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鈞

《友漁齋醫話》~ 第四種 (7)

回本書目錄

第四種 (7)

1.

徐(二八)肺氣失於清肅,則欠下行,致生腹脹痰喘,小便赤短,治法宜行秋令。

白話文:

如果肺氣失去清肅,就會導致向下通調的功能失常,進而產生腹脹、痰多、喘息,以及小便短赤的症狀,治療時應採用秋季的養生原則。

石膏,茯苓,通草,桑皮,蘇梗,杏仁,厚朴,連翹

白話文:

  • 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溫熱病、肺熱咳嗽、口渴、煩躁等症狀。

  • 茯苓:具有健脾利濕、益氣補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食少、水腫、尿頻、夜尿增多等症狀。

  • 通草:具有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水腫、淋病等症狀。

  • 桑皮:具有清熱祛風、明目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症狀。

  • 蘇梗:具有理氣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胸悶腹脹、消化不良、呃逆等症狀。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大便幹結等症狀。

  • 厚朴: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胸悶氣滯、咳嗽喘鳴、脾虛濕困等症狀。

  •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溫熱病、咽喉腫痛、瘡瘍腫痛等症狀。

四服腹不脹,痰喘緩,小便清長,改用:

北沙參,麥冬,茯苓,桑皮,杏仁,連翹,甘草,茅根

白話文:

服用四劑後腹部不再脹滿,痰喘症狀減輕,小便變得清澈且量多,接下來改用:北沙參、麥冬、茯苓、桑皮、杏仁、連翹、甘草、茅根。

胡(三二)宿有氣喘,多年不作。近因勞倦復發,肢軟無力,脈象浮大。按:脈大為勞,當作傷治。加味貞元飲。

白話文:

胡(三十二歲)長期患有氣喘,幾年沒有發作。最近由於勞累過度,氣喘病又發作了,四肢無力,脈搏浮大。分析:脈搏跳動有力是勞累的原因,應該按照損傷元氣來治療。服用加味貞元飲。

熟地(四錢),歸身(一錢五分),黨參(二錢),生冬朮(一錢五分),杏仁(一錢),蘇子(一錢五分),橘紅(六分),茯苓(一錢),黑梔(一錢五分),炙草(四分)

白話文:

熟地黃(8克),當歸身(3克),黨參(4克),生白朮(3克),杏仁(2克),蘇子(3克),橘紅(1.2克),茯苓(2克),黑梔子(3克),炙甘草(0.8克)

時有一鄰人在旁,略能醫理,見予驟用熟地、黨參,乃曰:觀病者形體魁梧,願切其脈,脈無虛象,但覺有力,而竟投膩補,恐壅滯肺氣,喘更甚焉。予曰:醫貴小心膽大,明眼快手,此方實合其症,非冒昧粗率可比。凡氣呼屬肺,吸屬腎,今肺腎不足,故息出入不順而急,當補一也。

白話文:

當時有一位鄰人在旁邊,他略懂一點醫理,看見我突然使用熟地和黨參,就說:「我看病人的體型很魁梧,讓我來切切他的脈,脈搏沒有虛象,只覺得有力,卻投以膩補之藥,恐怕會阻塞肺氣,喘息會更嚴重。」我說:「醫生貴在謹慎卻膽量大,眼快手快,這個方劑確實符合他的症狀,不是冒昧草率可比的。」凡是呼氣屬於肺,吸氣屬於腎,如今肺腎不足,所以呼吸不順暢且急促,當歸補一是也。

脈之浮大,似乎有餘,其實不足,當補二也。脈有真假,有假寒假熱,假虛假實,此即假實也。予方中佐杏、蘇二味,當非十全本領,君欲舍補而全用疏肺順氣,似是而實非也。約服四劑,復診時,可來一證。後四日鄰人見來復診,隨至小山園,先問服藥若何,答言:氣已不促,四肢略覺有力,昨日已能幫拔菜箕。始無間言。

設其與病者為鄰,必止其不服予方,藥之是否,亦無從而驗矣。世間似此者豈少哉!

