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漁齋醫話》~ 第四種 (3)
第四種 (3)
1. 痄腮
沈氏(三十六),春升陽氣,為寒邪所郁,而為痄腮,畏寒發熱,口臭耳聾,外宜辛散,內清伏火。
白話文:
在春天,當身體的陽氣上升時,如果受到寒邪的抑制,就可能會出現痄腮,伴有畏寒、發熱、口臭和聽力下降的症狀。治療上,外部應使用辛散的藥物,內部則需清除潛伏的火氣。
防風,薄荷,細蘇梗,石膏,連翹,荊芥,蟬衣
白話文:
防風: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明目、解熱鎮痛的作用。
薄荷: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暑、醒腦提神的作用。
細蘇梗: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石膏: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連翹: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荊芥:一種中藥材,具有解表發汗、祛風止痛的作用。
蟬衣:蟬蛻,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暑、明目退翳的作用。
孫氏(五十),倏然頭眩,汗泄神昏,耳聾舌麻氣促。此由肝腎不足,風火上騰,痰因氣聚,三者使然,物之迅速,莫甚於風火。此是內生,非由外致,防、薄能驅外束理,此種須遵丹溪和陽熄風,兼清痰氣。
白話文:
孫先生 (50歲) 突然頭暈、汗流浹背、神志昏迷、耳聾、舌麻、氣短。這是由肝腎不足、風火上揚以及痰氣聚集三種原因造成的。風與火的性情快速、猛烈,內部因素造成的這種疾病,與外部因素造成的不同,防風、薄荷能驅散外邪、調理經絡,但對於這種疾病,需要遵循丹溪派的醫學理論,採用溫養陽氣、熄滅風火,以及化痰理氣的治療方法。
丹皮,桑葉,白芍,菊花,鉤藤,橘皮,半夏,薑汁,竹瀝
一服效。
白話文:
-
丹皮:丹皮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樹皮,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止渴、鎮靜安神的功效。
-
桑葉:桑葉是桑科植物桑的葉子,具有清熱明目、涼血止血、降血壓的功效。
-
白芍: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藥的根,具有養血調經、緩和疼痛、鎮靜安神的功效。
-
菊花: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頭狀花序,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降血壓的功效。
-
鉤藤:鉤藤是馬兜鈴科植物鉤藤的莖,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祛風止痙的功效。
-
橘皮:橘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子的果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寬胸止咳的功效。
-
半夏: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平喘止咳的功效。
-
薑汁:薑汁是薑科植物生薑的汁液,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解毒的功效。
-
竹瀝:竹瀝是禾本科植物竹子的莖葉經過蒸煮後得到的汁液,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2. 頭痛
戴(三二)宿有頭痛,每發於寅卯時,遇午即緩,此少陽病也。
白話文:
這個人長久以來就有頭痛的毛病,每次發作都是在凌晨三點到上午九點之間,到了中午時分症狀就會緩解,這是少陽經的病症。
柴胡,丹皮,桑皮,白芍,甘菊,鉤藤,香附,甘草
白話文: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退燒解表、和解少陽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肝鬱氣滯、風寒感冒、少陽膽熱等症狀。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入血分、瘀血留滯、水腫等症狀。
桑皮:具有清肺熱、利尿、消腫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水腫、尿少等症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涼血止血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肝旺、痛經、月經不調、吐血、衄血等症狀。
