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桂苓甘味湯

何(八字橋,二十一歲),此肝病也。肝主筋,木藏,內寄火風,情志不適,熱自內起,鑠筋襲骨,有牽強不舒之狀。惟怡悅可平,藥無除病之理(熱自內起,固由肝腎陰虛而火風內熾,飛揚走竄,涼肝之品自不可少。)

首烏,杞子,桑寄生,歸身,沙苑,杜仲

既云熱自內起,鑠筋襲骨,此方尚少涼肝藥一二味。

吳(朱婆橋,六十三歲),寒入厥陰之絡,結為氣疝,痛則脹升氣消,寂無蹤跡。老年下元已乏,不可破氣攻疝,溫養下元,尿管脹或阻溺,佐宣通仿香茸丸。

鹿茸,大茴,韭子,蛇床,當歸,麝香,青鹽,覆盆子

溫經不用剛燥,總以老人下元先虧,腎虛惡燥,故主以柔陰藥。

戴(太興,二十八歲),色脈是陰虛,其喉妨納,乃陰乏上承,熱氣從左升,內應肝腎陰火。前議復脈,大便滑泄,知胃氣久為病傷,不受滋陰,必當安間靜室以調,非偏寒偏熱藥能愈(陰虛不用陰藥,別開生面,但養肺胃津液,培中宮元氣,此為務本之圖)。

人參,扁豆,川斛,茯神,木瓜,北沙參

凡咽喉妨納,總因氣火上升,陰精不能承載於上。然竟養肝腎之陰,脾胃必受滋膩,一或泄瀉陰液更下走矣,惟養胃陰升於肺,甚為捷徑。

汪(吳趨坊,四十五歲),清竅在上焦氣分,搐鼻宣通氣固妙。但久恙氣錮,濕痰必生。

茶調散臥時服五分。

推進一層,眼光獨到,有形之濕痰不理,氣分決不宣通,清竅斷難疏利。些微小恙治法,迥不猶人,可敬。

楊(海寧,二十六歲),此勞怯是腎精損而枯槁,龍雷如電光閃爍無制,腎脈循喉,屢受陰火熏灼,必糜腐而痛。冬無藏精,春生寂然,胃氣已索,草木何能資生。

白話文:

[桂苓甘味湯]

何(八字橋,二十一歲),這是肝病。肝臟主管筋,屬木,內藏火風,情緒不佳時,熱氣會從體內產生,侵蝕筋骨,導致牽拉不適的感覺。只能保持心情愉快才能平復,吃藥無法根除疾病(熱氣從體內產生,是因為肝腎陰虛,導致火風內盛,四處亂竄,因此清涼肝臟的藥物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藥材:何首烏、枸杞子、桑寄生、當歸身、沙苑子、杜仲

既然說熱氣從體內產生,侵蝕筋骨,這個藥方還缺少一兩味清涼肝臟的藥物。

吳(朱婆橋,六十三歲),是寒氣侵入厥陰經絡,結成氣疝,疼痛時會脹氣上升,氣消時就沒有蹤跡。年紀大了,下元氣血已經虛弱,不能用破氣攻疝的方法,應該溫養下元,小便管脹痛或排尿困難時,可以輔助使用類似香茸丸的藥方來疏通。

使用藥材:鹿茸、大茴香、韭菜子、蛇床子、當歸、麝香、青鹽、覆盆子

溫經藥物不能使用過於剛燥的藥,總之老年人下元氣血先虧虛,腎虛又怕乾燥,所以主要使用柔和滋陰的藥物。

戴(太興,二十八歲),從氣色和脈象來看是陰虛,咽喉吞嚥困難,是因為陰液不足,熱氣從左邊向上升,內部與肝腎陰火相應。之前說要恢復脈象,但大便又滑泄,知道是胃氣長期受損,不適合用滋陰的藥物,必須安靜休養才能調理,不是單用寒性或熱性的藥物就能治好(陰虛不用滋陰藥,另闢蹊徑,只是培養肺胃的津液,培補中焦元氣,這是根本的方法)。

使用藥材:人參、扁豆、川斛、茯神、木瓜、北沙參

凡是咽喉吞嚥困難,都是因為氣火上衝,陰精無法承載於上。然而如果只養肝腎的陰液,脾胃一定會受滋膩,一旦腹瀉陰液反而會向下流失,只有培養胃陰上輸於肺,才是最便捷的方法。

汪(吳趨坊,四十五歲),清竅在上焦氣分,通過打噴嚏來疏通氣機固然很好。但病久了,氣機鬱結,一定會產生濕痰。

建議睡前服用五分茶調散。

這是更進一步的見解,眼光獨到,不去處理有形的濕痰,氣機就無法疏通,清竅也難以順暢。這些微小的病症,治療方法卻與眾不同,令人敬佩。

楊(海寧,二十六歲),這是因為勞累導致腎精耗損而枯竭,體內的相火像閃電一樣閃爍不定,難以控制,腎脈循行至咽喉,多次受到陰火的熏灼,一定會糜爛而疼痛。冬天沒有儲藏精氣,春天生機自然衰退,胃氣已經耗盡,草木之類的東西又怎能滋養身體呢?

