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3)
卷上 (3)
1. 桂苓甘味湯
何(八字橋,二十一歲),此肝病也。肝主筋,木藏,內寄火風,情志不適,熱自內起,鑠筋襲骨,有牽強不舒之狀。惟怡悅可平,藥無除病之理(熱自內起,固由肝腎陰虛而火風內熾,飛揚走竄,涼肝之品自不可少。)
首烏,杞子,桑寄生,歸身,沙苑,杜仲
既云熱自內起,鑠筋襲骨,此方尚少涼肝藥一二味。
吳(朱婆橋,六十三歲),寒入厥陰之絡,結為氣疝,痛則脹升氣消,寂無蹤跡。老年下元已乏,不可破氣攻疝,溫養下元,尿管脹或阻溺,佐宣通仿香茸丸。
鹿茸,大茴,韭子,蛇床,當歸,麝香,青鹽,覆盆子
溫經不用剛燥,總以老人下元先虧,腎虛惡燥,故主以柔陰藥。
戴(太興,二十八歲),色脈是陰虛,其喉妨納,乃陰乏上承,熱氣從左升,內應肝腎陰火。前議復脈,大便滑泄,知胃氣久為病傷,不受滋陰,必當安間靜室以調,非偏寒偏熱藥能愈(陰虛不用陰藥,別開生面,但養肺胃津液,培中宮元氣,此為務本之圖)。
人參,扁豆,川斛,茯神,木瓜,北沙參
凡咽喉妨納,總因氣火上升,陰精不能承載於上。然竟養肝腎之陰,脾胃必受滋膩,一或泄瀉陰液更下走矣,惟養胃陰升於肺,甚為捷徑。
汪(吳趨坊,四十五歲),清竅在上焦氣分,搐鼻宣通氣固妙。但久恙氣錮,濕痰必生。
茶調散臥時服五分。
推進一層,眼光獨到,有形之濕痰不理,氣分決不宣通,清竅斷難疏利。些微小恙治法,迥不猶人,可敬。
楊(海寧,二十六歲),此勞怯是腎精損而枯槁,龍雷如電光閃爍無制,腎脈循喉,屢受陰火熏灼,必糜腐而痛。冬無藏精,春生寂然,胃氣已索,草木何能資生。
白話文:
[桂苓甘味湯]
何(八字橋,二十一歲),這是肝病。肝臟主管筋,屬木,內藏火風,情緒不佳時,熱氣會從體內產生,侵蝕筋骨,導致牽拉不適的感覺。只能保持心情愉快才能平復,吃藥無法根除疾病(熱氣從體內產生,是因為肝腎陰虛,導致火風內盛,四處亂竄,因此清涼肝臟的藥物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藥材:何首烏、枸杞子、桑寄生、當歸身、沙苑子、杜仲
既然說熱氣從體內產生,侵蝕筋骨,這個藥方還缺少一兩味清涼肝臟的藥物。
吳(朱婆橋,六十三歲),是寒氣侵入厥陰經絡,結成氣疝,疼痛時會脹氣上升,氣消時就沒有蹤跡。年紀大了,下元氣血已經虛弱,不能用破氣攻疝的方法,應該溫養下元,小便管脹痛或排尿困難時,可以輔助使用類似香茸丸的藥方來疏通。
使用藥材:鹿茸、大茴香、韭菜子、蛇床子、當歸、麝香、青鹽、覆盆子
溫經藥物不能使用過於剛燥的藥,總之老年人下元氣血先虧虛,腎虛又怕乾燥,所以主要使用柔和滋陰的藥物。
戴(太興,二十八歲),從氣色和脈象來看是陰虛,咽喉吞嚥困難,是因為陰液不足,熱氣從左邊向上升,內部與肝腎陰火相應。之前說要恢復脈象,但大便又滑泄,知道是胃氣長期受損,不適合用滋陰的藥物,必須安靜休養才能調理,不是單用寒性或熱性的藥物就能治好(陰虛不用滋陰藥,另闢蹊徑,只是培養肺胃的津液,培補中焦元氣,這是根本的方法)。
使用藥材:人參、扁豆、川斛、茯神、木瓜、北沙參
凡是咽喉吞嚥困難,都是因為氣火上衝,陰精無法承載於上。然而如果只養肝腎的陰液,脾胃一定會受滋膩,一旦腹瀉陰液反而會向下流失,只有培養胃陰上輸於肺,才是最便捷的方法。
汪(吳趨坊,四十五歲),清竅在上焦氣分,通過打噴嚏來疏通氣機固然很好。但病久了,氣機鬱結,一定會產生濕痰。
建議睡前服用五分茶調散。
這是更進一步的見解,眼光獨到,不去處理有形的濕痰,氣機就無法疏通,清竅也難以順暢。這些微小的病症,治療方法卻與眾不同,令人敬佩。
楊(海寧,二十六歲),這是因為勞累導致腎精耗損而枯竭,體內的相火像閃電一樣閃爍不定,難以控制,腎脈循行至咽喉,多次受到陰火的熏灼,一定會糜爛而疼痛。冬天沒有儲藏精氣,春天生機自然衰退,胃氣已經耗盡,草木之類的東西又怎能滋養身體呢?