白話文:

脈搏浮大,看起來好像有餘,其實不足,應該補益脾胃。脈有真假,有假寒假熱,假虛假實,這便是假實症。我方中加入杏仁、蘇葉二味藥,當然不是十全十美的方子,你想要捨棄補益脾胃而全部採用疏肺順氣的方法,看起來好像對症,實際上並不是。大約服用四劑藥,復診時,可以來驗證一下。過了四天,鄰人來復診,隨即來到小山園,先問服藥如何,病人回答說:氣喘已經不促迫了,四肢稍微覺得有力氣,昨天已經能夠幫助拔菜。開始時沒有間斷服藥。

2.

張(二四),初冬病熱旬日,舌黃口渴,胸滿背痛自汗。此內有伏暑,外感新寒,用雙解法。

白話文:

張先生在初冬時發燒了十多天,舌頭上有黃苔,口很乾想喝水,胸部感到憋悹,背部也痛,並且自己出汗。這是因為體內有殘留的暑邪,外面又感染了新的寒邪,所以要用既能解表又能清里的方法來治療。

石膏(五錢消暑止汗),蘇葉(一錢),羌活(一錢,疏肌逐邪),黃芩(一錢,退熱),花粉(一錢,止渴),橘紅(一錢,寬胸),栝蔞(二錢,清熱消煩),厚朴(一錢三分,除滿),甘草(三分和中)

又兩服,諸症皆退,尚有餘熱。

白話文:

石膏(五錢,用於消暑止汗),蘇葉(一錢),羌活(一錢,疏散肌肉,驅除邪氣),黃芩(一錢,退燒),花粉(一錢,止渴),橘紅(一錢,寬胸理氣),栝蔞(二錢,清熱解煩),厚朴(一錢三分,去除腹滿),甘草(三分,調和藥性)

川斛,地骨皮,青蒿,知母,丹皮,橘皮,甘草

白話文:

  • 川斛:又名太子參,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口渴、咽乾、肺熱咳嗽等症狀。

  •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口乾等症狀。

  • 青蒿:具有清熱解暑、止血止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暑熱感冒、痢疾、血崩等症狀。

  • 知母:具有滋陰清熱、養陰潤燥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火旺、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大便乾結等症狀。

  •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血妄行、吐血衄血、月經不調、瘡瘍疼痛等症狀。

  • 橘皮: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胸悶腹脹、食積不化、痰多咳嗽、消化不良等症狀。

  • 甘草:具有補氣益氣、益氣健脾、緩急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疲倦乏力、心悸氣短、胸腹疼痛等症狀。

曹(十七),左脈弦細,右弦大而數,日夜發熱,頭痛不休,頻喜飲啜,而不消水。正屬勞倦內傷,壯火食氣,用景岳四陰煎。若因頭痛作外感,脈弦數喜飲作寒熱,或用小柴胡和解,危矣哉!

白話文:

曹氏,十七歲,左脈弦細,右脈弦大而數,日夜發熱,頭痛不休,頻頻喜歡喝水,但水喝了不消渴。主因是勞累倦怠而內部受傷,壯陽之火太旺,消耗血氣,使用景嶽的四陰煎。如果因為頭痛而引起外感症狀,脈搏弦數喜歡喝水而有寒熱,或者使用小柴胡來和解,就危險了!

