪在皮膚,則傷太陽之氣,或有傷於肺;邪在肌腠,則傷少陽、陽明,或有傷於脾,邪中少陰,則有急下急溫之標本;邪中厥陰,則有或寒或熱之陰陽。此在天之六氣,傷人之三陰三陽,猶恐其不能分理,而可以一氣論乎?若謂正氣虛者,補中、下二焦之元氣,以御六淫之邪,則可。

白話文:

有人說:「人稟受陰陽水火而生,總歸都是氣血而已!」我看了《傷寒論》的註解疏文,認為你把皮膚肌理、五臟六腑都各自歸屬不同的氣,這樣恐怕和陰陽的道理相違背吧!我說:「你不明白陰陽離合的道理,合起來就成為一體,分開來看則有三。太陽之氣,產生於膀胱,主導在皮膚表面。少陽之氣,產生於腎臟,通行於肌肉紋理,所以《靈樞經》說:三焦和膀胱,與皮膚紋理和汗毛相應。

太陽之氣主導皮膚毛髮,三焦之氣充養肌肉紋理。這太陽和少陽之氣,都從下焦產生。至於陽明之氣,是水穀精微之悍氣,獨自運行於陽明經,也就是運行於陽經和陰經的衛氣,從中焦產生。這三陽之氣各有不同。三陰呢,是指五臟之氣。肺氣主導皮膚毛髮,脾氣主導肌肉,心氣通暢血脈,肝氣主導筋,腎氣主導骨。這五臟之氣各有主導。

氣由精產生,陽由陰產生。胃腑主導化生水穀精微,因此營氣和衛氣都產生於陽明。膀胱是儲藏精液的官府,所以太陽之氣產生於膀胱。腎臟是水臟,接受五臟的精華並加以儲藏,所以少陽之氣發源於腎臟。水穀進入胃,津液各自運行其通道,五臟主導儲藏精華。這三陰之氣,產生於五臟的精華,因此想要涵養精神之氣,就必須先守住精。一陰一陽,是先天的道理;分化為三陰三陽,是後天的道理。你不明白陰陽的離合,血氣的產生來源,這就叫做迷失了正道。客人說:「三陰三陽,我已經明白了,請您講講它們的結合吧!」我說:「所謂的結合,就是先天的元氣,上通於肺,結合宗氣而主導呼吸。人出生之後,都屬於後天,因此藉由中焦水穀的精微,來滋養先天的精氣,又藉由先天的元氣,來化生水穀的精微,中焦和下焦互相滋養補益。所以,討論先天和後天的精氣,是養生的道理;區分三陰三陽,是治療疾病的方法。

如果邪氣侵犯皮膚,就會損傷太陽之氣,或者會傷及肺;邪氣侵犯肌肉紋理,就會損傷少陽和陽明,或者會傷及脾;邪氣侵犯少陰,就要採取急下或急溫的標本兼治方法;邪氣侵犯厥陰,就會出現或寒或熱的陰陽症狀。這在天的六氣,傷害人的三陰三陽,還怕不能夠加以區分整理,怎麼可以用一氣來概括呢?如果說正氣虛弱,就要補養中焦和下焦的元氣,來抵禦六淫邪氣,這樣才可以。」

4. 辯兩腎

門人朱濟公問曰:有云兩腎皆屬水,命門居兩腎之中,在脊之十四椎內,為三焦生氣之原,有如坎中之滿,此說甚為有理。曰:此不經之語耳!夫醫道始於黃岐,臟腑血氣之生始出入,非生知之聖,孰能究其精微?奈何後學不體認聖經,反好為異說。夫人之始結胚胎,猶太極耳!三月而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而生兩儀。

天一之水生木,木生火;地二之火生土,土生金。是先天止有水火,後天始備五行。五行之中有二火,合而為三陰三陽,以配六臟六腑。故《靈樞·本輸篇》曰: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蓋少陽乃三焦之生氣,發於右腎,上合包絡,為相火之原,左腎屬水,上連於肺,故為兩臟也。(腎上連肺,詳《水熱穴淪》。

