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四 (30)
卷四 (30)
1. 風淫
陶,三十歲,乙酉六月初二日,風淫末疾,兩手發軟,不能持物,腳亦有時而軟,脈弦數,治以辛涼。
薄荷(錢半),桑葉(三錢),全歸(錢半),連翹(三錢),麥冬(三錢,連心),丹皮(三錢)銀花(三錢),菊花(三錢),細生地(四錢)
服八帖。
白話文:
陶先生,三十歲,乙酉年六月初二這天,得了風邪引起的初期疾病,症狀是兩手無力發軟,無法拿東西,腳有時也會軟弱無力。把脈診斷是弦脈且脈搏跳動較快,治療方法應該用辛涼的藥物。
使用的藥方是:薄荷(一錢半)、桑葉(三錢)、當歸(一錢半)、連翹(三錢)、麥門冬(三錢,去除中心)、牡丹皮(三錢)、金銀花(三錢)、菊花(三錢)、細生地(四錢)。
服用八帖藥。
2. 痰飲
周,四十歲,壬戌八月二十五日,內而暑濕,外而新涼,內外相搏,痰飲斯發。
杏仁粉(三錢),白通草(三錢),廣皮(二錢),生苡仁(五錢),飛滑石(三錢),小枳實(二錢),半夏(五錢),川樸(三錢),生薑(三片),桂枝木(三錢),茯苓皮(三錢)
二十八日,支飲射肺,眩冒,小青龍去麻辛。
桂枝(四錢),白芍(三錢,炒),焦於朮(三錢),乾薑(二錢),制五味(一錢),生薑(三片),半夏(六錢),杏仁粉(五錢),小枳實(二錢),生苡仁(五錢),炙甘草(二錢)
初一日,渴為痰飲欲去,不寐為胃仍未和,故以枳實橘皮湯逐不盡之痰飲,以半夏湯和胃令得寐。
半夏(一兩),杏仁粉(三錢),廣皮(三錢),桂枝(三錢),生薑(三片),生苡仁(五錢),枳實(二錢),秫米(一合)
得寐再診。
初六日,服半夏湯,既得寐矣,而反咳痰多,議桂枝幹姜五味茯苓湯,合葶藶大棗泄肺湯逐飲。
桂枝(五錢),茯苓塊(六錢),苦葶藶(三錢),半夏(二錢),肥大棗(四錢,去核),乾薑(五錢),五味子(三錢)
甘瀾水五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再煮一碗服。
初八日,先以葶藶大棗泄肺湯,行業已攻動之飲,令其速去。
苦葶藶(四錢),肥大棗(五枚)
服葶藶湯後,即以半夏湯和胃。
半夏(一兩),生薑(五大片),小枳實(四錢),洋參(二錢,生薑塊同搗炒老黃)
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九月初十日,逐去水後,用《外臺》茯苓飲,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塊(六錢),半夏(三錢),小枳實(四錢),洋參(二錢,薑汁製黃色),生薑(八錢),廣皮(三錢),於朮(六錢,炒)十五日,飲居脅下則肝病,肝病則肝氣愈衰,故得後與氣則愈。先與行脅下之飲,泄肝即所以舒脾,俟脅痛止,再議補脾。
生香附(三錢),廣皮(二錢),旋覆花(三錢,包),青皮(錢半),蘇子霜(三錢),降香末(三錢),半夏(四錢),枳實(錢半)
二十日,行脅絡之飲,業已見效,尚有不盡,仍用前法。
