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漁齋醫話》~ 第四種 (1)
第四種 (1)
1. 痹
痹者,疲也。有周痹,周身及四肢麻木或痛。蓋因氣血不充,兼受風濕而成,治宜補氣血,佐散風利濕之藥,須帶溫而行之,方有效也。有行痹,麻木與痛無定所也,其治法與周痹相同。其胸痹乃胸中陽氣窒滯,治用薤白、白酒、栝蔞皮之類,通其陽氣即愈矣。
白話文:
所謂的「痹」,就是指身體疲乏無力的意思。有一種痹叫做「周痹」,指的是全身和四肢都會感到麻木或疼痛。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體內氣血不足,又同時受到風邪和濕氣的侵襲所導致的。治療上應該以補益氣血為主,再搭配一些能散風、去除濕氣的藥物,而且這些藥性必須是溫和的,才能有效發揮作用。還有一種痹叫做「行痹」,這種痹症的麻木和疼痛沒有固定的位置,到處游走不定,治療方法和周痹相同。至於「胸痹」,則是胸腔裡的陽氣運行不暢所導致的,治療上可以使用像薤白、白酒、栝蔞皮等藥物來疏通陽氣,使之順暢運行,病症自然就會痊癒。
2. 痿
(附肺痿)
痿症多由濕熱,或寒邪流注於腿膝間,或腫或不腫,或酸楚軟弱,行步維艱。亦有好色精虧,肝血不能相濟,筋失所濡,以成是症者。當戒色欲,再用滋補肝腎,兼疏通之藥治之。若因受寒,宜溫通筋絡,濕熱須清利中加威靈仙、牛膝、木瓜等味。半由藥治,半須病人留心調養,切忌火酒,庶能速痊。
其肺痿一症,名同而路別。肺痿乃心火刑金,久嗽而成者,蓋肺為燥金,有復感燥氣而成者,治心火刑金,當先和心陽,加黃連亦可,繼用養肺之品,如人參、麥冬、五味、燕窩、北沙參之類。若因感燥而成痿者,宜玉女煎、清燥救肺湯之類。肺痿之重者,眉毛脫落,皮膚乾枯,肺主皮毛也,治至數月,藥須百劑,方能痊可。
白話文:
(附帶說明肺痿)
痿症這種病,大多是由於體內濕熱,或是寒氣侵入腿部和膝蓋之間所引起的。症狀可能表現為腿腳腫脹或不腫,也可能感到痠痛、無力,導致行走困難。也有一些情況是因為過度沉迷性慾,導致精氣虧損,肝血不足以滋養筋脈,使得筋脈失去濡養而發病。這種情況必須戒除色慾,並服用滋養肝腎,同時疏通經絡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是因為受寒引起的,應該用溫通筋絡的藥物;如果是濕熱引起的,則需要服用清熱利濕的藥物,並加入威靈仙、牛膝、木瓜等藥材。這種病一半靠藥物治療,一半要靠病人自己注意調養,絕對不能喝酒,這樣才能快速康復。
至於肺痿這種病,雖然名稱裡都有「痿」字,但病因和治療方法卻完全不同。肺痿是因為心火過旺而剋制肺金,長期咳嗽而引起的,也有的是因為肺本身是乾燥的,又再次感受到燥氣所致。治療心火過旺剋制肺金的,應該先調和心陽,可以加入黃連,接著再服用滋養肺陰的藥物,例如人參、麥冬、五味子、燕窩、北沙參等。如果是因為感受燥邪而引起的肺痿,則應該服用玉女煎、清燥救肺湯之類的藥物。肺痿病情嚴重時,會出現眉毛脫落、皮膚乾燥等症狀,這是因為肺主管皮膚和毛髮的緣故。治療肺痿往往需要數個月,服用上百劑藥才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