2. 豬膚湯
豬膚湯,上中下三焦俱治。白蜜潤肺,兼滋大腸,白粉補中以養脾胃,豬膚清膩以填少陰,既不滯脾,又能補益,不使龍雷上熾,何等穩妥(立方穩妥,病至如此,惟求用藥無礙而已)。
張(葑門,三十九歲),過勞熬液,陽升咳血,痰多夜熱,非因外感。尺脈中動左數,肝腎內虛,失收肅之象。(咳血而收肅肺氣,今人必出養陰矣。)
北沙參,玉竹,麥冬(炒),扁豆,甘草(炙),蔗汁
治節之權,若能收肅於上,縱有龍雷相火,亦寧靜帖伏。如秋月氣收,雷電即下伏而不升發。病因先勞熬液,液為血之先鋒,液枯則繼之以血溢。惟肺氣肅上,則水藏有母,尺脈可寧矣。
錢(嘉善,三十三歲),肺痿失音,形肉枯癟,氣損甘藥調和,不宜辛散滋寒矣。
白芨,米仁,黃耆,茯苓
元氣雖歸根於腎,亦藉後天水穀之精運行,以使真氣維續,生生不已,以供日用,相繼於不息之途。下則吸歸於腎,上則充護於肺。中宮脾胃之司,其權最重。若氣分既損,則腎乏統攝之根,肺失堅剛之體,萎靡不振,乏精化氣。甘藥調和,尚恐不及,何堪辛散滋寒。
氣本無形,全賴有形之精血以化。古稱精生於穀,中宮納食生精,化氣之本也。
李(海州),望七力量不比壯盛,凡男子下焦先虛,其跌僕致傷,從外而傷,筋縱骨短,不能再伸,外踝留著瘀凝形色,須至夏月,令瘍醫磁針砭刺可愈。
還少丹老年下元先虛,頭轉腳重,總為陽不下趨,濁陰上升清道也。故稍或不慎,最易跌僕致傷。還少丹溫補下元之品多,最宜常服不輟,自然輕健。
男子年將五十,仰事俯育正繁,且練達人情,洞明世事,神明內煩,些微精血,只供操勞而已。生氣日淺,下元安得不虛,所以頭重腳輕,最易顛仆耳。
王(唯亭,十八歲),讀書身靜心勞,夜坐浮陽易升,少年人雖未完姻,然偶起情欲之念,人皆有諸。致陰中龍雷挾木中相火,震動而沸,失血咳嗽,乃臟陰不寧,暫緩書卷,早眠晏起,百日中勿加雜念,擾亂神志,可以全愈。服草木圖愈,非要領也。
少年生陽勃勃,動躍莫遏。凡濁陽下注,干變為離,洞開靈府,天機穎悟,蓋惟虛故靈耳。然不知禁懼,虛捐夭枉者比比(此案筆致飄逸體察工細先生甚忠恕也)
蔣(楓鎮,十九歲),血止心脘熱燥。(血後餘波。)當養胃陰(妥帖)
生白扁豆,大北沙參,骨皮,玉竹,桑葉,甘草,青甘蔗汁
從來養陰者,但知養腎肝之陰。不知胃氣弱者,下元未受其益,中宮先受其滯,曷若先養胃陰,津液旁敷而不滯也。
高(江寧,二十一歲),食已少頃,酸水湧嘔(虛中挾火,)但飢時不食,仍不安適。久病致胃虛,陽不運行,濁陰乃聚。春季以開導氣分辛溫不效,思虛中挾滯,泄濁溫通,必佐養正。苟不明避忌,食物焉能取效。
白話文:
豬膚湯
豬膚湯,能治療上焦、中焦、下焦三焦的病症。白蜜潤肺,還能滋潤大腸;白粉補益中焦,以滋養脾胃;豬膚能清除油膩,滋補少陰,既不會阻塞脾胃,又能起到補益作用,不會讓陽氣過盛,非常穩妥可靠。(此方穩妥有效,病情到了這個地步,只求用藥沒有妨礙而已。)
張某(葑門人,39歲),因過度勞累,導致陽氣上升,咳嗽吐血,痰多,夜間發熱,並非外感疾病。尺脈中動,左脈數,屬於肝腎陰虛,臟腑失於收斂的症狀。(咳嗽吐血需要收斂肺氣,現代人必然會選擇滋陰的療法。) 治療用:北沙參、玉竹、麥冬(炒)、扁豆、甘草(炙)、蔗汁。