甘菊:具有疏風清熱、明目退翳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瘡瘍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
鉤藤:具有平肝熄風、祛風解痙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肝風內動、眩暈頭痛、四肢抽搐等症狀。
香附: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消癥利尿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月經不調、痛經、癥瘕積聚、水腫等症狀。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益脾胃、緩急止痛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脾胃虛弱、腹痛吐瀉、咽喉腫痛等症狀。
3. 齒
孫(二二)陽明經火鬱牙痛。
白話文:
孫思邈提到,陽明經火氣郁結所導致的牙痛。
葛根,石膏,升麻,橘皮,小生地,薄荷
白話文:
-
葛根:
-
性微寒,味甘、辛。
-
具有發汗退熱、生津止渴、解肌退熱、透疹退熱、止瀉痢、解酒毒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感冒發燒、頭痛身痛、口乾舌燥、腹瀉痢疾、酒醉等症狀。
-
石膏:
-
性大寒,味苦、辛。
-
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高燒不退、煩躁不安、熱病神昏、口渴咽乾、血熱吐血、鼻出血等症狀。
-
升麻:
-
性微溫,味苦、辛。
-
具有升陽舉陷、通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下陷症狀,以及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
-
橘皮:
-
性溫,味苦、辛。
-
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導滯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胃脘脹滿、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咳嗽痰多等症狀。
-
小生地:
-
性微寒,味甘、苦。
-
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尿血、痢疾、虛熱口渴、陰虛咳嗽等症狀。
-
薄荷:
-
性微寒,味辛、涼。
-
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醒腦提神、消暑解渴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暑熱煩渴等症狀。
4. 耳
曹(五九),時屆嚴寒,封藏不固,兩耳鳴脹,切脈洪實,理宜介類潛陽。
白話文:
曹先生(五十九歲),正值嚴寒季節,身體封藏功能不佳,兩耳鳴響且腫脹,診脈結果顯示脈象強大且實,應當使用介類藥物來收斂陽氣。
龜板(三錢),牡蠣(二錢),貢干(二錢),枸杞(二錢),萸肉(一錢五分),白芍(一錢),川柏(一錢),知母(一錢),桂心(四分)
沈(三七),肝腎之火,上衝清道,左耳脹痛。
白話文:
龜板(三錢):龜板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滋陰清熱、補腎益精的功效。
牡蠣(二錢):牡蠣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陰益血、軟堅散結的功效。
貢幹(二錢):貢幹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澀精止遺的功效。
枸杞(二錢):枸杞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血的功效。
萸肉(一錢五分):萸肉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溫陽散寒的功效。
白芍(一錢):白芍是一種中藥材,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的功效。
川柏(一錢):川柏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止瀉固澀的功效。
知母(一錢):知母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滋陰、益胃生津的功效。
桂心(四分):桂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羚羊角,夏枯草,丹皮,黑梔,知母,川柏,香附,通草,蔥管
兩服出膿而愈。
白話文:
服用兩帖包含羚羊角、夏枯草、丹皮、黑梔、知母、川柏、香附、通草和蔥管的藥方後,膿液排出,病症痊癒。
5. 咽痛
朱(十四),脈浮畏風,身熱咽痛,肺邪欲泄,勢將發疹。
白話文:
這個人脉象浮,怕風,身體發熱,喉嚨痛,肺部有異常即將排出,看來是要出疹子了。