)又《本臟篇》曰:腎合三焦膀胱。蓋右腎之氣上合於心主包絡,而為一臟。又《素問·咳論》曰: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是《內經》止曰腎,而原無命門之名。蓋以一腎合三焦,一腎合膀胱,是為兩臟而配合兩腑者也。夫人秉陰陽水火而生,若以兩腎象坎中之滿,又將何臟以象離中之虛乎?潛心聖經,自不為前人所惑。

濟公復問曰:《難經》謂右腎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師言為相火生氣之原,是左腎主水,右腎主火,精水止生於左,而胞當偏於右矣。曰:非此之謂也,夫天地陰陽之道,在無形之氣,曰陰、曰陽;有形之徵,曰水、曰火;在人之元神,曰氣、曰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腎之氣,交相貫通,左右之皆有精有氣。

水即是精,火即是氣。陰陽水火,互相資生,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矣。夫藏精系胞之說,亦不過分別男女而言。然在女子未嘗不藏精,在男子亦可以結胎者也。胞之所繫,蓋言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繫於右,乃氣之所感,非胞之連絡於右腎也。如雲日月星辰系焉,亦大氣之所載,日月運行,星移斗轉,又何嘗有所繫帶乎?

白話文:

學生朱濟公問道:「有人說兩腎都屬水,命門在兩腎中間,位於脊椎骨第十四節內,是三焦之氣的來源,像坎卦中盛滿的狀態,這種說法很有道理。」

老師回答:「這是不合常理的說法!醫學的起源在黃帝和岐伯,臟腑氣血的產生和運行,如果不是天生就知曉的聖人,誰能徹底了解其中的奧妙?為何後來的學者不認真研究經典,反而喜歡提出奇怪的理論。人剛開始結成胚胎,就像太極一樣!三個月成形,先產生兩腎,就像太極生出陰陽兩儀。

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先天只有水火,後天才具備五行。五行之中有兩個火,合起來形成三陰三陽,來配合六臟六腑。所以《靈樞·本輸篇》說:少陽屬腎,腎向上連接著肺,因此兩者相連。少陽是三焦之氣,發源於右腎,向上連通包絡,是相火的根源;左腎屬水,向上連接著肺,所以也屬於兩臟。(腎向上連肺的詳細情況,請參閱《水熱穴論》。)

《本臟篇》又說:腎與三焦、膀胱相合。右腎的氣向上與心包絡相合,形成一個臟。又《素問·咳論》說:腎咳不止,會影響膀胱;久咳不止,會影響三焦。可見《內經》只提腎,沒有命門這個名稱。因為一個腎與三焦相合,另一個腎與膀胱相合,這就是兩個臟腑相互配合的原因。人稟受陰陽水火而生,如果把兩腎比作坎卦中盛滿的狀態,那麼要用什麼臟器來比作離卦中空虛的狀態呢?只要用心研究經典,自然不會被前人的說法迷惑。

濟公又問:「《難經》說右腎主導男子儲藏精液,女子繫住胞胎。老師您說右腎是相火之氣的來源,那不就是左腎主水,右腎主火嗎?精液只產生於左腎,而胞胎應該偏向右邊了。」

老師說:「不是這個意思!天地陰陽的道理,在無形的氣來說,叫做陰、陽;在有形的物質表現來說,叫做水、火;在人的元神來說,叫做氣、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腎之氣,互相貫通,左右兩邊都有精有氣。

水就是精,火就是氣。陰陽水火,互相資生,否則孤陽不會產生,獨陰不會成長。所謂藏精繫胞的說法,只不過是區分男女而言。然而女子也有精液,男子也可能結成胎兒。胞胎的繫著,是說天主宰生物,地主宰成物,所以繫在右邊,是氣所感應的,並不是胞胎與右腎連接。就像日月星辰被懸掛在空中,也是大氣承載著它們,日月運行,星辰轉動,難道它們真的有所繫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