治療的关键在于,如果能够收敛上焦的阳气,即使有阳气过盛的情况,也能平静下来。如同秋天的月亮之气收敛,雷电就会下降而不会上升。病情起因是先劳累伤阴,阴液是血液的前锋,阴液枯竭就会导致出血。只要肺气收敛,则水液有源,尺脉就能平稳。
錢某(嘉善人,33歲),肺痿失音,形體消瘦,气虚,需要用甘味药物调和,不宜使用辛辣、寒凉的药物。治療用:白芨、米仁、黃耆、茯苓。
元气虽然根源于肾,但也依靠后天水谷精气的运行,才能维持真气的延续,生生不息,以供日常所需。下焦的精气归于肾,上焦的精气充养肺。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最为重要。如果气分已经受损,则肾脏缺乏统摄元气的根本,肺脏失去坚固的功能,就会萎靡不振,缺乏精气化生。甘味药物调和尚且不够,更不用说辛辣寒凉的药物了。
气本无形,完全依靠有形的精血来化生。古人说精气生于谷物,中焦摄取食物化生精气,这是化气之本。
李某(海州人),年近七十,体质不如壮年,老年男子下焦先虚,他因跌倒受伤,属外伤,筋脉伸展受限,骨骼缩短,不能伸直,外踝处有瘀血凝滞,需要等到夏天,请外科医生用磁针针灸治疗才能痊愈。
老年人下元先虚,头晕脚重,都是因为阳气不能下降,浊阴上升堵塞清道所致。所以稍有不慎,很容易跌倒受伤。还少丹等温补下元之品,最适合经常服用,自然就能轻便健康。
男子年近五十,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还要处理人际关系,洞悉世事,精神上容易烦躁,微薄的精血,只够应付日常的劳作。生气日浅,下元焉得不虚,所以头重脚轻,很容易跌倒。
王某(唯亭人,18歲),读书时身体静止,但心思劳累,夜间久坐容易阳气上升。少年人虽然尚未婚配,但是偶尔会有情欲的念头,这是人之常情。导致阴中阳气过盛,心火亢奋,震动沸腾,吐血咳嗽,都是因为脏腑阴气不安宁。暂时停止读书,早睡晚起,一百天内不要胡思乱想,扰乱神志,就可以痊愈。服用草药只是辅助治疗,不是关键。
少年人阳气充沛,活动力强。如果浊阳下注,则能开启智慧,天资聪颖,这正是因为虚而灵。但是如果不节制,就会损耗精气,夭折而亡的人很多。(此案例描写细腻,观察入微,先生非常忠厚仁慈。)
蔣某(楓鎮人,19歲),血止后心窝部位灼热干燥。(这是出血后的余波。)应该滋养胃阴。(非常妥当)治療用:生白扁豆、大北沙參、骨皮、玉竹、桑葉、甘草、青甘蔗汁。
以往滋阴的疗法,只知道滋养肾阴肝阴。不知道胃气虚弱的人,下元得不到滋养,中焦反而先受到阻滞。不如先滋养胃阴,津液就能遍布而不停滞。
高某(江寧人,21歲),饭后不久,就胃酸反胃。(虚弱夹杂着内火。)但是饿的时候不吃饭,还是不舒服。久病导致胃虚,阳气不能运行,浊阴就聚积。春季用辛温的药物开导气分无效,考虑是虚弱夹杂着停滞,需要泄去浊气,温通经脉,同时还要滋补正气。如果不注意忌口,食物怎么能发挥疗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