生地(四錢),麥冬(二錢),黨參(一錢五分),於朮(一錢五分),歸身(一錢五分),廣皮(一錢),丹皮(一錢),青蒿(一錢),炙草(四分)又前方四服熱解,略有頭痛,入暮微發寒熱,自汗盜汗。虛象畢露,當補營衛,補中益氣去升、麻,加生地三錢,浮小麥錢半,四帖痊愈。

白話文:

生地黃四錢,麥冬二錢,黨參一錢五分,於朮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五分,廣陳皮一錢,丹皮一錢,青蒿一錢,炙甘草四分。前面四劑藥服下去,熱症已解,但還有些頭痛,傍晚時分有寒熱發作,冷汗盜汗不止。這都是虛症已現的徵候,應該增補營衛,補益中氣,改用升麻湯,但去升麻,加生地三錢,浮小麥半錢,四劑藥服下去,痊癒了。

莊(三四),發熱十日,神昏譫語,唇焦口臭,煩躁呻吟,脈反沉細。此熱邪已入血分,症非輕淺,擬桃仁承氣下之。

白話文:

莊(34歲),發燒十天,神志昏沉,胡言亂語,嘴脣乾焦口臭,煩躁不安呻吟不止,脈搏反常地沉細。這種情況是熱邪已經侵入血液,病情不輕,擬用桃仁承氣湯來瀉下。

大黃(三錢),芒硝(一錢),桃仁(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知母(一錢五分),滑石(二錢),甘草(四分)石膏(一兩)

白話文:

大黃(15克),芒硝(5克),桃仁(7.5克),黃芩(7.5克),知母(7.5克),滑石(10克),甘草(2克),石膏(50克)。

服下旋即如圊,數回解下燥糞兩塊,濁穢甚多,熱退神清,舌苔退淡。古稱陽症見陰脈者死,未盡然也。蓋邪氣結於陽明,血無不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熱結不交,其脈多現沉細陰脈,此段與古人翻案。學者審之,餘熱未盡,只消清養胃陰。

鮮生地,鮮石斛,知母,麥冬,花粉,甘草

白話文:

服用後立即就像上大號一樣,上完幾次大號後,排出了兩塊乾燥的糞便,糞便中有很多濁穢,病人發燒退了,頭腦也清醒,舌苔也變淡了。古人說陽症出現陰脈的話就會死,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邪氣聚集在陽明經,血變得乾燥。營血運行在脈中,衛氣運行在脈外,營衛熱結不交,脈象多呈現沉細的陰脈,這段話與古人的說法相符。學者們要仔細審查,餘熱還沒有完全消散,只需要用清涼的方法滋養胃陰。

費(三十),畏寒身熱,脈虛肢軟,舌苔白滑,屬脾虛不能護表,補中益氣去升、麻,加桂枝四帖愈。

白話文:

費(30歲),畏寒身熱,脈虛肢軟,舌苔白滑,這屬於脾虛不能護表的症狀,給予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上桂枝,四帖藥後痊癒。

陸(三六),身熱吐蛔,咳痰面清淡,脈浮洪而數。此脾虛發熱,非時疫也。(因多時疫。)誤投攻下,幾乎不免,數日來全不納穀,胸前脹滿,豈是小恙?急宜扶助脾胃,觀其轉旋。

白話文:

陸(三十六歲),本身發燒、吐蛔蟲、咳嗽痰多、臉色清淡,脈搏浮洪而數。這是脾虛發熱,不是時疫。(因為現在有很多時疫。)錯誤地使用攻下法,差點就死了。幾天來,完全吃不下東西,胸前脹滿,豈是小病?急需扶助脾胃,觀察其轉變。

黨參,生於術,黃耆,歸身,熟地,麥冬,茯苓,橘皮,炙草,煨姜

白話文:

黨參:生於山林,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的功效。

歸身:即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

熟地: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

麥冬:具有養陰清熱的功效。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橘皮:具有理氣健胃的功效。

炙草:即甘草,具有益氣補脾的功效。

煨姜:即乾薑,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

五服熱退神復,稍能應對,咳痰未能盡除。當屬補力未到,前方去地、冬,加苡仁、半夏、蘇子,十服而愈。

白話文:

五帖藥服完後,熱度退去,神志恢復,稍微能應對,但咳痰還沒有完全消除。應該是補益的力量還沒有達到,前方去除了地黃和人參,加上苡仁、半夏和蘇子,十帖後痊癒。

柏(四一),發熱惡食,口苦便赤,脈細盜汗,勞傷血分。

生地,歸身,白芍,丹皮,麥冬,青蒿,地骨皮

四服愈。

白話文:

患者有發熱、食欲不振、口苦、尿色偏紅、脈搏細弱、晚上睡覺時會出汗,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傷到了體內的血液。

治療使用的藥材包括生地、當歸身、白芍、牡丹皮、麥冬、青蒿、地骨皮。

服用四劑後病情痊愈。

沈(五十),發熱不休,日輕夜重,神昏譫語,兩脈細數。若為溫瘧,全無少陽現症,面色清淡,不似邪滯之容。倘辨不確,作熱邪治,投小白湯。(即小柴胡合白虎湯,能治溫瘧。)何異鴆毒哉!此為血虛發熱,其譫語乃肝燥所致,但服此方,即明予言不謬矣。八珍湯去川芎,加黃耆、枸杞、五味子、龍眼肉,一劑知二劑已。

白話文:

沈氏(五十歲),發燒不止,白天較輕、晚上較重,精神恍惚、胡言亂語,兩條脈搏細而快。如果說是溫瘧,完全沒有少陽症狀,臉色清爽,不像邪氣滯留的樣子。如果診斷不準確,用治療熱邪的方法,服用小白湯。(即小柴胡合白虎湯,能治溫瘧。)這與毒藥有何不同!這是血虛發熱,胡言亂語是肝臟乾燥引起的,只要服用此方,就知道我說的不錯了。八珍湯去掉川芎,加入黃耆、枸杞、五味子、龍眼肉,一劑服用後,兩劑即可痊癒。

周(二六),發熱如傷寒,全不納食,右脈不起,左三部浮大而軟,觀其形痿氣微,必屬勞倦傷脾;既帶外感,終是輕枝薄葉,治病專貴求本,仿李東垣法,庶可挽回。

白話文:

周某,二十六歲,發燒好像傷寒,完全沒有食慾,右脈搏摸不到,左脈搏三部浮大而柔軟,觀察他的形體消瘦,氣息微弱,必然是由於勞累傷脾,加上外感風邪,畢竟是輕微的病症,治療疾病尤其重要的是找出病根,仿照李東垣的方法,應該可以挽回。

黨參,黃耆,蒸冬朮,歸身,生地,麥冬,橘皮,青蒿,柴胡,炙草,姜,棗

又脈起而調,神爽能納,惟入暮微發寒熱,咳嗽。此營衛虛損,久病宜用溫補。

熟地,黃耆,黨參,蒸冬朮,歸身,枸杞,柴胡,桂枝,炙草

楊(二三),外感祛,頭痛畏風除,其熱未解,胸悶不納,形弱氣乏,病邪半入於裡。

白話文:

服用黨參、黃耆、蒸冬朮、歸身、生地、麥冬、橘皮、青蒿、柴胡、炙草、薑、棗後,脈象轉為平穩,精神振奮,食慾也恢復了。只是到傍晚時分,仍舊會略微發寒發熱,伴有咳嗽。這是因為氣血虛弱,長期生病導致體虛,需要溫補。

改用熟地、黃耆、黨參、蒸冬朮、歸身、枸杞、柴胡、桂枝、炙草等藥材,外感風寒的症狀已經減輕,頭痛畏風的症狀也消失了。但體內的熱氣尚未完全消散,胸悶氣短,體弱氣虛,病邪已經部分入侵體內。

柴胡,防風,升麻,黃芩,半夏,橘皮,北沙參,甘草,姜皮

白話文: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肝氣鬱結等。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透疹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麻疹風疹等。

升麻:具有升陽舉陷、通絡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脫肛、跌打損傷等。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噁心嘔吐、痰多氣喘等。

橘皮:具有理氣健脾、化痰燥濕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痰濕咳嗽等。

北沙參:具有養陰清肺、益氣生津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津液不足等。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等。