生香附(三錢),歸鬚(一錢),半夏(三錢),廣皮(一錢),蘇子霜(錢半),降香末(錢半)鬱金(二錢),小枳實(一錢),旋覆花(三錢,包)
二帖。
二十二日,通補中陽,兼行脅下不盡之飲。
代赭石(五錢),焦術(三錢),旋覆花(三錢,包),桂枝(三錢),炙甘草(三錢),茯苓(五錢),生薑(三片),半夏(五錢)
四帖。
十月初二日,通降脅下之痰飲,兼與兩和肝胃。
旋覆花(三錢),小枳實(二錢,杵),乾薑(錢半),蘇子霜(三錢),桂枝尖(二錢),廣皮(二錢),生薑(三片),半夏(六錢)
白話文:
周先生,四十歲,壬戌年八月二十五日診治。因內受暑濕,外感秋涼,內外邪氣交感,導致痰飲發作。
初診處方:杏仁粉三錢,白通草三錢,廣皮二錢,生苡仁五錢,滑石粉三錢,小枳實二錢,半夏五錢,川樸三錢,生薑三片,桂枝三錢,茯苓皮三錢。
八月二十八日,痰飲影響肺部,出現頭暈目眩,故調整藥方,去除了麻黃、石膏等辛溫發散之品。
調整後處方:桂枝四錢,白芍藥三錢(炒),焦朮三錢,乾薑二錢,制五味子一錢,生薑三片,半夏六錢,杏仁粉五錢,小枳實二錢,生苡仁五錢,炙甘草二錢。
九月初一日,病人仍感口渴,痰飲雖有改善但未完全去除,睡眠不佳,表明胃氣仍未調和。因此,改用枳實橘皮湯化解殘餘痰飲,並用半夏湯和胃助眠。
處方:半夏一兩,杏仁粉三錢,廣皮三錢,桂枝三錢,生薑三片,生苡仁五錢,枳實二錢,秫米一合。 之後再複診。
九月初六日,服用半夏湯後睡眠改善,但咳嗽加劇,痰液增多。故調整處方,使用桂枝乾薑五味子茯苓湯溫通陽氣,並合用葶藶大棗湯瀉肺逐飲。
處方:桂枝五錢,茯苓塊六錢,苦葶藶三錢,半夏二錢,大棗四錢(去核),乾薑五錢,五味子三錢。 水五碗,煎成二碗,分二次服用,再煎一碗服用。
九月初八日,先服用葶藶大棗湯,迅速排出痰飲。服用後,再用半夏湯和胃。
處方:苦葶藶四錢,大棗五枚。(葶藶大棗湯) 之後服用:半夏一兩,生薑五大片,小枳實四錢,人參二錢(與生薑塊共搗炒至黃色)。水八杯,煎成三杯,分三次服用。
九月初十日,痰飲基本去除,改用《外臺秘要》茯苓飲,化痰理氣,促進食慾。
處方:茯苓塊六錢,半夏三錢,小枳實四錢,人參二錢(薑汁炒黃),生薑八錢,廣皮三錢,朮六錢(炒)。 十五日後複診,發現痰飲停留在脅下,屬於肝病,肝病導致肝氣虛弱,因此需先疏通肝氣。 先治療脅下痰飲,疏通肝氣就能調理脾胃。待脅痛緩解後,再考慮補脾。
處方:生香附三錢,廣皮二錢,旋覆花三錢(包),青皮一錢半,蘇子霜三錢,降香末三錢,半夏四錢,枳實一錢半。
九月二十日,脅下痰飲已有好轉,但尚未完全清除,繼續使用上方。
處方:生香附三錢,歸鬚一錢,半夏三錢,廣皮一錢,蘇子霜一錢半,降香末一錢半,鬱金二錢,小枳實一錢,旋覆花三錢(包)。 兩帖。
九月二十二日,補益中陽,同時繼續治療脅下痰飲。
處方:代赭石五錢,焦朮三錢,旋覆花三錢(包),桂枝三錢,炙甘草三錢,茯苓五錢,生薑三片,半夏五錢。 四帖。
十月初二日,治療脅下痰飲,同時調和肝胃。
處方:旋覆花三錢,小枳實二錢(搗碎),乾薑一錢半,蘇子霜三錢,桂枝尖二錢,廣皮二錢,生薑三片,半夏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