杏仁(三錢),薄荷(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黏子(二錢),橘紅(一錢),桔梗(一錢),元參(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蟬衣(七分),甘草(四分),西河柳(二錢)
白話文:
杏仁三錢,薄荷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黏子二錢,橘紅一錢,桔梗一錢,元參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蟬衣七分,甘草四分,西河柳二錢。
一服肌癢見點,再劑而愈。乃翁見惠盆梅,作七絕一首謝之:珍重堂前短一梅,含苞看起到齊開,旁人問我從何日,道是山翁當杏栽。
某,風寒犯肺,咽喉腫痛,當辛散。
蘇葉,杏仁,黏子,橘紅,薄荷,桔梗,蟬衣,甘草,姜皮,蔥頭
白話文:
一服藥下去,皮膚癢的症狀就有了起色,再服一劑藥就完全好了。您老人家惠贈的盆栽梅花,我寫了一首七言絕句以示感謝:珍貴的堂前只有一株梅花,含苞待放期待它盛開,旁人問我從何而來,說是山間老人栽種的杏樹。
愈後旬余,咽喉復痛,起於夜分,忽然如鯁,左邊起泡如繭,此陰火上衝,當清解。前惡寒脈浮,今不惡寒脈細,以此分溫清兩法。昧者不察,混施方藥,貽誤非細。
元參,連翹,馬勃,薄荷,桔梗,甘草
白話文:
過了一個多月,患者的咽喉部位再次疼痛,疼痛發生於夜間,突然感覺像是被魚刺卡住一樣,左邊的咽喉部位還起了水泡,如同絲繭一樣。這是由於體內陰火上攻所致,應當採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之前患者畏寒,脈象浮起,而現在不畏寒,脈象細弱,由此可以區分是溫熱證還是寒證。如果醫生不能夠仔細觀察患者的症狀,混淆了溫熱證和寒證,隨便使用方藥,那麼帶來的危害絕非小事。
自(三七),咽痛起於暮夜,而多痰涎,屬冬藏不密,浮火上升。治法須苦味潛陽,苦辛散火,以甘和之,一服而愈。
白話文:
三七藥方:咽喉痛在半夜發作,且伴有大量痰液。這屬於冬季收藏不嚴,虛火上升的情況。治療方法應以苦味藥材潛降陽氣,苦辛藥材散火,再用甘味藥材調和。服用一劑即可痊癒。
元參(二錢,能清陰火),連翹(一錢五分。能清浮火)川斛(三錢,清胃火消痰涎),杏仁(三錢,辛散苦降),橘紅(五分,辛利上焦之氣),桔梗(一錢,開肺氣散鬱火),薄荷(一錢,清利咽喉),甘草(三分,甘以和之)
白話文:
-
元參(二錢,能清肺陰火):清涼滋潤,降低燥火。
-
連翹(一錢五分。能清浮火):清熱解毒,降低浮火。
-
川斛(三錢,清胃火消痰涎):清熱化痰,消除胃火和痰涎。
-
杏仁(三錢,辛散苦降):辛散苦降,清熱化痰。
-
橘紅(五分,辛利上焦之氣):辛利上焦之氣,理氣化痰。
-
桔梗(一錢,開肺氣散鬱火):開肺氣,散鬱火。
-
薄荷(一錢,清利咽喉):清利咽喉,散鬱火。
-
甘草(三分,甘以和之):甘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陶(二四),伏熱在內,時交冬至,陽氣內動,相因為病,咽喉燥痛,痰涎纏繞,渴飲冷水,咳嗽痰血,入暮寒熱,舌白如堊,脈來細數。此實火症,非大寒之劑不能療。莫謂寒冬,怕用寒劑,舍時從症,古賢有之。
白話文:
陶(24歲),體內伏熱,恰逢冬至,陽氣內動,互相作用而致病,咽喉乾燥疼痛,痰液纏繞,口渴想喝冷水,咳嗽帶血痰,傍晚時分出現寒熱,舌頭白色如石灰,脈象細數。這是實火證,非大寒之劑不能治療。不要認為是寒冷的冬天,就害怕使用寒涼藥物,捨棄時令從症狀出發,這是古賢有過的。
石膏(八錢),川連(一錢),丹皮(一錢五分),生地(三分),麥冬(二錢),杏仁(三錢),薄荷(一錢五分),橘紅(一錢),連翹(一錢五分),甘草(四分)
服下即吐痰涎碗許,諸病減半,再劑而愈。
白話文:
石膏(40克),川連(5克),丹皮(7.5克),生地黃(1.5克),麥冬(10克),杏仁(15克),薄荷(7.5克),橘紅(5克),連翹(7.5克),甘草(2克)
6. 梅核
錢(六二),胸中之氣,上衝清道,而痛即欲嘔吐飲食,此為梅核氣,噎症之漸也。近添泄瀉,是系新病,理宜分治。推究病情,必是酒客好飲,谷減胃氣必虛。蓋陽明以降為順,虛則失其傳導之權。更必氣性多躁,木火上炎,直衝會厭,以成斯病,然乎否乎?病者首肯,以為雖素知,亦不能如是明悉,況初診乎?即請予處方。
白話文:
錢(六二),胸中的氣往上衝,想要嘔吐食物,這是梅核氣,是噎症的徵兆。最近還增加了腹瀉的症狀,這是新的病症,應該分別治療。推究病情的根源,肯定是因為這個患者愛喝酒,飲食減少,胃部氣虛。按陽明經的傳導方向應該是向下,胃氣虛了,就會失去傳導的功能。另外,患者肯定性情急躁,肝火旺盛,直接衝擊會厭,造成這個疾病。是這樣嗎?患者點頭稱是,說雖然自己也知道一些病症,但不能像你這樣瞭解得這麼清楚,更別說初次就診了。於是請我開藥方。
人參(八分),代赭石(一錢五分),生白芍(一錢二分),橘白(一錢),半夏(一錢),枳實(六分),旋覆花(一錢),川連(七分),烏梅肉(六分)
服兩劑,喉痛嘔吐止,增減其味,以為丸料,常服可許脫然,切宜節飲戒性,庶得萬全。
白話文:
人參(八公克),代赭石(一錢五公克),生白芍(一錢二公克),橘白(一錢),半夏(一錢),枳實(六分),旋覆花(一錢),川連(七分),烏梅肉(六分)