2. 豬膚湯

豬膚湯,上中下三焦俱治。白蜜潤肺,兼滋大腸,白粉補中以養脾胃,豬膚清膩以填少陰,既不滯脾,又能補益,不使龍雷上熾,何等穩妥(立方穩妥,病至如此,惟求用藥無礙而已)。

張(葑門,三十九歲),過勞熬液,陽升咳血,痰多夜熱,非因外感。尺脈中動左數,肝腎內虛,失收肅之象。(咳血而收肅肺氣,今人必出養陰矣。)

北沙參,玉竹,麥冬(炒),扁豆,甘草(炙),蔗汁

治節之權,若能收肅於上,縱有龍雷相火,亦寧靜帖伏。如秋月氣收,雷電即下伏而不升發。病因先勞熬液,液為血之先鋒,液枯則繼之以血溢。惟肺氣肅上,則水藏有母,尺脈可寧矣。

錢(嘉善,三十三歲),肺痿失音,形肉枯癟,氣損甘藥調和,不宜辛散滋寒矣。

白芨,米仁,黃耆,茯苓

元氣雖歸根於腎,亦藉後天水穀之精運行,以使真氣維續,生生不已,以供日用,相繼於不息之途。下則吸歸於腎,上則充護於肺。中宮脾胃之司,其權最重。若氣分既損,則腎乏統攝之根,肺失堅剛之體,萎靡不振,乏精化氣。甘藥調和,尚恐不及,何堪辛散滋寒。

氣本無形,全賴有形之精血以化。古稱精生於穀,中宮納食生精,化氣之本也。

李(海州),望七力量不比壯盛,凡男子下焦先虛,其跌僕致傷,從外而傷,筋縱骨短,不能再伸,外踝留著瘀凝形色,須至夏月,令瘍醫磁針砭刺可愈。

還少丹老年下元先虛,頭轉腳重,總為陽不下趨,濁陰上升清道也。故稍或不慎,最易跌僕致傷。還少丹溫補下元之品多,最宜常服不輟,自然輕健。

男子年將五十,仰事俯育正繁,且練達人情,洞明世事,神明內煩,些微精血,只供操勞而已。生氣日淺,下元安得不虛,所以頭重腳輕,最易顛仆耳。

王(唯亭,十八歲),讀書身靜心勞,夜坐浮陽易升,少年人雖未完姻,然偶起情欲之念,人皆有諸。致陰中龍雷挾木中相火,震動而沸,失血咳嗽,乃臟陰不寧,暫緩書卷,早眠晏起,百日中勿加雜念,擾亂神志,可以全愈。服草木圖愈,非要領也。

少年生陽勃勃,動躍莫遏。凡濁陽下注,干變為離,洞開靈府,天機穎悟,蓋惟虛故靈耳。然不知禁懼,虛捐夭枉者比比(此案筆致飄逸體察工細先生甚忠恕也)

蔣(楓鎮,十九歲),血止心脘熱燥。(血後餘波。)當養胃陰(妥帖)

生白扁豆,大北沙參,骨皮,玉竹,桑葉,甘草,青甘蔗汁

從來養陰者,但知養腎肝之陰。不知胃氣弱者,下元未受其益,中宮先受其滯,曷若先養胃陰,津液旁敷而不滯也。

高(江寧,二十一歲),食已少頃,酸水湧嘔(虛中挾火,)但飢時不食,仍不安適。久病致胃虛,陽不運行,濁陰乃聚。春季以開導氣分辛溫不效,思虛中挾滯,泄濁溫通,必佐養正。苟不明避忌,食物焉能取效。

川連,吳萸,茯苓,淡熟川附,淡乾薑,熟半夏,人參

泄濁溫通而不佐養正,則力量單薄,雖暫時通利,不久又復陰凝,惟養正則濁陰永不聚矣。

王(四十七歲),痰飲乃陰濁化有形之物,阻陽氣不入於陰,陽蹺穴空,夜不熟寐,靈樞經用半夏秫米湯,謂通陽交陰,痰飲不聚也。天王補心一派寒涼陰藥,與濁陰樹幟,中年必不受護陽為要。(精實。)仲景云:凡痰飲當以溫藥和之。(指明確鑿。)

小半夏湯加秫米。

陽氣入於陰蹺穴即不空矣。今被有形陰濁阻逆,陽不內交,苟非驅化痰飲,擴清道路,安得通陽交陰耶?

陳(同里,五十三歲),瘦人多燥,癉瘧,熱氣由四末乘至中焦,胃中津液,為熱劫鑠乾枯,不飢不飽,五味不美,是胃陰傷也。(切當。)

麥冬汁,人參,知母,生甘草

胃陰充溢精氣,上升於喉舌,津液滋味和,食味甘美,胃陰虧者,陽明必熱,但覺喉間乾澀,舌中味苦,精氣不榮於口,舌即不知味而不覺鮮美矣。

毛(四十歲),氣塞填胸阻喉,不飢不飽,病起嗔怒,寅卯病來,臨晚病減。凡氣與火,必由少陽木性而升,故上午為劇。

栝蔞皮,薄荷梗,神麯,黑梔皮,新會紅,青蒿梗

一日亦備四時之氣,上午主升,猶春氣也。中午主泄,猶夏令也。下午主收,猶秋降也。夜深主藏,猶冬伏也。治病體察至此,可云知幾矣。(知幾用涼藥必兼疏散,否則遏鬱而火愈不散。)

何(淮安,十九歲),性情固執,靈慧氣鈍,大凡心藏神,腎藏精,少年先病精神不易生旺有諸。宜用六味加遠志、菖蒲,開導心竅腎精,兩相交合(聰敏智慧本心腎竅通,錮閉則開通之,使之交合,真化工矣。)

人當十五六歲,即愚頑薄劣者,到此時聰明漸啟,知識漸開,讀書便有領悟,世事略知二三。蓋因濁火已泄,干變為離也。

細極入微,惟虛故靈。

王(用直,五十歲),肺痿聲啞,胃減食少不安,難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