姜皮: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腹痛吐瀉等。

兩服痊愈。

查氏(四十),前投消導開鬱,胸前脹痛愈,畏風除;惟身熱,納食欲嘔。此肝火上逆,胃氣不降所致。

半夏,橘紅,鬱金,丹皮,麥冬,白芍,茯苓,山梔,黃芩

兩服痊愈。

白話文:

查先生,四十歲,之前服用過消導開鬱的藥物,胸前脹痛已經好了,也不怕風了,但身體仍然發熱,食慾不佳,還想吐。這是因為肝火上逆,胃氣無法下降造成的。

醫生開了半夏、橘紅、鬱金、丹皮、麥冬、白芍、茯苓、山梔、黃芩等藥材,兩副藥就治好了。

陸(十七),兩脈浮大,不時發熱盜汗,證屬勞倦,雖當伏天亢炎,終宜補益;稍帶暑邪,豈可輕投!故辨證最貴明確。

白話文:

病房17牀病患,兩條脈浮而大,時常發燒盜汗,證狀屬於勞累過度,即使現在正值酷暑,也應以補益為主;這是稍帶暑邪,怎可輕易施予寒涼之藥?所以辨證最重要的是要明確。

黨參,黃耆,歸身,蒸冬朮,生地黃,橘皮,炒穀芽,炙草

四服痊愈。

白話文:

黨參: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

黃耆:又稱黃芪,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歸身:即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蒸冬朮:又稱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生地黃:即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清熱解毒的功效。

橘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炒穀芽: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

炙草:即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通脈的功效。

安兒(十三)暮秋患發熱、畏風、噯腐,脈弦數,投以消導解肌清熱,兩服無效:其夜半稍緩,余無休時,全不思納。改投柴、葛、石膏、黃芩、知母,兩和表裡,得汗旋退旋覆,出入數劑,加至石膏兩餘,終不去病。因診脈緊而甚數,且七八日不大便,解肌清裡不愈,必須下之,用大承氣湯,解下燥糞一塊,繼濁穢甚多,身熱即減。至明朝起,寒戰似瘧,傍午熱尤甚。

白話文:

安兒(十三歲)在秋末患上了發熱、畏風、噯氣的疾病,脈搏弦而數,我給他服用了消導解肌清熱的中藥,吃了兩副也沒效果:到了半夜症狀稍有緩解,但我整夜沒睡好,他完全不想吃東西。我改用柴胡、葛根、石膏、黃芩、知母這五味藥,兩副併用,可以發表裡同解,他出了汗後,症狀旋即減輕,旋即又反覆,我開了幾次處方,把石膏的用量增加到兩錢以上,最終也沒能治好他的病。於是,我診斷他的脈象緊而很數,而且七八天沒有大便,僅用解肌清裡的方法治病不行,必須瀉下他的大便,我用了承氣湯,瀉下了一塊燥硬的大便,接下來排出了很多污穢之物,他的身熱立馬就減輕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開始發冷戰慄,像瘧疾一樣,到了下午熱得更厲害。

予思汗下之後,其病不除,由營衛二氣不和,宜清淡之品;況且咳嗆,即以竹葉五十片,薄荷一錢五分,甘草三分,白粳米百粒,煎服兩帖。熱輕寒重,脈帶虛形,色慘淡,舌苔少而不渴,小便不熱,見火無赤大之象,乃當其未寒前,一時許服。

白話文:

我認為汗下法之後,其疾病還沒有消除,是營衛二氣不調和所致,宜選擇清淡的食物;況且還有咳嗽的症狀,就用竹葉五十片、薄荷一錢五分、甘草三分、白粳米一百粒,煎成兩碗藥服用。熱證輕微、寒證嚴重,脈搏虛弱無力,面色慘淡,舌苔少而沒有口渴,小便不熱,見到火沒有紅赤的現象,應該在病情加重之前,及時服藥。

半夏,黨參,廣皮,歸身,黃耆,柴胡,升麻,防風,葛根,炙草,大棗,生薑

白話文:

半夏:具有化痰消痞、燥濕行氣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痰多、胸悶、胃脘痞滿等症狀。

黨參: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氣虛、倦怠、食少、腹瀉等症狀。

廣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清熱化痰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脾虛、食少、腹瀉、水腫、痰濕等症狀。

歸身:具有補血養陰、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血虛、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黃耆: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固表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氣虛、倦怠、食少、腹瀉、自汗等症狀。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行氣止痛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肝鬱氣滯、發熱、頭痛、胸脅脹痛等症狀。

升麻: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透疹透痘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發熱、頭痛、身痛、麻疹、風疹等症狀。

防風: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身痛、瘡腫、疼痛等症狀。

葛根:具有解肌退燒、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身痛、口渴、腹瀉等症狀。

炙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氣虛、倦怠、食少、腹瀉、口渴、咽喉疼痛等症狀。

大棗: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潤肺止咳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食少、腹瀉、咳嗽等症狀。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化痰止嘔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草藥配伍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身痛、咳嗽、痰多、嘔吐等症狀。

此方意在補脾胃,消痰涎,徹其衛陽,使不內陷。其日寒來甚微,熱只二時許,口和思納,又下日,以黃耆當歸建中湯,加半夏、橘皮,服後不知病之去向矣。

白話文:

此方的用意在於補益脾胃,消散痰液,宣通衛陽,使衛陽不內陷。這一天病人覺得寒氣襲來極其微弱,發燒只有兩個時辰左右,病人飲食正常,思飲食,病情與前一天相比有所好轉,所以我用黃耆、當歸、建中湯,再加入半夏和橘皮,病人服藥後不知病症何時消失。

沈(三二),發熱吐蛔,口燥而渴,舌心紅亮,脈右弱左弦,全不納食。此外受風寒,內傷暑熱,不是輕證,用雙解法。

白話文:

患者沈氏,32歲,發燒、嘔吐蛔蟲,口乾口渴,舌頭中間部位紅亮,脈搏右側無力左側弦緊,完全不吃東西。除此之外,還受到風寒,內傷暑熱,情況並不輕微,採用「雙解法」治療。

柴胡,葛根,知母,黃芩,白芍,花粉,楂肉,橘皮,甘草

一服熱退渴止,脈和能納。惟閤眼汗即大泄,此胃家有虛熱,津液不得下輸,宜和營法。

白話文:

柴胡、葛根、知母、黃芩、白芍、花粉、山楂肉、陳皮、甘草。

服用一次後,發燒減退,口渴停止,脈搏平穩,能夠進食。只是閉上眼睛時會大量出汗,這是因為胃部有虛火,津液無法下行,應該用調和營養的方法來治療。

生地,歸身,白芍,黃耆,麥冬,北沙參,棗仁,茯神,炙草,浮小麥

白話文:

生地: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歸身:當歸的根部,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白芍:芍藥的根部,具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的功效。

黃耆:具有補氣升陽、益氣健脾的功效。

麥冬:具有養陰清肺、潤燥生津的功效。

北沙參:具有養陰清肺、益氣生津的功效。

棗仁:具有養心安神、益氣健脾的功效。

茯神:具有養心安神、益智健脾的功效。

炙草:具有益氣補脾、清熱解毒的功效。

浮小麥:具有養心益氣、清熱生津的功效。

如此雙感重症,兩服痊愈,可見藥貴對症。雖臨危之疾,大氣未絕,亦可應手取效也。仲景云:一劑知二劑已。信不我斯?所以感症投劑,至三帖後不見效驗,錯路無疑。

白話文:

這麼重的雙重疾病,在服了兩次藥後痊癒了,由此可見用藥必須對症。即使身患危急的疾病,但只要尚存一口氣,依舊能手到病除,效果顯著。仲景也曾說過:服第一劑藥就能知道第二劑藥的效果。這句話說的難道有誤嗎?這就是為什麼患了感冒之後服了藥,到了第三次服藥後還不見效果,那毫無疑問走錯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